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786章 疑似耍流氓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786章 疑似耍流氓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7 12:38:03

一九六九年一月十一日,星期六,晚十九点半。

每天固定十九点钟开播的《红星晚间新闻》刚刚结束。红星广播电台信号操作员熟练地将播音线路切换到了只有每周六才会有播音的《红星访谈》节目播音室。

随着一段电子管风琴版《东方红》渐弱,混入钢厂锻轧的声效。

红星钢铁集团在京城、津门、钢城、营城、奉城等地的广播电台分站实时转播总台的核心节目。

职工数量超过100人的地区都能享受到总台广播节目覆盖待遇。红星钢铁集团希望集团职工能关心集团的成长,共享发展成果机遇。

只要家里有收音机的集团职工,基本上都会准时收听联合工业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是关心集团的发展,也是积极参与发展建设。

每周六晚七点半播音的《红星访谈》更是很多厂职工不可落下的核心节目。而每周访谈节目都会在厂职工群体中制造出热点话题。

从上到下,从集体到个人,这个节目已经成为了红星钢铁集团和职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也是红星钢铁集团飞速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不用刻意抬起头去看墙上的时间,更不用撂下手里的碗筷。今天是这一周工作日的最后一天,晚间新闻音乐结束后必然是大家熟悉且期待的《红星访谈》节目声效。

录播的开场白是大家早就听惯了的,千家万户正是晚饭时间。同往常相比,今天他们更有所期待。

集团联合工业报已经刊登了今天访谈节目邀请到了集团秘书长李学武做客播音室的新闻。不感受万众瞩目,可也能说一句众所期待。

男女播音员激昂地合声演讲:“齿轮紧咬着齿轮!炉火映燃了红旗!这里是红星广播电台,用声波传递星火,用钢铁锻造时代!”

男播音员浑厚的嗓音:“听众同志们,当集团冶金厂的钢花溅亮晨光,当联合能源总公司的矿龙唤醒冻土,革命路上捷报频传——”

女播音员嗓音清亮地讲道:“轧钢工人用算盘算出世界级轧钢参数!电子女工靠一把卡尺攻克进口机床故障!我们什么都不怕!”

广播中随之而来的便是算盘珠脆响混入机床轰鸣声效。

男播音员语速加快:“《红星访谈》今日走进‘三年计划、五年规划’缔造者李学武!青年干部红旗手,生产和技术革命奠基人!”

慷慨激昂过后是男女播音员斩钉截铁的合声:“抓革命促生产!越是艰险越向前!让我们在声波里见证——工人阶级怎样把帝修反甩进历史垃圾堆!”

播音室,耳机里的音乐骤强:《咱们工人有力量》前奏铜管乐喷薄而出,仿佛给精神注入了能量。

音效过后,于海棠拨动开关,开始了今天的访谈节目。

“《红星访谈》节目的听众晚上好,我是主持人于海棠。”

她声音足够清脆悦耳,又因常年高声调广播造成嗓音中又带有一点点沙沙声,很是有力量和磁性。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红星钢铁集团秘书长李学武同志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做客,秘书长您好。”

“主持人您好,听众同志们晚上好,我是集团管委会李学武。”

站在广播室外隔着厚重隔音玻璃看着里面播音情景的王露微微挑眉,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赵雅军。

赵雅军已经读懂了她目光里的意味,不由得微微一笑。相信守候在收音机旁准时收听该节目的听众同他们此时的想法一样:竟然真的是集团秘书长李学武接受采访了。

并不是说李学武有多么的难请,或者工作有多么的繁忙。而是很多人都知道秘书长很低调。

尤其是前段时间集团机关里影影绰绰地传出李主任对秘书长的工作有些不满,正要调整他的工作。

这个时候李学武高调出现在了访谈节目中,没有心里准备的很多听众都不由得一愣,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不肯放过广播中任何内容。

王露也是在给李学武当秘书以后才了解了他的这种性格。再加上对于海棠“贼心不死”的熟识,有这样玩味的表情也就很正常了。

就连广播室外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莞尔一笑,终于请到了他啊!

袁华是下了班以后,见秘书长的汽车到了广播电台楼前,汇同了于海棠一起下了楼迎接他的。

从六点四十五分左右接到李学武,他便一直陪在了这边。

同样还有很多明明已经下班,却早知道秘书长要来访谈节目做客,大家都舍不得走了,纷纷来到广播室隔着大玻璃看里面的热闹。

今天的开场白可谓是别开生面,是昨天夜里录制好的内容,今天听起来依旧让人热血沸腾。

尤其是有关于对秘书长工作成绩的注释,看着秘书长年轻的面孔更是让人有一种恍如隔梦的感觉。

再听秘书长低沉而又饱满的招呼声,一开口便是“行走的低音炮”、“飘荡的荷尔蒙”,试问谁能抵御这性感又迷人的成熟魅力。

坐在李学武斜对面的于海棠脸色微微红润,似是激动。但她那声音都有些忍不住的飘忽,更无法掩饰强忍着的被直击灵魂的颤栗感。

平日里虽然总觉得他的嗓音好听,可他在开会或者日常办公、生活中经常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大家还没有特别注意这一点。

但今天坐在了广播室,他的声音经过专业级的话筒采集、转播,再反馈到各人的听觉中,这种磁性和诱惑力便被无限地放大了。

有些人天生就是好嗓音,是演唱和演播的圣体。

但有些人声音洪亮具有磁性,性格沉稳过后也有会这种特性。

当然了,就算有了这种嗓音,也得看个人魅力。

还记得鲁迅先生说过的那句话吗?女人只喜欢坏坏的男人,而不是喜欢坏了的男人。说自己不是视觉动物的女人有几个不是颜狗?

你就算有天籁之音,若是长成贾队长那般也是带着天然的猥琐。

这声音反馈到听众耳朵里,便成了今天节目的另一种享受。

***

“秘书长,刚刚节目开始前我听你讲到了昨天、今天和明天。”

于海棠不着痕迹地将手放下使劲捏了捏自己的大腿,刚刚那一声招呼彻底让她奔流不息了。

众目睽睽之下她哪里敢扭动身体调整坐姿,只能强忍着克制了。

她用一种带着丝丝颤音的魅惑向李学武提问:“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吗?”

“昨天接到的采访通知,今天来到直播间,明天休息一天。”

李学武用一句玩笑开始了今天的访谈,也用这种浅显曲解的趣味给这次访谈定下了轻松的基调。

直播间里虽然没有人笑出声,不过各人的脸上依旧有了笑意。

广播是冰冷的电流,但声音是带有温度的文艺,访谈更是语言艺术和个人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于海棠和李学武无法让听众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但能通过广播信号让所有人感受到他们的情绪。

“如果我们把过去比作昨天,把现在比作今天,把未来比作明天呢?”于海棠语气中带了轻松和笑意,问道:“您是怎么理解的?”

“其实我还没有足够的经历和资格来回望我的过去。”李学武表情认真了几分,讲道:“从十六岁参军算起,我才只有七年的工龄。”

“如果你让我在这个时候回望过去,以我现在的经验和能力,或许会有失偏颇,不够成熟和实际。”

“会不会有一点沾沾自喜?”

于海棠声音很轻柔,表情微笑地问道:“您是我心目中最优秀的青年干部,我相信在很多听众的心中对您也有如我这一般的评价。”

“谢谢你的赞许和认同,不胜感激,但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李学武同样微笑着讲道:“就像你刚刚说的那样,如果让我现在回望过去,难免会有一点沾沾自喜。”

两个沾沾自喜,于海棠用半是玩笑的语气讲出来并不包含贬义,只是映衬和引出了李学武的心意。

而李学武的回复中这句沾沾自喜则有了一些自我调侃的意味。

不能完全理解成贬义,就是李学武也没有完全否定自己的成绩。

于海棠当然也不会如此,她很是仰慕地看着他讲道:“如果您对自己的过去有一些骄傲,我想这也很容易能得到大家的理解,毕竟这是您来时的路。”

“过去您所创造的成绩和经验,已经在今天得到了验证,这是我们集团的骄傲。”

“谢谢,事实上我还要坦白地讲一句,在过去我所取得的所有荣耀都属于集体。”他点点头,继续讲道:“而我所谓的成绩都应该归功于集团全体同志的理解和支持。”

“这不是谦逊之词,而是事实如此。”李学武再次强调道:“这是集体的力量。”

“也是团结的力量。”于海棠微微挑眉很是理解地点点头,应道:“您总是能及时地自省和思考。当年您高中毕业后选择去参军也是出于这种自省和思考后的结果吗?”

“嗯,应该可以这么理解。”

李学武微微皱眉,略作思索过后点头回答道:“当年的我正如今天响应时代号召,正奔赴向青春战场的革命青年一样,对青春的定义、对未来的理解也有同样的迷茫。”

“当时我还不是很理解我父亲劝我去当兵的意见。后来当我在部队上读书时学到了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他叙述道:“人之所以会陷入迷茫,无非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当然了,这句话说的非常浅白。”李学武又强调道:“如果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解释,人之所以迷茫的核心原因在于过度思考与行动匮乏的恶性循环。”

“我们知道您写过一本书,是有关于心理学的,名字叫《犯罪心理学》。”于海棠看着他提问道:“您刚刚提到的理论是您自己总结出来的吗?也会从更多的角度来反思自己、总结自己,或者探究思想精神吗?”

“嗯,其实还谈不到反思。”

李学武微微点头,讲道:“谁的青春不迷茫,这一结论也并不是我总结出来的。”

他很坦然地讲道:“这是一种心理现象,有多位心理学和多位权威人士在论述中得到印证,是揭示了思维内耗对行动力的压制,以及行动缺失对认知深化的阻碍。”

李学武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对这一心理状态稍稍做了一些解读,点到为止。

在给于海棠示意这个话题可以结束后,他又继续讲道:“如果让我回望过去,在部队的那段时间应该是我最充实的经历。”

“我听您说过,是看了很多书是吗?”

于海棠微微点头,想要通过谈话来探究他的过去,走进他的内心深处。

在言语间,她已经忍不住失去了主动,语气中多了几分急切和渴望。当然,这种心理状态悄然契合了听众此次的心态,所以她的感情变化表现在外人看来并不违和。

李学武注意到了,但并未在意,他把于海棠的这种表现理解成了即兴发挥。访谈节目本身就只有大纲而已,深浅还在发挥。

这会儿见他转过话题,于海棠也顺势而为,继续引导着他问道:“您的文笔我相信很多同志都知道,写作能力也是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吗?”

“嗯,革命的大熔炉。”李学武认同地点点头讲道:“我在部队不仅仅接受了战斗技能的训练,也有机会学习到各种知识。”

“我在阅读的同时也在印证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和思考,有时候也会把感悟付诸笔端。”他语气稍稍轻快,微笑着讲道:“其中有几篇文章幸运地被《鍕报》采用。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喜欢上了思考和写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于海棠眼睛亮了亮,讲道:“我们今天羡慕和感慨您的敏锐和文笔,全来自于您过去的积累。”

她抬起手示意了一下,提问道:“您觉得在部队上的学习和积累,以及在战场上的成功对您来到红星厂工作有什么帮助吗?”

“我想这些宝贵的经历对我来到红星厂工作,乃至是今天和未来都很有帮助。”

李学武看到了她的提醒,过去这一话题结束,顺利过渡到现在这个主题。

他微微点头表示理解,顺着她的问题继续讲道:“我始终相信企业和集体代表了我们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我们是红星厂的主人,也是红星厂建设发展的一份子。”

“红星厂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身为企业一份子的我们也在学习和进步。”

李学武巧妙地套换了概念,把个人的成绩寄托于企业的成功。也就是说,现在红星钢铁集团是成功的,这成绩也有他一份。

当然了,他并没有这么明说,而是把集团的成绩和成功分成了若干份。

包括坐在收音机前的听众,所有集团职工这个时候都是自豪的。就像李学武一样,他们也是红星厂的一份子,也有这份功劳。

所以没有人会对他的话产生质疑,质疑李学武的这句话就等于质疑了他们自己。

李学武从入职保卫科开始讲起,带着听众们回忆了他参加工作以后的一些经历。

只要是红星厂的老人,听到他提及的一些工作情况,一些政策上的变化,都会有所感触,毕竟这也是他们的亲身经历。

《红星访谈》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紧紧地抓住了走进听众心里的核心意义。

李学武现在的讲话也是一样,他在介绍和宣传自己的同时,也把自己当做是红星厂十万名职工中的普通一员,也在学习成长。

感同身受之下,听众所认知到的李学武不再是高高而上的秘书长,而是有血有肉有经历的,同他们一样共同奋斗成长的同志。

回望过去看今天,李学武所讲的内容都是正面的,是能引起听众自豪感的话语。

这些内容也是红星厂从一个市管钢铁厂走向多方向发展的集团型企业的写照。

正印证了他刚刚说的那句话,企业在成长,职工也在进步。所有人都为企业的成长做了贡献,在贡献中所有人也学到了经验。

当他的叙述讲到今天,讲到红星钢铁集团大局发展的时候,所有人包括于海棠在内都竖起耳朵倾听。这可能是集团领导能把当前集团发展大局讲的最清楚的一次机会了。

李学武的讲解非常的接地气,没有一点弯弯绕,更没有夸大自己的作用贬低别人。

很坦然也很直白,将时下集团在工程建设、工业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用所有人能听懂的话语概述了出来,相当的不容易。

他也掰着手指头细数了集团在过去建设的几个项目所产生的成果,这些成果恰恰就是集团能走到今天的重要支柱产业。

这也侧面地证明了当初《三年计划,五年规划》的正确性。巧妙地回应了节目开始录播的那段介绍词中对于他的褒奖之词。

“现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较为全面的教育培训体系,我们也有了技术先进的医疗休养体系。”

李学武声音不疾不徐地讲道:“我们在辽东建立了工业生产经济走廊,在津门建立了对标国际贸易的商业区,在京城建立了全方位一体化的技术生产孵化中心。”

“如果说过去有什么值得骄傲,那我更希望把这份骄傲分享给为集团今天的辉煌付出辛苦努力和做出卓越贡献的全体职工。”

此时此刻,广播室内外一片安静,于海棠都不忍打破这氛围。

古丽艾莎站在播音室外的人群中,从角落里深深地望着玻璃窗内的那个男人。

他是那么的深邃,那么的让人沉醉。就像大海一样有辽阔的心胸和勇气,更拥有同大海一样广阔如满天繁星般的志向和才能。

当听到李学武讲述集团在几个城市的布局,以及站在集团的角度看待未来发展方向,各分公司的发展机遇,这好像很复杂。

但当他讲道辽东工业发展,工业经济走廊的建设时绽放出的那种希望和自信的光芒彻底让她陷入了无尽的深渊,再没有出路。

古丽艾莎是红星广播电台重点培养的播音员,从其他节目一步步成长到如今,已经是黄金时间新闻广播的主持人了。

录播的那段开场白中女声就是她的,也是当得知要为李学武来参加访谈特别做的录播时,她真忍不住产生了一些非分之想。

可她去过秘书长的家,能感受到那个家的温暖和温馨。小李姝的机灵,小李宁的聪明,以及她可以叫小宁姐的端庄大气。

她知道自己不合适,她只能像现在这样站在角落里凝望着他,仰慕着他。

不过一想到他今天来的目的,以及在展望集团的未来,辽东的未来时那种自信,她难免有些惊讶和失落。

她听说了,秘书长就要去钢城工作了,去辽东主持工业发展工作。

古丽艾莎并不是希望他一直留在京城,失去更好的发展机遇,她只是听身边的人讲了一些猜测,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要走了。

同在一个区域工作,她都很少能见到他,如果他去了辽东,两人何时能再见。

她也知道这样想是不对的,贪婪和愧疚一直折磨着她的内心,就连接下来秘书长关于集团未来和个人未来的讲话都没听进去。

不知不觉间,时间飞快地流逝,等她清醒过来,发现人群开始鼓掌的时候,这才发现广播室里的秘书长和于台长已经各自摘下耳机站了起来,正微笑着握了手。

是的,访谈结束了,看现场的掌声就知道这次的节目非常非常的成功。

她是欣喜的,为他高兴。只是这个时候她更应该默默地转身,隐藏在人群里。

如果,如果能再看他一眼……

-----------------

“谢谢秘书长,我十分坚定,今天一定是《红星访谈》节目开播以来最成功的一次。”

于海棠有些不舍地松开了李学武的手,嘴里更是不住地说着溢美之词。

李学武微笑着讲道:“我不敢骄傲于过去,请你也不要骄傲于今天的过去。”

他意味深长地讲道:“《红星访谈》节目最成功的一次应该永远都是下一次。”

“秘书长——”于海棠被他的话深深地动容,神情激动地讲道:“谢谢您。”

“今天辛苦大家了,很晚了。”

李学武微笑着点点头,抬起手看了看手上的时间,对于海棠以及打开播音室门走进来的袁华等人说道:“我给大家加个餐。”

“秘书长——”刚刚推开门走进来的袁华刚想向他表示祝贺,却听见了这么一句。

李学武没在意他的惊讶,抬起手指了指玻璃窗外,而后招了招手。

众人回头,却见是秘书长的司机以及保卫科的干部推着两个大钢桶站在了走廊里。

“今晚大家都辛苦了,谢谢大家。”

李学武走出播音室,微笑着看向众人讲道:“我也不知道今晚有多少人还在值班,让招待所准备了两个菜,大家讲究一下。”

“谢谢秘书长,我可是饿了。”

随着李学武走出来的于海棠看了众人一眼,主动用玩笑接了下茬。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也放下了心,秘书长请客是真心的。

“去找饭盒吧,别饿着。”

这句话看似是李学武对于海棠说的,其实也是对那些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开口的广播电台在现场的职工说的。

他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人人有份啊,请于喆同志和赵雅军同志辛苦一下。”

站在走廊里守着两个大餐桶的就是于喆和赵雅军两个,是被李学武拉的壮丁。

被拉壮丁的还有王露,她要负责给这些人分发馒头或者米饭。

“是猪肉炖土豆!还有白菜炖豆腐!”

有人第一个取回了自己的饭盒,当餐桶打开以后,于喆和赵雅军帮他们打了饭菜后,便有人笑着将两个菜的菜名报了出来。

猪肉炖土豆,别说猪肉有多少,仅仅放了猪肉就是荤菜,这年月可是很难得的。

另一个白菜炖豆腐也不是小菜,豆制品也不多见,谁家要是招待客人兴许会买豆腐,平日里很少会吃到。

今天秘书长请客,一荤一素两个硬菜,可是把现场众人“馋哭”了。

虽然不能敞开肚皮吃,可这会儿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半,就要到九点了,谁又能使劲往肚子里塞饭,吃的就是这个热闹。

“秘书长,这是给您的。”

王露在将饭盒递到李学武手里的时候还故意带了一点小情绪。

能没有情绪嘛,明明说好的去城里饭店吃的,他非要安排在招待所。

如果真去招待所吃烤鱼也就罢了,到头来她还是被算计了,只能在这吃饭盒。

虽然猪肉炖土豆也很好吃,白菜炖豆腐更香,但这跟说好的请客有什么关系吗?

现在看不仅她自己被算计了,连爱人赵雅军也被二哥算计了,这不正打菜呢嘛。

以前都说秘书长心眼子多,一般人不是对手,今天她可算尝到厉害了。

李学武笑着接过餐盒,目光扫向了人群,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正在往楼梯方向走,看着不像是要吃饭的样子。

他也没有声张,而是同王露使了个眼色,便转身同于海棠和袁华等几个广播电台的负责人坐在了办公桌旁,一起开饭。

既然是众乐乐,那就得舍得下身段。他是来宣传自己的,这九十九摆都摆了,还能差最后一摆?

千万不要小看了同吃大锅饭的作用,今天他来广播电台参加访谈节目,也许会在各个方面引起讨论。广播电台这边的影响更直接,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而他请众人吃饭的举动也算是收买人心,将他个人形象树立的更真实一些。

可如果饭都请了,自己却下楼离开,劳烦这些饿着肚子等吃饭的人跟着一起去送他。再看着他乘坐小汽车走人,那种心情不用想也知道,这请客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所以他不打算走的,即便他养生,晚饭时间过了就不会吃东西,可还是要摆出样子来,同大家一起吃顿饭。

这顿饭可能算下来要他大半个月的工资,但在这些职工的眼中却意义不同。

他们何曾见过有如此接地气的领导,再结合今天秘书长的谈话,以及过去他的那些事迹,大家对他的了解更加深刻了。

都是做宣传工作的老油条了,只要心中有所感悟,落在笔端的就是情真意切。

再写秘书长的文章一定有血有肉,不显空洞。因为秘书长的坦然就摆在他们的眼前,看得到还能写不出来了?

当然了,不能写今天秘书长请客,但可以把这份感悟写在其他的事迹上嘛。

头脑灵活的已经看出来了,既然今天秘书长已经来了,就说明他并不避讳这种宣传工作。

想想也是很正常的,哪个领导职务变动不是要求宣传部门跟上,把自己过去的成绩和作为大夸特夸。

这位秘书长他们倒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夸一夸,因为他的优秀事迹实在是太多了。

反而真正大篇幅报道的很少,因为秘书长对关于他的宣传有过指示,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基层,他也是一直这么做的。

好不容易有了这次机会,大家端着饭盒看了一眼办公室里的秘书长,有机会的过去打个招呼,没机会的就回了自己办公室。

宣传阵地向来是单打独斗,文章很少假借人手,更崇尚一笔写就。

所以吃着炖肉,一些人已经开始琢磨起了锦绣文章,应该从哪个方面立意开题。

相信今晚过够,宣传机器开动,不少人一定揪着秘书长表面上的成绩大写特写。

一篇两篇还行,如果真的一窝蜂,一定过不了,所以得另辟蹊径。

这些人为了答谢秘书长的这顿饭可谓是绞尽脑汁,恨不得下半夜都不睡了。

颇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意气,李学武不知道,他要是知道了说不得是恼还是笑了。

-----------------

“领导,我给她送了一份。”

上车后王露怕他惦记着,主动汇报了一句。不过这一句话没头没尾的,车里其他几人没猜到她这是什么意思。

李学武是等大家都吃完了饭,尤其是王露等人吃好了,收拾干净了,这才出来的。

于海棠和袁华等人将他送到了广播电台的门口,看着他上车后依旧没有回去。

车开出好远了,依稀还能从后窗看到广播电台大楼前的虚无身影。

车上有四个人,开车的是于喆,副驾驶坐着的是王露,李学武同赵雅军坐在后座。

王露的回答他知道,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而是叮嘱于喆先送他们两个回家。

王露同赵雅军是由她父母安排在城里申请到的房产,所以来回的有些远了。

今天用了两口子,他不能不表示一下。

赵雅军还想客气来着,只是王露率先开口说起了玩笑。她倒是能坦然接受。

在吃货的眼里,这顿饭不断地降级已经是不对了,又累着她一起干活。现在享受享受有什么错吗?

“领导,我知道您大气。”

她笑嘻嘻地回过头说道:“今天这顿可不算请我吃饭,您一定还要再安排对吧。”

“什么请你吃饭?”李学武装糊涂,道:“我怎么不记得要请你吃饭?”

“哼——”私下里王露可就不抻着了。

尤其是这会儿还当着赵雅军的面,她是李学武的秘书,可也是他的姻亲妹子。

这一声骄哼让赵雅军也忍不住笑了出来,李学武更是笑出了声。

他转头看了看赵雅军,讲道:“我们回来的那天去大院嫂子还提起你满俩了。”

车里安静了几分,王露也回过头来看向他,等着他的下文。

李学武脸上认真了几分,虽然车内昏暗看不出来,但语气是能表现出来的。

他看着两人讲道:“嫂子说你们两个是白眼狼,结了婚以后就见不着人了。”

见他这么说,王露并没有立即开口辩解,而是看了眼赵雅军,默默地转了回去。

赵雅军脸色也变了变,吭哧瘪肚地讲道:“二哥,不是……”

“不是什么啊?”

李学武伸手拍了拍他的膝盖,并没有严厉地批评他。毕竟这不是工作,赵雅军也不是小孩子了,都结婚快半年了。

“那是你亲姐姐,你要是疏远了,她该多伤心。”

赵雅军低着头默默不语,好一会儿才点点头说道:“我是怕她太辛苦了。”

他结婚后的这半年时间里,家里很怕他过不好日子,几次叮嘱大姐照顾他。

其实大姐的日子也不轻松,虽然不用为生活烦恼,可工作和孩子就多大的压力。

他大姐夫那人说好听的叫性情宽和,说实在一点就是万事不管,全都指望他大姐。

大姐本来就很辛苦了,要是再为了他的生活来回奔波辛苦,他就真难过了。

再一个,家里父母太过于急切了,虽然王露的家庭条件更好,可两人也算真心相爱,并不需要太刻意地强调公平。

想一想,两个人的成长环境对比,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婚姻哪里能强调公平啊。

他大姐来家里几次帮忙收拾屋子也好,归置家具摆设也罢,不说有多辛苦,只是小两口又是内疚,又是难过的。

其实日子都是自己过的,就算大姐不来收拾,他们自己也会收拾的。

这么下来好像是他懒了,如果说他懒了还行,要是王露以及王露家里人多心呢?

大姐赵雅芳如此积极,是不是嫌弃王露不会生活,没有生活能力,懒惰了。

人心都是复杂的,大姐赵雅芳受父母催促和指使来家里帮忙照顾没有错。赵雅军和王露都知道,这不一定是大姐的本意。

要说经常来看望他们还有可能,真动手收拾屋子,绝对不能这么坚持下来。

所以有一次赵雅军也是忍不住开了口,委婉地拒绝了大姐的帮忙。

只那一次,大姐赵雅芳便没有再去家里,他也不好意思去看望大姐了。

矛盾就是这么一点点,可横亘在姐弟之间好像大山一般沉重,难以跨越。

这件事你说是谁的错?

赵雅军能承认自己不该拒绝姐姐的帮助,可对于自己的独立生活于事无补。

他更不会丧良心地讲是大姐错了,只能说过日子这件事终究是复杂的。

王露其实很好,生活也很勤奋,甚至在这件事上还主动开导他,要求他主动去跟大姐道个歉,说点软乎话。

可赵雅军迟迟没有动静,她劝了两次也就放弃了。毕竟是新婚小两口,没有因为大姑姐而吵架的。

尤其是站在王露的角度考虑,她其实很希望生活上有人帮助和指导,但不希望是大姑姐来家里辛苦帮忙,这太不自在了。

这件事还得由姐弟两个之间解决,她当弟妹的说多一句,说少一句都有可能产生误会。姐弟两个有误会解决简单,时间就能冲淡一切,可要是弟妹和大姑姐之间有了隔阂和误会,也许一辈子都解释不开了。

而解开这个结的人可以是二哥李学武,他是大姐的小叔子,说什么都是应该的。

再一个,他也是两个人的领导,教育赵雅军他就得听着,就得硬着头皮去做。

所以二哥开口以后王露很懂事地转过身去,不给赵雅军压力,保留他的面子。

赵雅军其实早就想通了,无非是大姐难过,他也没有错,但得主动给个台阶。

再僵持下去,即便是他没有错,可疏远了姐弟关系的他也错了。

人跟人就是这样,更何况是一起长大的亲姐弟两个呢。

李学武并没有听到大嫂的抱怨,可就是看也能看得出来了。

这会儿敲了敲赵雅军的膝盖,没再劝他,而是用稍稍强烈的要求语气讲道:“周末吧,带着王露去家里吃饭,好吧?”

“嗯,我知道了二哥。”赵雅军回答的很是痛快,没有什么迟疑。

李学武又看向了驾驶位上的于喆,捏着眉心问道:“于喆,你的案子怎么样了?”

这小子野的很,在给他开车之前身上还背着一个疑似耍流氓的案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