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1216章 出征前的安排七

秦思源缓缓饮了一口酒,目光扫过在座四人,最终落在常山明和刘文斌脸上,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你们所言,朕都知道,这非一日之寒,乃是千年积弊。宗族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强行以律法雷霆手段铲除,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起反抗,动摇国本,这,是治政,是水滴石穿的功夫,不是沙场征战,可以一鼓而定”。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深邃:“眼下,我大夏最大的事情,是北伐!是统一天下,结束这数百年的纷争与苦难!”。

“待天下一统,四海归一,我们才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慢慢梳理、引导、转变这些沉疴顽疾”。

秦思源的声音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清醒与责任感:“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何为坐天下?首要者,非是急着将律法条文刻入每一个乡民的脑中,而是要保证天下百姓能活下去,能安稳地活下去!”。

他的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首先要保证的,是百姓的生命!是人身安全!是让他们能吃饱饭,不会在丰收之年却易子而食,不会在寒冬腊月冻毙于荒野!这才是我们这些统治者的第一要务,是朝廷存在的根本!”。

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无数在苦难中挣扎的苍生:“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朝廷,连让自己的子民吃饱穿暖、安稳度日都做不到,那便是我们这些高居庙堂之人的最大过错!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辩驳,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推脱!”。

“至于律法”,秦思源的声音缓和下来,却更显深沉,“那是维护这‘安稳活下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文明秩序的基石”。

“但要让它真正深入人心,取代千年的宗法乡约,绝非一代人、两代人能够完成”。

“这需要时间,需要教化,需要让大部分百姓,不再是只知低头耕作的顺民,而是能够读书明理,懂得自身权利与义务的‘公民’!”。

“需要知识的升华,需要观念的转变,这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再造工程,急不得,也乱不得”。

常山明与刘文斌闻言,深深动容,起身躬身道:“陛下圣明,洞见万里!臣等受教!是臣等心急了”。

秦思源摆摆手,让他们坐下:“非是你们心急,而是你们忠于职守,看到了问题。记住它,思考它,待天下大定,我们再腾出手来,一步步解决”。

“眼下,北伐之事,关乎更多人的生死存亡,关乎华夏气运,此乃当前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一旁的雷虎和林云,对此并未插言,只是默默地喝酒吃菜,他们是皇帝的刀与眼,负责征伐与监察,对于这等需要漫长水磨工夫的治政难题,他们深知非己所长,只需谨记陛下宏图,在各自领域尽忠职守便可。

秦思源沉吟片刻,指尖在酒杯边缘轻轻摩挲,眼中闪烁着深邃的思虑之光。

他缓缓开口,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具操作性的层面:“方才谈及北方,待王师犁庭扫穴,廓清寰宇之后,北地必然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空虚”。

“连年战乱、天灾、流寇肆虐,许多州县怕是十室九空,沃野沦为荒芜。要重建秩序,恢复生产,必须从人口稠密的南方,大规模迁移百姓充实北地”。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向常山明和刘文斌,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而这,正是顺势而为,分拆、削弱南方那些盘根错节宗族势力的一个绝佳机会!”。

此言一出,常山明与刘文斌皆是眼前一亮,如同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盏明灯!

常山明抚掌轻叹:“陛下圣明!此乃阳谋!迁移人口,充实北地,于国于民皆是大利。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大宗族、大村落的人口,有意识地拆分、打散,混合编组,迁徙至北方不同的州县安置,使其失去聚族而居、尾大不掉的基础!”。

刘文斌也兴奋地补充道:“正是如此!回想当初我大夏平定南方时,也曾推行过‘移狭就宽’之策,将部分人口从稠密区迁往地广人稀之处,当时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势力”。

“只是那时根基未稳,手段尚需温和,未能彻底。许多迁移后的村落,仍是同姓者居多,久而久之,难免又形成新的宗族核心,族老权威依旧,国法难以下乡”。

“如今,借着北伐成功、百废待兴之机,以重建北方的名义,行彻底分化瓦解之实,阻力会小得多,效果也必然更显着!”。

两人仿佛看到了解决这一顽疾的曙光,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振奋之色,“陛下此策,高瞻远瞩,一举数得!臣等拜服!”。

秦思源微微颔首:“此事,朕会着政务院仔细筹划,制定详章,迁移非是简单的驱赶,需有妥善安置,给予田宅、种子、农具,使其能在北方落地生根,方能长治久安”。

“借此机会,将不同地域、不同姓氏的百姓混杂而居,打破原有的血缘和地缘纽带,让国法、村规真正成为维系乡村秩序的唯一准则”。

“臣等明白!”,常山明与刘文斌齐声应道,心中已然开始构思具体的执行方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愈发融洽。常山明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翼翼地,用一种近乎闲聊的口吻提起了话头:“陛下,不知崇文、崇武两位公子,近来可好?学业是否精进?”。

他这话问得含蓄,但在座几人心知肚明。

严格来说,无论是苏明哲、雷虎,还是他常山明、刘文斌,早年都曾或多或少受过已故李老太爷(秦思源的外公)的提携或庇护。

秦思源当初能于乱世中迅速崛起,拉起队伍,他外公留下的庞大人员和资源是关键助力之一,否则绝无可能如此顺利。

老太爷去世后,只留下李崇文、李崇武这两个嫡亲的外孙,也就是秦思源的表弟。

常山明等人一直记挂着这层香火情,只是身处高位,尤其涉及皇亲,更需避嫌,故而平日极少提及,今日借着酒意,才敢如此小心地探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