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凤唳九霄倾天下 > 第403章 献策·以工代赈

凤唳九霄倾天下 第403章 献策·以工代赈

作者:方即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0 03:49:30

江宁仓司库的死讯和那份染血的“周党余孽”布帛,如同两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朝堂,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虽然消息被君临渊暂时压下,未公之于众,但皇帝昭元帝显然已通过自己的渠道有所耳闻,上朝时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紫宸殿内,气氛压抑。南方灾情的八百里加急如雪片般飞来,言辞一封比一封急迫,描述的景象也愈发惨烈。流民冲击州府的事件已不止平凉府一处,多地传来告急文书。而宸京的粮价,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已涨至平日的五倍有余,恐慌的情绪开始在百姓中蔓延。

“众卿!”昭元帝的声音带着疲惫与难以压抑的焦躁,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南方灾情如火,流民百万嗷嗷待哺!国库粮仓,当如何调度?赈灾安民,可有良策?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朕的子民易子而食,揭竿而起吗?!”

殿内一片死寂。户部尚书冷汗涔涔,出列奏道:“陛下息怒!国库……国库存粮虽竭力调拨,然江南官仓……”他不敢再说下去,江南仓廪的亏空,皇帝心知肚明,此刻说出来无异于火上浇油。兵部尚书秦烈眉头紧锁,他更忧心的是流民若成乱匪,与地方驻军冲突,局面将更难收拾。太子党官员眼神闪烁,周党余孽四字像根刺扎在他们心头。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个清越而沉静的女声响起:

“陛下,臣妇有一策,或可解燃眉之急,安流民之心。”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立于君临渊身侧的女子身上——护国夫人,渊亲王妃萧云倾。她今日未着繁复宫装,一身素雅的月白锦袍,衬得她容颜清丽,气质却沉静如渊。在满殿朱紫之中,她的存在如同一泓清泉。

昭元帝目光微凝:“王妃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萧云倾上前一步,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之上:“灾民汇聚,所求无非两样:活命之粮,与安身立命之望。单纯施粥放粮,只能解一时之饥,却易滋生惰性,聚众生乱,更耗费巨大,难以持久。臣妇提议——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群臣交头接耳,对这个词感到陌生。

“正是。”萧云倾从容解释,“如今南方大旱,根源在于水利废弛,河道淤塞,塘堰失修。与其让灾民无所事事,坐等救济,惶惶不可终日,不如由朝廷出面,征召灾民中青壮劳力,疏浚河道,修筑堤坝,开挖深井,兴修水利!朝廷按工计酬,每日发放定额口粮,或折算少量银钱。如此,灾民凭劳力换取活命之资,可保尊严;朝廷得万千劳力兴修水利,为将来防灾抗旱打下根基;灾民有事可做,心思安定,亦能有效疏导聚集,减少暴乱之危。此乃一举三得。”

她话音落下,殿内先是一静,随即响起嗡嗡的议论声。不少务实派官员,如吏部尚书陆文渊、兵部尚书秦烈,眼中都露出思索与赞赏的光芒。此法确实别开生面,兼顾了赈济与长远建设。

然而,太子太傅、礼部侍郎周崇(周明远侄孙)立刻出列反对,声音尖锐:“荒谬!王妃此言差矣!灾民饥寒交迫,奄奄一息,正需朝廷仁慈抚恤,开仓放粮,救其性命!岂能再驱使其服苦役?此非仁政,实乃苛政!劳民伤财,徒增民怨!陛下,万万不可啊!”

“周大人此言谬矣!”萧云倾毫不退让,目光清亮地直视周崇,“开仓放粮乃应急之策,绝非长久之计。且灾民聚集,无所事事,才是暴乱根源!以工代赈,予其活路,更予其希望与尊严,使其自食其力,此方为治本之仁!至于劳民伤财?兴修水利,惠泽万民,功在千秋,何谈伤财?难道任由良田变荒漠,城池被冲毁,才是为国为民吗?”

“你!”周崇被驳得面红耳赤。

“陛下,”君临渊此时上前一步,声如金铁,力挺萧云倾,“王妃之策,乃老成谋国之言。儿臣附议,并愿补充细则:工酬以粮为主,确保灾民一日两餐;老弱妇孺无力做工者,可设粥棚专供;征调民夫,以自愿为原则,严禁强征;同时,由朝廷派出得力干员及太医,随行监督工程进度、发放工酬并防疫治病。如此,方能确保此策行之有效,惠及灾民。”

昭元帝高踞龙椅之上,将下方群臣的反应尽收眼底。他看到了太子一系对“周党余孽”指控的忌惮与急于撇清,也看到了萧云倾献策的务实与君临渊补充的周全。这“以工代赈”之策,确实别具一格,既能解当下之困,又能图长远之利,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流民聚集的危机。只是……这风头,又让渊王府出了。

皇帝的目光在君临渊沉稳刚毅的脸庞和萧云倾清丽睿智的眉眼间停留片刻,心中权衡。灾情如火,容不得太多犹豫。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渊亲王夫妇所奏,思虑周详。以工代赈,可行。着工部即刻拟定详细章程,户部统筹钱粮……”

皇帝金口已开,周崇等人虽心有不甘,也只能悻悻退下。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尘埃落定之际,昭元帝话锋一转:“然,赈灾之事,关乎社稷黎民,非同小可。渊亲王。”

“儿臣在。”

“朕命你总领此次南方赈灾事宜,统筹调度,务必安抚灾民,平息动乱,兴修水利,以解旱魃之困!”

“儿臣领旨!”君临渊沉声应道,并无半分推诿。

但紧接着,皇帝的目光转向了站在皇子队列最末端,一个身着杏黄皇子常服、面容尚带稚气的孩童——年仅十岁的九皇子君临瑞。

“瑞儿。”

“儿臣在!”九皇子似乎被吓了一跳,连忙出列,有些怯生生地应道。

“你年岁渐长,当知民生疾苦,社稷之重。此次,便由你为副督赈使,随你七皇兄一同南下,学习历练,体察民情!”昭元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让一个十岁的稚子担任如此重大灾情的副督?这简直是……儿戏!更令人心头一凛的是,皇帝紧接着补充道:“另,为保赈灾钱粮调拨顺畅,监察地方官吏,特擢升户部郎中林志远为监察使,协理赈务。”

林志远!林氏的远房族兄!那个在粮价飞涨中墨影重点监控的豪商背后,似乎就有林家的影子!让此人担任监察使,协理赈灾钱粮?

君临渊的眸光瞬间沉了下去,如同寒潭。萧云倾的指尖也微微收拢。帝王的制衡之术,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如此直白,如此……不顾大局!派一个稚子为副督,再加一个明显立场可疑的监察使,这哪里是协助?分明是掣肘,是监视!

九皇子懵懂地应下,林志远则一脸惊喜与惶恐地出列谢恩。朝堂之上,暗流汹涌更甚。君临渊接下的是千斤重担,更是布满荆棘的陷阱。这以工代赈的良策,在如此掣肘之下,能否顺利推行?那千里赤地上的灾民,又是否能等到这迟来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