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莱阳玉参传奇》上卷

《莱阳玉参传奇》

楔子

昆嵛山余脉蜿蜒入海,黄海潮汐浸润出一片膏腴之地,名唤莱阳。此地沙壤疏松,带着海雾的咸润;墨水河穿境而过,淌着山泉的清冽。天地阴阳交泰,五行金(沙)、水(泉)、土(壤)相生,竟孕育出一种奇草——其根似人参而体修长,色白如羊脂玉,断面隐现珠光,嚼之甘中带润,当地人唤作“玉参”。传说明初年间,莱阳有位沙玉仙子,常着月白裙裾,在沙田间轻步,裙角扫过处,玉参便抽芽展叶,似在诉说草木与天地的私语。那时节,这草还只是田埂边的寻常物,直到一场席卷胶东的燥疫,才让它的灵性,与莱阳人的命运紧紧缠在了一起。

上卷

第一回 明季燥疫袭胶东 沙翁偶得玉参灵

明永乐年间,岁在庚子,五运属金,六气“阳明燥金”过盛。胶东大地自入秋便滴雨未下,田禾枯焦,百姓唇裂舌燥,咳声遍野——这便是“秋燥疫”,痰少如丝,咳至胸痛,甚者痰中带血,医者用麻黄、半夏等辛温药,反如火上浇油。

莱阳城南有位老药农,姓沙名翁,祖传识药。他见小孙女染了疫,咳得彻夜难眠,小脸憋得通红,舌红得像熟透的樱桃,急得揣着药篓钻进昆嵛山余脉。行至墨水河河套,见沙地上丛生着许多白根草,叶片细长如兰,根须在沙中舒展如肺叶,沾着晨露泛着玉光。沙翁想起祖父曾说“沙地生白根,能润喉中燥”,便挖了几株,刮去粗皮,切碎煎汤。

药汤初沸,竟飘出淡淡的蜜香。小孙女喝了半碗,夜里咳声渐轻,清晨醒来,竟能笑着要水喝。沙翁再诊,见孙女舌尖红退了些,舌苔也生出薄白,喜得老泪纵横。他又采了些,分给邻里,凡得此药者,燥咳皆愈。众人问药名,沙翁望着满地沙壤与白玉般的根,道:“就叫‘沙参’吧,生在莱阳沙里的参。”这便是莱阳沙参之名的由来,先有救人的实践,后有朴素的命名,恰合“实践先于文献”的古训。

沙玉仙子在云端看着,见沙翁将沙参的用法刻在枣木牌上,挂在村口老槐树上,不禁轻笑:草木的灵效,原是要靠百姓的疾苦去唤醒,靠口耳相传去延续的。

第二回 试种初成循天道 春生夏长藏玄机

沙参治好了燥疫,莱阳人便知其珍贵,可野生沙参毕竟稀少。沙翁想:“若能种在田里,岂不就能救更多人?”他选了墨水河畔的沙壤地,在春分时节播下种子——此时“木气升发”,种子得春阳之力,易破土。

可头一年,沙参长得稀稀拉拉,根细如柴。沙翁夜里梦见沙玉仙子,仙子指着田垄道:“春生需润其根,夏长需疏其叶,秋收需敛其气,冬藏需固其精,逆了时序,便失了灵性。”沙翁惊醒,次日便按仙子所言:春日播种后,覆以薄沙,引墨水河支流细细浇灌,让根须在湿润沙壤中舒展(春生贵“润”);夏日枝叶繁茂时,剪去密叶,让阳光透进,防湿热缠身(夏长贵“疏”);秋分时节,待叶片泛黄,便用竹刀小心刨根,此时根中津液最足(秋收贵“敛”);挖回的沙参,先阴干七日,再埋入地窖沙中,与大地同藏(冬藏贵“固”)。

次年秋收,沙参根条肥满,色白如玉,断面溅出的汁液竟凝成细小的珠,比野生者更胜一筹。沙翁将种法编成口诀:“春分种,沙盖匀,墨水浇,夏日疏,秋分刨,地窖存。”村民们跟着学,莱阳沙参的种植,就这样从沙翁的梦语,变成了世代相传的农谚,这便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道法,在药农手中落地生根。

第三回 甘寒润燥显药性 病案初载见真章

宣德年间,莱阳来了位姓林的御医,因久居京城,染上了“痰火咳嗽”——咳声洪亮,痰少而稠,午后潮热,吃了多少川贝、麦冬都无效。当地乡绅献上莱阳沙参,林御医见其根白润,先取一片含在口中,甘凉之气直透咽喉,半晌道:“此物入肺经,能清金润燥,不似寻常滋阴药那般滞腻。”

他取沙参五钱,配伍知母三钱(清燥火)、贝母二钱(化痰),煎汤服用。三日后,潮热退了;七日,咳嗽止了。林御医惊叹:“《神农本草经》言沙参‘主血积惊气,除寒热’,未及润肺之效,莱阳这沙参,竟有此奇功!”他细究药性,发现莱阳沙参味甘(补阴)、性微寒(清热),恰合“肺喜润恶燥”之性,遂在《莱阳医案》中写下:“莱阳沙参,色白入肺,甘寒润燥,治阴虚燥咳第一品,胜南北沙参多矣。”

这是莱阳沙参药效首见文字记载。沙翁的后人见了,将医案与祖传的种法抄在一起,藏在樟木箱里。沙玉仙子见墨香混着沙参的清芬,在莱阳的月光里流淌,便知这草木的灵性,已从田垄间的实践,走进了医家的典籍。

第四回 辨质分级定标准 沙参初显王者相

随着沙参声名渐起,周边州县也有人来贩卖“莱阳沙参”,可药效却差得远。沙翁的孙子沙承祖,是个认死理的后生,他带着村民比对:莱阳沙参根条长盈尺,上粗下细如鸡腿,断面雪白,中心有细密的“菊花纹”;外地沙参根短多分叉,断面泛黄,嚼之有渣。

“咱莱阳的沙,是昆嵛山的风化岩碎成的,带着金气;水是墨水河的泉,带着木气;土是黄海淤出的,带着火气。”沙承祖在沙参交易市集立了块石碑,刻下“三辨法”:“一辨产地(莱阳沙壤为上),二辨形色(白润鸡腿形为上),三辨断面(菊花纹者为上)。”他还按品质分级:顶级者供医者入药,次级者百姓日常炖汤,最次者也能晒成参干,泡水治喉痛。

有一年,山东巡抚得了肺痨,久治不愈,听闻莱阳沙参神效,差人来购。沙承祖选了顶级沙参,配着莱阳梨炖成膏,巡抚服用月余,竟好了大半。巡抚上书朝廷,盛赞“莱阳沙参甲于天下”,这便是《莱阳县志》“甲于天下,为药肆上品”的由来。从此,莱阳沙参成了胶东名片,沙田间的草,渐渐有了“王者”的气象。

(上卷完)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