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指尖在桌面轻轻转了半圈,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几张地图草图,忽然换了个角度追问:“那要是反过来呢?先运营再钢枪——就像电竞模式里没无人机可用,只能靠四个人盯着四辆车控视野,还得依赖倍镜侦查,遇上切角圈、同心圈、阴阳圈这些复杂圈型,甚至是难搞的小岛圈,这套打法又得怎么调整?”
这话一出,方锐顿时从椅背上直起身子,手里转着的笔“啪”地磕在桌面:“没无人机?那苏沐橙的自由位可就少了个大杀器啊。视野全靠倍镜和车辆探路,容错率得低一大截。以前靠无人机能提前300米发现敌人,现在怕是得等到50米内才能看清人影,稍微慢半拍就得被架死。”
罗辑推了推眼镜,指尖在桌面上虚画着四辆车的站位:“先运营后钢枪,核心在于‘控圈边、等时机’。没有无人机,就得把车辆的作用放大到极致——四辆车得呈‘菱形警戒阵’散开,叶修坐头车压圈边最前沿,保持时速30公里缓慢巡航,引擎声压到最低,既能随时观察前方动静,又不会因为车速太快错过细节;唐柔开一辆越野车守左翼,贴着树林或岩石带游走,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都得控制在最小范围,她的车后座永远备着一把砍刀,遇到灌木丛挡路就直接下车劈开,绝不鸣笛暴露位置;魏琛的车守右翼开阔地,车顶架着高倍镜,他半跪在副驾座位上,上身探出车窗,镜头始终扫向远处的山脊线和房区屋顶,每30秒报一次‘左翼安全’‘右翼无异常’;苏沐橙的车殿后,保持500米间距,后备箱里塞满了备用油桶和轮胎,一旦前方遇袭,她能在10秒内换好备用胎,同时用步枪压制追兵。四辆车通过短促的鸣笛传递信号:一声代表‘发现目标’,两声是‘请求支援’,三声则是‘紧急撤退’,相当于把车辆变成移动的了望塔和信号站。”
“遇到切角圈怎么办?”陈果往前凑了凑,指尖点在地图上一个斜切的圈型标记,“圈一斜切,半支队伍可能都在毒里,这时候运营和钢枪的节奏怎么捏?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被毒圈追着打吧?”
“切角圈就得‘弃车保人,贴边推进’。”罗辑语速陡然加快,像是在模拟赛场的紧张节奏,“叶修会在圈型确定的第一时间喊‘弃车’——让侧翼的唐柔和魏琛立刻炸掉多余的两辆车,只留叶修和苏沐橙的两辆核心车。炸车也有讲究,不能原地引爆,得把车开到50米外的凹坑,引爆后借着硝烟掩护全员集中。魏琛架起八倍镜,镜头死死盯着切角方向的山脊线,哪怕远处草动一下都得报点;唐柔卸下背包里的多余物资,只留一把冲锋枪、三个急救包和烟雾弹,猫着腰贴毒边匍匐前进,手掌按在地面能清晰感受到远处车辆驶过的震动,以此判断对手位置;苏沐橙跟在唐柔身后五米,手里的步枪始终上膛,眼睛盯着两侧的灌木丛,同时还要留意身后的毒圈收缩速度,每隔10秒报一次‘毒圈还有200米’‘150米’;叶修则举着平板计算毒圈追上的时间,当他喊出‘30秒’时,就是钢枪的信号——这时候对手要么在慌慌张张跑毒,要么在山脊上架枪守点却没留意脚边,唐柔突然从草丛里窜出,冲锋枪的火光在暮色里划出弧线,近战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魏琛的狙在远处补枪,苏沐橙扔烟雾弹掩护撤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从突袭到撤离绝不超过15秒。”
包荣兴趴在桌上,手指在地图上画着一圈套一圈的同心圆:“那同心圈呢?一圈套一圈的那种,是不是就得死磕中心?像抢糖果似的往中间挤?”
“同心圈得‘卡层压进’,急着扎中心只会被当成活靶子。”罗辑摇了摇头,拿起笔在同心圈上画了几道平行线,“得先占住每一圈的‘高低坡交界带’,这地方既能防远处的狙,又能快速推进。魏琛架着高倍镜守在上坡,选一棵有分叉的树干当掩体,枪管卡在树杈里,镜头扫过下方的每一寸草地,连风吹草动的频率都得记在心里,一旦发现异常,三枪之内必中目标;唐柔蹲在下坡的反斜,手里的喷子枪口冲外,耳朵贴在地面听脚步声,哪怕50米外有人踩断树枝都能分辨出方位;苏沐橙端着步枪站在中间的平地,脚下踩着块显眼的石头,既能给队友当参照物,又能随时支援两侧;叶修则蹲在一块岩石后,手里的平板上记着每一圈的收缩时间和速度,‘第一圈缩完剩3分20秒’‘第二圈缩完剩2分10秒’,算准时间后喊‘推进50米’,全员就像被拧了发条似的,同步向前移动,动作整齐得像训练过千百遍。每缩一次圈就往前推50米,像剥洋葱似的层层递进,等到最后两圈,中心房区里的对手经过多轮消耗,早就人困马乏,这时候再让唐柔拿着喷子冲进去,胜算反而比一开始就硬拼高得多。”
莫凡抱着胳膊靠在椅背上,突然开口:“阴阳圈最恶心,一半圈在房区一半在平原,两边的打法完全不一样,怎么平衡运营和钢枪?总不能把人劈成两半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