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358章 申请宅基地

花开春来晚 第358章 申请宅基地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坐在办公室,看着他们的惊惶之态,刘正茂觉得颇为有趣,索性缄口不言。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发言,却始终未能商议出结果。这时,古大仲才发觉刘正茂一直未发表意见,于是问道:“小刘,你有何想法?”

“方才,顾哥为我们讲述了省里开会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大家无需过于着急。上级尚未正式下达通知,我们可以借此时间做好准备。”刘正茂回答道。

“正是由于准备时间过于短促,我们才心急如焚啊。”古大仲回应道。

“尚有二十多天,应付采访的时间应当足够,我知晓大家担忧宣传内容匮乏,实际上吧,只要我们思路开阔,我们已然取得了诸多值得宣传的成绩。”刘正茂依旧不紧不慢、侃侃而谈。

被刘正茂的话勾起了兴趣,古大仲问道:“新农村建设还是一片平地,哪有什么成绩?小刘,别拐弯抹角,直接讲。”

“哈哈,支书,莫急莫急,我真未绕弯子。在座各位都清楚,樟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基于《樟木发展愿景计划》发展而来,我们的《愿景计划》可是涵盖了农林牧副渔以及思想建设等诸多方面。大队今年在农业、副业、牧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皆取得了斐然成就,这些皆是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先从这些方面着手做文章。至于基建方面,这关系到百年大计,在建筑质量和安全上绝不能掉以轻心,故而急不得。”

“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我们不能毫无动静,所以我建议,先将学校、卫生院和礼堂等工程提前动工,并运用大幅宣传画加以宣传。”

刘昌明不明所以,问道:“刘知青,办公室明显不够用,为何不先开工建设办公楼?”

刘正茂只回了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众人皆不愚笨,一听便心领神会。此乃为满足宣传之需。

古大仲实乃干才,其执行力甚强,却不擅谋划。加之大队今年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刘正茂亦已证明自身能力。

古大仲目光横扫一圈会场,见其余人皆无发言之意,遂对刘正茂道:“小刘,你主管大队的规划,如今究竟该如何行事,还是由你拿定主意。”

其他人未曾经历此等大事,省里的典型,乃大队的荣耀,同时亦是政治任务。在座之人虽在樟木大队内部颇具话语权,但谁也不敢在政治方面犯糊涂,乐得让刘正茂出头。

“支书,其实吧,此事亦无甚了不得,况且当下我们尚未接到上级通知,我们循序渐进做好准备,待上级具体通知下达,再采取应对之策亦不为迟。”刘正茂云淡风轻地讲道。

古大仲岂敢掉以轻心,即刻急切道:“小刘,我的意思还是提前做好筹备,不然,过完元旦,省里果真派来记者采访,而我们这里却冷冷清清,实在难以交代啊。”

“支书,我适才已讲,按部就班准备,并非为了应付采访,而是依照我们自身的节奏准备,当然,某些步骤,亦可做些调整。”刘正茂自有想法,不愿为了所谓政绩,在大队的百年大计中弄出些华而不实的豆腐渣工程。

郭明雄反应迟缓,一时未能理解刘正茂的话语,问道:“刘知青,你直说,究竟要如何去做?”

“首先,刘昌明主管从当下开始,在设计师的指导下,于规划位置启动学校、卫生院、礼堂的筹建工作。宣传部要将工作重心置于绘制村庄设计效果之上,具体情形需与设计师沟通。我强调一点,新村建设前期,宣传部的工作成效,至关重要,千万不可疏忽懈怠。”

有过一世经历,刘正茂深知 ppt 的威力,某位贾总,便是凭借 ppt 讲故事,圈了数百亿。如今的人思想单纯,更是容易被说服。

“聚全大队之力,想尽一切办法筹建建材。支书,我提议,不管是谁,只要能为大队搞来钢筋、水泥、玻璃、木材等短缺物资,大队便给予相应奖励。”

刘正茂提及的皆是需指标的建材,新村建设所需的建材数量庞大,自然非刘正茂一人所能解决。发动群众的力量去筹备,着实是最佳之法。古大仲表态:“不论通过何种渠道,但凡能为大队搞来建材指标的社员知青,大队一律予以奖励,成绩卓越者,可调任至外联部任职。”

古大仲之意,有能力搞到指标之人,或许能转为脱产干部。

刘正茂继续道:“至于沙子和卵石,前期需求不大,大队江堤内那一片沙地里的沙石,正好加以利用,为日后改为池塘和水田做准备。”

办公桌上的电话不合时宜地响起,古大仲坐在旁边,顺手拿起听筒,简单接听之后,即刻满脸堆笑地回应了一连串:“是、是、是,我们准时到。”

放下听筒,古大仲强作镇定地对众人说道:“市府周秘书打来的,星期一上午九点,让我和小刘准时在省府大门前集合。”

何福营马上说道:“好事,我们赶紧做好动工的前期准备。”

古大仲对顾正宇说道:“顾设计师,明日上午,能否组织所有设计师来樟木大队,我们碰个头,把事情敲定。”

“行,我等下便回城,赶在明日早上八点抵达这里。”顾正宇回答。

古大仲站起身来:“下午就到此为止,小刘,你好好琢磨琢磨,晚上召开所有干部会议,由你负责分配任务。”

散会后,刘正茂紧急打出两个电话,分别联系南阳和沈阳两个军工单位,让他们依照上次那般,分别运来一万斤小麦和黄豆至樟木大队,而后空车前往沪市拉自行车。

同时,又接到甘桂军打来的电话,他告知刘正茂,莲城钢厂的后勤处长要求更改见面时间,他明日来樟木大队这边见刘正茂,顺便游玩。

待到吃晚饭时,大队被定为省级典型,省里要奖励一台汽车之事,已被传得满城风雨,所有社员皆在议论此事。

立冬过后,天气渐凉,阴霾的天空中堆积着厚重如铅的云层,阳光仿若承载着无尽的愁苦,全然没了夏日那股盛气凌人的劲头。

冷风呼号着穿梭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无情地吹拂刮掠。树木早已褪去昔日的葱茏翠绿,枝干变得光秃秃的,在风中瑟瑟颤抖,宛如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那些曾经繁茂的枝叶,如今已化作地上的层层枯黄,被风卷起,四处飘飞,悄然融入泥泞,化作来年重生植物的滋养肥料。

大地暂时丧失了生机,田野里一片荒芜,曾经肥沃的土地此刻显得干涸贫瘠,秋收后播撒的草籽,正逆势顽强地发芽,拼尽全力向世界展现自己短暂的生命。残留的稻茬在风中孤独地挺立,见证着曾经的丰收盛景与如今的萧瑟凄凉。

风,依旧不停地呼啸着,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它吹过树林,吹过田野,吹过农舍的屋顶,发出呜呜的哀鸣声响。

天空中的云,随风飘游,依旧那般洒脱不羁。那偶尔露出的一丝阳光,也无法驱散这浓浓的荒凉氛围。村庄在这样的初冬里,显得格外寂静和冷清,仿佛在默默地承受着季节更替所带来的落寞孤寂。

从大队办公室出来后,冯婷和刘正茂并肩往知青点方向走去。今日刘正茂一改往日那风风火火走路的劲头,缓缓踱步前行,满脸凝重,既不言语,眼睛茫然地望向远方。

眼见刘正茂展现出成熟稳重的模样,冯婷心里莫名地怦然一动,理智旋即让她清醒过来,心中暗自给自己找寻理由,年龄相差过大,切勿胡思乱想。

会议上,刘正茂提出要宣传部绘制大幅效果图,目的显然是应对年初的媒体宣传,自己根本毫无这方面的经验,本想问刘正茂,可刘正茂此刻的模样,应当是在思考重大问题,不便打扰。

跟在刘正茂身旁,冯婷同样缓缓踱步,思绪天马行空,想着自己的心事。

从办公室出来后,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刘正茂进入放空状态,这种情形或许有几分钟,亦或许是几十秒,他自己并不知晓,反正就是不知不觉间又回归现实。

拐到眼前的岔路口,同行的冯婷终于开口问道:“刘正茂,你要去往何处?”

“我去宅基地那边瞧瞧。”刘正茂答道。

对于刘正茂申请宅基地之事,冯婷心中早想探个究竟,可她为人谨慎,不会在人多之时询问刘正茂,此刻恰无他人,冯婷觉得时机适宜,便轻声问道:“刘正茂,你当真不打算回城了?”

“没错,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志不移。我坚决追随伟人,安心上山下乡,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刘正茂不假思索,脱口便是两句被街道和居委会喊得烂熟的口号。

最初两批知青便是被这些口号所蛊惑,主动申请前往最为艰苦偏远的农村。

待他们这些人抵达农村,发觉全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般,将信息反馈回去后,下放便成为一项政治任务。

“少跟我胡言乱语,讲真话,你究竟是作何想法?”冯婷白了刘正茂一眼,她才不会相信刘正茂所说的这番鬼话。

“跟你说实话吧,我真的只是想试验新的建筑方法,再无其他念头了。”刘正茂答道。

“你又骗我,即便要做实验,大队亦能进行,你没必要申请宅基地,自己花钱来搞。”冯婷继续刨根问底。

见冯婷不信,刘正茂解释道:“新建筑方法所需的材料,比现有方式要求高许多,如果建成,房子的质量也会好上不少,但是费用略高,这便是我选择在序伢子家旁边的缘由。”

“大队是开展规模建设,受政治和经济条件所限,或许并不适合新建筑方法。所以,我便自己掏腰包建个样板出来,让大家目睹实物后,有了对比方能做出抉择。”

“你申请了宅基地,即便在此落户,恐怕就难以回城了。”冯婷为刘正茂着急,她认为这是刘正茂的疏漏之处。

“呵呵,真到了那一天,届时走一步看一步吧。”刘正茂嘴上这般说着,但心里却在想,根本无需找人谋取招工指标,至多等上两年,我便能通过高考回去。何况在这里也不错,自己想做何事便能做何事,根本无人管束。

两人聊着,便来到序伢子家门外,听到里面有人讲话,刘正茂朝屋里喊了一嗓子:“序哥。”

屋里有女声回应:“他去老王家做饭了。”

冯婷赶忙给刘正茂解释:“是蓝桂英,她们在此准备明日小吃的材料。”

出于好奇,刘正茂走进院子,发现院子里用各种木盆、木桶,还有陶瓷缸装着形形色色的小吃原料。

堂屋的八仙桌上,摆放着好多瓷碗,里面全是上乘的小吃。

见到刘正茂和冯婷进来,正忙着准备食材的蓝桂英等社员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围过来打招呼。

“刘知青、冯知青,你们来得正好,尝尝我们做的小吃,看看是否合你们的口味?”

何福营颇有心机,为了向刘正茂示好,特意让 16 随的序伢子担任小吃项目主管。一个小孩子,仅有热情定然难以成事,前期有程地主给序伢子当助手。

程地主被何福营调去管理餐饮后,就由第四生产队长常平的老婆蓝桂英充当序伢子的助手。

大队帮序伢子家翻新房屋后,这里干净敞亮,又无其他外人打扰,小吃项目便以他家为基地,准备食材、试制新品等皆在此处。

八仙桌上,摆放着六种小吃,皆是今日试制的。

冯婷端起桌上唯一一碗酸辣红薯粉,笑着说道:“正好有些饿了,我吃红薯粉。”

刘正茂拿起一根煮熟的玉米问道:“这是新推出的品种?”

蓝桂英抢着邀功道:“上个开放日,我试着煮了 50 根玉米拿去售卖,没想到卖 3 分钱一根,很快便销售一空。今日更改了配方,添加了些牛奶煮制,刘知青,你尝尝,瞧瞧味道如何?”

每周的开放日,序伢子挑选的人,皆是他以前乞讨时,对他心怀善念的人。这些人加入小吃项目后,见识到小吃赚钱的速度,便绞

脑汁开发新品,使得小吃的品类。从最初的五种,发展至十几种。正因她们的开拓精神,数年之后,樟木大队的小吃,在附近几个城市中声名远扬,成为未来樟木大队旅游的特色之一。

刘正茂掰下几粒玉米尝试之后,提醒道:“玉米尚未煮透,时间稍微煮久一些,奶油味会更加香浓。”

这边,冯婷吃了几口红薯粉后,嘴巴大口喘气,她抽噎着问道:“为何如此辣?”

一个年轻女社员看到冯婷的模样,目光闪躲,强忍着不笑出声。

蓝桂英笑骂那个女社员:“又是你搞的恶作剧吧,白白浪费了材料。”

“我给序伢子煮的粉,只是多放了些花椒粉,谁知晓他提前去做饭了。”那个女社员一边回答,一边给冯婷舀来一碗井水。

“难怪,跟原来的味道截然不同,你没整到序伢子,却让我遭了殃。”冯婷接过水碗,出门漱口后,回来说道。

刘正茂拿起桌上碗里的煮红薯饼递给冯婷,说道:“吃点甜味的东西,就不会觉得辣了。”

嘴唇酥麻的滋味着实难受,冯婷忍住想要骂人的话语,对那个年轻女社员说道:“你真坏,不跟你们玩了,刘正茂,我们走,去看看你的宅基地。”

吴克强带人,用了两天时间,清理出一大片平坦之地。刘正茂用脚丈量之后,估摸这块地大约有近 400 平方米,18 米宽,约 23 米长。这里仅有序伢子一户人家,距离村道 200 多米,从村道进来,先是经过序伢子家,路的尽头便是刘正茂的宅基地。

村道不算宽阔,好在能够单向行驶货车,房屋动工之后,可以用货车将建材运至路边。

围着宅基地走了数圈之后,刘正茂心中寻得了新建房子的设计灵感,为了完善自己的构想,赶忙回知青点绘图,将设计要点记录在纸上,明日交给顾正宇他们去做最终设计定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