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凤唳九霄倾天下 > 第382章 奏对·戍边新策

凤唳九霄倾天下 第382章 奏对·戍边新策

作者:方即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0 03:49:30

君临渊的军令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驰向北疆,其内容亦如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宸京的朝堂上激起了层层涟漪。

翌日早朝,紫宸殿内气氛微妙。龙椅上的昭元帝面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眼神却锐利如昔,扫过下方垂首的文武百官。兵部尚书秦烈出列,将北疆军情及渊亲王的处置方略一一奏报。话音刚落,御史台一位姓刘的御史便迫不及待地出班弹劾。

“陛下!臣有本奏!”刘御史声音激越,“西戎新王年幼,左贤王赫连图鲁跋扈不臣,勾结狄虏犯边,固然可恨!然其行径,尚属小股流寇袭扰,未至动摇国本!渊亲王殿下不请圣旨,不待廷议,便擅自下令边军出塞寻战,悬赏格杀!此乃僭越之举!更恐激化矛盾,破坏两国和议,陷我天圣于不义,重启战端!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严查边将擅起边衅之责!以彰国法,以安四邻!”

此言一出,立时有几位依附清流或本就对君临渊心存忌惮的文官出言附和。一时间,“穷兵黩武”、“擅权僭越”、“破坏邦交”等帽子纷纷扣来。

龙椅之上,昭元帝面无表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扶手。他目光落在立于武官班首,身姿挺拔如松的君临渊身上。这个儿子,锋芒太盛了。一场西北大胜,一场宫变镇压,一场婚宴平乱,已让他威望如日中天。如今手握兵部实权,一道军令便可调动边军……皇帝心底那根名为猜忌的弦,绷得更紧了。

“渊亲王。”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刘御史所言,你有何辩驳?”

君临渊神色平静,出列躬身,声音沉稳有力,清晰地回荡在殿中:“父皇明鉴。赫连图鲁勾结狄虏,屠戮边民,焚掠屯田,此非小股流寇袭扰,乃是对我天圣威严**裸的践踏!对其示弱,便是纵容,便是告诉天下豺狼:天圣可欺!儿臣所下军令,皆为反击自卫,保境安民!‘悬赏格杀’,所悬赏者,乃犯境之贼寇首级,非平民百姓。‘出塞寻战’,意在主动清除威胁,御敌于国门之外,而非深入西戎腹地挑衅!若此等保家卫国之举被视为僭越擅权,儿臣无话可说,甘领责罚。然,儿臣恳请父皇与诸位大臣试想:若我边关军民日日活在屠刀恐惧之下,屯田无法进行,商路断绝,边境凋敝,则和议之名,不过是一纸空文,自我麻痹而已!届时,西戎气焰更炽,北狄死灰复燃,方是真正祸及国本!”

他一番话,掷地有声,带着战场淬炼出的铁血气息。殿中不少武将感同身受,频频点头。一些中立的文官也露出思索之色。

皇帝沉默片刻,目光在君临渊和那些弹劾的御史脸上来回逡巡。最终,他缓缓开口:“北疆之事,渊亲王处置虽有急切之处,然其心为国,其行亦在情理之中。军令已发,边情如火,不宜朝令夕改。”他轻描淡写地压下了弹劾,却也不提“准奏”二字,只道,“然,杀伐终非长久之计。秦爱卿,渊亲王,尔等总理兵部,当思长治久安之策。今日便议一议这戍边新法。”

这既是给君临渊台阶,也是转移话题,更是对兵权的又一次无形敲打——光会打仗不行,还得会治理。

君临渊心中了然,面上却不露分毫,顺势躬身:“父皇圣明。儿臣正有戍边新策,欲奏报天听。”他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由内侍呈上御前。

“臣以为,欲固边疆,首在强兵足食,次在安民实边。旧制边军粮秣辎重,多仰赖后方转运,路途遥远,损耗巨大,更易受制于人。故臣请推行‘屯田戍边’之策!”君临渊声音清朗,条理分明地阐述,“其一,划拨边境无主荒地及部分军田,招募流民、安置军户,由官府贷给种子、农具、耕牛,许其世代耕种,免赋三年,其后按低则纳粮。所产粮食,优先供应驻军,余粮可市易。其二,裁汰边军中老弱冗员,精兵简政,节省之饷银用于购置精良军械,操练精兵。其三,驻防边军实行轮换制,以州府为单位,定期抽调精锐赴边,既保持战力,又使士卒不致久戍生怨。其四,开放边境榷场,鼓励互市,以丝绸、瓷器、茶叶等换取西戎马匹、皮毛,既利民生,亦可羁縻其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位掌管钱粮的户部官员,补充道:“此策推行之初,朝廷需投入钱粮,然一旦步入正轨,边军粮饷可逐步自给,更可吸引内地百姓实边,繁荣边城。长远计,远胜年年耗费巨资劳师转运!臣已令北疆试行小范围屯田,效果初显。此乃奏疏细则,请父皇御览。”

这份奏疏,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将萧云倾提供的现代组织理念与天圣实际巧妙融合,既务实又极具前瞻性。殿中不少有识之士听得频频颔首,连方才弹劾的刘御史也一时哑然。

昭元帝仔细翻阅着奏疏,眼中精光闪烁。他不得不承认,此策若能成功,确是一劳永逸解决边患、减轻朝廷负担的良方。然而,推行此策的又是君临渊……这份功绩若成,其声望权势,恐将更上一层楼。

“众卿以为如何?”皇帝将问题抛给群臣。

一场关于屯田戍边新策的激烈廷辩就此展开。支持者赞其利国利民,反对者则忧其耗费巨大、易生豪强、动摇军制……君临渊立于殿中,从容应对各方诘问,引经据典,以试行数据佐证,其沉稳气度与务实见解,令许多朝臣暗暗折服。

最终,昭元帝在金銮殿上权衡良久。新策的诱惑与对君临渊的忌惮在心中反复拉锯。最终,江山稳固的考量略占上风。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屯田戍边之策,思虑周详,立意深远。着兵部、户部会同渊亲王,详议细则,先行于北疆、陇西等要地推行试点。所需钱粮,由户部酌情拨付,务求实效,不得扰民。望尔等同心协力,为我天圣铸就一道铁壁铜关!”

“臣等遵旨!”君临渊与秦烈、户部尚书等躬身领命。一场朝堂风波,暂时以新策的推行而告一段落,然而水面下的暗流,却愈发汹涌。皇帝那最后深深投向君临渊的一瞥,复杂难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