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凤唳九霄倾天下 > 第412章 凤佩·深宫秘道

凤唳九霄倾天下 第412章 凤佩·深宫秘道

作者:方即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0 03:49:30

老仆的遗言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萧云倾心中激起千层浪。母亲的冤屈,原主和自己两度濒死的仇恨,此刻都凝聚在那封不知下落的北狄密信上。苏贵妃……这个名字在她舌尖滚过,带着淬毒的寒意。

“此事需从长计议,密信是关键铁证。”君临渊的声音低沉而冷静,瞬间抚平了萧云倾翻涌的杀意,“眼下平凉疫情仍是燃眉之急。腐尸投毒之案,墨影已有线索,指向当地一伙受雇的地痞,背后之人藏得很深,尚未浮出水面。但无论是否与苏党有关,此等丧尽天良之举,必要其付出代价!”他眼底的寒芒,昭示着渊亲王的雷霆之怒。

萧云倾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君临渊说得对,证据!没有那封密信,仅凭一个已死老仆的临终之言,根本无法撼动宠冠后宫的苏贵妃。她必须找到它!母亲当年会藏在哪里?将军府已被林氏把持多年,若有线索早该被发现……深宫?母亲作为将军夫人,入宫机会有限……电光火石间,一个久远的记忆碎片骤然闪现——原主幼时模糊的印象里,母亲曾对着一枚凤纹玉佩垂泪,喃喃自语“太后恩典……惟此念想……”

凤佩!太后所赐!

她猛地探手入怀,贴身取出一枚温润的羊脂白玉佩。玉佩雕工精湛,展翅的凤凰栩栩如生,凤目处镶嵌着一点殷红如血的宝石,正是太后在她与君临渊大婚前夕所赐,言是念及其生母沈氏温婉贤淑。

“王爷,”萧云倾将凤佩托于掌心,眼神灼灼,“此乃太后所赐凤佩。母亲当年似乎极为珍视此物,且与太后似有渊源。你说……这凤佩,会不会不仅仅是恩典信物?”

君临渊目光一凝,仔细端详那枚凤佩。玉质温润,是上品,但宫中贵人所赐此类玉佩并不罕见。他修长的手指抚过玉佩边缘,触感圆润,并无机关痕迹。“云倾的意思是?”

“我怀疑它是一把钥匙。”萧云倾语气笃定,“母亲当年处境已危,截获密信后,最危险的地方或许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若太后宫中……有隐秘之处呢?”这个念头让她心跳加速。慈宁宫佛堂!那里是太后清修之地,等闲人不得入内,守卫森严却又是最易被忽略的所在!

就在这时,营地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风尘仆仆的潜龙卫信使滚鞍下马,直奔君临渊面前,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压抑的惊惶:“禀王爷!八百里加急!陛下……陛下闻听南方疫情凶险,忧心如焚,于三日前在御书房……呕血昏迷!张院判诊脉后……言陛下龙体……恐……恐有油尽灯枯之兆!”

轰!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君临渊挺拔的身躯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父皇病危!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局将倾,暗流必将汹涌成惊涛骇浪!苏贵妃、三皇子、皇后、太子……各方势力恐怕早已蠢蠢欲动!

萧云倾的心也沉了下去。皇帝病危,意味着最高权力即将更迭。君临渊虽为亲王,功勋卓着,但上有太子,下有虎视眈眈的兄弟,更有苏贵妃这等深恨他们的强敌。若皇帝此时驾崩,局势将凶险万分!那封密信的重要性,瞬间又提升了一个层级——它不仅是复仇的武器,更是关键时刻打击苏党、稳固自身甚至问鼎大位的筹码!

刻不容缓!

“王爷,赈灾防疫大局已初步稳定,此地有青鸾和安平医馆骨干坐镇,后续按方施治即可。”萧云倾当机立断,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我们必须立刻回京!一则陛下病重,身为人子人臣,理当侍疾;二则,那封密信,必须尽快找到!迟则生变!”

君临渊眼中利芒一闪,瞬间已权衡利弊。他重重点头,对墨影下令:“墨影,你留下,配合青鸾,务必肃清腐尸投毒余孽,稳定疫情,同时暗中追查其背后主使,一有线索,即刻密报!其余人等,随本王与王妃,即刻拔营,星夜兼程,回京!”

马蹄踏碎烟尘,车驾在重兵护卫下,如同离弦之箭,奔向风雨飘摇的宸京。车厢内,萧云倾紧紧攥着那枚温润的凤佩,指节发白。母亲的冤魂仿佛在无声凝视,宸京深宫的惊涛骇浪已扑面而来。

三日后,风尘仆仆的车队悄无声息地驶入宸京。京城表面依旧繁华,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宫门守卫明显森严了许多。

萧云倾回府略作梳洗,立刻递牌子求见太后。以探视陛下龙体为由,无人敢阻。在桂嬷嬷的引领下,她踏入慈宁宫静谧的佛堂。檀香袅袅,太后闭目捻着佛珠,面容带着深深的倦色与忧戚。

“孙媳给皇祖母请安。”萧云倾恭敬行礼,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听闻父皇龙体违和,孙媳与王爷在外忧心如焚,特赶回侍疾。不知父皇现下……”

太后缓缓睁开眼,看着萧云倾,目光复杂,有欣慰,有担忧,最终化为一声叹息:“你有心了。皇帝……唉,张院判已尽力,只说是积劳成疾,忧思过度,心脉耗损……需静养。”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萧云倾腰间悬挂的凤佩上,眼神微微恍惚,似陷入回忆,“这凤佩……你戴着,很好。当年,哀家也是这般赐予你母亲沈氏……她是个温婉孝顺的好孩子,可惜……红颜薄命。”

机会!萧云倾心头一跳,面上适时露出哀戚与孺慕之情:“谢皇祖母垂念生母。孙媳每每睹物思人,只恨不能承欢膝下,略尽孝道。此佩是母亲遗泽,亦是皇祖母恩典,孙媳日夜贴身佩戴,不敢须臾离身,仿佛母亲与皇祖母都在庇佑孙媳。”她说着,双手恭敬地捧起凤佩。

太后动容,伸手欲抚摸玉佩。就在她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凤目那颗殷红宝石的瞬间,萧云倾的手腕几不可察地轻轻一转,将凤佩的凤尾处,对准了佛龛下方一个极其隐蔽、形似莲台底座的微小凹槽。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几近于无的机括声响起。在桂嬷嬷震惊的目光中,佛龛旁那堵看似浑然一体的厚重墙壁,竟无声地滑开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一股陈年尘埃混合着淡淡檀香的气息弥漫出来。

“这……!”太后惊得站起身,佛珠掉在地上。

萧云倾强压住狂跳的心脏,跪倒在地:“皇祖母恕罪!孙媳并非有意惊扰!只是方才捧佩时,无意间触碰机关……此地……此地难道是母亲当年……”她的话恰到好处地留白,眼中充满了震惊与探寻。

太后的震惊慢慢转为一种深沉的恍然与哀伤,她看着那幽深的密道,许久,才缓缓道:“哀家竟不知……佛堂之下,还有此等所在。沈氏她……当年常来陪哀家诵经,最是虔诚安静……原来,她竟在此处……”太后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唏嘘,“罢了,你既有机缘开启,便进去看看吧。或许……是天意。”

萧云倾心中大定,叩首谢恩。在桂嬷嬷点燃的灯笼微光指引下,她独自踏入幽暗的密道。密道不长,尽头是一间小小的石室。室内仅有一张石案,案上放着一个紫檀木小匣,积满了灰尘。

她屏住呼吸,拂去灰尘,打开木匣。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几页泛黄的信笺。信笺似乎被大力撕扯过,边缘参差,沾着早已变成深褐色的、触目惊心的血迹!残存的部分字迹勉强可辨:

“……北疆布防……换防时辰……粮道……已通……苏氏……约……腊月……狄骑……破关……”

后面最关键的名字和具体计划部分,已然缺失!

萧云倾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果然是通敌叛国!苏氏!这指向性再明显不过!母亲沈氏,正是发现了苏贵妃(或苏家)与北狄勾结,出卖天圣北疆布防、粮道等绝密军情,意图引敌寇破关的铁证,才惨遭毒手!这带血的残片,就是母亲用生命换来的证据!

她小心翼翼地将染血残信收入怀中贴身藏好,如同捧着滚烫的烙铁,也如同握住了复仇与破局的钥匙。退出密室,墙壁无声合拢。

“可有所得?”太后目光如炬。

萧云倾深深一礼,声音带着沉痛与决然:“皇祖母,孙媳……寻得了母亲的一缕遗泽。此物……干系重大,涉及国本!孙媳恳请皇祖母,暂守此秘。”

太后凝视她片刻,缓缓点头,捻起地上的佛珠:“去吧。皇帝……恐怕等不了太久了。这江山……需要能镇得住的人。”

萧云倾心头巨震!太后此言,几乎已是明示!她不再多言,恭敬告退。走出慈宁宫,午后的阳光刺目,她却感觉不到暖意。怀中的血书残片滚烫,而乾清宫方向传来的压抑气氛,更昭示着风暴将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