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159章 李奇维的教育改革纲要

第159章 李奇维的教育改革纲要

当李奇维以赤子之心,展露他的理想抱负后,于式枚被彻底折服。

对于这样的汉族青年才俊,他只有欣赏与支持。

如果华夏的年轻人都能像李奇维一样,何谈不能复兴,恢复汉唐之荣光。

于式枚郑重接过李奇维的纸张,开始仔细地阅读。

既然是要呈现给皇上和太后,那么自然就有很多的语言限制和要求。

李奇维留学海外,对这一点肯定一窍不通。

他需要给对方把把关,尤其是那些激进的观点,更是要删除殆尽。

而且上达天听的内容必须精简清晰,不能又臭又长,显得进奏者水平太低。

随着于式枚不断深入,他的表情也逐渐舒展,感觉到非常满意。

整份改革纲要内容翔实,关键地方都有李奇维备注的西方国家真实数据,让人不得不信服。

总结李奇维的教育改革纲要,核心内容有五点。

1、重新命名现有教育领域专业名词,改成与西方相似的教育体系,方便未来与国际接轨。

李奇维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普及大众,如果把很多名称搞得特别复杂,普通百姓是看不懂的。

比如各种小学堂、高等学堂让人眼缭乱。

因此,在这份纲要里,他提出了各种修改意见:

【大学堂:大学;

中学堂:中学;

小学堂:小学;

蒙学堂:蒙学。】

【总监督:校长;

教习:教授;

格致科:理科。】

等等,不一而足。

而且,他还新增了很多术语,方便对学校进行体系化考核和管理。

李奇维基本上是把后世的那套称谓照抄过来。

改完后,更能凸显教育领域的专业性。

2、修改《钦定学堂章程》里的学制划分,改为:

蒙学(四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单个学制内以年级划分层次。

规定凡年龄超过6岁的幼童,皆可入读小学一年级。

蒙学的入读情况,视当地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国家不统一负责管理。

3、李奇维认为当前国内最需要的是大学教育,而大学教育最需要的是理科教育。

只有理科发展好了,才能产生大量的数理人才,完成各种工厂、机器的开发和应用。

从而提升国内的工业生产能力,摆脱对西方国家的进口依赖。

他举例英国的理科,甚至和工厂有直接的联系。

当学校发明一项技术后,就会让工厂进行批量生产,从而提高国力。

基本就是后世的产学研一体化了。

因此,李奇维在纲要中建议,国内现在当务之急是兴办理科大学。

为此,他建议可以在广东先实行试点计划,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案:

成立广东大学,开设物理、化学、土木、冶矿、地质等理科专业。

其余专业,照旧执行。

李奇维也得考虑给别人留点机会,不然很容易引起反感,被群起攻之,得不到支持。

反正所谓的广东大学,不是他自己钱办的,而是以清廷的名义。

着大清的钱,为自己培养理工人才,岂不美哉。

因为他知道满清不可能立马全盘同意自己的计划,所以提出所谓的试点,就是迷惑对方。

真实历史上,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始分科,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七科。

并且设置了十三个学门(专业)。

经科:诗经、周礼、春秋左传;

法政科:政治、法律;

文科:华夏文学、华夏史学;

格致科:地质、化学

农科:农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