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52章 满堂彩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52章 满堂彩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0

第252章 满堂彩

《琉璃月照铜钱街》首印量20万册,这个数目不可谓不惊人。

就拿江弦最近一直关注的《人生》来说,首印量才仅有13万册。

这当然是受到了知名度的影响。

江弦如今在文坛的知名度和地位,绝对不是代表作《人生》才刚出版时的王卫国能比的。

“许非”一篇文章闹得满城风雨,始作俑者江弦这段时间也没闲着。

先是跟着吴庆华一块儿上翠胡同所归属的街道办事处,房管所、公证处,到处跑,把翠胡同院子的产权先落实了下来。

吴庆华感觉自己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这么不受信任,唉声叹气“社会真是变坏了”“人和人之间都没信任了”。

江弦并不理会,转头又和他签了份三个月限期的暂住协议。

一涉及到房子,糟心事就太多,这方面不能含糊。

这年头好些人就是赖在别人的房子里,不搬出去,一住就是几十年,赶都赶不走。想让人家搬出去,你还得帮人家把居住问题给解决了。

到了4月28日这天,江弦来到了燕大的礼堂,。

大学生话剧队在这里连着举办四天演出,今天是最后一天,排演了一个半月的《天下第一楼》,也将在今天亮相登场。

这是《天下第一楼》被创作以来的首次亮相,对于梁左他们能把这部话剧排演成什么样子,江弦颇有些期待。

话剧队这四部话剧里,《天下第一楼》是演出时长最长的,一共是1小时40分钟,还有中场休息的15分钟时间,这还是梁左简化了很多角色和内容的结果。

这四天,话剧队在燕大礼堂一天演一场话剧。

四场演出由英达的《我们九个人》打头阵,三天下来,学生们的热情一天高过一天,到了最后一天的《天下第一楼》,整座校园的学生都跑来凑热闹。

傍晚时分,还没开演,礼堂门口就挤满了学生,多亏燕大学生的素质相对比较高,自发的开始排队,没跟菜市场买菜一样引起哄乱。

好些个燕大的老师、教授,听说自家学校有话剧演出,也闻讯赶来,带上了自家的家眷。

面对这样的情形,校方迅速做出应对。

保卫人员及时赶来控制秩序,在话剧队学生和老师的配合下,引导着燕大师生有序的进入礼堂。

“这么多人来看?”江弦看到礼堂外的盛况,吃了一惊。

梁左和王小平他们忙着在大后台准备,来接江弦入场的是一名燕大的学生作家——陈建功。

陈建功与新中国同龄,今年三十二岁,目前仍就读于燕大中文系,才上大三,算起来,还是今年24岁的梁左的学弟。

“话剧队这几天在学校里面受到的关注度很高,而且这部话剧还是出自你手的作品,谁不期待?”陈建功笑着说。

“你别说,我自己都有点期待。”江弦嘟囔道:“可别砸了。”

“有你这个本子托着,怎么会砸了?”

陈建功赞叹说:“你的这个剧本我看过了,很有历史感,也很有现实寓意.”

陈建功作品以现实主义为主,尤爱民俗学,特别是京城的平民民俗。

《天下第一楼》这个剧本,融入了市井文化,京城市井色彩极为浓重,写的正合他的胃口。

两人说话间走到礼堂后门,陈建功掏出学生证,在几个燕大学生的陪同下一起进到礼堂。

几个学生看见江弦,心底猫抓一样痒,有一个忍不住问:“江弦老师,您能给我签个名么?”

“没问题。”江弦一点架子没有。

那学生立马激动的掏出纸。

江弦从口袋里取出钢笔,给他签上“祝学业进步。江弦,1981年4月28日。”

燕大礼堂内部的规模很大,能容纳一千个人,这会儿几乎已经坐满,师生们在座位上交头接耳,礼堂内部一片哄乱。

江弦跟着陈建功,找到个靠前的中间位置,角度和视野相当不错,一扭头,看到附近坐着英达。

“江老师。”英达朝他打个招呼。

江弦点点头,平淡回应。

英达自讨没趣的抿了抿嘴唇。

从第一次见面,他就莫名觉着江弦好像不咋看得上他。

他也没太在意。

江弦看不上他?他也不怎么看得上江弦。

英达这个人,出了名的恃才傲物。

宋单单曾经评价说:“他的聪明,他的博学,他的狂放和不可一世,让喜欢他的人一见钟情,让讨厌他的人,不可容忍。”

英达狂傲到什么程度?他没有任何拍摄经验,却敢觉得剧组的人全是笨蛋,哪怕是些界内的前辈导演、编剧,他也不服,喜欢在片场各种“指点江山”。

即便这样做的结果是被剧组以各种名义劝退,然后失业,他也乐此不疲。

有一次宋单单才刚生了孩子,家里正是缺钱的时候,他照样哔哔,结果丢了工作,才刚生完孩子一个月的宋单单,为了生计,只好下地亲自演出走穴。

“我不能看着别人试图踩着梯子和我一般高。”这是英达原话。

他看过江弦的那部剧本,看完以后也没觉得有多了不起。

剧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话剧究竟好不好,在于最后的登台。

文学形式不重要,演出结果才重要,这是他们现代派话剧的观念。

英达甚至特意把自己的话剧《我们九个人》安排在第一天打头阵,放弃了压轴的机会,把这个压轴的机会给了《天下第一楼》,即便知道压轴的剧目更容易受到关注。

他故意这么做,就是相信自己的东西一定会比江弦的好,哪怕打头仗,也一定能受到燕大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成为燕大的经典之作。

“王瑶老师!”江弦喊了一声。

陈建功是个燕大社交,江弦被他介绍给了前排坐着的几位老师。

他一眼认出一个呼呼吹着烟斗的王瑶,这位正是文讲所时来讲课的王瑶。

“江弦同志,你怎么也来了?”王瑶呼哧呼哧吹着烟斗,颇感诧异。

陈建功插话进来,“王教授,你有所不知,今天演出的这出话剧,幕后功臣可就是我们的江弦同志。”

“幕后功臣.”

王瑶愣了片刻,很快反应过来,笑道:“看来作家的身份已经满足不了你了,你已经要朝着剧作家的方向迈进了。”

“哪里哪里。”江弦谦逊的挠挠头,“我这个人,只是比较追求进步。”

“哈哈哈。”

时间流逝很快,江弦和王瑶简单聊了一会儿,礼堂内的灯光便黯淡下去。

所有人聚精会神的看向大幕,盘旋在礼堂上空的嘈杂声也一点点静了下去。

“第一幕。”

“时间:1917年初夏的一个夜晚。”

“地点:京城前门外肉市口,“福聚德”烤鸭店。”

“清朝的最末一个皇帝,在子民们‘帝制非为不可,百姓思要旧主’的呼声下,由张勋保驾,又坐了‘大宝’。

紫禁城内外的遗老、遗少们兴奋起来,翻腾出箱底里的朝衣,续上真真假假的辫子,满大街跑的都是‘祖宗’。

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表示心情愉快的惟一形式就是‘吃’,所以,前门肉市口里回光返照般地闹腾起来。”

伴随着旁白念词,幕布启。

“三座儿的鸭子出炉啦!”

幕启时,正当饭口,肉市口里热闹非凡。

饭庄子的厨灶煎炒烹炸,跑堂儿的招呼着客人,食客们磕杯碰盏。

门脸儿正中门楣上并排挂着三块匾,“福聚德”居中,“鸡鸭店”在右,“老炉铺”在左。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