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指尖在演算本边缘轻轻敲击着,目光扫过桌上五人的资料卡,语气里带着探究:“那他们的五个个人数据呢?结合运营策略和圈型变化,在雨林、海岛、沙漠这三张图里,能不能单独分析他们的核心数据?我知道他们暂时还没正式参赛,甚至没人见过他们的训练赛,只能靠猜——比如唐柔的突击成功率、魏琛的架枪命中率、苏沐橙的侦查覆盖范围……就算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训练,这些数据模型总能推导出个大概吧?”
她话音刚落,旁边立刻响起一阵细碎的骚动。方锐从椅子上欠了欠身子,手里转着的笔“啪”地掉在桌上,他弯腰捡笔时嘟囔道:“连训练赛都没人见过,光靠模型推导,能准吗?我猜唐柔那丫头在雨林里,估计得凭着一股子冲劲瞎打,能不能中全看运气。”包荣兴则瞪大了眼睛,手指在资料卡上戳来戳去,好像这样就能把那些数字戳活过来:“唐柔姐姐的突击成功率……是不是就是她打游戏时‘砰砰砰’打倒人的次数呀?没人见过她训练,说不定她在雨林里躲树后面,等着人来的时候腿都在抖呢。”乔一帆推了推眼镜,轻声补充:“应该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吧?雨林的树多,海岛的房子密,沙漠空旷,这些对数据的影响肯定不一样。没人见过他们练,只能猜魏琛在雨林架枪时,会不会因为树太多看不清,总担心背后有人偷袭,手都在抖?”莫凡抱着胳膊靠在椅背上,嘴角撇了撇:“我觉得吧,再精准的模型,也不如看他们实际练几局来得实在。现在啥都没见过,说唐柔突击成功率高,我可不信,说不定她在沙漠里连枪都端不稳。”安文逸则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笔尖悬在纸上,等着记录关键信息,时不时抬头看看罗辑,眼神里满是期待,却也带着几分不确定:“没人见过训练,所有数据都只能是推测,比如苏沐橙的侦查范围,会不会在雨林里因为树太多,无人机根本飞不远?”
罗辑原本正要开口,被这一连串的声音打断,他抬了抬眉毛,目光扫过身边五人,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又不容置疑的认真:“是我来搞数据还是你们搞数据?要讨论也得等我把数据讲完,不然东一嘴西一嘴,最后谁也听不清。就算没人见过训练赛,数据模型也能根据他们的性格、过往表现推导个大概,总比瞎猜强。”
这话一出,几人顿时安静下来。方锐干咳两声,坐直了身子;包荣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收回了戳着资料卡的手指;乔一帆点点头,示意罗辑继续;莫凡挑了挑眉,没再说话;安文逸则握紧了笔,准备记录。
罗辑这才清了清嗓子,从资料夹里抽出五张表格,每张表格上都标注着姓名和地图,数据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他将表格在桌上铺开,逐一讲解,声音平稳而专业,仿佛在剖析一件精密的仪器。
“先看唐柔的突击位数据。”他指着雨林那张表,指尖点在“近距离遭遇战”一栏,“在雨林切角圈,没人见过她训练,但从她敢打敢冲的性格看,优势应该极其明显:依托树木掩护,突进速度可达每秒3.2米,比同位置选手快0.5米——这是猜的,但符合她的风格;近距离腰射命中率78%,配合喷子武器,遭遇战胜率高达89%,比平均水平高出30%。但她的短板也很突出——持续作战能力弱,超过15秒的缠斗,体力值下降会导致反应速度变慢,胜率会骤降到52%。这意味着在雨林,她适合‘闪电突击’,打完就撤,不能恋战。没人见过她怎么打,但这种‘快打快撤’的路数,肯定是她的首选。”
方锐忍不住插了句嘴:“我就说她那打法得速战速决,虽然没见过训练赛,但上次听人说她玩别的游戏就这风格,缠久了果然容易出事。”见罗辑看过来,他连忙摆手:“你继续,你继续。”
罗辑顿了顿,翻到海岛的数据页:“到了海岛房区,环境对她更有利。没人见过她在房区怎么打,但猜她的转角预瞄反应时间0.3秒,比雨林快0.1秒,转角伏击成功率76%。房区的墙壁能帮她阻挡部分火力,让她可以更从容地换弹、调整姿势,缠斗时间能延长到25秒,胜率仍能保持在70%以上。利用房区掩体打一波流,效率比雨林更高——这是根据她喜欢利用障碍物的习惯猜的。”
“这个我信!”包荣兴突然喊道,又赶紧捂住嘴,小声说,“就算没见过训练,唐柔姐姐那么聪明,肯定知道躲在门后等别人进来,‘砰’地一枪,多简单。”
乔一帆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我记得她以前玩游戏就喜欢绕后,在海岛房区多的地方,她肯定更擅长绕到对手背后偷袭,虽然没人见过,但这个猜测应该靠谱。”
罗辑继续讲解:“那沙漠呢?沙漠缺乏掩体,她的突击方式会受到很大限制。没人见过她在沙漠的表现,但猜她远距离被狙击的概率增加到45%,比在雨林高20个百分点;突击成功率降到60%,主要是因为没有遮挡,容易被集火。不过她的移动射击稳定性强,在沙漠的沙丘间游走时,跑动射击命中率55%,比一般突击手高10%,适合‘打带跑’的战术——这是根据她跑得快、反应快猜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