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82章 远征倭国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82章 远征倭国

作者:柯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2 11:48:44

日头西沉,夕阳下的余晖挥洒而下,将红墙鎏金瓦的紫禁城映衬的生机盎然。

六月中旬的南京城已是有些燥热,但作为大明权力中枢所在的乾清宫暖阁此刻却是气氛冰冷,已是在此争执了多时的大明重臣们或是面红耳赤,或是胸口不断起伏,显得情绪十分激动。

暖阁中捧着舆图及兵册典籍的内侍们此刻也屏气凝神,轻易不敢发出声音,以免惊扰了朝中的大臣们。

但目光在偶尔交汇的时候,却是能够瞧出对方脸上的惊惶和哗然,天子居然不顾蒙元时的惨痛教训,准备发动对日本倭国的远征。

要知晓,即便不考虑那场即便时隔百余年,依旧让人心有余悸的\"元日战争\",如今大明所面临的形势也不足以令朝廷\"倾巢而出\"。

诸如前不久刚率兵进犯了北平都司的北元余孽,或者一旦西平侯沐英撒手人寰,便将蠢蠢欲动的西南土司,随便单拎一个出来,都足以令朝廷郑重对待。

可现在,陛下依旧要不管不顾的远征日本,这也难怪翰林学士刘三吾刚刚口不择言,高声厉呵\"穷兵黩武!\"

...

...

\"咱不是在跟你们商量,咱是在通知你们。\"

\"这日本,咱是非打不可!\"

锤了锤身前的桌案,洪武大帝一脸不耐的起身,略有些沙哑的声音如金属般粗粒,犀利的眸子中蕴藏着掩饰不住的怒火。

他还没有老呢,这群文官便敢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劝阻他的决定;倘若来日这皇位真的交到优柔寡断之辈的手上,岂不是任由这群文官们摆弄?

终究是长久以来养成的威势,眼见得朱元璋怒发冲冠,暖阁中的重臣们尽皆闭上了嘴巴,不敢继续顶撞朱元璋,任其凌厉的咆哮声在耳畔旁回荡。

\"颍国公,你来告诉这群蠢货。\"

\"咱为何要打那日本!\"

许是彻底失去了耐心,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猛然将目光投向坐在右侧首位的颍国公傅友德,声音愈发不满。

亏他刚刚苦口婆心,向在场的重臣们分析了前宋和前元海上贸易的兴衰,并着重强调了日本在海上贸易中扮演的重要地位。

但这满朝文武,居然就没有一人能够后知后觉的意识到,理论上应是\"国破民穷\"的日本,为何能够获得前宋和前元两朝统治者和商人们的青睐?

\"诸位大人怕是有所不知,\"颍国公傅友德闻声出列,先是朝着上首的朱元璋抱拳行礼之后,方才在身后诸多文官及武勋狐疑的眼神中解释道:\"日本疆域虽是远不及我大明富饶,但其国内却藏有大量银矿..\"

\"其产量,远超我大明现有银矿之和..\"

哗!

随着颍国公傅友德抛出\"银矿\"这个杀手锏,争辩了多时的文官们顿时目瞪口呆,就连不少武臣也是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

他们本以为,天子心血来潮,想要远征日本,乃是希望在生命的尽头,再增添几件\"丰功伟绩\",或是给未来的储君造势,令其趁机积攒些军功。

但他们实在没有料到,天子想要远征日本的用意,竟是如此简单粗暴:日本有矿,有银矿,产量特别大的银矿。

\"荒谬!\"

\"实在是荒谬!\"

沉默半晌,原本如冰雪般冷静的暖阁瞬间消融,翰林学士刘三吾气急败坏的朝着颍国公傅友德嚷嚷道。

那日本不过是弹丸小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深受中原王朝的影响,倭人更是身材矮小,怎么可能拥有产量远超大明之和的银矿。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个世代的绝大多数人,眼光都仅仅停留在脚下的土地,对于隔海相望的邻国,纵使早已知晓其存在,但也提不起半点兴趣。

尤其是百余年前,蒙元统治者刚刚在日本遭受了令人闻之色变的惨败,他们大明焉能重蹈覆辙?

难道陛下是为了给近些时日炙手可热的晋王世子造势,这才授意颍国公,随意编造了一个由头,以发动一场看似国力悬殊的战争?

可那日本虽是贫弱,但却有\"神风\"庇佑,邪性的很呐。

\"哼,鼠目寸光!\"

\"你这酸儒,还真当自己无所不知了?\"

望着气急败坏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上首的朱元璋忍不住冷嘲热讽起来,眼神也是渐渐冰冷。

因为前几日\"口不择言\"的缘故,户部尚书赵勉已是被他罢免了差事,赋闲在家,而经过锦衣卫近些时日的调查,居然真的查到了一些赵勉的罪证。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赵勉作为户部尚书,平日里竟有收受地方官员贿赂的行径。

按照他的行事风格,刘三吾作为赵勉的\"岳父\",不管对此事知情与否,都应受到牵连,如此才能震慑朝中的百官。

只是他念在刘三吾年事已高,且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份上,这才迟迟没有公布赵勉的罪行;但若是眼前的刘三吾不知好歹,那也别怪他不讲情面了。

\"此事朕心意已决,尔等无需再劝。\"

\"如今户部..\"

无视了羞愤不已的翰林学士刘三吾,心中打定主意的朱元璋便打算调兵遣将,命令户部准备粮草辎重,准备远征倭国的事宜。

通过这场战争,他还能顺势恢复已是裁撤多年的船舶司。

只是当他猛然意识到赵勉已是被关在家中幽禁,户部群龙无首的时候,脑海中不由得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经过这些时日的接触,他隐隐能够感觉到诏狱中的曹先生似乎更加擅长复杂的\"财政之道\",对于刀光剑影的军事则是兴致缺缺。

既如此的话,倒不如让曹先生出狱,管理大明的钱袋子?

朱元璋越想越是兴奋,却忽略了暖阁中等待着他最终决定的文武百官及武勋们。

\"咳咳,陛下..\"不同于其他茫然无措的官员,多少知晓些内情的颍国公傅友德隐隐约约猜到了朱元璋心中所想,故而硬着头皮轻咳了一声,用以提醒。

\"户部的差事,杨卿家先兼着,提前准备粮草辎重。\"

\"五军都督府那边,也尽快给朕针对倭国,递一个章程上来。\"

很快,早已习惯了乾纲独断的朱元璋便是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其凌厉的声音中充斥着不容拒绝,也让翰林学士刘三吾等文官脸色发苦。

陛下如此穷兵黩武,这大明也不知何时才能\"无为而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