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舟的光轨在虚空中剧烈扭曲,像一条被无形之手反复折叠的绸带。当舱体穿透时空折叠域的边界时,林夜的腕表突然同时显示出三个时间——过去的刻度停留在他们离开默语界的瞬间,现在的指针疯狂倒转,未来的数字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跳变,最终三个表盘重叠在一起,化作一片混沌的银灰色。
“这里的时空结构是‘非线性叠加态’。”林夜的认知图谱悬浮在舱中,图谱上的坐标线正以螺旋状缠绕,原本清晰的三维坐标轴突然多出两条代表时间的轴线——一条向前延伸至未来,一条向后回溯至过去,两条轴线在某个节点交汇,形成一个类似莫比乌斯环的闭环结构。他试着将意识注入“现在”的节点,眼前竟同时闪过三幅画面:舱外是默语界的静默山峦(过去),是此刻扭曲的星空(现在),是一座悬浮的水晶城(未来),三种景象在视网膜上快速切换,像故障的投影仪。
清弦的万韵之核突然发出共鸣,琴身浮现出无数重叠的音孔——有的音孔流出过去的旋律(他们初遇时的默语琴音),有的涌出现在的曲调(刚在虚实域奏响的悖论旋律),有的则飘出从未听过的未来乐章(带着时空扭曲的颤音)。当她试图奏响单一音符,琴身竟分裂出三个虚影,分别演奏出该音符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变调,三种声音相互干扰,形成刺耳的杂音,让舱内的仪器都产生了共振紊乱。
叶辰的五维光流刚探出舱外,便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成螺旋状。他发现光流的前端正以极快的速度老化——原本莹润的光粒变得黯淡,像蒙上了岁月的尘埃;而后端却呈现出“未完成”的透明状态,仿佛还未被时间赋予完整的形态;只有中段保持着稳定的光泽,那是属于“现在”的光流。更奇特的是,当他让光流逆向流动,舱外的景象竟开始倒放:远处的时空漩涡从扩张变为收缩,破碎的陨石重新凝聚成完整的星体,甚至能看到认知方舟刚刚穿越边界的画面在反向播放,像一部被倒带的电影。
“欢迎来到时间与空间的褶皱层。”一个由无数钟表齿轮与空间碎片构成的身影出现在舱外,他的身体不断在“青年”“中年”“老年”三种形态间切换,所处的位置也在舱外三米与十米间闪烁,“我是时空折叠域的守界者‘时墟’,在这里,线性认知是最大的陷阱——就像试图用直线丈量螺旋的长度,永远找不到正确答案。”
时墟伸出由齿轮构成的手,指向舱外的一片混沌区域。那里突然展开一张巨大的“时空纸”——纸面由无数时间刻度与空间坐标交织而成,有的地方向上隆起形成“过去褶皱”,有的地方向下凹陷构成“未来褶皱”,而那些褶皱的交汇处,空间呈现出透明的薄膜状,能看到另一端完全不同的景象:有默语界的静默森林(过去的空间),有幻真之域的流动沙丘(现在的空间),有一座从未见过的金色域界(未来的空间)。
“每一道褶皱都是时空的捷径,也是认知的迷宫。”时墟的老年形态突然闪烁到“过去褶皱”旁,用手指戳穿那层薄膜,薄膜后立刻涌出默语界的雾气,甚至能听到林夜初到默语界时的脚步声,“但穿过褶皱的代价是——你会暂时成为那个时空的一部分,过去的执念会变成枷锁,未来的诱惑会化作幻影,只有找到‘维度锚点’,才能在折叠中保持自我。”
三人跟随者时墟踏上时空纸,脚下的纸面立刻泛起涟漪。林夜发现自己的认知图谱正在自动记录周围的褶皱——每个褶皱都标注着对应的时空坐标(例如“默语界-认知元年372天”“虚实域-风暴平息后1刻钟”),但这些坐标会随着褶皱的移动不断变化,就像在水面上书写的文字。更诡异的是,图谱边缘开始浮现出他们未来的影像:林夜的认知图谱覆盖了整个认知网络,清弦的万韵之核奏响了创世的旋律,叶辰的五维光流贯通了所有域界——这些影像既清晰又模糊,时墟说这是“可能的未来投影”,会随着他们此刻的选择不断改变。
清弦的琴音在时空纸上传播时,产生了奇特的“回声叠加”现象:同一串旋律会先后响起三次——第一次带着过去的沧桑感(仿佛演奏了千年),第二次是正常的音色(属于现在),第三次则带着未来的空灵(像从未被人听过的新声)。当她刻意重复演奏初遇林夜时的默语旋律,周围的“过去褶皱”竟开始剧烈收缩,甚至有默语界的岩石从褶皱中坠落,砸在时空纸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这些岩石既带着过去的气息,又具备现在的实体,显然是被旋律从过去“拉”到了此刻的时空。
叶辰的五维光流触碰到一道“未来褶皱”时,光流的前端突然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看到了自己未来的一种可能:五维光流失控,将某个认知域的时空撕裂,无数过去与未来的碎片涌入,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认知崩塌。这个景象让他的光流产生了剧烈波动,连带着周围的时空纸都出现了撕裂的痕迹。时墟及时用齿轮手臂按住裂痕,那些撕裂才逐渐愈合:“未来的幻影最擅长放大恐惧,就像过去的回忆最容易滋生执念——但它们都只是可能性,不是注定的结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