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粤语诗鉴赏集 > 第812章 《解构粤语诗中的生命之笑》

《绿笑》(粤语诗)

文/树科

鬼知道,佢嘟会笑嘅?

你知?你哋知?

色彩佢哋摇头唔知……

花噈笑?

果嘟笑咗?

花果,笑咁绿笑……

《树科诗笺》2025.4.1.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粤语诗中的生命之笑》

—— 论《绿笑》的诗性密码

文/阿蛋

在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版图中,方言诗始终以其独特的语言质地与地域文化基因,构成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树科的粤语诗《绿笑》,以充满岭南地域特色的语言形态,打破传统诗歌意象的固有边界,将 “绿” 与 “笑” 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进行大胆嫁接,构建出充满张力的诗意空间。这首短诗以不足百字的篇幅,承载着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在粤语方言的韵律流转中,展现出独特的诗学价值。

一、方言入诗:语言本体的诗性重构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体系中保留古汉语成分较多、语音语调丰富的语种,其独特的发音、语法和词汇系统本身就蕴含着极强的表现力。在《绿笑》中,树科摒弃了普通话诗歌常用的词汇与句式,转而采用纯粹的粤语口语表达,使诗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识。

“鬼知道,佢嘟会笑嘅?”“你知?你哋知?” 这种口语化的反问句式,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将日常对话直接引入诗歌之中。在传统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追求语言的典雅与凝练,而树科却反其道而行之,以直白如话的粤语方言营造出一种亲切感与现场感。这种语言选择,与维特根斯坦所说的 “语言即世界” 相呼应,粤语方言构建起一个独特的意义世界,让读者得以窥见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语境与思维方式。

同时,粤语中丰富的语气助词 “嘅”“噈”“?” 等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韵律感和情感色彩。这些语气助词在普通话中往往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它们的存在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细腻、生动。如 “花噈笑?”“果嘟笑咗?”,语气助词的加入,让花朵与果实的 “笑” 变得更加鲜活,仿佛能让人听到它们欢快的笑声,感受到生命的灵动与喜悦。

从语言诗学的角度来看,树科的方言入诗实践,是对诗歌语言本体的一次大胆重构。他打破了标准汉语在诗歌创作中的垄断地位,证明了方言同样具有强大的诗意表现力。正如美国诗人庞德所说:“诗歌是语言的宝石”,粤语在《绿笑》中,经过诗人的精心雕琢,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成为承载诗意的珍贵载体。

二、意象并置:陌生化的诗意生成

“绿笑” 这一核心意象的创造,是《绿笑》最具突破性的艺术成就之一。在传统的诗歌意象体系中,“绿” 通常与生命、自然、希望等概念相关联,而 “笑” 则主要用于形容人类或动物的情感表达。树科将这两个原本分属不同语义范畴的词汇强行并置,创造出一个极具陌生化效果的新意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与心理冲击。

这种意象并置的手法,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 “陌生化” 理论不谋而合。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通过将熟悉的事物以陌生的方式呈现,能够延长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过程,从而增强艺术的审美效果。在《绿笑》中,“绿笑” 的出现,让读者对 “绿” 和 “笑” 这两个熟悉的概念产生新的认知与思考。

诗中,“色彩佢哋摇头唔知……” 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色彩以生命,它们对 “绿笑” 的未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的神秘性与独特性。而 “花噈笑?”“果嘟笑咗?”,则将 “绿笑” 这一抽象的意象具象化,通过花朵与果实的 “笑”,展现出生命的蓬勃与喜悦。在这里,“绿” 不再仅仅是一种颜色,“笑” 也不再局限于人类的表情,它们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意世界。

与中国古典诗歌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等经典意象相比,“绿笑” 具有更强的现代性与创新性。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抒发,而《绿笑》中的意象并置,则更侧重于对语言和思维的突破,展现出当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对新的表达方式的探索与追求。

三、生命哲思:诗意背后的深层意蕴

《绿笑》表面上写的是花果的 “笑”,实际上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在诗中,“鬼知道,佢嘟会笑嘅?” 这一疑问,不仅是对花果之 “笑” 的惊讶,更是对生命奥秘的探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界中那些看似普通的生命,而树科却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想象力,发现了花朵与果实中蕴含的生命喜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