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630章 廷奏惊朝堂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30章 廷奏惊朝堂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第630章 廷奏惊朝堂

大周宫城,午门。

东方渐渐亮起,金红色晨曦刺破云顥,犹如漫起的潮汛,既缓慢又迅捷,洒落于万千宫阙。

光线阴郁的午门城楼下,几乎在瞬间点亮了光明。

此时城门内传来三声号炮响声,紧接着辰时更鼓隆隆响起。

午门两扇朱红色镶满碗大铜钉的巨门,在晨光中轰隆隆的打开。

早等候在午门外的上朝官员,纷纷排队列班,通过午门,前往奉天殿上朝。

嘉昭帝是大周历代君王中最勤政的一位。

当初上皇永安帝在位,每三天一早朝,已算是勤勉之君。

等到嘉昭帝登基之后,改为每日朝,五天休朝一日,十五年风雨不改。

嘉昭帝当年以奇绝之机登位,血戾拼斗,斩除旧孽,至今尚存阴霾之言。

但其在位十几年,殚精竭虑,勤勉施政,在朝在野,为顺为逆,或有口皆碑,或难以指谪。

嘉昭一朝,大周国力稳健,万民乐业,比之永安朝更进一步。

这也是嘉昭帝登基之时,朝野风云激荡,但临朝数年之后,永安帝安心放权,退居深宫的重要原因……

每日朝会辰时开始,至巳时结束。

上朝官员卯时就要至午门外等候,等同于后凌晨五点就要出门赶趟,做嘉昭帝的官儿实在是件辛苦事。

等到上朝官员列班进入奉天殿,锦衣陈设仪仗,乐师鼓乐齐鸣,皇帝銮驾升座,百官跪拜致礼。

文武官员站定位次,嘉昭帝头戴乌纱折角翼善冠,身穿盘领窄袖黄袍,腰系透犀九龙白玉带,脚穿登天黑底衮边朝靴。

精神抖擞,皇威俨然,巡视百官,询政听谏。

今日朝会,群臣上奏公务,很多是延续**务,比如户部民生赋税,工部河防营造,兵部整军练兵,吏部选官考绩等等。

但也有不少新发之事,比如九边大同等地武备调防,关外残蒙掳掠冲突,两淮盐枭之事频生,滇地西境有西海蛮国袭扰……

嘉昭帝因施政甚勤,需要通过早朝,更大范围听取各衙政事,所以在永安朝旧制之上,将上朝官员品秩做了修正。

改为京官为五品以上,外省入京官员为四品以上,无有特许之情,皆需上朝参知政事。

但都察院御史以风闻而奏为业,并不在此限制之内,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只要官至正七品,就可上朝听政。

像孙守正原是都察院雍州道从七品御史,御史之中垫底的角色,自然没资格上朝,即便奏报弹劾,也需经通政司转呈御前。

上年他弹劾贾政栈恋荣禧堂,有违宗法礼制,得到嘉昭帝看重嘉奖,将他从七品简拔至正七品御史。

从而使孙守正有了上朝听政资格,这对文官来说,堪为仕途新开天地的局面,当时曾让许多低阶文官艳羡。

……

早朝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各部官员上奏皆有规程。

先是六部从一品、正二品首官,无事听政,有事奏报。

部衙首官奏报之后,便是三品以下官员廷奏实。

官员奏报过程之中,嘉昭帝时常会当庭点评,下诏处置方略,思路明快,处事果决,颇为可观。

等到各衙次官奏报之后,四品及以下官员,各自纷纷奏报。

作为从四品推事院院事的周君兴,右手从袖袋中取出奏本,开始跃跃欲试。

列班周君兴附近的官员,见到他此等形状,心中不由生出警惕。

推事院周君兴酷吏之名,嚣然于朝野,但凡他有本上奏,多半都是凶危之事,今日不知哪位官员要倒霉,各人心中皆有惴惴之感。

周君兴心中思量片刻,将不利之处稍加推敲,笃定此事对己利大于弊。

此时,上一位工部郎中正奏报完黄泛之事,周君兴左腿迈出,心中锐气横生,正要出班上奏惊天大事。

突然听到身后列班之中,有人慨然说道:“臣都察院雍州道御史孙守正有本弹劾!”

这声音清正严明,朗朗作响,还隐含激愤锐意,听在周君兴耳中微微一震,他下意识收回迈出的脚步。

周君兴身为推事院院事,当今圣驾爪牙鹰犬,缉办阴森狠厉之事,识人辩事是他突出的本能。

他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便知方才上奏为何人。

当年他的儿子周子安在乡试放榜之时,污言构陷当科解元贾琮,被督查院数名御史当堂弹劾严办。

嘉昭帝迫于形势,下旨革除周子安生员功名,三年之内不得参加科举。

因为此事,周君兴对贾琮深怀怨怼,只是贾琮受嘉昭帝器重,周君兴不敢轻易发难。

但是对与他相关的人和事,却是格外留意,以便有备无患,万一可以抓到些把柄错漏……

方才高声上奏的御史孙守正,周君兴心中自然熟悉,因此人就是靠弹劾贾琮叔父贾政发迹。

周君兴知道雍州道御史孙守正,即便在一帮臭嘴御史当中,也算是个棘手的刺头。

上回荣国公嫡子不过在家中正堂多住几日,他就大题小做上奏弹劾,引得多名官员有样学样,把荣国公府搞得灰头土脸。

这会又这等神情当庭弹劾,不知哪个官员又要倒霉了……

周君兴突然想到,孙守正得礼部右侍郎黄宏沧举荐,这次正好担任会试、殿试同考官,是和本次春闱大有关联之人。

他想到这点心中不禁一跳,似乎隐隐生出预兆。

……

嘉昭帝听过四品以上官员上奏,本以为本次早朝已接近尾声,见官员列班末尾走出一人,要当庭弹劾。

等到他听到孙守正的名字,想起贾政栈恋荣禧堂之事,这个孙守正清正敢言,曾说出他心中之语,为新贵却旧勋之事张目。

这样的臣子,嘉昭帝多少有几分欣赏,温声说道:“准奏。”

孙守正听到嘉昭帝特意出言听奏,声音严正温和,似含鼓励之意,心潮不免几分澎湃,愈发神情激昂。

说道:“微臣为今科会试同考官,评阅会试誊卷之时,曾发现一考生策论文章出众,遂点为本房前列。

及至会试揭榜之日,因与前事关联,臣心生困惑,私下查访之后,诸事可证疑窦,国之春闱之礼,竟生污秽之事……”

孙守正言辞激昂,愤懑之情溢于言表,他话语说到最后,许多上朝官员已悚然变色。

因孙守正话语中提到春闱污秽之事,谁都听得那意味什么,这些官员心中战栗,意识到今日早朝要出大事!

……

列班中的周君兴一听此话,并没有被人抢去风头的恼怒,反而生出一阵狂喜,将拿在手中的奏章,一把塞回了袖袋。

只听孙守正高声说道:“臣弹劾今科会试主考官徐亮雄,勾结今科杭州府举子吴梁,行鬻题舞弊之事,为其窃取功名。

春闱会试,社稷伦才大典,天下士人毕生所望,陛下治平四海之大事,岂容阴邪之举玷污!

臣恳请圣上严查此事,清明科举,惩戒枉法,以正视听!

此事诸般事由详述,臣已撰写奏章,请圣上御览!”

……

孙守正此言一出,满廷哗然。

能早朝列班官员,除都察院各道御史,其余都是五品以上官衔,官场仕途得意之辈,个个不乏城府见识。

人人心中都深知,历朝历代,科举舞弊,君王深恶痛绝之事,必定震撼朝野,每一次都会掀起巨大波澜。

但凡牵连的官员士人,都会陷入万劫不复,前途尽毁,生不如死,下场可悲。

此时,都察院列班前排的左都御史周显扬、副都御史刘宇清都满脸震惊,怎么都想不到下属御史,竟然当朝弹劾这等大事。

如果换了其他事情,他们心中必对这下属心生怨怼,这等大事弹劾,居然也不和上官事前招呼。但今日孙守正弹劾之事,事先不露半点口风,他们二人却毫不责怪,甚至多少有些庆幸。

监察御史虽端的是风闻而奏的饭碗,但事分大小轻重,御史也不是百无禁忌,一言一行,同样关乎仕途前程、身家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