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好时节 > 第二二八章 伪君子

好时节 第二二八章 伪君子

作者:姚颖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2 00:28:25

青川县主说的每一个字,都如重锤一般砸在慧心公主的心上。

她很痛,痛彻心扉!

青川县主口中那个姓高的,确有其人。

去年春日宴之后,皇后娘娘便和她说起过这桩亲事,还说会择日让她相看,可是后来这件事便不了了之,再后来,高某人便换成了林森。

她听说后,也只是稍稍诧异了一下,并没有放在心上。

无论是谁,都是皇帝给的,而她这个当事人,并没有选择的权力,所谓相看,不过就是走个过场而已,哪怕那个人是牛鬼蛇神,她也只能表示满意。

只是她却不曾知道,原来那位高某人已经死了,呵呵,死在花楼,死因是争风吃醋,这人分明是个登徒子啊,这就是皇帝给她选的驸马?

如果这人没有死,那么这人就是她的驸马。

荒唐!

至于青川县主说林森早已娶妻生子的这件事,慧心公主其实早有猜测。

林森家境殷实,没有理由二十五岁还没有订亲,多半是妻子的出身还比不上林家,因此一早就存了高攀贵女的心思,他敢尚主,那就说明他和前面的妻子没有婚书,禁得起皇室的调查。

这年头男人成亲之前纳妾的比比皆是,更何况林家本就是商户出身,没有太多讲究。

到时给点银子,把那女子远远打发掉,至于孩子,要么就按婢生子的名份留下,要么过继给林氏族亲。

若是佳宜、佳安长公主那样的身份,这种前面有孩子的,自是会被摈除在驸马人选之外。

可她不是佳宜长公主,也不是永嘉帝膝下任何一位公主,她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而已,宗人府即使查到林森曾经娶妻生子,只要现在林森现在没有正妻和嫡子,林森若是再给些好处,这件事也就稀里糊涂混淆过去了。

因为没有人会为她撑腰,更没有人会为她打抱不平,那些人即使不像青川县主这样当面嘲讽,也会站在一旁等着看她的热闹,看她尴尬,看她出丑,看她成为京中笑柄。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她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叔父,说不定还会认为她令皇室颜面无存。

就像她的妹妹慧明一样。

她相信自己的妹妹,她知道妹妹喜欢的人是谁,可是没有相信她,也没有相信妹妹,他们只相信他们想要相信的事。

青川县主恶狠狠地发泄了一通,她也要出嫁了,而且还是远嫁。

就在昨日,她被指给了南桂王幼子安世冲,那个不学无术的断袖!

南桂距京城那么远,这一去,她可能永远也不能回来了。

她不想嫁,她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她给佳柔长公主做过伴读,她给三皇子妃冯佳荷当过跟班,她可以嫁得很好!

上午她去求了冯佳荷,只要冯佳荷在乔贵妃面前帮她说几句好话,她就一定还有希望留在京城。

可是冯佳荷却告诉她,圣旨已下,哪怕是乔贵妃,也不能让圣上收回成命。

她这才来找佳柔长公主,在路上她也想明白了,这门亲事肯定不能改变了,那她可以退而求其次,让安世冲进京,赵廷暄都能进京做质子,安世冲这个异姓王的幼子为何不能?

如果安世冲来了京城,那她便能留在京城,只要她在京城,安世冲就不敢造次,那么她便还是那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青川县主,而不是南桂王的小儿媳。

可是佳柔长公主没在府里,她忽然想到了慧心公主。

慧心公主也住在这里。

慧心公主也被指婚了。

安世冲好歹也是亲王之子,可是慧心公主却要下嫁给寒门进士。

可是凭什么这个不要脸的女人可以正大光明留在京城,而她却要远嫁蛮夷之地?

她心中不甘。

她忽然想起听冯佳荷说起的那些事,冯佳荷为了让她认为她嫁的并非最差的,还有比她更差的,便说出了林森早已娶妻生子的事,当时她也只是当成笑话,可是现在,她看到慧心公主那副狼狈的模样,感觉很痛快,很高兴!

安世冲虽然不是个好东西,可也要看和谁比了,如果是和林森相比,一个是天上的雪,一个是地上的泥,根本没有可比性。

青川县主堵在心口的那股恶气终于散了,她神清气爽,给了慧心公主一个不屑的眼神,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

她还有时间,她要让她娘去求孟太妃,皇帝很尊敬孟太妃,再说,她又不是不嫁,她只是想要留在京城而已。

青川县主走了,慧心公主却久久无法平静。

她怔怔地站在那里,双目无神,前有高某人,后有林森,皇帝和皇后是觉得她还不够惨吗?

她向门口走去,新来的一个丫鬟飞奔着追上来,拦住了她。

“公主,您不是刚从外面回来吗,怎么还要出去,让嬷嬷们知道了,一定会说您的。”

慧心公主没有理她,一把将她推开,这些丫鬟婆子,全都狗眼看人低,知道她不受重视,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

丫鬟急了,转身往回跑,她要去给嬷嬷们报信,公主太任性了,无法无天了。

慧心公主走到门口,看到身后跟着两个小丫鬟,这是今天跟着她去铺子的那两个,这是她从新来的这批丫鬟当中,好不容易才挑出来的,老实听话,头脑简单。

两个小丫鬟战战兢兢,刚才那位姐姐已经去报信了,她们没能拦住公主,回来一顿打是跑不了的。

“我的帕子落在铺子里了,我要回去拿。”

慧心公主说完,便昂首走出大门,两个小丫鬟连忙跟上。

那家糖果铺子,是孝康皇后的嫁妆,后来孟家离京前,把包括这家铺子在内的几家铺子给了她和慧明做嫁妆。

这家铺子虽然开了很多年,但是生意不好,后来她托了佳柔长公主,搞到几张宫里的糖果方子,又有幸请到一位从宫里出来、擅做糖果的老太监,中间慧明出事,她被禁足,老太监吓得不敢用宫里的方子,还是她解除禁足之后,铺子的生意才渐渐有了起色。

自从慧明离开之后,她也只有在这家铺子里,心情才会好一点。

甜食能令人快乐。

半个时辰后,慧心公主又坐在了糖果铺子的二楼窗前。

几天前,她就是坐在这里,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

她想起林森的事,对其中一个丫鬟说道:“你去把李掌柜叫来。”

李掌柜很快来了,他也是孟家留在京城的人,这位做生意一般般,但对孟家却是绝对的忠诚。

慧心公主虽非孟皇后所出,但她奉孟皇后为嫡母,对于李掌柜而言,慧心公主便是他的半个主子。

“公主,您叫小人过来有何吩咐?”

“李掌柜,你在京城几十年,一定也有不少人脉吧,你去帮我查一个人,就是去年的进士林森,另外,那天有位买了很多东西的客人,你是否还有印象?”

李掌柜自是也听说慧心公主要下嫁林森的事了,公主要查准驸马,这事对他而言并不难。

不过,公主说的客人,他却是不太记得了。

自从推出了新的糖果,铺子的生意一日好过一日,每天都有不少客人,他哪记不住?

慧心公主说道:“那位客人,把铺子里每样糖果全都买了。”

李掌柜一拍脑袋,他想起来了,的确是有这么一个人,而且那天公主也问过这个客人。

“记得记得,那位客人是个书生,眉清目秀的。”

慧心公主微笑:“就是他,连他一起查查吧,最好能查到他住在何处。”

两日后,林森的事情便被查了出来。

当然,她能查到的,便是林森想让人查到的。

林森一心科举,心思全都用在读书上,其母给他纳过一名姨娘,是他的远房表妹,这位姨娘给林家生下一对子女。

赐婚之前,林森便已经将膝下有两个庶子女的事情上报给宗人府,并且写了放妾书,姨娘家境贫寒,因此,林森给了这位姨娘一份体面的嫁妆,放她归家另觅良人。

至于那对庶子女,已经送到林氏族中,由族老亲自教养。

慧心公主听完,便忍不住笑出声来。

果然,和她猜测的一样,这件事能传到青川县主耳中,说明早已不是秘密。

林森做得并不高明,更不隐密。

那个表妹根本就不是什么姨娘,本来就是他的结发妻子,只不过林家人从一开始就做了两手准备,考上进士另娶贵女,考不上,那也能落下一个对发妻不离不弃的好名声。

谁让表妹的娘家穷呢,如果不穷,也不会去给家境殷实的表哥做妾。

穷人家的女儿,哪怕生下长子,也得不到一份婚书。

慧心公主笑着笑着,眼泪便流了下来。

如果那位高某人是个登徒子,那么林森就是衣冠禽兽、伪君子!

他想要求娶的是贵女,哪怕驸马只是闲职,在仕途上不会有所作为,但是却能改变林家的门楣。

林家有钱,却非巨富,家世清白,却不清贵,集三代之力,才供出一个林森,为的就是跨越阶层。

林家出了一位驸马,那便是皇亲,哪怕她死了,林森的子孙也是公主的子孙,他们不用和那些穷亲戚结亲,他们的联姻对象,是宗室,是勋贵,是官宦,如果子孙里还能再有考中进士的,那么再有三代,林家便能跻身世家之列,最差也是个二三流的小世家。

看到公主哭了,李掌柜吓了一跳,不知道后面的话还能不能说。

好在慧心公主很快便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问道:“那位客人呢,可有线索?”

李掌柜点头:“有了,有了!那位客人在咱们铺子里买的东西太多了,一顶轿子装不下,他便又雇了一顶轿子,专门用来放那些糖果。

小的找到了那两位轿夫,他们是亲兄弟,常年在这附近等活儿,只是前两天亲戚家里办喜事,他们过去帮忙,直到今天才回来,小的一打听,就打听到他们这里了。

他们也记得那位客人,毕竟,雇顶轿子装东西的人可不多,您说是吧》

据他们哥俩儿说,那位客人是去了甜井胡同,那甜井胡同里都是大宅子,胡同很宽,别说轿子,就是马车也能进去。

但是那位客人却没让他们把轿子抬进去,而是在胡同口落轿。

他们刚落轿,就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两名大汉,把轿子里的东西拿出来,就打发他们走了,所以他们也只是知道客人去的是甜井胡同,却不知道是哪一家。”

甜井胡同?

慧心公主眼睛亮了,她并不知道甜井胡同在哪里,也没有听说过,但是这又有何妨,既然是在京城,那一定有很多人知道。

“李掌柜,你知道甜井胡同在哪里吗?”

李掌柜说道:“小的也只是听说过,但是没有去过,不过这些拉脚的轿夫肯定全都认识,您看小的要不要过去打听打听?”

慧心公主连忙点头:“那就有劳李掌柜了。”

李掌柜忙道:“能给公主办事,是小的福气。”

孟家在京城几十年,哪怕早在十多年前便回归故里,可是在京城,却依然有自己的人脉。

李掌柜既是孟家的人,那么让他去办事,就是最放心的。

李掌柜说去就去,向慧心公主告辞后便出去了。

望着李掌柜远去的背影,慧心公主嘴角弯了弯。

太子妃若是知道自己的陪房在为她做事,怕是要气得再死一次了。

可那又如何呢?

太子妃死了还能追封为皇后,孟家离开京城,却依然是名门望族。

太子妃那么疼赵渊,却把她和慧明视如草芥,呵呵,可那又如何?

赵渊早就死了,怕是连骨头也烂没了。

而她们姐妹却还活着,不但活着,还能继承太子妃的嫁妆。

孟家也真是吝啬,太子妃当年十里红妆,一百多抬嫁妆,良田千亩,二十多家店铺。

可是却只把一点零头留给她们姐妹。

她和慧明虽是庶出,可也是孝康皇帝的女儿,是钦封的公主,太子妃无儿无女,赵渊也死了,她的嫁妆不是应该全部留给她们姐妹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