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51章 匕首和投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51章 匕首和投枪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0

第251章 匕首和投枪

“作品能感动我,也一定能感动读者们。”江弦信心满满地对王卫国说。

他迫不及待的想让这篇《人生》问世,当即拉着王卫国商量如何修改。

两人深入交谈,谈王卫国的创作初衷,以及如何修改《人生》。

王卫国的这部《人生》受到了柳青的启发,柳青是王卫国的“文学教父”,王卫国说自己在延安大学求学的时期,就非常崇拜柳青这个人,在学校图书馆把他的代表作《创业史》读了四遍。

文中甚至直接引用了柳青那句最经典的名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江弦给王卫国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

可以说,除去王卫国本人,江弦就是最熟悉《人生》这篇小说的人了。

他一点点的给王卫国布置修改方案,王卫国认真的听着,这一谈,就谈到了深更半夜,王卫国却不觉得困,双目反而越听越亮。

江弦海阔天空般给他讲许多独到的见解,那些给他提出的意见,每一条都能说到他心坎上,让他不得不信服。

他甚至隐隐生出几分敬意。

从《人生》的第二稿开始,江弦就像是一座灯塔,为他这艘夜航船指明了方向。

他极其爱戴柳青,如果说柳青是他的“文学教父”,那江弦或许是他人生中的导师。

他们都像指南针一样,为他的文学道路指引了方向。

商谈好修稿方案,王卫国拿着稿子告辞回去改稿。

江弦简单洗漱一番,把自己收拾利落,没急着睡觉,他披着外套坐在书桌前点上支烟。

抽出一页稿纸,思忖几秒,握着笔,借着脑海中的余热,洋洋洒洒的一篇评论文章跃然纸上。

英达这段时间全身心投入于了他的《我们九个人》话剧当中。

话剧队在燕大很受欢迎,燕大的老师相当支持他们这个话剧队的活动。

不仅组织安排了一场在学校礼堂的演出,还请他们话剧队选一出话剧,来参与今年的“五四”汇演。

在英达看来,这出话剧自然得是他精心打磨的那部《我们九个人》。

这出话剧自从问世以来,便受到了他们话剧队成员的一致好评。

不过现在多了一个变数.

梁左和王小平编排的《天下第一楼》,听说这部剧本还是出自江弦之手。

英达一直没抽出时间去看这个剧本,但他内心有着自己的骄傲。

除去那段岁月,可以说他几乎是在首都剧院里长大的。

首都剧院是京城人艺演出的地方,是话剧艺术的最高殿堂。

他很小的时候就看他爸登台演《雷雨》,要算起来,他这是话剧世家出身,自诩在话剧这方面是年轻一辈的翘楚。

就算是江弦的剧本又如何?

他写小说写得好不假,可话剧呢?

他又没碰过话剧。

就算被《剧本》发表,也不一定就是多上乘的作品,因为《剧本》偏爱现实主义作品。

在英达看来,那些发在《剧本》上的现实主义作品早就过时了,观众们根本就不爱看。

就算是坚持现实主义京城人艺,这几年上座率也是岌岌可危,对于那些个毫无创新的古板作品,观众并不买座,京城人艺很难搬出一部有影响的、立得住的,又体现出京城人艺实力和风范的大戏。

不提这些,这里可是燕京大学,是新思潮最热烈的地方。

想到这里,英达稍稍放下些心,又一头扎进排演的工作当中。

日子渐渐后移,京城一点点的褪去寒冷,暑气初生。

江弦又被梁左请来,观看《天下第一楼》的排演。

“为了排好这个行当戏,我和王小平在全聚德体验了一个礼拜的生活。”梁左给江弦说。

“是么?”

江弦意外,“有什么体会么?”

“有啊。”

王小平给江弦说,他们本来构想的舞美中,舞台当中是放一个大酒缸,大厚板子放在缸上当饭桌。

结果等他们切身了解了全聚德的店史以后,才感受到全聚德的气派。

当年全聚德是老京城的四大饭庄之一,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去吃饭,舞台上弄一酒缸搭台当饭桌,显然不合适。

于是又改成一张方茶几,一把靠背椅,一个凳子,中国最气派的“一桌二椅”。

“行啊,够用心的。”江弦肯定说。

他在教室里看了一遍他们的排演,都是一群没经验的学生,演的十分青涩,条件也很简陋,不过看得出他们都相当的用心。

“最后这个对联怎么在舞台上表现,这个地方我觉得你们要好好想想。”

《天下第一楼》最高妙的部分,就是结尾这一幅对联,就连曹禺和英若诚都说,这幅对联一下就把整台戏托起来了。

梁左和王小平没有经验,一头雾水,觉得就那么摆在舞台上让观众看见不就行了,还要怎么表现?

江弦笑了笑,道:“怎么表现这幅对联,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琉璃月照铜钱街》的出版工作到了最后部分,书稿历经三审三校,书号也申请了下来,进展原本很顺利,不过却因为出版前的座谈会,惹来些麻烦。

这事和《铜钱街》当中李兰德对于女性所表达的看法有关,李兰德在文中的形象刻薄而毒舌,关于女性的那些看法相当之犀利:

“有脑子的人物都不娶讨人喜欢的女人。”

“女人除了谈情说爱就不会干别的。”

“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

“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对她们提出什么事业的助手、生活的侣伴这些要求非常讨厌。”

这些话语的出现,非常符合李兰德刻薄无情的形象,但却使得一部分女性读者,对这篇小说产生了极大的敌意。

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复联的女作家对《铜钱街》的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严厉批评。

谁成想,会后这位女作家在京城复联主办的杂志《京城妇女》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针对《铜钱街》中对女性的不友好言论进行了指责。

《京城妇女》的发行量并不大,算是一部京城复联的内部刊物,这篇文章的出现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却在复联机关当中产生了极大反响。

复联几名干部直接找上了作家出版社的门,把从维熙堵在了办公室里,从维熙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不得不先暂缓了《铜钱街》的出版,再想其他办法。

江弦从从维熙那儿听来这件事,哭笑不得。

他算是有点理解《黑神话》被冲的无奈了。不过他这个人,从不吃哑巴亏。

小米免费小说阅读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