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 第144章 陇上行(乡村阿婆)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第144章 陇上行(乡村阿婆)

作者:河西的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7:43:36

老人疑惑地看着门前的一个和尚、一个少年,有点不明白。这儿已经好久没有来过外人了,咋就有和尚和少年过来,看两人打扮,也是个有点身份的人。

永航见老人家疑惑模样,笑脸道:

“老奶奶,我们路过这儿,天色也不早了,我想和我师父在你这儿借宿一晚?”

老妇人马上热情起来,两小孩则是用奇怪的眼光看着站在门外的两人。

“快点进来,快点进来。”

“老人家,叨扰了.”

“不嘛搭,不嘛搭,快进来。”

老人过来很是热情的让师徒二人进屋,然后回头喊道:

“二蛋,毛蛋,去把水壶提过来。”

高那么一点点,也强壮一点的看来是二蛋,男娃子;矮一点,瘦弱一点的是毛蛋,女娃子。嘴一开口,自然分辨的出来。

正屋正墙挂着**的画像,一张八仙桌已是油漆脱落斑斑驳驳,不过四条腿挺稳。三张椅子,肯定能坐人,可能坐在上面会摇晃,乃至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老妇人忙把椅子背靠墙放好,这样就不会散架,发出吱呀的声响,让澹台师父入座。

澹台师父放下背包,走过去,坐了下来。

老妇人又把旁边的一个小凳子放在旁边,意思很明显,让永航也坐,就坐这儿。然后出门,不多时,提着一个铝制水壶,拿着两个粗瓷大碗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二蛋、毛蛋。

二蛋,毛蛋看着两人,永航拿过背包,从背包内找出一些糖果。

“来,哥哥给你们吃糖。”

毛蛋看看奶奶,有点怯。

二蛋已经从永航手里把糖拿了过去,毛蛋只好找哥哥要糖去了。糖是大白兔奶糖,永航出门都要备点,知道路上肯定会碰到小孩。

一碗烧开过得温水,水呈现微黄色,算是干净的水了。老奶奶给澹台师父倒了一碗水,澹台师父道:

“多谢施主。”说着便一饮而尽碗中水。

又给永航也倒了一碗,永航看看碗中的水,还是闭着眼睛喝了下去,苦涩的水,怪不得叫苦咸水,能活命就好。

老人家问澹台静明:

“大师,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

澹台静明单手执礼道:

“施主,老衲向你打听一下,不知前方可有一道观或者一医者。”

老人家好似在思索,还是摇摇头,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道:

“前面没有,不过我听我儿说在陇西和通渭相邻的那儿有个,里面有个瘸老头,祖上说是本地人,不过不是给人看病,是个会给骡马治病的兽医,要到那儿还远着呐。”

澹台师父回道:

“多谢施主,阿弥陀佛。”

“不知施主院中药材能否出售。”

永航听到澹台师父的话语,才明白,刚才进院子时自己也注意到了,院子的进门拐角处有几捆的药材,其中有当归,黄芪,川贝母。

黄芪:是中药材中的珍品。它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抗病、抗衰老等功能。黄芪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身体功能,对于体弱多病、疲劳乏力、气虚血弱等症状均有明显的疗效。黄芪还具有调节内分泌、延缓衰老的作用,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调养药品。

党参:党参味甘性微寒,具有益气生津、强心、降糖、防癌抗癌等保健作用。党参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而且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特别适合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食用。

川贝母:川贝母味甘性寒,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利咽润肺等功效。川贝母可以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此外,川贝母还具有养阴清肺、开胃健脾、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宜于体弱多病、营养不良、久病不愈等人群食用。

“那是我儿,儿媳每次从外面回来的时候,经过陇西,通渭的时候在山中所采,倒是好药,如果大师需要20元拿去便是。”

澹台师父看一会道:

“永航,给阿婆60元,顺便让阿婆邮寄一下,你留下地址。”

“没有那么多,20就好,加个几块的邮寄费就行,我让二蛋他婶子走一趟,不抹搭。”

“永航”

澹台师父说又叫了一声。

永航赶紧的拿出7张10元的票子交给了阿婆奶奶。10元算是邮费,阿婆还要推辞,永航直接塞在了她的手里。阿婆叫过二蛋,毛蛋让他们到山地上刨一点土豆回来招待澹台师父和永航。

厨房在院前门口,火灶是土胚建造,干燥的麦秆,杂草干树枝就是燃料,后面场子用围墙围了起来,养着3只羊,6只鸡,后面的山坡地下有一个水窖,前几天下过雨,顺着山脊流淌下了的水就储存在那儿,和其它村子别无二致。

水从水窖出来就不会浪费一滴,先洗脸,洗过衣服的水会喂羊,喂鸡。至于洗澡,不要想了,那也太过于奢侈了。

与金城兰州100公里的距离,生活的差距真地是天地之别。

晚上吃着金贵的水煮土豆,睡着铺着破席子的土炕,还好晚上不冷,自己和澹台师父都带有薄薄的毯子。

早上,东方微微返亮,澹台师父和永航带着昨晚讨的的一壶水,告别阿婆,二蛋,毛蛋,迎着还未露头的太阳继续前行。

“师父,那些个草药我看了,品质一般,好的就那么几根。”

永航问澹台师父,干嘛要邮寄回去。

“缘起缘过,千万人中,是我们路过,我们遇上,是缘分,也许今生不再遇见,价格还重要吗,何况你小子付得起。”

师父说的也是,得遇善缘,善与之。

若遇恶者,勿理,再者,要让他知道,和尚不是好惹的,小孩子也不行。

“师父啊,昨天,那些个药材我看了下,有好几种,有黄芪、党参、川贝母,还有少量天麻、丹参,有几根质量算是中上吧。”

“没事,这儿的地址我记下了,到时候如果有了好的药材,我已经告诉了阿婆如何辨识,有了好的,我让阿婆给我们发电报,你小子付钱。”

澹台师父始终讲究一个“缘”字,千万人中,遇见你,帮助了我,就是缘,我遇见,我乐意帮助你,也是缘。阿弥陀佛!

“阿婆人不错,算是懂一点基础药理,药材也熟悉,村上有经常上山远足(要饭)的后生、婆姨,也就是顺带的事。没抹搭”

学着本地的土话,澹台师父胖胖的脸都笑了起来。

题外话:如今的定西地区由于引洮工程的开通已是满山树木,绿色成荫,梯田层层叠叠,春天花开满地,秋天果实累累时节景色宜人,是一处旅游度假胜地,定西又是中国着名的土豆之乡,中药材种植基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