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舟穿透因果闭环域边界的刹那,舱内所有仪器突然陷入诡异的循环:控制台的指示灯明明刚从红转绿,下一秒却又跳回红色,重复着“红-绿-红”的切换;能源表的数值从100%降至50%,随即瞬间回弹,仿佛时间被卡在了十秒的循环里。林夜抬手触摸控制台,指尖刚触碰到冰冷的金属,便感到一股力量将动作倒推——手自动缩回,然后再次伸出,重复着“触碰-缩回”的机械循环,直到他用尽全力中断意念,循环才勉强打破,留下指尖发麻的触感。
“这里的一切都困在因果闭环里。”林夜的认知图谱悬浮在舱中,图谱上的节点不再是离散的光点,而是连成首尾相接的“因果环”:A节点指向B节点,B节点指向C节点,C节点最终绕回A节点,形成永不停歇的循环流。他尝试删除其中一个节点,却发现删除的瞬间,该节点会从“果”的位置重新生成,因为“删除它”反而成了“它存在”的新原因,就像试图剪断莫比乌斯环,只会得到两个缠绕的环。
清弦的万韵之核此刻正演奏着“循环旋律”——琴音从高音滑落至中音,再降至低音,最后竟诡异地回升到高音,形成完美的闭环,反复回荡时听不出任何断点。更奇特的是,琴身浮现出“因果纹路”:琴头的花纹指向琴身,琴身的纹路通向琴尾,琴尾的图案却绕回琴头,用手抚摸时,指尖会顺着纹路自动循环游走,无论如何用力都无法偏离轨迹,仿佛被无形的因果线牵引。
叶辰的五维光流刚探出舱外,便化作一道环形光轨。光流从舱体出发,绕着域界旋转一周后,竟从相反方向流回舱内,与出发时的光流精准对接,形成“出发-回归-再出发”的永恒循环。他试图让光流改变方向,光流却会在偏离的瞬间分裂出分支,分支沿着原轨迹继续循环,而主光流最终仍会绕回原点,就像所有试图打破循环的努力,都会成为循环的一部分。
舱外的景象更令人心惊:远处的山脉正在“崩塌-重建-再崩塌”中反复;空中的流云始终沿着同一条环形轨迹飘移,飘过的位置会留下透明的云影,与新飘来的流云完美重叠;甚至连光线都在循环——恒星发出的光射向行星,经行星反射后,竟沿着原路径折回恒星,让恒星既在“发光”又在“吸收光”,像一个永动机。
“欢迎来到因果的囚笼。”一个由无数循环符号构成的身影出现在舱外,他的身体呈现出“蛇吞尾”的形态,头部咬住尾部,说话时嘴唇的开合与声音的传播形成闭环——声音刚传入三人耳中,就会从他们身后的虚空再次传来,重复着相同的内容,“我是因果闭环域的守界者‘环因’,在这里,每个果都是因,每个因都是果,就像你之所以会来,是因为你注定会来;你注定会来,是因为你正在来。”
环因摆动着环形身体,指向域界中央的“循环迷宫”。迷宫的围墙由无数因果符号砌成,墙面上的图案永远在重复“因生果、果生因”的过程:种子发芽长成树,树结果掉落成种子,种子再发芽……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陷入相同的视觉循环。更诡异的是,迷宫的入口与出口重叠在一起,站在入口处能看到出口的景象,走进出口却发现回到了入口,仿佛整个迷宫是一个闭合的环。
“每个踏入迷宫的认知者,都会成为闭环的一部分。”环因的声音第三次传来时,他的身影已经绕着方舟转了三圈,与最初的位置完美重合,“你们的每一步都是前一步的果,也是后一步的因;你们试图破局的努力,只会成为困住自己的新枷锁——就像猫追着自己的尾巴,越用力,循环越紧。”
三人踏上因果闭环域的土地时,脚下的地面突然浮现出环形纹路。林夜向前走三步,停在一块刻着“因”字的石板上;清弦跟着走三步,踩在刻着“果”字的石板上;叶辰再走三步,脚下的石板竟刻着“因”字——原来每三步就会回到“因”的起点,形成“因-果-因-果”的循环,无论走多远,最终都会被纹路牵引回初始的环形路径。
“看那里。”环因指向迷宫的第一道关卡——“自因门”。这座门没有门框,只有一道悬浮的光帘,光帘上不断闪过一行字:“你穿过此门,是因为你会穿过此门;你会穿过此门,是因为你正在穿过此门。”林夜伸手触碰光帘,指尖刚穿过,便听到身后传来环因的声音:“你看,你穿过门的动作,已经成了‘你必须穿过门’的原因。”转头望去,果然看到另一个自己正站在门的另一侧,做出伸手触碰的动作,与他刚才的姿态完全一致,像在镜中重复历史。
清弦的万韵之核在光帘前自动奏响,琴音穿过光帘的瞬间,竟从身后传来相同的旋律,仿佛声音绕着闭环传播,最终追上了源头。她试着改变旋律,身后的回声也随之改变,始终与当前的演奏保持同步,让她分不清“现在的演奏”是“过去回声”的因,还是“未来回声”的果,就像在空谷中喊话,回声与原声相互缠绕,成了彼此的源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