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粤语诗鉴赏集 > 第567章 《虚实之间的存在之思》

粤语诗鉴赏集 第567章 《虚实之间的存在之思》

作者:汉字靓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6 15:28:05

《有冇之间》(粤语诗)

文/树科

有心,噈有咗

有咗水,有咗山

有咗机器,有咗好多

高大威威嘅石屎……

冇心,噈冇咗

冇咗我,冇咗你

冇咗风韵,冇咗热头

睇唔番门坪屋企……

喺有系冇??我转身

问咗旧时,家下仲望天打卦……

《树科诗笺》2025.3.15.粤北韶城沙湖畔

《虚实之间的存在之思》

—— 树科粤语诗《有冇之间》的哲学诗学建构

文/阿蛋

一、方言诗学的解构与重构:粤语书写的现代性突围

在现代汉语诗歌的版图中,方言写作始终是一股充满张力的异质力量。树科的《有冇之间》以粤语方言为载体,在语音、词汇、语法的层面构建起独特的诗学空间。"有心,噈有咗冇心,噈冇咗 "中的" 噈 "字,作为粤语中表示承接关系的虚词,不仅强化了语言的在地性,更在语音的顿挫中形成独特的节奏感。这种方言书写并非简单的地域文化展示,而是对普通话诗歌霸权的解构,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言,方言写作如同" 灵晕 " 的在场,赋予诗歌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地域文化肌理。

从文学史上看,方言写作早有先例。《诗经》中的 "十五国风" 本就是各地民歌的汇编,方言土语中蕴含着最鲜活的民间情感。近代以来,鲁迅在小说中对绍兴方言的运用,沈从文对湘西土语的提炼,都表明方言是文学本土化的重要路径。树科的粤语诗则更进一步,将方言从小说的背景元素提升为诗歌的本体语言,在 "有咗水,有咗山 / 有咗机器,有咗好多 / 高大威威嘅石屎" 的书写中,粤语的俚俗性与现代工业文明的景观形成奇妙的对话,仿佛艾略特《荒原》中碎片化的现代性图景,在方言的滤镜下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形态。

二、存在主义的诗化表达:"有冇" 背后的哲学叩问

《有冇之间》的核心在于对 "存在" 与 "虚无" 的哲学思考。"有心" 与 "冇心" 构成一组二元对立的哲学范畴,暗合海德格尔对 "存在" 的追问。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 不是现成的存在者,而是一种动态的 "去存在"(Zu-sein)的过程。诗中 "有心,噈有咗" 的表述,暗示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世界的建构作用,如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 "存在先于本质" 的命题,人的 "心"(意识)成为世界 "有" 的根源。

诗的第二节 "冇心,噈冇咗 / 冇咗我,冇咗你" 则转向虚无主义的维度。这里的 "冇" 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消失,更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消解。当 "心" 缺位时,"我你 "这些主体性符号失去依托," 风韵 热头" 等充满诗意的意象也随之消逝,只剩下 "睇唔番门坪屋企" 的苍凉。这种对虚无的书写,让人联想到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在荒诞的世界中,人的存在本身成为一种偶然与虚无,但诗中 "转身 / 问咗旧时" 的动作,又透露出对存在之根的追寻,如同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永远在寻找通往 "城堡" 的路径。

三、现代性的辩证审视: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焦虑

诗中 "机器高大威威嘅石屎 "等意象,指向现代城市化进程对传统乡村文明的冲击。在工业化的浪潮中," 水 山" 这些自然元素被重新编码,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而 "门坪屋企" 所代表的乡村家园则逐渐消逝。这种书写暗合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批判,在工具理性的统治下,生活世界被系统殖民,人的情感与记忆失去栖居之所。

与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的田园牧歌不同,树科的诗歌展现的是现代性语境下的乡村挽歌。诗中 "家下仲望天打卦" 的喟叹,既是对传统农耕文明消逝的无奈,也是对现代性发展方向的质疑。这种焦虑在当代文学中并不鲜见,如贾平凹的《秦腔》对乡村瓦解的书写,莫言的《蛙》对现代化进程中人性异化的反思,树科则以粤语诗歌的形式,为这种文化焦虑提供了独特的抒情范式。

四、诗歌形式的创新探索:自由体与传统韵律的融合

在诗歌形式上,《有冇之间》采用自由体的形式,但又暗合粤语的韵律传统。粤语作为声调语言(九声六调),本身具有天然的音乐性。诗中 "山石屎 你热头 企" 等韵脚的使用,虽然不严格遵循古典诗词的平仄格律,却在自由的节奏中形成内在的韵律感,如同惠特曼的《草叶集》,在自由奔放的形式中蕴含着生命的律动。

同时,诗歌的分段与留白也颇具匠心。前两节以 "有心" 与 "冇心" 为起句,形成对称的结构,第三节 "喺有系冇??" 的追问则打破这种对称,如同德里达的 "延异" 理论,在语言的缝隙中创造意义的增殖空间。这种形式上的创新,既体现了对传统诗歌美学的继承,又彰显了现代诗歌的先锋性。

五、结语:在 "有冇" 之间寻找诗意的栖居

树科的《有冇之间》以粤语为舟筏,在 "有" 与 "冇" 的哲学水域中摆渡,既打捞起地域文化的碎片,又触及现代性的深层病灶。诗歌最终以 "问咗旧时,家下仲望天打卦" 作结,这个充满隐喻的结尾,既是对过去的回望,也是对未来的叩问。在存在与虚无的永恒张力中,诗歌本身成为一种 "居间" 的存在,如同海德格尔所说的 "林中路",在遮蔽与解蔽之间,为我们照亮通往诗意栖居的路径。

当我们在普通话的同质化书写中感到疲惫时,树科的粤语诗歌犹如一股清新的山风,带着粤北韶城沙湖畔的湿气与草木气息,提醒我们:在这个被技术理性统治的时代,唯有在 "有冇之间" 保持追问的姿态,才能守护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片绿洲。这种追问不仅是对诗歌本质的回归,更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让我们在虚实交织的语言迷宫中,重新发现诗歌作为 "存在之镜" 的本质力量。

喜欢粤语诗鉴赏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粤语诗鉴赏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