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阳升风动肝为先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阳升风动肝为先

作者:作者李涌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02 17:20:41

《岐黄天宝·立春卷:》

节气楔子

“立春正月节,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此时阳气初升,肝木当令,风邪易动,致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证,治当疏肝理气,调和肝脾,忌抑郁恼怒,扰动阳升。”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金匮要略·肝着病脉证并治》

第一章 阳升风动·肝郁脾虚的病机探微

一、东风解冻:肝气升发的自然隐喻

立春前三日,卯时初刻,岐黄医馆前的柳枝泛出鹅黄,枝条在东风中摇曳如带,却有几枝因冻土未融而弯折低垂——此乃肝气升发不畅的天然镜像。岐黄折取一枯枝,见断面虽青却无津液,喟叹:“《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立春如肝气之春,若土虚木旺或肝郁气滞,必致疏泄失常,如枝枯叶萎。”

阿远望着药圃中抽芽的柴胡,茎秆细弱倾斜,恍悟:“柴胡疏肝解郁,却在立春前生长缓慢,恰似肝郁者升发无力。”岐黄点头:“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立春阳气初动,若情志不畅或饮食失节,易致肝郁脾虚,如《丹溪心法》所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忽闻巷尾传来争吵声,见一妇人捶胸顿足,骂声尖锐,却伴胁肋胀痛、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为肝郁气滞,横逆犯脾之象。

二、医理玄机:肝脾的「木土博弈」

辰时初刻,医馆后堂飘着柴胡的清香,岐黄正在调配逍遥散。他取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逐一讲解:“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当归活血调经,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此乃‘肝脾同治’之法。”

阿远见方中加了薄荷、煨姜,疑惑道:“为何用辛散之品?”岐黄捻动薄荷:“薄荷助柴胡疏达肝气,煨姜温中和胃,防肝郁克脾。立春阳气初升,需因势利导,如《内经》‘木郁达之’之旨。”

他取出《景岳全书》竹简,指读“郁证”篇:“张景岳云‘凡郁证多在肝脾’,立春之郁,多因冬藏之余寒与春升之阳气相搏,致肝气不舒。治需疏肝而不伤阴,健脾而不壅滞,如逍遥散与痛泻要方合参。”

第二章 肝郁急症·从胁痛到痉厥的辨证论治

一、妇人胁痛:春风中的肝郁气滞

辰时正,妇人被邻里扶入医馆,胁肋胀痛连及少腹,善太息,月经衍期、色暗夹血块,舌边瘀斑,脉弦涩。岐黄辨证为肝郁血瘀,以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柴胡9g、香附12g、川芎9g、蒲黄9g、五灵脂9g,“柴胡疏肝散理气活血,失笑散化瘀止痛,此乃‘气行则血行’之法。”

他以拇指按揉患者太冲、期门穴,至酸胀感放射至胁肋,“太冲为肝之原穴,期门为肝之募穴,按揉可快速疏肝止痛。”半炷香工夫,妇人胁痛减轻,嗳气频作。岐黄改以逍遥丸合益母草膏调理,“疏肝养血,调经止痛,此乃‘女子以肝为先天’之理。”

二、书生痉厥:书斋里的肝风内动

巳时三刻,县学林秀才被抬入院,肢体抽搐、项背强直,伴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其书案上《庄子》摊开,“逍遥游”三字被墨汁晕染,恰似肝风扰动之象。

岐黄辨证为肝阳上亢,热极生风,以羚角钩藤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羚羊角粉3g(冲服)、钩藤12g(后下)、天麻9g、石决明18g(先煎),“羚角钩藤汤凉肝熄风,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此乃‘急则治标’之法。”

他以三棱针点刺十宣穴,挤出紫黑血滴,“十宣穴泻热开窍,配合肝俞、太冲穴拔罐,可泻肝经实火。”五日后,秀才抽搐止,改以镇肝熄风汤善后,“滋肾阴,平肝阳,此乃‘壮水涵木’之理。”

三、孕妇腹痛:胎前肝郁的棘手之治

未时初,李秀才第十五次扶妻入院。妇人妊娠三月,胁肋胀痛连及胃脘,嗳气频作,呕恶不止,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内子因家务纷争肝郁,”李秀才愁眉不展,“前医投以理气药,致胎动不安……”

岐黄辨证为肝郁脾虚,胎气不和,以白术散合四逆散加减:白术15g、茯苓12g、柴胡6g、白芍18g、甘草6g,“白术散健脾安胎,四逆散疏肝理气,柴胡用量宜轻,防升散动胎。”

妇人服药后,胁痛减轻,呕恶止。岐黄嘱其每日饮玫瑰花茶,“玫瑰花疏肝理气,温和不伤胎,此乃‘以花治气’之妙。”

第三章 肝郁论治·疏养兼施的平衡之道

一、核心治则:疏肝气,养肝血,健脾土

申时正,岐黄在医案中写下“治立春三法:疏、养、运”六字,案头摆着三组药对:柴胡配白芍,疏肝养血;当归配白术,养血健脾;薄荷配茯苓,疏达利湿。

“肝郁者需疏,血虚者需养,脾虚者需运,”他以竹筷指点药对,“柴胡配白芍,仿逍遥散之意,疏养结合;当归配白术,即归脾汤之旨,气血双补;薄荷配茯苓,清轻疏达,防肝郁化热。”

阿远见方中常配陈皮、砂仁,疑惑道:“此非和胃药?”岐黄笑道:“肝木克脾土,陈皮、砂仁醒脾和胃,防肝郁乘脾,此乃‘治未病’之妙。”

二、经典方剂的时令化裁

酉时三刻,岐黄在《伤寒论》中夹入新抄的医方,重点圈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羚角钩藤汤三方。

1. 逍遥散(肝郁脾虚,气血不足)

- 基础方:柴胡9g、白芍12g、当归9g、白术12g、茯苓15g

- 立春化裁:加薄荷3g(后下),增强疏达之力;月经不调加益母草12g、香附9g,调经止痛

2. 柴胡疏肝散(肝郁气滞,胁肋疼痛)

- 基础方:柴胡9g、香附12g、川芎9g、陈皮9g、枳壳9g

- 立春化裁:加郁金12g、丹参15g,活血止痛;嗳气频作加旋覆花9g(包煎)、代赭石18g(先煎),降逆止呕

3. 羚角钩藤汤(肝风内动,热盛动风)

- 基础方:羚羊角粉3g(冲服)、钩藤12g、桑叶9g、菊花9g

- 立春化裁:减羚羊角为1.5g,加天麻9g,防寒凉伤阳;阴伤加生地15g、玄参12g,滋阴清热

“羚角钩藤汤治立春肝风,”岐黄敲了敲书页,“需注意中病即止,防凉遏肝气升发,如《温病条辨》‘肝风初起,忌用重坠’之训。”

三、针灸奇术:疏肝熄风的时空疗法

戌时初,岐黄在针灸铜人上标注“肝郁三穴”:太冲、期门、足三里。阿远举着艾灸盒,见师父特意在“卯时”“酉时”两个时辰画圈。

“卯时肝经当令,酉时胆经当令,”岐黄以银针模拟进针,“太冲疏肝解郁,期门理气止痛,足三里健脾和胃。肝郁者,太冲用泻法;脾虚者,足三里用补法;肝风者,加风池、肝俞,熄风潜阳。”

他又取出皮肤针,在铜人“胁肋部”处模拟叩刺:“皮肤针叩刺胁肋部皮部,加拔火罐,可治疗肝郁血瘀之胁痛,此乃‘皮部理论’应用。”

第四章 立春养生·疏肝健脾的生活智慧

一、饮食妙法:三花茶与逍遥粥

亥时正,阿远在厨房泡制“立春三花茶”:玫瑰花、茉莉花、代代花等量,加蜂蜜调味。岐黄端来一碟陈皮蒸鲫鱼,另配一小碗茯苓山药粥:“三花茶疏肝解郁,陈皮蒸鲫鱼健脾理气,茯苓山药粥祛湿和中,此乃‘芳香醒脾,甘淡祛湿’之食养。”

他又展示自制的“逍遥糕”:柴胡、白芍、白术、茯苓打粉蒸制,点缀桂花,“逍遥糕疏肝健脾,可作早餐,忌用铁器蒸制,以免药性改变。”

说起禁忌,岐黄严肃道:“烈酒、辣椒、糯米糕堪称‘立春三忌’,烈酒伤肝,辣椒助火,糯米滞脾,昨日妇人之病,便因贪食麻辣火锅加重。”

二、起居调摄:疏肝理气与春捂节度

子时三刻,岐黄带着阿远在医馆二楼更换薄丝绵被,衣柜中放入香附香囊,床头放置薄荷枕头。“立春宜‘春捂秋冻’,”他指了指墙上的《摄生消息论》,“早晚需穿防风外套,护住肝俞穴,避免风邪直中;中午气温回升时,可解衣晒背,助阳气升发。”

说到睡眠,他拍了拍磁石枕头:“立春宜早睡早起,顺应肝之升发,若失眠可在睡前按揉太冲、三阴交,此乃‘清肝安神’之法。”

阿远见墙角放置着陈皮、薄荷,便问其故。岐黄道:“陈皮薄荷香囊可疏肝理气,悬挂于车内或办公室,防治立春常见的胸闷、嗳气。”

三、运动养生:导引疏肝与动静相宜

丑时初,东方既白,岐黄带阿远到庭院做“立春疏肝导引术”。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先向左侧屈身(疏肝),再向右侧屈身(和脾),想象肝气如柳枝舒展。

“此导引术仿‘左右开弓’之意,”他示范“嘘字诀”:“嘘字对应肝经,常练可疏肝理气,缓解肝郁引起的目赤肿痛。”

行至“收势”时,岐黄强调:“动作需柔和缓慢,如春风拂柳,不可用力过猛耗伤肝气。若在清晨锻炼,可选择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晚饭后散步宜缓,以助肝气疏泄。”

第五章 病案奇闻·肝风内动的跨界诊疗

一、书生梅核气:书卷间的肝郁痰凝

寅时正,县学钱秀才扶喉入院,咽中如有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伴胸胁胀闷、情志抑郁,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每日苦读至卯时,渐觉气机不畅,”秀才皱眉叹气,“前医投以含片,反致痰多……”

岐黄辨证为肝郁痰凝,以半夏厚朴汤合四七汤加减:法半夏9g、厚朴6g、茯苓12g、紫苏梗9g、香附9g,“半夏厚朴汤化痰散结,四七汤疏肝理气,此乃‘气顺则痰消’之法。”

他又以“提刮法”在患者天突穴至膻中穴处刮拭,至皮肤潮红为度,“提刮法可宽胸理气,配合耳穴压豆‘咽喉穴’‘肝穴’,此乃‘内外合治’之理。”一周后,秀才梅核气消失,改以逍遥散合二陈汤调理。

二、老妇中风:春风中的肝阳化风

卯时三刻,邻县孙婆婆由家人抬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伴头痛眩晕、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滑。“晨起扫雪后突发,”家人焦急万分,“西医说是‘脑梗死’……”

岐黄辨证为肝阳化风,脉络瘀阻,以天麻钩藤饮合桃仁红花煎加减:天麻9g、钩藤12g、石决明18g、桃仁9g、红花9g、丹参30g,“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桃仁红花煎活血通络,此乃‘熄风与活血并重’之法。”

他又在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穴处施以“透天凉”针法,“透天凉针法清热平肝,配合西医溶栓治疗,此乃‘中西协同’之急救。”半月后,孙婆婆肢体活动改善,改以补阳还五汤善后。

第六章 章回赞诗·立春医道的木土哲思

回目诗

立春阳气动东方,肝木升发喜畅 Yang。

逍遥散里调肝脾,柴胡汤中疏郁忙。

雷火灸期通脉络,三花茶饮散忧惶。

且看稻花翻浪处,一片生机在药香。

结语

当最后一缕柴胡香飘出医馆,岐黄站在药圃中,见柴胡幼苗在东风中舒展新叶,嫩茎虽细却挺直向上,恰似肝气升发的蓬勃之力。他忽然领悟:立春的肝郁之治,恰似修剪枝桠——需疏其过密,养其不足,让生命如春日之木,在舒展中孕育生机。医者之道,如春风化雨,需顺其性而导之,逆其势而调之,让肝气在升发中保持“条达而不悖”,此乃“治肝如治木”的至简真理。

“阿远,”岐黄望着东方既白的天空,“明日雨水,记得采收新鲜柴胡。立春虽过,却藏着‘春生’的全部智慧。医道如自然,需在升发中守其正,于调畅中护其根。”

(注:文中涉及方剂、针灸操作及食疗方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立春养生需根据个体体质调整,肝郁者宜疏,肝虚者宜养,切勿盲目施为。)

【立春卷终】

下卷预告:《岐黄天宝·雨水卷:湿盛阳困脾失运》——雨水时节,湿气渐盛,阳气被困,脾失健运,致湿阻中焦、痰饮内停等证,且看岐黄如何以祛湿健脾、温阳化饮之法,醒脾阳于湿困,利水湿于三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