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粤语诗鉴赏集 > 第707章 《解构与重构:论<我哋喺几维度?>的多维诗学空间》

《我哋喺几维度?》(粤语诗)

文/树科

唔使话,我哋

唔喺一维二维

嘟唔喺三维涡

你系唔系想讲

咁噈喺三维加时间

嘟唔系!咪谂更加高维

查实,你知道嘅

我哋大家嘟知道嘅啦

我哋噈喺丛林个维……

《树科诗笺》2025.5.6.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重构:论<我哋喺几维度?>的多维诗学空间》

文/阿蛋

在粤语诗歌的创作领域中,树科的《我哋喺几维度?》犹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极具思辨性的视角与鲜活的粤语表达,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诗歌从探讨物理学意义上的维度出发,最终落脚于人类社会 “丛林维度” 的深刻洞察,在解构与重构之间,展现出丰富的诗学价值。

一、粤语语言的独特魅力与诗性表达

诗歌以粤语创作,这一语言形式本身就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与鲜活的生命力。粤语作为中国方言中保留古汉语成分较多、极具音乐性的语言,在诗歌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诗中 “唔使话”“嘟唔系”“噈喺” 等粤语口语词汇的运用,使诗歌充满生活气息,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这种口语化的表达,不同于传统诗歌的典雅庄重,反而更显自然质朴,仿佛诗人正与读者面对面交谈,增强了诗歌的亲切感与感染力。正如赵元任在《现代吴语的研究》中所强调的,方言在文学创作中能够 “充分表现地方色彩”,粤语在《我哋喺几维度?》中,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承载地域文化与情感的重要载体。

从韵律角度来看,粤语的九声六调赋予诗歌独特的节奏感。虽然诗歌并未严格遵循传统诗词的格律,但粤语本身的声调变化,使诗句在朗读时产生起伏跌宕的韵律美。例如 “唔喺一维二维,嘟唔喺三维涡”,“维”“涡” 等字的押韵,以及音节的长短搭配,让诗歌在口语化的表达中依然保持了音乐性,实现了诗歌 “可诵” 的特质。

二、哲学维度的解构与重构

诗歌以探讨维度为线索,展现出深刻的哲学思考。开篇诗人便否定了传统物理学意义上的一维、二维、三维空间,以及常见的 “三维加时间” 的四维概念,甚至否定更高维度对人类现实生活的影响。这种否定并非简单的否定,而是一种解构,是对固有认知框架的突破。

在物理学中,维度是描述空间与时间的概念,从一维的线到二维的面,再到三维的立体空间,每一次维度的拓展都代表着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深化。然而诗人却认为,这些维度都无法准确描述人类的生存状态。正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受限于自身的认知形式,我们所理解的维度或许只是人类思维建构的产物,与真实的世界存在差距。

诗人在解构传统维度概念后,重构了 “丛林维度” 这一全新概念。“丛林维度” 并非自然意义上的丛林,而是对人类社会的隐喻。在这个 “丛林” 中,写字楼大厦是参天大树,街道巷陌是交错藤蔓,人类如同丛林中的动物,遵循着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这种隐喻手法,将人类社会的竞争、残酷与生存的艰难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概念的提出,与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描述的 “人对人是狼” 的自然状态不谋而合。在 “丛林维度” 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者生存。诗人通过这一维度的构建,揭示了人类社会生存的本质,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与人性的深刻反思。

三、意象的运用与艺术手法

诗歌在意象运用上独具匠心。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意象,使诗歌更具表现力。例如,用 “单行路” 比喻一维空间,形象地展现出一维空间的单一与局限;以 “平板画” 形容二维空间,突出其缺乏立体感与深度的特点;将写字楼大厦比作 “参天大树”,街道巷陌比作 “交错藤蔓”,生动地描绘出城市的形态,为 “丛林维度” 的提出奠定了视觉基础。

在艺术手法上,诗歌采用问答的形式推进。“你系唔系想讲,咁噈喺三维加时间”,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仿佛在与读者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引导读者跟随诗人的思路,深入思考维度的问题。同时,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传统维度概念的理性与 “丛林维度” 的现实残酷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张力与表现力。

此外,诗歌还巧妙运用了留白的艺术。诗中 “我哋噈喺丛林个维……” 后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悟,去填充 “丛林维度” 的具体内涵,使诗歌具有了开放性与多义性,正如中国传统美学中 “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境界。

四、诗歌的现实意义与人文关怀

《我哋喺几维度?》不仅是一首富有哲学思考与艺术魅力的诗歌,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人文关怀。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在社会中为了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各种压力与挑战,“丛林维度” 的描述正是对这种现实的真实写照。

诗人通过诗歌揭示社会的残酷现实,并非是宣扬悲观主义,而是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反思。诗歌中 “我哋喺呢个丛林维度,挣扎、奋斗、成长,有时迷失方向,有时找到曙光”,展现了人类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希望。这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精神,使诗歌超越了单纯的文学创作,具有了社会价值。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诗歌对维度概念的探讨,也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存在与世界本质的永恒追问。正如屈原在《天问》中对天地万物的疑问,树科在《我哋喺几维度?》中对维度的思考,同样体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喜欢粤语诗鉴赏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粤语诗鉴赏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