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好时节 > 第二二九章 表哥表妹

好时节 第二二九章 表哥表妹

作者:姚颖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2 00:28:25

没过两天,纪大娘带着杠头过来做饭,刚到胡同口,便被人叫住:“这位大婶,请问你是住在这里吗?”

大婶?

纪大娘皱起眉头,上上下下打量面前的人,一脸老褶子,比她爹都老,还敢叫她大婶?

“你管谁叫大婶呢,我啥时候有个你这么老的侄子?”

那人......这怎么还骂人呢。

“大姐......”

“谁是你大姐?“

“大妹子!”

纪大娘翻个白眼,总算有点家教了,年纪一大把,怎么就四五六不懂呢。

“啥事儿?”

“你住这儿,一准儿知道咱们这儿有位读书人,个子挺高,眉清目秀,对了,出手也挺大方。”

纪大娘没好气:“没有这人,你记错了。”

“怎么可能记错呢,轿夫都说了,那人就住在这里。”

纪大娘恍然大悟:“你说的是孙少爷吧,咋地,打听朱举人家里有多少钱,想去偷啊?”

“孙少爷?”那人自动忽略了最后两句,他最怵头的就是京城这些婶子大娘们,你说她们嘴严吧,就没有比她们嘴更快的了,你说她们嘴上没有把门的,她们警惕性可高了,动不动就把细作、奸细挂在嘴上。

说什么来什么,纪大娘问道:“你打听孙少爷做什么?我知道了,孙少爷的舅舅是戍边的武将,你该不会是鞑子派来的细作吧,来人啊,抓细作!”

杠头:“汪汪汪!”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好几个老太太:“细作,有细作!纪妹子,你等着,我回去拿锣!”

纪大娘:“咦,你跑什么?说你呢,那个细作,你别跑!”

......

甄五多正坐在院子里和三千两聊天,听到外面吵闹,小老头立刻拿上马扎和小茶壶跑出来看热闹,可是他晚了一步,热闹已经散了。

小老头遗憾不已,感觉他那五十两银子一两的新茶都不香了。

“纪妹子,你不讲义气啊,有热闹也不让杠头进来叫我,”

纪大娘怪不好意思的,她也没想到那人跑得那么快啊。

“也不知道从哪来的一个生瓜,打听书生,还是个出手大方,个子很高的书生,咱们这片儿的书生就五个,你家的小野,我家那个讨债鬼,还有金举人家的那两个,再有就是孙少爷了,可若是出手大方个子又高的,那就只有孙少爷了,你家小野才八岁,金举人家的那两个一个十一,一个九岁,我家那个倒是十五了,可是个子也不高啊,他要找的,不是孙少爷还能是谁。”

甄五多心道,人家找的是书生,不是只有学堂里念书的才叫书生,金举人四十多了,那也是书生。

不过,他猛的想到了一个人。

就那天,萧真那个不孝子,不知道抽的哪门子的羊角风,打扮成书生的样子跑过来气他。

没错,那小子平时不那样穿,就那天,穿了一身书生袍,还买了好多糖果,那些糖果直到现在还没吃完,这在别人看来,可不就是出手大方吗?

莫非那人要打听的是他老人家的不孝子?

“那人长什么样?”小老头问道,找那不孝子找到这里来,夭寿啊,那不孝子若是连累了他的宝贝大孙女,看不扒了他的皮!

纪大娘:“年纪不轻了,那脸老得像榆树皮,说的是官话,不过,一听就是外地来的,咱京城就没有这么没脸没皮的人。”

甄五多,得,又来了。

“外地人在京城住了几十年的,那可多了去了,那你说,人家是京城人,还是外地人?”

纪大娘:“当然是外地人,不论住多少年,他都是外地人。”

甄五多:“那你说皇家是京城人还是外地人,太祖爷进京时都四十了,祖上也不是京城的,对了,祖坟也没在京城。”

纪大娘:“哎哟,我说老爷子,你这不是抬杠吗?那太祖爷能和咱们小老百姓一样吗?天下都是他的,京城也是他的,都是他的。”

小老头......

“我不和你吵,杠头,来,我给你拿肉干吃。”

纪大娘去厨房,小老头带着杠头去了后边的院子,一挥手,一名护卫从房顶跳下来。

“去查查,谁在打听书生。”

护卫刚走,赵时晴就跳了出来:“外公,什么书生啊?”

小老头没有瞒她,这事他必须要告诉他的宝贝大孙女,让她知道,萧真那小子又惹事生非了,把人都招到家里来了。

能挑拨离间的机会,小老头决不放过。

赵时晴也觉得,那人口中的书生就是萧真。

可惜今天来的那人,被纪大娘吓破胆,跑得太快,护卫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人。

不过,这件事让大家提高了警惕,京城藏龙卧虎,必须小心谨慎。

但是从这天开始,时不时就有人在胡同附近转悠,护卫暗中抓住一个,问是谁让他们来的,那人先是不说,被护卫捧了一顿,便说了实话。

护卫很快便查到一人,那人姓李,是一家糖果铺子的掌柜,就是他让人盯着这里,如果看到年轻书生,务必查出是哪家的亲戚。

是的,李掌柜花了银子,从里正那里查到甜井胡同里各家各户的情况了。

那天纪大娘说的那位孙少爷,的确满足这些条件。

书生、年纪、个子高、清秀、出手大方。

可是李掌柜亲自看过,孙少爷并非那天买糖果的那位客人。

而住在甜井胡同的其他人家,全都没有符合这些条件的。

所以李掌柜怀疑,那位客人并非住在这里,而是这里某户人家的亲戚。

可是他没有办法,只能用这种笨法子,让人在这里守株待兔。

听说背后之后居然是一位糖果铺子的掌柜,赵时晴便想到那天萧真带来的那些糖果。

赵二小姐吃过见过,一看就知道那些不是普通糖果,那天她只顾着和小老头吵架,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

她问护卫:“查到那家铺子的底细了吗?东家是谁?”

护卫沉声说道:“属下查清楚了,那家铺子是孟家的产业。”

赵时晴想到了淑太妃,问道:“淑太妃的娘家?”

护卫摇摇头:“是孝康孟皇后的娘家,那家铺子原本是孟皇后的嫁妆铺子,孟皇后薨逝后,铺子就交还给孟家了。”

赵时晴想起来了,是啊,先太子妃就是姓孟。

孟皇后姓孟,淑太妃也姓孟,外人都以为她们是同宗,其实并非如此。

淑太妃的祖上是孤儿,被一个姓孟的乞丐收养,便也跟着姓孟了。

其后代出了有出息的子孙,家族便渐渐兴盛起来,但至今也不过几十年而已。

而孟皇后的娘家,却是根基深厚的名门世家,祖上出过大儒,其家族更是能追溯到几百年前。

由此可见,当年太上皇对孝康皇帝寄予厚望,孟皇后是太上皇以皇后为标准,为儿子精挑细选的妻子。

赵时晴怔怔一刻,忽然想起另一家铺子。

那是一家古董铺子,她曾经在那家铺子外面,看到杨胜秋和慧明公主幽会。

“你再去查一下,孟家是不是把这家糖果铺子给了慧心慧明两位公主。”

古董铺子是孟家给两位公主的,说不定这家糖果铺子也是。

如果糖果铺子现在属于两位公主,铺子里会有那些市面上买不到的糖果,便说得通了。

消息很快便传了回来,孟家的确把这家铺子在内的几家铺子,留给两位公主做嫁妆。

孟皇后没有留下子嗣,孟家想来也是想让两位公主能够感念孟皇后的恩情,逢年过节,逢年过节,为孟皇后上炷香。

赵时晴自言自语:“原来这铺子真是那两位公主的,慧明公主去了慈恩寺,可能这辈子也不能出来了,这铺子的主人,如今就只有慧心公主一个人了。”

护卫查到李掌柜是孟家的人,赵时晴并不认为调查萧真是孟家的主意。

别看孟家是名门望族,可是树大分枝,越是这种大世家,内部便越是复杂,各房各院争斗不休那是常态。

否则为何孟皇后要把萧岳托付给佳宜长公主,而不是自己的娘家?

长公主府是佳宜长公主当家作主,别看她恨不能粘在萧驸马身上,可是她说一,萧驸马决不会说二,她把萧岳抱回来养着,萧驸马便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宁可被天下人耻笑,也要帮着佳宜长公主安顿侄子。

这件事,佳宜长公主能做,孟家却不能,别说孟家那么多房头,就是孟皇后的几个哥哥,面对这种搞不好会抄家灭门的大事,也会意见各异,说不定还会兄弟阋墙,反目成仇,那样一来,最危险的就是萧岳。

而这种大家族,最擅长趋吉避凶,这从孟皇后去世之后,孟家便离开京城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李掌柜调查萧真这件事,一定不会是孟家所为。

不是孟家,那么要么是李掌柜闲的慌,要么就是有人让李掌柜这样做。

赵时晴更偏向后者。

李掌柜是替人办事。

这个人是谁?

呼之欲出!

赵时晴冷哼一声,慧心公主,她调查萧真做什么?

话本子里都写了,表哥表妹,铺床盖被。

好你个萧真,死了还要勾三搭四。

不过,赵时晴很快想起萧真说过的另一件事,佳宜长公主之所以对这两位公主不闻不问,并非是她心狠,而是她压根就看不上这对姐妹和她们的娘。

她们的娘,是孟皇后临死前下令勒死的。

那个女人,没安好心。

那个女人若是不死,萧岳就不能活着送出去。

孟皇后留下这对姐妹,不是她心软,而是因为她们身上流着孝康皇帝的血。

佳宜长公主若是不知道这件事也就罢了,可她临危受命,孟皇后把所有已经发生和没发生的危机全都告诉她,她既然知道了,最体面,也最不会让人怀疑的做法,便是对这两个侄女视若不见。

慧心公主不知道佳宜长公主在这件中扮演的角色,可是萧真知道啊。

萧真既然知道,那就不可能和慧心公主来表哥表妹那一套。

赵二小姐坐着不动一言不发,就把自己说服了。

萧真清清白白,没有勾三搭四。

赵时晴心里甜滋滋的,下意识地四下看看,把心里的喜欢藏起来,她还没从豆芽菜的伤害中走出来。

她让秀秀给她化了一个六亲不认的妆容,在小老头面前转了一个圈:“外公,我像谁?”

小老头:“谁也不像,四不像!”

赵时晴放心了,这下走在街上,就不会让魏无病认出来了。

她虽不惧魏无病,可也不想惹麻烦,那个魏无病神神叨叨,一副脑浆子没摇匀的样子,白瞎了一副好相貌。

赵时晴带上几个小伙伴,浩浩荡荡去了如意舫。

萧真刚从外面回来,一进门便看到赵时晴,笑容便挂在了脸上。

可惜他戴的是假脸,那笑容便显得很假,赵时晴不忍直视,连忙进入正题。

她讲了李掌柜的事,又讲了自己的猜测,当她提起慧心公主时,萧真脸上的笑容彻底没了。

“那天我确实感觉有人在看我,可我回头时,却什么也没有,现在想来,当时一定是被慧心看到了。”

赵时晴问道:“你和她的关系怎样?”

萧真:“我和她不熟。”

赵时晴:“你们是表哥表妹,她没有送过你荷包帕子什么的?”

萧真吓了一跳,他家小姑娘怎么连这事也知道?

他自己都给忘了。

“小时候我们都在宫里读书,那时年纪小,又都是亲戚,所以学堂里不分男女,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连同佳柔长公主,还有其他府里的几个小孩,连同慧心慧明,我们都在一起读书。

我忘了是哪一年了,有一次慧心给了我一个荷包,也可能是扇套,总之是个绣花的东西,我说不要,她硬塞给我的,给完就跑,刚巧那几天我骑马扭到脚,走路一瘸一拐,没等我追上她,她便跑得没影了。

我没办法,就把那东西给了佳柔长公主,佳柔长公主是我小姨,我把那东西给她,谁也不会说什么。

至于后来那东西是被佳柔长公主扔掉了还是留下自己用了,我就不知道了。

真的,我和她虽然是表兄妹,可是我和她真的不熟,唯一的交集就是那一次了,我现在都想不起她的模样,也可能从开始就没有仔细看过她。”

赵时晴瞪大了眼睛:“啊?你还那么小就招蜂引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