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院士之路 > 第466章 从湖北武汉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电力工程专家饶宏

饶宏院士,1961年2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变迁、深厚的人文底蕴。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在此交汇,坐拥“九省通衢”之利,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关键节点。

其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江汉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水域面积广阔,湖泊众多,呈现出“水乡泽国”的景象。

春秋时期武汉地处楚地,称为江城。秦汉至隋唐时期,武汉地区主要属荆州江夏郡等。

元代属湖广行省武昌路与汉阳府。明代属湖广行省武昌府。清代属湖北省武昌府。民国时期,1927年国民政府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为武汉。

近代以来,武汉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地,打响了推翻封建帝制的第一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汉文化具有“道法自然、风貌多元、吴头楚尾、海纳百川”的特征。黄鹤楼是武汉的文化符号,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承载着丰富的诗词文化等。

武汉饮食文化融合四方,有“鱼米之乡、蒸煨擅长、鲜香为本、融合四方”的特点,热干面、三鲜豆皮等美食闻名遐迩。

同时,武汉坐拥长江、汉江,江湖纵横,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武汉人也具有天生的江湖气魄,兼具南方人的灵巧与北方人的豁达。

武汉人才辈出,如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黎元洪,是武汉黄陂人。

核物理学家朱光亚是武汉人,他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还有“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叶聪,也是武汉黄陂人,为中国深海探索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出生地解码

饶宏院士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丰富的教育资源、浓厚的学术氛围及独特的地域文化等,都对他的成长和成就产生了积极影响。

武汉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饶宏院士于1983年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

武汉良好的教育基础和优质的高校资源,为他提供了系统学习电力专业知识的机会,使其能够接受前沿的学术教育,为日后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学术重镇,电气领域学术交流频繁。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发展委员会汇聚了众多院士和专家,为学科发展建言献策,促进了电气学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饶宏院士身处这样的环境,容易受到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激发科研热情和创新思维,也有更多机会接触行业前沿动态,与同行交流合作,提升自身学术水平。

武汉有着“九省通衢”的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了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地域文化。

这种文化精神融入到武汉人的性格中,也对饶宏院士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在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勇于创新,带领团队首创多项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实现从技术设想到工程技术实践的原始创新,引领全球特高压技术进入了柔性直流时代,这体现了武汉地域文化中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

武汉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能源枢纽,电力产业发展较好,相关企业和工程实践较多,为饶宏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他毕业后分配到中南电力设计院工作,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丰富经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他在电力系统工程技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起到了推动作用。

院士求学之路

1979年—1983年,饶宏就读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饶宏院士在华中工学院的求学之路,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了科研思维与能力,还为其提供了优质的人脉资源,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中工学院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深厚的学科积淀,饶宏在此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学习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等核心课程,掌握了扎实的电力专业知识,为其日后从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使他在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和科研难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

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治学环境,培养了饶宏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求学过程中,他通过参与课程设计、实验实践等环节,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在他后来的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他在直流输电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在华中工学院求学期间,饶宏有机会与优秀的教授、同学交流合作,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

这些人脉不仅在学术讨论、知识交流方面给予他帮助,也为他日后的科研合作和项目开展提供了便利。

同时,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学术资源,也为他获取前沿知识、开展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

大学是职业规划的重要阶段,在华中工学院的学习经历,让饶宏明确了自己对电力系统工程技术的兴趣和职业方向。

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中南电力设计院工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开启了在直流输电领域的深耕之路,最终凭借卓越成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求学之路

1983年—1999年,饶宏中南电力设计院 高级工程师。

1998年—2003年,饶宏国家电力公司南方公司高级工程师。

2003年—2004年,饶宏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高级工程师。

2004年—2010年,饶宏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10年—2021年,饶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董事长。

2013年,饶宏入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7月1日进入第二轮评选名单。

2015年,饶宏入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月12日进入第二轮评选名单。

2017年,饶宏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

2021年11月,饶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饶宏院士丰富的从业经历对其成为院士产生了关键影响,他在不同岗位上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主持多项重大工程实现技术创新突破,还通过团队建设与学术交流,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饶宏院士在中南电力设计院任职,让饶宏深入接触电力工程设计工作,为其后续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此后在国家电力公司南方公司、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等单位的工作,使他全面了解了电力系统从设计到运行的各个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饶宏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个±500kV高压直流输电自主化依托工程成套设计,建立了我国高压直流输电自主化成套设计体系。

他还主持完成世界第一个±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科研攻关和成套设计,取得多项世界首创成果,实现了我国直流输电技术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这些重大工程的成功,彰显了他卓越的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他当选院士的重要支撑。

在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及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工作期间,饶宏带领团队首创多项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如昆柳龙直流工程中实现了从技术设想到工程技术实践的原始创新,引领全球特高压技术进入柔性直流时代,为未来电网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他在国际电力领域赢得了极高声誉。

作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饶宏重视青年专家培养,在重大科研、工程中对青年技术骨干委以重任。

他带领团队建成了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省部级创新平台,通过多种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了一支战斗力强的直流输电青年技术专家队伍,为行业发展储备了人才,也体现了他作为学科带头人的责任与担当。

饶宏积极参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专业学术组织及活动,宣传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倡导求真务实的科技创新精神。

他还担任《南方电网技术》期刊主编等职务,通过学术交流与传播,提升了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也为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