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心承药:契丹香盒神话录
下卷·珀韵绵长:辽代药魂的传承之章
第一回 熊罴伤猎·阿古拉续传珀技
乌兰年近七旬时,草原已入辽代鼎盛之期,她的孙女阿古拉接过了“药灵者”的称号。阿古拉生得眉目清亮,一手碾药的技艺比乌兰更巧,对琥珀的药性也悟得更深——她不仅承了祖辈“琥珀散瘀安神”的旧法,还在实践里添了“琥珀配草药治筋骨损伤”的新用。
这年秋猎,部落里最勇猛的猎手巴图(与上卷巴图同名,是其孙辈)追一只白额熊时,被熊爪拍中左肩,肩胛骨裂了缝,左臂肿得像充了气的皮囊,鲜血浸透了兽皮甲,连呼吸都带着肩骨的刺痛。猎人们抬他回来时,巴图已疼得牙关紧咬,冷汗把头发都黏在了额头上。
阿古拉赶来时,帐篷里已围了不少人,有人说该用烧红的烙铁烫伤口止血,有人说该敷烈性草药消肿,吵得乌兰也皱起了眉。阿古拉却先蹲下身,指尖轻轻按过巴图的左肩——从肩峰到肩胛下窝,能摸到骨头的错动感,脉象沉涩如滞水,这是“筋骨断裂、血瘀内停”之症。“烙铁会伤皮肉,烈性草药会耗气血,”她声音清亮,压过了众人的议论,“得先散瘀,再续骨,还要安神止痛。”
她转身回自己的药帐,取来三个琥珀佩盒:第一个盒里是磨得极细的琥珀末,混着晒干的红花碎——琥珀活血,红花散瘀,两味配着能快速化掉皮下的瘀血;第二个盒里是琥珀末掺了续断、骨碎补的粉末——续断能续筋骨,骨碎补善治骨裂,是草原上治骨伤的“黄金配药”;第三个盒里则是纯琥珀末,加了少量麝香(从西域商队换来,极珍贵),专门用来安神止痛。
阿古拉先将第一个盒里的药末用温水调成糊状,敷在巴图的左肩肿处,再用浸过药汁的麻布裹紧;又取第二个盒里的药末,让巴图用黄酒送服——黄酒能引药入血,助琥珀和续断发挥药效;最后,她把第三个佩盒系在巴图的腰间,“这香气能定心神,夜里疼得轻些。”
头两夜,巴图仍会疼醒,阿古拉便守在帐篷外,每过一个时辰,就用银勺取少量琥珀末,在陶炉上轻轻熏烤,让香气更浓些。到了第三日,巴图的左肩已能轻微活动,红肿消了大半;第七日,他能坐起身,用右手端碗喝粥;半月后,他竟能扶着木棍,在帐篷外慢慢走动。
乌兰看着阿古拉忙碌的身影,悄悄把她拉到身边,递过一个旧木盒——里面装着墨勒当年用过的石臼,还有一张用兽皮画的图,图上画着琥珀佩盒的样子,旁边用炭笔标着“治骨伤:琥珀 红花 续断”的字样。“你祖父当年没留下文字,我便画了这图,”乌兰的声音带着笑意,“往后你也多画些,虽不是典籍,却能让后人少走弯路。”阿古拉接过木盒,指尖触到石臼上的凹痕,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而是在实践里添新,在口传中留痕——就像琥珀里的松针,虽历经年月,却始终清晰。
第二回 辽廷心悸·双层盒巧调心阴
又过了十年,阿古拉的名声传到了辽廷。彼时辽景宗耶律贤体弱,登基后常犯心悸之症:夜里躺在床上,总觉得心口发慌,像有只小兽在乱撞,一闭眼就梦见战场的厮杀,醒来后冷汗涔涔,连吃三碗奶茶都压不住心慌。太医用了不少人参、黄芪补气,却总不见好,有人便举荐了草原上的药灵者阿古拉。
阿古拉随使者进了辽廷,见耶律贤坐在龙椅上,面色苍白,说话时气息微促,便上前诊脉——指尖触到脉象细弱如丝,偶尔还会跳得极快,这是“心阴不足、心神失养”之症。“陛下常年操劳,耗了心阴,单用补气的药,反而会让火气更盛,”阿古拉直言,“得用琥珀安神,再配些滋阴的药,才能补回来。”
耶律贤半信半疑,让她尽管试。阿古拉回到驿馆,却犯了难:辽廷的熏香都是浓郁的沉水香,与草原的清淡药香不同;陛下穿的龙袍厚重,寻常的琥珀佩盒系在腰间,药香难透出来。她盯着自己的佩盒看了半晌,忽然有了主意——做一个双层的琥珀佩盒。
她找来了辽廷的玉匠,让他们把琥珀雕琢成双层:外层是心形,刻着辽廷特有的云纹,中间留着细缝,能让香气透出来;内层是圆形小盒,分了两个格子,一个装琥珀末配远志、酸枣仁(远志安神,酸枣仁补心阴),另一个装琥珀末配藿香、佩兰(藿香理气,佩兰化湿,能防龙袍厚重闷出的湿气)。“这样一来,滋阴的药香能慢慢渗出来,还能防湿气犯心。”阿古拉对玉匠说。
双层佩盒做好那日,阿古拉亲自给耶律贤系在腰间。“陛下,夜里睡觉时别取下来,”她叮嘱,“每日晨起,取少量内层左边格子的药末,用温水送服;若觉得心口闷,就把佩盒贴在胸口,深吸几口气。”
耶律贤照做了。第一夜,他仍有些心慌,但闻到佩盒里淡淡的药香,竟比往日多睡了一个时辰;第三夜,他没再梦见战场,醒来时也没出冷汗;半月后,他能陪着皇后在御花园里走半个时辰,说话时气息也稳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