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本草备要·麻黄考》下卷

第五章:清时传经要,归经入临证

康熙三十五年,苏州“杏春堂”的诊室里,叶桂(叶天士)正为一个“咳喘兼水肿”的盐商诊病。盐商恶寒无汗,痰白清稀,下肢肿如棉絮,脉浮紧。叶桂提笔写下:“麻黄三钱,桂枝二钱,杏仁三钱,茯苓五钱。”

弟子不解:“师,为何用茯苓?”叶桂指着《本草备要》中“麻黄入肺、膀胱经”的记载:“此乃‘风水’,肺失宣降则喘,膀胱不利则肿。麻黄入肺宣喘,入膀胱发汗利水,加茯苓助膀胱渗湿,一宣一渗,病自除。”

盐商服药三剂,汗出喘止,尿量陡增,肿消大半。叶桂在案后批注:“汪昂明言麻黄归肺、膀胱,此证正合两经病变,用药如按图索骥,不差分毫。”

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凡用麻黄,必注明“入肺经以宣喘”“入膀胱经以发汗利水”。治“肺燥咳喘”,则减麻黄量,加麦冬(肺经润燥药),说:“麻黄入肺,虽能宣喘,然燥者需佐润药,防其伤肺津。”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更将归经理论用于麻黄配伍:“治肺热咳喘(肺经热),麻黄配石膏(入肺经清泻);治膀胱经风寒痹痛,麻黄配羌活(入膀胱经通络)。”有个“腰腿痛兼无汗”的樵夫,鞠通用麻黄配羌活,三剂而痛减汗出,樵夫叹:“这药像长了眼睛,专往疼处走!”

清代的药铺,开始按“归经”陈列药材:肺经药柜放麻黄、杏仁、石膏;膀胱经药柜亦放麻黄、桂枝、茯苓。伙计抓药时,会对顾客说:“这麻黄,走肺经能治喘,走膀胱经能发汗消肿,汪公《备要》上写着呢!”

第六章:医家衍其说,双经贯诊疗

乾隆年间,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为麻黄归经作注:“肺与膀胱相表里,麻黄辛温,能通表里之气。入肺则气通而喘止,入膀胱则表开而汗出、水行,此乃‘一药通双经’之妙。”

他治一个“伤寒无汗而喘”的书生,单用麻黄汤,说:“此证纯为肺与膀胱同病,无需他药,麻黄自能兼顾。”书生服后,汗出喘平,徐大椿笑:“汪昂定其归经,如给麻黄安了指南针,直抵病所。”

《医宗金鉴》作为清代官方医书,将《本草备要》的麻黄归经理论纳入“伤寒门”“水肿门”,明确规定:“麻黄,肺经病用之宣喘,膀胱经病用之发汗利水,两经同病则重用。”太医院的御医为皇子治“风寒咳喘”,必按“入肺经”配伍,加桔梗、苏子(皆入肺经),疗效显着。

有个北方医者,不信归经之说,用麻黄治“肾虚水肿”(非膀胱经病),果然无效。后按《医宗金鉴》之法,改用温肾药,才效,医者叹:“汪公的‘归经’,是用药的‘界碑’,越界则无效,守界则有功!”

第七章:归经成范式,草木皆有途

嘉庆年间,陈修园在《本草经读》中,盛赞汪昂的归经理论:“《本草备要》言麻黄入肺、膀胱,非臆断也。肺主气,膀胱主表、主水,麻黄之功,恰与两经之能相合,此‘药能’与‘经能’相契之理,为后世辨药归经立了标杆。”

他效仿汪昂之法,为其他药物辨归经,如“桂枝入肺、心经”“杏仁入肺经”,皆以“药效合经能”为依据。在《时方歌括》中,他将麻黄汤编成歌诀:“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肺经喘咳膀胱汗,解表功高世不知——注:汪昂言麻黄入肺、膀胱,此歌依其说。”

民间医者,亦以《本草备要》为“入门宝书”。山东有个铃医,背着药箱走村串户,《本草备要》是他唯一的医书。遇“风寒无汗”,便说:“这是膀胱经闭了,用麻黄通开就好”;遇“咳喘”,便说:“这是肺经堵了,麻黄能通”,疗效竟十有**。

药工炮制麻黄,也开始注重“归经”——用于肺经咳喘,便蜜炙(缓其性,护肺津);用于膀胱经发汗利水,则生用(保其烈)。北平“同仁堂”的炮制规程上写:“蜜炙麻黄,专走肺经;生麻黄,兼走膀胱经。”

第八章:近代验其理,双经贯古今

民国二十年,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以现代视角阐释麻黄归经:“肺主呼吸,麻黄能扩张支气管(宣肺平喘),故入肺经;膀胱主水液排泄,麻黄能促进汗腺分泌(发汗)、增加尿量(利水),故入膀胱经。汪昂之论,与西学相合。”

他治“肺炎咳喘兼水肿”,用麻黄配知母,说:“知母入肺经助麻黄清肺,又能防其过燥,此‘肺经配伍’;加滑石入膀胱经助利水,此‘膀胱经配伍’,合汪公双经之说。”

当代中医教材,将麻黄“归肺、膀胱经”列为基本常识,阐释其功效机理:

- 入肺经:通过兴奋支气管平滑肌受体,缓解痉挛,体现“宣肺平喘”;

- 入膀胱经:通过兴奋汗腺分泌细胞及肾脏排尿功能,体现“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