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413章 值得表扬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413章 值得表扬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2 13:40:29

院角的老槐树影影绰绰,细碎的阳光透过叶隙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把金豆子。张思贞听见夸奖时,耳尖先红了半截,那抹腼腆的笑从嘴角慢慢漾开,连眼角的细纹都染了暖意。他右手下意识地挠了挠后脑勺,指腹蹭过刚理不久的短发,带着点不好意思地晃了晃身子:“师父平日里教得细致,连火候差半分该怎么调都掰开揉碎了说,我就是照着样子学,哪敢居功。” 说着还抬头望了眼正坐在竹椅上喝茶的师父,见师父眼里含着笑,又赶紧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系着的布带 —— 那布带还是去年师父亲手缝的,针脚细密,至今没松过线。

林小婉原本正蹲在一旁整理刚采来的草药,听到两人说话,手里的动作忽然顿住。她猛地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要紧事,嘴里还念叨着:“哎呀,差点忘了!” 话音未落,她就腾地站起身,裙摆扫过脚边的草筐,惊得筐里的薄荷叶子轻轻晃了晃。她也顾不上扶,转身就往库房跑,布鞋踩在青石板上发出 “噔噔噔” 的声响,像只着急的小兔子。

库房在院子西侧,木门上还挂着褪了色的蓝布帘。林小婉掀帘时动作太急,布帘边缘扫过门框上的木刺,带起细小的木屑。库房里弥漫着淡淡的草木香和泥土味,架子上整齐地码着各种陶罐、竹篮,墙角还堆着几捆晒干的艾草。她踮着脚在架子上翻找,指尖划过一个个陶罐,最后停在三个并排摆放的粗陶罐上。这三个陶罐是前几日镇上的 pottery 师傅送来的,胎体厚实,表面还留着烧制时自然形成的细小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带着岁月的踏实。颜色是浅浅的土黄色,没有任何装饰,却透着一股朴素的亲切感。林小婉小心翼翼地把三个陶罐抱在怀里,陶罐有点沉,她双臂微微收紧,下巴轻轻抵在最上面的陶罐上,慢慢往屋外走。

回到院子里,她先把陶罐放在案桌上。案桌是用老榆木做的,表面被磨得光滑发亮,还留着几道浅浅的划痕 —— 那是去年她不小心用镰刀划的,当时还怕师父说,没想到师父只是笑着帮她把划痕打磨平整。林小婉从案桌抽屉里拿出一支红色的记号笔,笔帽上还沾着点上次写标签时留下的红墨水。她蹲在地上,裙摆铺在青石板上,先拿起第一个陶罐放在腿边。

她歪着头想了想,乌黑的头发垂在脸颊旁,遮住了半边眼睛。这个陶罐里装的是前几天下雪时收集的雪水,雪水干净,用来泡草药最好。她握着记号笔,笔尖轻轻落在陶罐上,一笔一划地写 “雪水” 两个字。她的字写得不算好看,歪歪扭扭的,“雪” 字的雨字头写得有点大,“水” 字的竖钩还歪了点,像刚学会走路的小鸭子,摇摇晃晃的。可她写得格外认真,每一笔都用了力气,笔尖在粗陶表面留下清晰的痕迹,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写错一个笔画。写完后,她还凑到陶罐前看了看,用指尖轻轻摸了摸字迹,觉得满意了,才把第一个陶罐放在一边,又拿起第二个陶罐。

第二个陶罐里装的是当归,是上个月和师父一起去后山采的。当归的根须粗壮,晒干后带着浓郁的药香。林小婉握着笔,这次没再犹豫,直接写下 “当归” 两个字。“当” 字的竖画写得笔直,“归” 字的竖弯钩还特意写得圆润了些。她写字时,眉头微微皱着,嘴唇轻轻抿着,阳光落在她的发梢上,镀上一层金边。写完后,她把笔放在地上,双手捧着陶罐转了一圈,确认字迹清晰,才满意地笑了笑,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

接着,她拿起第三个陶罐。这个陶罐里装的是龙涎草,龙涎草难得,是师父上个月去深山里采来的,叶子上还带着淡淡的清香。林小婉重新拿起记号笔,手腕微微抬起,准备写 “龙涎草” 三个字。她先写 “龙” 字,横画写得平稳,竖弯钩一笔完成,比之前的字流畅了些。然后是 “涎” 字,左边的 “氵” 写得小巧,右边的 “延” 字笔画多,她写得格外慢,每一笔都仔细斟酌,生怕写漏一个笔画。最后写 “草” 字,草字头的两竖微微向外撇,下面的 “早” 字写得端正。写完后,她放下笔,往后退了半步,看着三个并排放在地上的陶罐,每个陶罐上都有红色的字迹,像给朴实的陶罐添了件漂亮的小衣裳。

张思贞站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了:“林小婉,你这字比上次写得好看多了,就是‘雪’字还是有点歪。” 林小婉听到这话,脸一下子红了,她赶紧拿起第一个陶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一定好好练,争取把字写得端端正正的。” 师父这时也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那杯没喝完的茶,他笑着摸了摸林小婉的头:“慢慢来,多写几次就好了。这三个陶罐写了标签,以后拿草药就方便多了,林小婉有心了。”

林小婉指尖的红笔悬在土黄色陶罐上方,刚写完 “龙” 字的笔锋还带着余温。阳光顺着老槐树的枝桠漏下来,在陶罐表面投下细碎的光斑,把 “龙” 字的笔画衬得愈发鲜明。她盯着陶罐,嘴角还沾着刚才笑出的浅浅梨涡,抬手捋了捋垂到颊边的碎发,准备写下 “涎” 字。可笔尖刚要触到陶土,手腕却忽然顿住,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绊住了似的。

她蹙起小眉头,鼻尖轻轻皱了皱,握着笔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节微微泛白。“不对啊……” 她小声嘀咕着,脑袋微微歪向一边,乌黑的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了晃,“‘涎’字到底怎么写来着?” 院子里的风轻轻吹过,带起案桌上草药的清香,也吹得她额前的碎发飘了起来,可她全然没在意,满脑子都是那个难缠的 “涎” 字。

张思贞原本在整理竹筐里的草药,听到林小婉的嘀咕声,停下手里的动作,探头看了过来。他见林小婉蹲在地上,眼睛盯着陶罐,眉头皱得紧紧的,像个遇到难题的孩子,忍不住笑了:“怎么了?卡壳了?”

林小婉闻声抬起头,脸颊微微泛红,有点不好意思地晃了晃手里的记号笔:“‘涎’字…… 我好像记不清怎么写了。” 她说着,又低下头,手指在陶罐表面轻轻比划着,“我记得是左边一个‘氵’,右边一个‘延’,对吗?”

坐在竹椅上的师父也放下了手里的茶碗,目光温和地落在林小婉身上,笑着点头:“没错,是‘氵’加‘延’。慢慢想,别急。”

得到师父的确认,林小婉松了口气,重新握紧记号笔。她深吸一口气,笔尖再次落在陶罐上,小心翼翼地写下左边的 “氵”。三点水写得很认真,第一点轻轻点下,第二点略向外撇,第三点则带着小小的弯钩,像三颗圆润的小水珠,透着几分可爱。写完 “氵”,她顿了顿,开始写右边的 “延” 字。

她先写 “延” 字的撇,笔尖在粗陶表面划过,留下一道清晰的红痕。接着是横、竖、横折,每一笔都写得很慢,生怕出错。可写到 “延” 字中间的点时,她脑子里忽然像被什么东西搅了一下,原本清晰的笔画瞬间变得模糊。她的笔尖顿在半空,眼睛盯着陶罐,眉头又皱了起来,嘴里小声念叨:“接下来是…… 是点吗?还是横来着?”

风又吹了过来,这次带着槐树叶的沙沙声,像是在轻轻提醒她。林小婉咬了咬下唇,犹豫了几秒,还是决定先往下写。她跳过了那个点,直接写了下面的撇、横、竖弯钩。写完后,她放下笔,双手捧着陶罐,凑到眼前仔细看了看。

“好像…… 有点不对。” 她皱着眉,手指轻轻摸着 “延” 字的笔画,“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这时,老槐树上的蝉忽然叫了起来,“知了知了” 的声音清脆响亮,像是在附和她的话。林小婉抬头看了看槐树,又低头看了看陶罐,忽然 “呀” 了一声,拍了下自己的额头:“我忘了写‘延’字上面的点了!”

张思贞听到她的叫声,忍不住走了过来,弯腰看着陶罐上的字:“还真少了个点。不过没关系,你再补上去就好。” 他说着,指了指 “延” 字该有点的地方,“就在这儿,轻轻点一下就行。”

林小婉点点头,重新拿起记号笔。这次她格外小心,笔尖轻轻悬在 “延” 字上方,调整了好几次角度,才轻轻点下一个小红点。点完后,她又仔细看了看,觉得这个点大小刚好,位置也对,才满意地笑了。她把陶罐放在地上,和另外两个写好字的陶罐摆在一起,三个陶罐并排着,红色的 “雪水”“当归”“龙涎草” 字样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像三颗小小的太阳,温暖又明亮。

师父也走了过来,蹲下身看着三个陶罐,笑着说:“写得不错,虽然中间有点小插曲,但最后还是写对了。林小婉,你这认真劲儿值得表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