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建溪药韵:仔花春秋》下卷

《建溪药韵:仔花春秋》

下卷·仔花流韵润千年

第五回 市集扬名 滋味远播

光绪年间的建瓯城关,早市比晨雾醒得还早。卖菜的农妇刚把竹篮摆稳,“药仔花”的清香就漫过了青石板路。林阿婆的孙女阿秀,此时已是市集里的“仔花西施”,她的竹篮里码着分好类的药仔花:带露的嫩茎、带花的中茎、带霜的老茎,旁边摆着陶瓮,里面是酒糟腌的仔花,红亮诱人。

“阿秀妹子,来两斤炒仔花!”码头上的搬运工嗓门洪亮,他们最爱这清苦的滋味,说吃了能解乏,“昨天吃了你的仔花,扛货都觉得轻了三分!”阿秀笑着称花茎,指尖翻飞间,翠绿的茎秆便落进油纸袋:“张大哥,今天的加了点蒜末,更提味。”

有个从福州来的茶商,被摊位前的香气吸引,尝了一口酒糟仔花,顿时眼前一亮:“这东西又香又带劲,比酱菜还开胃!”他当即订了十瓮,说要带回福州给商号的伙计当佐餐。阿秀特意在瓮底垫了泽泻叶,说:“这样能保鲜,还带着点药香。”

药仔花的名气渐渐传出建瓯。有个往武夷山送货的挑夫,每次路过都要买上几斤,说山路上吃着能生津止渴,比茶水还管用。他还告诉山民:“建瓯的药仔花,是泽泻的花茎,吃着苦,却能败火,你们采了茶叶回来,配着吃正好。”

阿秀的儿子小林,脑子活泛,他把药仔花晒成干,装进小纸袋,写上“建瓯药仔花”,卖给来往的客商当伴手礼。纸袋上画着泽泻田的图案,旁边题着李秀才的诗句:“溪畔仔花藏清苦,一嚼回甘见本心。”这不起眼的花茎,竟成了建瓯的一张小名片。

第六回 医家关注 食疗入案

建瓯“回春堂”的林掌柜,是个有心人。他见百姓爱吃药仔花,便留心观察其功效,病案上记了满满一页:“王某,贩夫,暑天劳作后中暑,头晕恶心,予药仔花煮水,加薄荷少许,饮后即愈”;“李某,农妇,产后湿热,食欲不振,食酒糟仔花配粥,三日胃口渐开”。

有个秀才赶考路过建瓯,得了“口疮”,舌尖溃烂,连喝粥都疼。林掌柜让他用新鲜药仔花捣汁,加蜂蜜含漱,又让阿秀送了些清炒仔花。秀才连敷三日,口疮竟好了,他在感谢信里写道:“药仔花者,非寻常菜也,清苦能败火,甘润能生津,建瓯人识此宝,真乃慧心。”

林掌柜还发现,药仔花的药性比球茎温和,更适合日常食疗。他编了本《建溪食疗方》,里面专门写了药仔花的用法:“春仔花炒食,清利头目,治春困;夏仔花腌食,健脾开胃,治暑湿;秋仔花炖肉,润燥生津,治秋燥。”这本书被药铺当作赠品,百姓们争相求取。

有年冬天,建瓯流行“燥咳”,咳起来震得胸口疼。林掌柜让百姓用秋仔花炖雪梨,药仔花的清苦中和了雪梨的甜腻,止咳效果出奇地好。阿秀的摊位前排起长队,买秋仔花的人络绎不绝,她说:“这花茎啊,春天能醒脾,冬天能润肺,真是跟着节气走的灵物。”

医家的关注让药仔花的食疗价值更受认可。福州的“同德堂”药铺,特意来建瓯收购药仔花,配伍成“仔花清暑茶”,在南方各省都很畅销。包装上印着建溪的风景,写着“源自建瓯泽泻花茎,清暑祛湿,食疗佳选”——这株曾藏在田埂里的花茎,终于走进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七回 风俗沉淀 文脉相传

药仔花渐渐融入建瓯的节庆与民俗。清明踏青,姑娘们会采药仔花插在鬓边,说能“祛春火”;端午包粽子,家家户户会炒一盘仔花当配菜,说能“解粽腻”;中秋赏月,酒糟仔花是必不可少的下酒小菜,说能“润秋燥”。

豪栋村还兴起了“仔花会”,每年夏至举办,比谁采的药仔花最壮、腌的仔花最香。头名的奖励是一套“仔花用具”:竹编采篮、陶制腌瓮、铜质炒勺,都是村里老手艺人做的。有年阿秀的儿媳得了头名,她捧着奖品说:“这不是给我的,是给仔花的,它让咱日子有了滋味。”

当地的私塾先生,把药仔花写进了启蒙课本。课本上画着泽泻田,旁边写着:“药仔花,生溪畔,春可采,秋可腌,清苦味,能祛烦,建瓯儿,知其鲜。”孩子们跟着念,不仅认了字,还懂了草木的妙用。

建瓯的戏班,还编了出《仔花记》的小戏,讲的是林阿婆发现药仔花、救治乡邻的故事。戏里有段唱词:“泽泻田,雾茫茫,仔花茎,藏良方,炒一炒,腌一腌,苦中甜,赛琼浆。”每次演出,台下的百姓都跟着哼唱,像是在诉说自家的故事。

民国年间,建瓯修县志,专门把药仔花写进了“物产篇”:“泽泻花茎,俗名药仔花,春末夏初采之,可炒食,可腌藏,性凉味微苦,能清热利湿,为邑人所珍。”这短短的记载,背后是数代人用舌尖尝出的智慧,是从口传到文献的跨越。

第八回 薪火不熄 花茎永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