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487章 动能打击!无须一滴水,一粒原子即

第487章 动能打击!无须一滴水,一粒原子即可摧毁地球!

罗马大学报告大厅内。

李奇维提出的脑洞问题,彻底激发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一滴水,如何毁灭地球?

哪怕这滴水的质量全部转换成能量,达到了惊人的100吨tnt当量。

但是对于地球这个庞然大物来说,依然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质能方程的答案,是错误的!

众人又陷入热烈的思考之中。

从能量角度看来是走不通了。

那只能考虑别的角度。

这时,忽然有人站起来兴奋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我有一个想法。”

“你在《虫子》中写道,三恒星文明把原子从三维降到二维,从而包裹整个地球。”

(注:原著中是把质子降维,但是本书主角发表时,还没有质子的概念,所以改为原子。)

“那么能不能把这滴水也同样降为二维,包裹整个地球。”

哗!

众人皆是一惊。

“哇!好想法啊!”

“这是用布鲁斯教授的剑刺穿布鲁斯教授的盾啊。”

“太有趣了!”

“只不过降维这个手段,恐怕不能算物理手段吧。”

“从来没听物理学家说过,维度还能够降的。”

“哎呀,都科幻了,你还和我谈物理。”

这个回答让众人兴奋地讨论着。

李奇维闻言也是一愣,他自己都没有考虑过这种想法。

不过,他还是说道:

“这个回答的角度确实很好。”

“但是三恒星文明把原子降维后,也仅仅是监测地球的基础物理,而不是破坏地球。”

“换句话说,一个二维的原子,对于三维的宏观世界不会产生实质的影响。”

“更不用提毁灭地球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答案还是错的。”

哎!

会场内响起一片叹气声。

李奇维的反驳让他们哑口无言。

二维的物体确实影响不了三维。

就好像平面上的小人,要如何跳出平面,攻击到三维中的人类呢?

所以,这个答案显然也有缺陷。

这时,李奇维又补充道:

“顺便说一句,这个问题本来就是开放性的问题,任何答案都有讨论的价值。”

“我给出的答案也不一定就是最正确的。”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更激动了。

原来连布鲁斯教授都没有正确的答案。

那要是他们的答案比布鲁斯教授的还要好,岂不是胜过对方了。

老天啊!

在学术问题上赢了布鲁斯教授,是多么天大的荣誉啊!

这一刻,众人都疯狂了。

紧接着,又有大聪明提出一个奇思妙想:

“能不能把这滴水铺展开来,包裹住整个地球,形成一层水分子薄膜。”

“这样一来,水依然是三维物质,能够对地球产生影响。”

“而且这层薄膜或许可以反射折射太阳光,导致地球环境突变,从而毁灭。”

哗!

这又是一个脑洞突破天际的答案。

很多人觉得和天方夜谭一般。

一个巨大的能包裹地球的水薄膜,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浩瀚景观。

“感觉像是上帝吹了一个气泡,把地球裹住了。”

“要是这个气泡内外密度不一样,岂不是可以当成凸透镜了。”

“那产生的焦点,恐怕会瞬间点燃整个地表吧。”

“太疯狂了!”

李奇维倒是觉得挺有趣的。

这个想法和后世的戴森球有点类似。

不过戴森球可比这个水膜高大上无数倍了。

因为它是包裹恒星的!

1960年,爱因斯坦曾经的助手,美国物理学家戴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

通过设计一个巨型的人造结构,完全包围恒星,获得恒星散发的所有热量当成能源。

从此人类就不再会为能源问题而困扰了。

按照人类现在消耗能源的量,太阳在一秒内释放的能量,就可以供人类使用66万年之久。

这是一个何等惊人的数字。

所以戴森球计划一旦成功,其获得的能源量可想而知。

足以使人类文明发生质的提升。

然而,这个计划想要完成,比登天还要难无数倍。

仅仅是材料本身的问题,就让人望而却步了。

现在,把水分子铺展成薄膜,虽然看起来比戴森球简单,但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尤其是一滴水完全没有可能。

还不等李奇维出言否定,泡利直接口算道:

“不可能的!”

“地球的直径是6300千米,根据球体的表面积公式s=4πr,那么地球的表面积是50x10平方米。”

“一滴水的体积是5x10(-5)升。”

“代入计算后可得薄膜的厚度为1x10(-19)米。”(谁能告诉我角标怎么打)

“但是原子的直径也只有1x10(-10)米。”

“换句话说,一滴水不可能形成覆盖整个地球的水膜。”

“如果要形成单原子膜的话,那么这滴水的体积至少应该是5万升。”

嘶!

泡利的计算瞬间粉碎了薄膜答案。

要是有5万升的水,还想什么薄膜啊,直接质能转换,那能量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一滴水相比于地球而言,实在是太小太小了。

李奇维满意地看了看泡利。

“不错,你就是我的完美嘴替。”

众人并没有被泡利打击到,依然在继续头脑风暴。

此刻,费米坐在靠前排的位置上,单手托着下巴,眼神冷峻。

这是他平常进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

作为意大利唯一参加过布鲁斯会议的人,费米在国内的知名度,恐怕比韦基奥这个罗马大学校长还高。

此刻,也有不少人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

如果说学生中有谁能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么费米的可能性毫无疑问是最大的。

费米的想法有点与众不同。

“一滴水本身的能量是有限制的。”

“要想产生足以毁灭地球的威力,那就必须从另外的地方补充能量。”

“这个能量只有一种。”

“那就是动能!”

费米眼中精光一闪,缓缓地站了起来。

唰!

这一刻,众人的目光全都瞬间聚焦在他的身上。

“费神终于要出手了!”

“这种问题对于物理奥赛选手而言,肯定是小菜一碟。”

“幸亏有费神,不然布鲁斯教授还以为我意大利无人了。”

克罗齐和韦基奥两人相视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