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竹叶吹箫清暑热 生地凝血敛君炎

第七卷 夏火灼阴

第七章 七月孟夏·立夏清心

回目:

楔子·黄蘖烈响

(贺新郎)

赤日燃朱户,

正蝼蝈、鸣破清晓,蚯蚓破土。

王瓜蔓发牵心火,惊起灵台沸鼓。

看药圃、丹参泣露,

竹叶吹箫招玉露,散作银河星雨。

更妙在、苦甘相伍,

心窍开通神自定,任邪风、怎把灵宫侮?

清心散,从今着。

第一节 立夏劫·君火炎炎灼心营

乙巳年四月初五日,立夏交节之时,黄连岭的“火德祠”穹顶突然出现裂纹,裂纹中渗出赤红色浆液,竟在地面汇成“心营热盛”四字。黄连仙子望着祠中祝融神像,其手中赤霄剑竟滴下黑血,血珠落地化作“烦、躁、渴、斑”的火毒符号——此乃“心火亢盛,灼伤营阴”之兆。

守祠仙童阿烈捧着《心营经》跑来,书页上“夏属火,心主之,其性炎上”几字被火烤得卷曲。“仙子快看!”他指着药田,只见竹叶的叶片竟卷起如火焰,叶尖渗出的汁液遇风即燃;生地的根茎拱出地面,表面布满如心电图般的裂纹,渗出淡紫色血液,正是“热入营血”的征兆。

时至“蝼蝈鸣”之候,草间却跳出通体赤红的“火蝼”,鸣叫之声竟合五音中的“徵音”(火音),每振翅一次,便在空气中划出“丙丁”火纹。黄连仙子腕间的“苦火铃”发出尖锐的破音,铃身刻着的“心主血”三字竟被烧得通红——此乃心火刑血的危急之象。

“速召竹叶仙子、生地仙子,”她取出“清营汤”雏形,以黄连、竹叶、生地为基,“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阳寒水,水火相搏则热炽,需以‘清营凉血,透热养阴’之法,佐以辛凉透达。”

第二节 竹叶清·甘淡透热凉心营

少顷,两位仙子踏火而至:竹叶仙子身着青纱衣,衣袂间垂挂着新鲜竹叶,每片叶尖都凝结着“凉心露”;生地仙子披紫霞氅,氅下露出的根茎汁液竟呈血珠状,正是“凉血养阴”的灵物。

“黄连妹妹,”竹叶仙子轻摇玉箫,箫声合着“羽音”(水)与“角音”(木),竟在虚空中织出“水火既济”的音波网,“此叶甘淡性寒,能入心经(火),透热转气,最宜热入营血之初。”生地仙子则取出“凝血盏”,盏中盛着生地榨汁,汁液遇火竟凝成冰晶,“生地甘寒,入血分(水),能凉血养阴,制火之炎。”

黄连仙子将三药同置“朱雀炉”,炉中腾起红白二气:黄连之苦(火)属赤,竹叶之甘(土)属黄,生地之咸(水)属黑,三气交融竟在炉中凝成“清营”二字,字中隐约可见“心—营—血”的流动轨迹。她以“灵飞十二法”煅药:一法透热,二法养阴,三法凉血,最终得“清营散”,色如绛雪,味苦带甘。

“看这炉中火候,”竹叶仙子指点,“黄连泻心火(君火),竹叶透营热(透热转气),生地滋营阴(壮水制火),三药合而用之,如‘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妙。”

第三节 战邪祟·清营散破火毒阵

正当三药合炼之际,瘟神座下“火毒使”驾着“赤霄车”杀至。此车以营血为轮,心火为轴,车身上刻着“热入营血”的邪咒,所过之处,药田化作血海,竟在地面烧出“斑疹隐隐”的血络图。

黄连仙子挥袖洒出清营散,药粉遇血即化作万千流萤,每只流萤都裹着黄连的赤(火)、竹叶的青(木)、生地的紫(水),直射邪阵。火毒使怪笑挥鞭,鞭梢带出的火毒竟凝成“神昏”“谵语”等黑字,却被竹叶的清露浇灭,显露出“辛凉透热”四字。

“热入营血,非苦不能泻,非甘不能养,非凉不能透,”黄连仙子结“心营印”,引导药气入营分,“今以黄连之苦(火)泻心热,竹叶之甘(土)透营热,生地之咸(水)滋营阴,三药相须,如‘清营凉血’三重门。”但见邪阵在药气中层层崩解,露出其中裹着的“火毒核”——那是被魔化的营血,血中刻着“丁巳”“癸水”等邪纹。

生地仙子趁机以凝血盏收取火毒核,盏中的生地汁遇血竟化作“止血”符箓,与黄连的苦气共鸣,竟将魔血炼化成正常的营阴之气。

第四节 七情妙用·相须相使展奇功

火毒使见势不妙,竟释放出“火毒虫”,虫身透明如琉璃,翅脉刻着“血热妄行”字样。黄连仙子急取“酸收瓶”(乌梅、五味子炼汁)迎击,酸液遇虫即化作冰晶,将虫豸困在“清营凉血”阵中。

“心主血,血属阴,”她取出甘草投入阵中,甘草之甘(土)竟与黄连之苦(火)形成“火生土”之势,“今以黄连之苦(火)泻热,竹叶之辛(金)透邪,生地之甘(土)养阴,甘草之甘(土)和中,四药合为‘苦甘酸辛’之剂,正合《内经》‘热者寒之,虚则补之’之旨。”

竹叶仙子则以玉箫震击虫群,箫声化作“凉”“润”“通”“降”四字,与虫身的“燥”“枯”“滞”“升”相斗,最终虫豸尽皆化作露珠,渗入生地根部,竟使生地根茎上浮现出“心”“营”“血”的经络图。

第五节 气交变·五运六气细推详

战后,生地仙子展开《营血论》:“立夏者,君火当令也。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阳寒水,水火相搏则热炽,热炽则伤阴。”她指尖划过“营气通于心”句,图中浮现出黄连、竹叶的配伍图示,“治之需‘清营热,养营阴,透营邪’,此乃‘入营治气’的圆机活法。”

黄连仙子取出五运六气盘,盘中显示:乙巳年太角木运,司天厥阴风木,初气客气阳明燥金,木火生土,土湿下注。“今岁君火被相火所迫,故成‘热入营血’之患,”她在《黄蘖验案》中写道,“以黄连泻心火(君),竹叶清相火(相),生地滋肾水(水),此乃‘君相同治,水火既济’。”

阿烈望着重新舒展的竹叶,忽然问道:“为何不用犀角?”黄连仙子解释:“犀角虽能凉血,然今岁木运太过,需防克土。竹叶轻清,生地滋腻,二药相伍,既能清热,又不伤脾,此乃‘养中有透’之理。”

第六节 验奇功·热入营血一朝平

恰在此时,有山民抱来高热神昏的孩童,其症见身热夜甚(营热)、斑疹隐隐(血热)、舌红绛(营阴伤)、脉细数(阴虚)。黄连仙子以清营散少许吹鼻(透热),再以黄连一钱、竹叶三钱、生地五钱、甘草一钱,煎“清营饮”灌服。

药汁入喉,患儿腹中传来“清肺”的共鸣声,少顷斑疹渐退,神昏转清,舌红绛渐淡,脉转和缓。阿烈观察药渣,发现黄连与竹叶竟自然贴合,形成“火木相生”之状,生地与甘草则如“水土相亲”——此乃药性相和的微观印证。

“为何竹叶用量最重?”阿滢不解。黄连仙子解释:“营热初起,需重用竹叶透热转气,使邪从气分而解。黄连苦寒,用量过重反成遏伏,此乃‘治上焦如羽’之理。”

第七节 尾记·节气悟理

是岁立夏,黄连仙子合四药以清心营之事,被刻入药王谷“火德治要碑”。其文曰:“立夏者,阳气盛长也。热入营血,治之当清营凉血,透热养阴。黄连苦寒,直清心火;竹叶甘淡,透热转气;生地甘寒,凉血养阴;甘草甘平,和中护正。四药相伍,如‘清营导流’,共成‘透热养阴’之功。此乃‘热者寒之’之极致,亦五运六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完美演绎。”

(第七章完·下章预告:小满节气,黄连将合石膏、知母演绎“清热生津”之法,深入“气营两燔”之境,更将揭开黄连与上古火德神坛的终极秘密……)

注:本回深化中医理论——

1. 营血理论:系统阐释“热入营血”病机及“清营凉血,透热养阴”治则,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2. 配伍逻辑:构建“泻心—透营—养阴”三维治则,解析黄连(泻心)、竹叶(透营)、生地(养阴)的协同

3. 药物特性:通过神话场景展现竹叶“轻清透热”、生地“凉血养阴”、黄连“苦寒直折”的药性特征

4. 经典活化:化用《温病条辨》清营汤,赋予方剂神话意象,强化“治未病”理念

5. 煎法理论:强调竹叶轻清后下、生地久煎的煎煮逻辑,体现“药性随制而变”的中医智慧

下章将围绕“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展开“气营两燔”的故事,通过黄连与清热生津药的配伍,深入阐释“卫气营血”辨证,及“气血两清”治则在神话场景中的巅峰演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