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81章 新储君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81章 新储君

作者:柯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2 11:48:44

三日过后。

随着定远侯王弼率领着数万虎贲,浩浩荡荡的出了南京城,准备前往北平征剿倾巢来犯的北元余孽,因为太子朱标病亡,导致暗流涌动多时的南京城终是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原因无他,于宗室中威望甚高,且手中握有赫赫兵权的燕王朱棣也被勒令返回北平,协助定远侯王弼和曹国公李景隆作战。

这位曾被朱元璋亲口推举为\"储君\"的宗室藩王在如今这个敏感的当口被勒令返回封地,无疑从侧面证明着其默默退出了\"储君之争\"的事实。

随着燕王朱棣退出竞争,大明朝的下任储君几乎呼之欲出。

故此,朝中的文官们一改前些时日的忐忑,大有扬眉吐气之感,暗道这大明朝的皇位终究是要落到皇长孙的手上。

与这些满面春风的文官所不同,朝中的武勋们则大多如考丧批,就连凉国公蓝玉都有些大难临头之感。

毕竟这位皇长孙在军中可是没有半点根基,如若朱元璋真的有意将其册封为\"储君\",必然会着手清理在军中拥有莫大影响力的勋贵和外戚们。

只是还不待这等悲喜各不相同的情绪在朝中发酵太久,朝中诡谲的平静便被重新打破:太子出丧。

作为朱元璋自幼当做继承人培养的嫡长子,朱标的丧事极其隆重,于宫中停灵多时,方才被葬于朱元璋亲自为自己提前选定的\"孝陵\"旁。

而为朱标送丧的队伍也极其庞大,不仅有朱标的家属,还有朝中的文武百官和宗室藩王们。

但耐人寻味的是,就连如今在南京国子监读书,作为晋王世子的朱济熺,也被朱元璋允准,为其伯父送丧。

须知,这位晋王世子不仅是晋王的\"嫡子\",还是朱元璋的\"长孙\",年龄比之朱允炆还要年长两岁,身份贵不可言。

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块石子,朱元璋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瞬间便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惹得人心惶惶。

难道在排除了燕王朱棣之后,陛下又有了新的储君人选?

窸窸窣窣的私语声中,不知多少文臣武勋默默将目光投向巍峨的紫禁城,暗道这大明朝的储君之争,非但没有结束,反倒是愈演愈烈了。

...

...

东宫,偏殿。

因为太子朱标已然正式的入土为安,宫殿中随处可见的缟素已被裁撤,自全国各地赶来为太子诵经祈福的僧人们也在得到妥善的安排之后,分别送回原址,这曾经喧嚣不已的东宫仿佛瞬间安静下来。

太子朱标最后的一点存在感也被抹去。

簌簌簌。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脚步声,闭目养神多时的太子妃吕氏猛然睁开双眼,但当其发现这细微的脚步声乃是来自于宫娥的时候,脸上却不由得泛起了一抹失望之色。

作为朱元璋的儿媳,她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公公对她们孤儿寡母隐隐有了疏远之感,否则不会连续多日,都不准她进宫请安。

身处皇宫,不进则退。

虽说燕王朱棣已是被打发回了北平,秦王朱樉也于日前突然被朱元璋禁足,但自己允炆的\"储君之路\"仍是有些凹凸不平,充满荆棘。

那晋王世子朱济熺就好似梦魇一般,这几日一直在她脑海中浮现,令她挥之不去。

\"今日大本堂,可有新人?\"

深吸了一口气,心中颇有些焦虑不安的太子妃吕氏率先打破了沉默,朝着角落处默默肃立的宫娥内侍询问道。

这大本堂,乃是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在宫中设立的\"书堂\",专门用于辅导皇子皇孙,算是属于皇室的\"私塾\"。

\"回娘娘的话,三爷已是前往大本堂读书了..\"闻听吕氏发问,厅堂中穿着打扮与寻常宫娥颇有不同的女官便硬着头皮回应道。

这些年,为了削弱朱允熥的存在感,眼前的太子妃硬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阻挠早已到了进学年纪的朱允熥前往大本堂读书。

不过自从宫中隐隐有了长孙朱允炆\"失宠\"的传闻之后,眼前的太子妃便立刻恢复了\"三爷\"朱允熥的全部待遇,并且时常对其嘘寒问暖,似是要弥补缺失许久的\"母爱\"。

\"唔,\"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吕氏姣好的面容上没有露出半点感情波动。

朱允熥的身份虽是尊贵,但生来性格就有些懦弱,再加上自己近些年的刻意\"打压\",更是有些呆头呆脑,对于朝中大事没有半点认知,应当威胁不到自己宝贝儿子的地位。

如今她真正在意的,还是那位突然被朱元璋推出来的晋王世子朱济熺。

像是猜到了吕氏的心中所想,刚刚说话的女官在犹豫片刻之后,终是在吕氏猛然犀利起来的眼神中,唯唯诺诺的回禀道:\"除了三爷之外,听说晋王世子今日也前往大本堂读书了..\"

\"好像还是朴公公亲自去宫门处接的..\"

嘶。

此话一出,不待坐在上首的太子妃吕氏有所反应,于角落处屏气凝神的宫娥内侍们便不约而同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露出了一抹惊愕之色。

这\"大本堂\"作为皇室的私塾,唯有朱元璋膝下的皇子和太子朱标的子嗣方才有资格在其中读书进学。

而诸如秦王,晋王,燕王等宗室的子嗣们,虽然可以在年幼时在\"大本堂\"开蒙,但年满十五岁便要离开大本堂,转而在国子监读书。

诸如那如今十七岁的晋王世子朱济熺,已是在南京国子监读了两年书,随时有可能返回山西太原,辅佐晋王。

可现在,陛下却是令其重回\"大本堂\"读书,甚至还让总管太监朴仁猛亲自迎接,这用意实在是不言而喻呐。

要知晓,这紫禁城可是没有不漏风的墙,只怕这位晋王世子前脚进宫,后脚朝中的大臣和武勋们便会收到消息。

陛下这是有意而为之呐。

\"好好好,\"呆滞许久,太子妃吕氏终是反应了过来,随即略有些神经质般的狞笑声便在偏殿中响起,引得在场的宫娥内侍们赶忙屏住呼吸,不敢发出半点动静。

疯癫许久,脸色狰狞的吕氏终是渐渐冷静下来,其阴冷的目光也是猛然投向宫外,随即用微不可闻的声音喃喃自语道:\"老爷子,过度捧杀,可是会死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