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季秋白露·贝梨双仙战燥邪

第十五卷 秋燥化痰

第十五章

楔子·云笈典注

《雷公炮制药性解》载:白露秋分,燥气当令。肺为娇脏,最易受侵,故见干咳无痰、咽痒鼻燥。川贝母味苦甘而性微寒,能润肺散结;梨皮甘寒质润,可生津止渴。二药相伍,如甘露降焦土,凉月扫秋焚,故《遵生八笺》称其\"治燥痰之圣剂,养肺阴之妙品\"。

第一节 金风起处燥邪生

白露前三日,黄连真君驾云行至太行山脉。但见往日葱郁的山林竟泛起焦黄色,松针簌簌飘落,溪水浅得能看见河底的鹅卵石,就连空气里都飘着股子焦糊味。

\"怪哉,此处乃北岳余脉,怎会秋燥如此深重?\"真君指尖凝出一点水润,弹向路边枯草。草叶瞬间舒展,却在叶脉间渗出几滴暗红汁液——竟是血露。

忽闻山坳里传来剧烈咳嗽声,寻去见一采药老翁蜷缩在岩石下,面色潮红如涂丹砂,唇口干裂起皮,咳出的痰中竟带血丝。老翁见真君衣袂带金焰纹,挣扎着作揖:\"上仙救命...自入秋以来,山中人皆患'燥咳',喉间如焚,痰黏似胶,医正说这是'肺燥津伤'...\"

话音未落,山风骤起,卷着枯黄树叶化作狰狞火鸟形态,尖啸着扑向田间晒谷的农妇。真君袖中黄连鞭骤燃,化作冰晶锁链捆住火鸟,却见那树叶遇火不燃,反而化作灰粉钻入农妇鼻腔,顿时她面色青紫,喉间发出破风箱般的声响。

\"此乃阳明燥金凝结之邪,非辛润不能化,非甘寒不能除。\"真君掐指一算,目光投向东南方,\"梨山老母香火处有润泽之气,莫非...\"

第二节 梨山深处仙子踪

梨山脚下,川贝仙子正踮脚采摘晨露。她身着月白纱裙,鬓边别着三两片贝壳状的鳞叶,指尖掠过川贝母植株时,叶片上的露珠竟凝成珍珠状,裹着一缕梨香坠入玉壶。

\"白露即至,该制些贝母梨膏了。\"她 murmured,忽然鼻翼微动,\"不对,这风里有焦糊味...\"

话音未落,竹林深处转出个绿衣女子,裙摆上绣着青梨暗纹,腕间戴着串梨皮打磨的镯子。她抬手拨开燥雾,声如银铃:\"川贝姐姐果然在此,你闻见那股子燥火味没?怕是太行方向生了燥邪。\"

\"梨皮妹妹来得正好。\"川贝转身,玉壶中露珠突然化作淡青色烟雾,在掌心聚成地图模样,\"你看这漳河河道,本该秋水澄明,如今却成了'赤龙涎',定是燥气凝结成精作祟。\"

梨皮伸手按在梨树干上,指尖泛起水润光泽:\"地脉枯涸,燥金刑肺。我昨夜梦见西王母托梦,说需得'金水生水'之法破局。\"她忽然抬头,望向天际那点跳动的冰晶,\"有人来了。\"

第三节 三仙论道解燥渴

黄连真君赶到时,正见川贝与梨皮对立竹畔,前者指尖托着珍珠露,后者掌心凝着青碧色汁液,竟在演后天八卦之象。

\"两位可是《别录》所载'川贝润肺,梨皮生津'之仙?\"真君长揖及地,腰间药囊无风自动,\"在下黄连,奉东华帝君之命巡查五方燥气,不想此处燥邪已成气候,还望两位助我一臂之力。\"

川贝轻笑,珍珠露抛向空中化作华盖,罩住三人周身:\"早闻黄连君苦降胃火,今日一见,果然凛凛如秋霜。但燥邪伤阴,非甘润不能救,非清肃不能除,正需你我三人合力。\"

梨皮点头,屈指一弹,掌心汁液落入石缝,竟在焦土中生出几株绿萝:\"看这土色,燥邪已入肺络。须得先润肺阴,再清燥气,最后涤痰结。\"她忽然皱眉,\"不过这燥气中杂着兵戈之气,怕是有古战塚阴火作祟。\"

真君取出玉净瓶,倒出几滴琥珀色药液:\"此乃去年采集的霜降梨汁,可润肺燥。二位可知这燥邪源头?\"

川贝闭目感应,鳞叶无风自动:\"西方庚辛金位...不对,是摩天岭下的古战场!传说战国时期秦赵四十万将士埋骨于此,每逢秋燥便会释放阴火。\"

\"正是此处。\"梨皮从袖中抖出三尺梨皮,化作木筏漂浮空中,\"事不宜迟,我等须在白露正午阴气最盛时破阵,否则待燥邪结为'金蛊',恐要肺叶焦枯。\"

第四节 古战场阴火焚心

摩天岭古战场遗址,三仙见遍地焦土中嵌着累累白骨,铠甲碎片在阳光下泛着暗红光芒,竟有缕缕青烟从骨缝中渗出,在空中聚成\"燥\"字形状。

\"我先下去探路,二位见机行事。\"黄连真君踏剑而入,剑光劈开燥雾,却见地下深处有九口青铜鼎,每口鼎中都燃着幽蓝火焰,正将骨殖中的燥气炼化成火鸦。

\"这是'九阴炼燥阵'!\"真君惊觉,鼎身上刻着殷商时期的诅咒文,\"有人借阴魂怨气炼燥邪!\"

话音未落,鼎中突然飞出无数火鸦,每只羽翼都裹着寸许长的痰结,尖喙处滴着赤色粘液——竟是燥邪与痰浊凝结之物。最前方的火鸦头顶戴着将冠,爪上缠着刻有\"长平\"二字的铜片——竟是战国时期的秦军副将残魂。

\"尔等敢坏我阴功!\"火鸦张口,吐出的却是少年嗓音,\"我吸天地燥气百年,今日正要化作燥仙...\"

真君挥鞭甩出黄连药液,火鸦触之即化,却见那将冠火鸦突然分裂成三个,分别喷出燥、干、涩三种邪气。正相持间,空中突然洒下甘霖,川贝的珍珠华盖破水而入,将邪气冻成碎末。

\"小心!他要引阴火焚山!\"梨皮的梨皮筏化作桥梁横跨战场,掌心按在青铜鼎上,\"川贝姐姐,用你的'润肺清音'冲开兑位鼎火;黄连君,以肾水克心火炼化离位阴火!\"

第五节 贝母清音润肺腑

川贝指尖掐诀,玉壶中露珠化作万千贝母鳞叶,每片鳞叶都裹着月光初降时的清凉之气。她足尖点在鼎盖上,清喝:\"润!\"鳞叶如利刃般切开缠绕的火舌,兑位青铜鼎应声而裂,幽蓝火焰顿时向北方倾泻。

\"好个'川贝润肺'!\"真君见状,鞭梢卷着冰晶缠上离位鼎足,黄连的苦味混着梨香弥漫战场,\"燥邪遇润则解,遇寒则凝,还不现形!\"

那将冠火鸦见阵法被破,尖叫着化作燥气扑向川贝。梨皮早有防备,梨皮化作水网将燥气困住,露出里面蜷缩的少年身形——竟是长平之战中被活埋的赵国童子军。

\"执念成火,燥气为衣,你已入了'燥尸'之道。\"真君取出药锄,在焦土上画出五行相克图,\"但念你未曾伤及生灵,且助我们破阵,可留一缕残魂转世。\"

少年泪落,燥气中浮出颗晶莹水珠:\"古鼎下第三层石板下,有赵国医官留下的《润肺奇方》...\"话未说完,已被梨皮的清露裹住,送往轮回道。

第六节 梨皮生津润焦土

正午时分,三仙立于阵眼。梨皮解下腕间梨皮镯子抛向空中,那镯子瞬间胀大如城墙,将整个战场罩住:\"黄连君,借你天河水;川贝姐姐,需你夜露为引!\"

真君会意,张口喷出九道冰泉,在梨皮上冻出\"清、润、降\"三个古字;川贝将玉壶倾倒,露珠顺着字纹渗入镯子,化作千万道银丝扎进鼎中。

\"金生水,水生木,今以润克燥!\"梨皮双掌按地,焦土竟如春雪般融化,白骨中的燥气被蒸腾成白雾,在银丝网中凝成颗颗水珠,正是被困的\"阳明燥精\"。

川贝抛出鳞叶,每片叶子都化作玉碗,将燥精引入药瓶:\"此乃天地间未化之燥,日后可制'桑杏汤'引子。\"

黄连真君则取出刻着《黄帝内经》的玉简,就着梨皮水洗净,埋入古战场:\"以此镇住燥脉,再无燥邪作祟之患。\"

第七节 人间自有润肺方

三日后,太行山下村落。

川贝提着紫铜壶,挨家挨户倾倒琥珀色的液体:\"此乃贝母梨膏,用川贝母、雪梨、蜂蜜同煎,申时温服,可润心肺之燥。\"

梨皮则站在晒谷场上,指导村民晾晒梨皮:\"记住,一定要用霜后梨,削皮时带着果肉,晒干后与甘草同贮,方能保其津气。\"

黄连真君坐在老槐树下,为重症者施针:\"肺主宣发,燥伤则清肃失常。看这舌面光红如镜,需先刺鱼际穴,再服沙参麦冬汤...\"

夕阳西下时,村中忽然响起孩童的笑声。那个曾在山坳染病的老翁,此刻正追着孙子跑过晒谷场,面色已恢复润泽。

梨皮望着天边的五彩云,忽然轻笑:\"黄连君可知,人间为何称我们'润燥双璧'?\"

真君摇头,见她指尖拂过川贝鳞茎,竟开出几朵淡紫色的花:\"川贝润于内如春雨润物,梨皮清于外似秋风扫叶,一内一外,方显肺脏清肃之妙。\"

川贝闻言轻笑,随手折下梨枝在地上写下药方:\"川贝母一钱,梨皮三钱,冰糖五分...此方可传与世人,就叫'贝梨饮'吧。\"

山风掠过,带来梨花香。远处的摩天岭焦土上, newly 生长出的川贝与梨树在暮色中轻轻摇曳,叶片上凝结的露珠折射着七彩光芒,恍若撒了一把星子在碧玉盘里。三仙相视一笑,化作三道流光升入云端,只留下崖壁上 newly 生长出的川贝母与梨树,在晨露中轻轻颤动。

结语

是岁白露,太行山下遍植川贝梨树。民谚云:\"白露喝贝梨,胜过琼浆医\"。后有人于摩天岭得见异景:每当秋燥初起,便有二仙乘云而至,一执贝母,一携梨皮,在古战场上方舞出阴阳鱼阵,护得一方百姓终年无燥疾。

(全章完)

注:文中中药性味、功效均参考《本草汇言》《重庆堂随笔》,神话设定融合民间药仙传说与节气文化,部分方剂为文学创作,非实际药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