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359章 大队新村建设指挥部

花开春来晚 第359章 大队新村建设指挥部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1975年的冬天,寒风虽刺骨,却吹不灭樟木大队人心中的热情与期待。12月4日,星期六,这一天在樟木大队的历史长河中,被深深镌刻,成为了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在未来的许多年里,当大队的老干部们围坐一起,闲聊往事时,这个日子总会不经意间从他们的口中流淌而出,带着岁月的沉淀与感慨。

对于那些亲身经历了这一天的人来说,当时的他们或许并未意识到这个日子的特别之处。下午,当夕阳渐渐西沉,接近散工的时刻,大队的喇叭里突然传来了一则通知:晚上7点30分,大队的所有干部必须到大队部开会,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这样的通知,对于干部和社员们来说,已经听得太多了,他们早已麻木,心中最多只是泛起一丝波澜,猜测着可能又是政治学习之类的内容。

刘正茂,作为大队的一员,晚饭后并未急于休息,而是回到了知青点,伏案继续撰写着他的文案。待他处理完手头的工作,赶到大队部时,只见办公室里已经挤满了人,近三十个身影将整个屋子填得满满当当。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雾,仿佛连眼睛都快要被这烟雾所熏得睁不开了。武齐悦,一个性格直爽的女性干部,正大声地斥责着那些在室内抽烟的男干部们:“你们能不能到外面去抽烟?看看这办公室里,都成什么样子了!”

听到武齐悦的抗议,古大仲,大队的支书,默默地掐灭了自己手中的香烟。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听从了武齐悦的劝阻,刘昌明便是其中之一。他对着武齐悦嬉皮笑脸地说道:“武主任,别把大伙都当吴奇伟,你讲什么他就当圣旨。”这句话里,暗含着对武齐悦丈夫吴奇伟的调侃,说他是个妻管严。

武齐悦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她立刻反击道:“你行,散会我就去跟你老婆讲,这几天你又勾搭大队的女知青了。”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刘昌明的心脏。刘昌明的老婆是个出了名的醋坛子,只要看到他跟其他女人单独讲话,回家必定要大吵大闹一番。因此,听到武齐悦的话,刘昌明顿时急了:“你可别乱讲,这事不能乱造谣的。”

就在这时,刘正茂走进了办公室。古大仲见状,大声地吼道:“好了,都找位置坐好,准备开会。”随着古大仲的话音落下,原本喧闹的办公室逐渐安静了下来。

古大仲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想必大家都盼望尽快住进新房吧?今天的会议,只有一个内容,那就是上马新村建设项目。我们大队的这个项目,已经受到了上级的重视和支持,其中省领导更是明确表态,要把我们大队建设成省级典型单位。我们不能辜负省领导的期望,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把目标定得高一点,争取让樟木大队和大寨、大庆齐名!”

古大仲的话音刚落,办公室里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深知新村建设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樟木大队上千社员和知青的生活条件,更关系到江南省的荣誉。因此,对于这个项目,每个人都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接下来,郭明雄大队长也发表了讲话。他同样是一个长于干实事、不善于言辞的基层干部。他只简短地说了两句话:“我坚决执行支部的决定,保证完成分管任务!”这两句话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力量,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古大仲见状,接过话题继续说道:“下面请刘正茂副大队长布置具体工作。大家都听好了。”

刘正茂站起身来,晃了晃手里拿着的几张信纸,然后说道:“各位同事,大家都知新村建设的重要性。往小了说,它事关樟木大队上千社员和知青的生活条件;而往大了讲,它关系到江南省的荣誉。所以,我们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我再次强调一下,按照大队支部的决定,新村建设项目从明天起正式启动。这个项目总投入将达到70万,预计工期为两年。”刘正茂的话音刚落,办公室里便发出了一阵躁动声。大家都知道翻建新村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但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多。70万,对于樟木大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樟木大队1974年全年的现金收入才3万多。而今年的收入虽然还没公布,但按照去年的收入来算,这70万几乎预支了未来几十年的收入。

古大仲见状,连忙发声提醒道:“安静!让刘副大队长继续说。”

刘正茂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为了搞好新村建设,大队将成立新村建设指挥部。以古大仲支书为指挥部主任,我和郭明雄大队长任副主任。指挥部下设财务组、施工组、宣传组、外联组、行政组和监理组。其中,财务组长由大队的马会计兼任;施工组组长由刘昌明同学担任,副组长由吴克强同志担任;宣传组组长由冯婷同志担任,副组长由郝利基同志担任;行政组组长由武齐悦同志担任,副组长由郭小毛同志担任。这里需要强调一句的是,保卫工作由行政组兼理,不另设保卫部门。”

“外联组由我兼任组长,副组长由刘子光同志担任。至于监理工作,由于它专业性很强,大队内部没有专业人才,所以我们打算聘请专业设计师来担任监理组长。以上人事安排,如有异议,请及时向大队支部汇报。”

支书和大队长都是行伍出身,深受部队影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因此,古大仲立刻纠正了刘正茂的话:“这是大队支部的决定,不存在意见一说。小刘,你继续讲。”

古大仲的话虽然严厉,但却也是事实。做大事,前期可以讨论和争辩,一旦决定下来后,就必须要齐心协力去做。如果再受个人意见的干扰,那就没办法做事了。

刘正茂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项目启动后,从明天起至12月20号为准备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要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准备期限结束后,我们再择期正式开工。”

“在准备期限内,施工组要配合行政组搭建指挥部的办公场地。行政组组长武齐悦同志要负责搭建指挥部的基本架构。同时,施工组还要在规划区域内清理出学校、卫生院、礼堂、运动场和商业区的地皮。另外,建筑材料的场地以及堆放棚,也由施工组自己准备。”

“宣传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前期。宣传工作对于新村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宣传组应该利用一切手段来维护和扩大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例如:采用板报、标语、彩旗、展架、媒体等等所有能想到的手段。至于形式上,也不限于简单的项目介绍,还可以利用诗歌、快板、记者采访等方式来发动社员集思广益。我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樟木新农村建设在省内独树一帜、鹤立鸡群。”

被刘正茂提到的各个部门都在快速地记录着他的讲话内容。尤其是武齐悦,她以前负责的是妇女工作,现在被任命为行政组组长,实际工作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她虽然缺乏经验,但打算会后再找刘正茂请教。

“外联组的工作不仅仅是销售进货和采购原料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我们手里的所有资源来为大队拉来更多的资源。比如:上级的支援、媒体记者的报道、建材指标等等。会后,我和刘子光同志会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保卫组的工作重点是保障建设施工的正常运行,防止坏分子破坏和偷窃建筑材料。”刘正茂的话音刚落,整个办公室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马会计举手发问:“刘知青,那我们财务部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呢?”

刘正茂看着马会计,认真地说道:“财务组的工作同样重要。你们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并与设计师和聘来的预算会计密切配合,控制好工程成本。同时,还要及时给支援队伍结算款项。”说到这里,刘正茂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马会计一眼:“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马会计能够认真对待。”

马会计闻言,心中不禁一凛。他深知自己以前的那些小动作已经引起了刘正茂的警觉。因此,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注意,不能再让刘正茂抓到自己的把柄。

刘正茂阐述完毕后,古大仲紧接着发言,他强调:“刘副大队长所提及的各项事务,各部门需全力以赴,同时,各生产队既有的工作任务亦不可有丝毫懈怠。冬小麦与油菜虽已播种入土,但后续的维护工作同样至关重要。至于冬季水利修缮,它关乎来年的农业生产,务必按期圆满完成。”

“展望来年春日,大队计划新增植树五千棵,树坑需提前筹备就绪。而养殖与副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支柱,其稳定性不容小觑,老郭,这一重任就交由你来监督落实。”

郭明雄信心满满地回应:“请支部领导放心,我必将不负所托,力争至明年底,生猪养殖量突破五千头大关,副业收入实现三倍增长。”鉴于今年副业实际运营仅三个月,只要原料供应稳定,明年实现三倍增长的目标并非难事。

“希望大家都能以老郭为榜样,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这里我要表扬何福营同志,自从他接手开放日活动后,大队开放日是搞得有声有色,不但参观者日益增多,伴随而来的收入也是一周比一周多,给大队带来了不小知名度和经济收入。此外,虽我名义上担任指挥部负责人,但日常具体事务将由刘副大队长主持,大家有任何问题可直接向他汇报。”古大仲一番话,巧妙地将工作重心转到了刘正茂身上。

会议虽简短,但会后各部门纷纷找刘正茂细化任务与策略,直至深夜十二点多,刘正茂才结束公务,返回家中。

冬夜静谧而迷人,远近农舍的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在这寒夜中宛如璀璨的明珠。高低不平的山丘在夜色中影影绰绰,宛如神秘的巨兽蛰伏。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打破了夜的寂静。池塘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点点繁星,如梦如幻。这冬夜,充满了宁静与祥和,令人陶醉其中。

晚上气温仅有几度,刘正茂、冯婷、刘子光这三位知青,相较于其他社员,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但即便如此,这个时候身上也仅仅穿了两件衣服,他们结伴而行,迈着沉重的步子往知青点走去。一路上,三人被冻得直喘白气,双手都紧紧揣在裤兜里面。

冯婷满脑子都在思考着宣传新农村的方法,虽然刘正茂在会上已经就宣传方式进行了提点,可她还是未能想到着力点。

“刘正茂,你能给我讲讲,具体该怎么样宣传新农村吗?”冯婷跟刘正茂讲话,向来都是直来直去,毫无上下级的顾虑。

虽然夜色漆黑,看不清冯婷那张俏脸,刘正茂还是习惯性地转头看了看她,然后反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我能想到的,你在会上都讲了,但是我究竟该以什么角度入手?”冯婷问道。

让冯婷伤透脑筋的事,在刘正茂这里却易如反掌。这个年代的人都很单纯,包括媒体的记者在内,基本都是只要你敢讲,他们就敢写。倘若能应付上级的任务,他们甚至可以不用动脑,按照上级的思维来写。所以才有了亩产万斤那样荒唐的新闻上报。

如果不是现在的政治氛围对经济有着严格的限制,刘正茂也敢效仿后世的那种吹牛方法,尽走些耸人听闻的路子进行宣传。

即便受到大环境的压制,刘正茂还是有办法制造噱头,大不了就是让宣传披上时代的外衣。

“冯大姐,你认真看过新设计图没,尤其是那张效果图,你难道没受到一点启发?”刘正茂调侃道。

“我比你俩都大,当然是你们的姐姐。姐姐找弟弟帮个忙,怎么了?”冯婷根本不在意刘正茂的嘲讽,反而顺杆而上。

“我问你,对效果图怎么看?”刘正茂追问。

冯婷回答:“好啊!”

“就这样,没有其他的了?那你讲讲好在哪里?”刘正茂可不想下属不动脑筋,有问题就找自己解决。加上自己的知识范围和精力都有限,让下属充分发挥能力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他引导冯婷去解决问题。

刘子光自己也有很多问题想问刘正茂,见冯婷抢了先,他也不由自主地被代入冯婷的角度思考解决方案。

冯婷犹豫着讲出自己对效果图的观感:“那张效果图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直观、明了。”她停顿一下,等待刘正茂的反馈。

但刘正茂没说话,冯婷又接着说:“效果图比设计图更吸引人,因为图上有宽阔的马路,还有花园、广场、商店、电影院、医院,甚至还有游乐场。另外,马路边的行道树是水果树和樟树。”

冯婷竭力回忆着效果图上的画面,记起一样就讲出一样的名字。

刘正茂问:“你觉得这些东西,对外人有没有吸引力?他们想不想住进这个环境的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