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395章 我为物理之神,当镇压世间一切天才

第395章 我为物理之神,当镇压世间一切天才!

当李奇维见到进来的二人后,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等到一战结束后,物理学的另一个黄金时代将紧随而来。

欧洲仿佛被战争积压了太久了,所以突然底蕴爆发而出。

数位天才横空出世,在物理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天骄齐聚,思想碰撞,不分伯仲,精彩纷呈。

而现在,有了李奇维这尊当世大帝,镇压物理学岁月长河。

从过往到未来,从宏观到微观,皆有他的身影。

轻轻一动,荡起的一丝涟漪便是一个诺奖。

终生膜拜而我不拜!

物理尽头谁为峰,一见奇维道成空。

这些超级天才们,一定会逆天而起,挑战大帝,证道自身。

李奇维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三年之后,大幕终将开启!

此刻,进来的康普顿和德布罗意,就是其中的两位天才。

真实历史上,他们的论文,把这张大幕掀起了一角。

李奇维一边想着,一边说道:“哦,原来是康普顿和德布罗意啊。”

二人虽然都不是第一次见到布鲁斯教授了,但是依然表现的非常激动。

康普顿兴奋道:“布鲁斯教授,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

“再次见到您我真是太激动了。”

德布罗意跟着说道:“布鲁斯教授,恭喜您举办的比赛大获成功。”

“物理奥赛一定会成为物理学领域最崇高的比赛。”

李奇维笑笑没有说话。

这时,康普顿接过道:“教授,我觉得这种比赛还可以推广到数学、化学等其他学科。”

李奇维说道:“我也有这种想法。”

“不过,以目前科学之城的情况,还承担不了太多科目的同时竞赛。”

“只有以国家之力才能举办。”

“所以,未来你们的国家或许都有机会承办。”

二人点点头。

科学之城起到的是示范作用。

未来肯定是各国轮流举办。

这时,李奇维说道:

“康普顿,你今天和德布罗意一起来,你们俩是有什么共同的问题吗?”

德布罗意朝着康普顿轻轻点头,表示由后者提问。

康普顿平复心情,说道:“教授,我的博士课题是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

“今年年末我就要博士答辩了。”

“所以我想请教您一些问题。”

李奇维笑道:“哦?你竟然选择这个领域做博士课题。”

“小伙子很有魄力嘛。”

康普顿尴尬一笑。

“所以遇到了很多问题,需要请教教授您。”

虽然康普顿不是必须证明光的波粒二象性才能博士毕业。

那样的话,他也不敢选它当课题。

他是在为以后的独立研究做准备。

要想做出惊天动地的成果,那就必须完美证明。

李奇维说道:“什么问题,你说说看。”

康普顿道:“我的主要目标是想用实验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

“但是我找不到正确的切入角度。”

“我一开始是想从光电效应上寻找灵感。”

“但是光电效应只能说明光是量子化的,不能严格说明光的粒子性。”

“所以,我认为实验的关键,就是用一种力学的适用于粒子的办法,去测试光的行为。”

李奇维听后点点头。

“康普顿,你的思路完全正确。”

“哪怕我已经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但还是有很多物理学家不认同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概念。”

“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无法想象出,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

“不像玻尔的量子轨道模型,虽然所有人都没有见过,但大家都能想象出来那是什么样的。”

“一个小球绕着另一个小球转嘛。”

“但是,光既是波又是粒子,却完全无法想象。”

“所以,只有通过实验得出不可争议的结果,才能让这个概念被人接受。”

康普顿虽然早已知道自己的课题很难。

但是亲耳听见布鲁斯教授的分析后,他还是忍不住感慨。

“以布鲁斯教授此刻的身份地位,竟然都无法说服众人。”

“可见波粒二象性的诡异之处。”

李奇维又道:“对于具体的实验,我无法给你提供帮助。”

“但是,我最近想出来一个角度,或许对你设计实验有参考意义。”

康普顿闻言大喜。

“布鲁斯教授,您也没有放弃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解释吗?”

“我还以为您是在研究量子论呢?”

李奇维笑道:“这毕竟是我提出的概念,我怎么可能放弃。”

“我坚信它一定是对的,只是没有被证明而已。”

哗!

这种自信让康普顿和德布罗意浑身一震。

简直霸气无双!

康普顿更是庆幸和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有了布鲁斯教授的帮助,说不定他真能突破。

而一旦证明了光的波粒二象性,那他立刻就能成为比肩迈克尔逊教授的存在。

因为这个概念将会重塑物理学家对光的认识。

甚至是对宇宙的认识。

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硬币的正反面不是一回事。

因为它已经涉及到了这个宇宙的本质。

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性质,那么物理学家就需要用理论对其解释。

这就相当于重新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所以康普顿怎么能不激动。

他很清楚,一旦突破,就是震动整个物理学界的惊天成果。

物理诺奖板上钉钉。

看着康普顿期待的眼神,李奇维内心感慨。

如果没有他的到来,真实历史是这样的:

1920年,康普顿开始研究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他发现大部分x射线都是直接穿透物质,不发生任何变化。

但是却有很少一部分x射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散射。

后来康普顿让他的学生吴有训,又实验了几种不同物质的x射线穿透实验,发现都会出现这种散射现象。

1923年,结果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康普顿散射”。

所谓的散射,就是光这个粒子和物质粒子之间发生了碰撞,动量和能量守恒。

这个实验完美证明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1924年,德布罗意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大胆假设:

既然光这样的波具有粒子性,那么电子这样的实物粒子,是不是反过来也会具有波的性质呢?

再更进一步,世间所有的物质存在,是不是都有波的性质呢?

万物皆波?

于是乎,他就把这个想法写到了博士论文里,并给出了数学推导。

然后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仅凭博士论文就获得物理诺奖的绝世天才。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接着,1926年,薛定谔又在德布罗意的基础上,继续深入,他这样想道:

如果电子真的是波,那它应该和声波、水波等其它波一样,有对应的波动方程去描述波的行为。

于是,在阿尔卑斯山的修养圣地,他和情人的幽会之地。

薛定谔把一生的创造力都用尽了,终于凑出了大名鼎鼎的“薛定谔方程”。

没错,不是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而是硬生生凑出来的.

再往后,就是薛定谔用他的波动力学和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开始互撕,争夺量子力学的大统。

很快,李奇维回过神来。

眼前的康普顿还在望眼欲穿呢。

“我建议你可以先尝试研究x射线。”

“x射线已经被证明是一种电磁波,也就是光。”

“关于它,有太多的文献可以参考。”

“这能拓展你的思路。”

“比如x射线是如何与物质作用的,哪些性质能体现其粒子性等。”

“当然,你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缺少一个理论性的指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