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179章 樟木大队社员有盼头

花开春来晚 第179章 樟木大队社员有盼头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短短几个月,樟木大队各方面的变化肉眼可见。原来是全县最穷大队单位之一。只是种植销售蔬菜这一项,现在的经济收入跃居全县前列。

社员的士气也越来越高,大队经济一般时,社员家庭就更加困难,大家追求的是能吃饱饭。经过连续两次全民发放大米,加上开荒所得大米,绝大部分社员在今年春夏已经解决粮食问题。

尤其是蔬菜生长起来后,所有社员家自留地种植的蔬菜,都被优先收购,各家每天有不等现金收入,社员各自心里的目标都不再局限于一日三餐。

自刘正茂帮大队买回三辆自行车后,一半以上的家庭开始存钱,首要目标就是自行车,何福营是其中一个。

有家庭的目标甚至更为宏达,吴喜闻家子女众多,而且都未婚配,吴婶心里是为儿子凑钱盖新房,迎娶儿媳进门。

作为大队层面的设计师,按他原来计划,饲料厂、养殖场、蔬菜基地都应该在双抢前完工投产,实际快到双抢了,除了蔬菜基地产生效益外,捆绑在一起的饲料厂和养殖场还没全面完工,预计要在双抢后才会全面竣工。

晚稻这一块,不归刘正茂管,有谷神坐镇,大队只要全力配合,丰收是不容质疑的。

古大仲在工作会上已经明确宣布,有江麓厂的肥料和上级支援的化肥作底,大队今年早稻与去年相比,增产可能达一成以上。早稻收割后,大队将告别粮食危机。经济工作的重点将转向养殖和副业。

散会后,刘正茂把谷神留下土壤和水源检测单交给冯婷,让她保存好原件,另外还要拍照留底。

离开大队部前,刘正茂邀请罗迈、古大仲、郭明雄、何福营到老王头的屋子来用晚餐,理由是从沪市搞来了好酒,请同事一起分享。

晚餐并不奢侈,红烧桂鱼、序伢子用虾沉子捕捞的小鱼虾做的火焙鱼,另外就是几种蔬菜,几个人实际只有一瓶汾酒。

召集大队领导吃这餐饭,喝酒只是噱头,刘正茂的想在酒桌上商量些事。

例行敬酒后,刘正茂:“各位,吃鱼,新鲜点的河鱼,昨晚才从江里捕到的。”

“刘哥,你请我们吃饭,是否有其他事?”何福营似乎感觉到什么,端着酒杯问。

“主要是请你们来喝酒,顺便和大家聊聊双抢后,我对大队的一些设想。”刘正茂并不遮掩,顺口就讲了出来。

“现在离完成双抢预估还有一个半月,在正式进入双抢前,各工程项目要在保质保量前提下抢进度。”古大仲对刘正茂的话理解不透彻,以为刘正茂问大队在双抢前对各工程的安排。

“古队长,上午我在各工地转了,知道一些情况,在项目负责人督导下,除农校养殖实验基地外,其他几个项目的主体工程在双抢前都能完成,双抢后,基本再收尾,问题不大。”刘正茂讲。

“今天我想跟各位领导商量的是,现有项目完成后,我们大队就在农业、牧业两个方面打下了基础。但是这两个行业是投资大见效慢,而且风险大的事业。我感觉大队还应有见效快的副业,按《愿景计划》配齐农林牧副渔,像这张桌子一样,有多条腿支撑才会稳。”随着刘正茂叙述低头看,木板底下是口水缸,大家不由笑了。

“可是,小刘,我们大队没有技术,没有资源,能搞什么副业?”罗迈讲出心里疑问,虽然不愿承担责任的习惯,但是能把樟木做大做强的事,他还是支持的。

其他几个人也看向刘正茂,罗迈的疑问,他们同样也有,包括在桌上吃饭,没有发言权的冯婷、袁洪刚、序伢子等人,也有疑问。

“支书,伟人讲世上无难事,大队只要想做副业,还是能找到方向,而且也不缺资源,主要还是看我们是否能下定决心。”刘正茂端起又跟在座的碰了一下。

“小刘,你别绕弯子了,直接说吧,大队能做什么副业,只要能搞活大队经济,年底能大把给社员和知青分票子,哪怕再苦再累,我都领头干。”古大仲就是这么直接,对大队有利的事,他都愿意干。

借古大仲表态,刘正茂直接进入主题:“我只讲个人意见,大家共同探讨,看看是否可行?”

“说吧!我们听着咧”,罗迈催促。

“大队在新开发土地上种植了小麦、玉米、红薯、土豆、黄豆,我想问支书和大队长,想过这些作物收获后的去向没,难道全部用作饲料?”刘正茂问。

“除了给饲料厂做原料外,还能卖到粮站充公粮,”古大仲讲。

“大队长,如果真的是这样处理,那还不如全部种红薯,不需要人工照顾,产量还大。我在想,如果大队建一个酿酒作坊,用玉米酿包谷酒;把小麦磨成面粉制成雪白的面条;把黄豆制成豆制品,比如香干、豆怂、腐乳等,利润会比送公粮高十倍以上,副产品如酒糟、豆粕等还能做饲料的原料,一举多得,”讲到这里,刘正茂故意停顿下来。

所有人思维都被刘正茂带入进来,他们都有各自角度的想法。罗迈从刘正茂的话里分析,大队如果真这么干,经济来源会有很大起色,一旦成功,自己这个支书会在公社乃至县里冒头,万一失败,还可以分酒和面粉、面条回家,反正不亏。

古大仲心里想:按刘正茂的安排,大队所有社员和知青,在双抢后都有事做,不会再在家猫冬,避免了很多因闲得无聊而发生的狗屁倒灶的事,最重要的是,年底有大把票子给社员和知青分红,樟木大队只用一年就打了翻身战。

郭明雄心里苦,他想到继双抢后,他又没有休息时间,只能接着领人建厂房,母亲催着相亲的事,又要拖一拖了。

本来以为搞完排灌站工程后,自己就会闲置的何福营,现在心思活络起来,他知道刘正茂提出大队未来要做副业的思路后,大队一定会按刘想的干,现在刘是大队的总智囊,就算罗迈反对也没用。

而自己则要想法让刘正茂看上,在这几个副业项目里某个负责人的职位,比所谓大队宣传部位置会更稳当点。

故意等了几分钟,中间走流程敬了两次酒,刘正茂才问:“各位领导,我是农业新兵,个人想法不一定成熟,请大家各自发表意见。”言语之间,就是让大家逐个表态。

“我感觉刘知青讲的可行,适合大队目前的情况,”何福营头一个表态,他的目的就是要给刘正茂留下印象,我是坚决支持你的。

看了一眼何福营,罗迈心里骂,你小子不懂规矩嘛?毛毛躁躁怎么能成大事?他说:“小刘,我原则上支持你的设想,但我要提醒一下,我们大队是有原料也可以建厂,但是没有会酿酒的技术人员,也不知道技术标准,盲目上马,会不会成功?”

到底是支书,想得很全面,他可能没读过《孙子兵法》,但知道未料胜先料败的道理。

刘正茂只是笑一下,没接罗迈的话,准备等大家都发表意见后,他再汇总解释。

罗迈已经表态,古大仲当然要有所表示,他说:“站在社员角度,我支持小刘的想法,但是在大队长位置上,还是有些担心,怕花费了人力和物力后,没搞成副业,让所有群众和干部失望。”

刘正茂点点头,看向郭明雄,郭明雄本来打算埋头喝酒,避免发表意见,他想着,只要你们决定了,我按决定执行就是。现在刘正茂等他发言,他躲不过,只好硬着头皮讲:“大队决定的事,我无条件执行,除了作田和基建,其他的事我都不懂。”

郭讲完,刘正茂又问冯婷和袁洪刚、序伢子等人:“你们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没?”

三人连忙摇头,袁洪刚回答:“这是大队的大事,我没意见。”他今天能在旁边当听客,就可以吹牛了,知道自己没资格参与决策。

知道老王不愿在大队干部面前露锋芒,刘正茂故意没问他的意见,老王就算有个人想法,也会在私下告诉刘正茂。

“在寻找副业之初,我就通盘考虑大队的情况,选择这几个品类,优势在于我们有原材料和人力,另外可以利用卖菜建立起来的人脉。缺点也很明显,支书提到的技术是我们最大的短板,而这个短板中,酿酒技术尤其重要。”

“因为酿酒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处理不到位,一是酒的口感不好,喝酒者还上头。更危险是杂质含量高会对人造成伤害,我们承担不起责任。”

酿酒过程会产生甲醇、原材料里还可能发霉、含铅等,刘正茂不知道详细内容,所以只能笼统的讲。

讲到这里,话锋一转,刘正茂继续讲:“但是这不是不可跨越的障碍,我们可以请外援,市府杜副主任答应过我,只要我们有需求,他就用市府的名义开介绍信,我们可以派人去酒厂学习或者请人。我的意见是去请几位酒厂退休师傅来大队带徒弟。”

这种传统行业,消费者都相信老师傅的手艺,刘正茂就请老师傅来传艺,在销售环节也有噱头。

“至于豆制品的技术,清大队放心,我家在解放前就是开豆制品作坊的,在省城刘字的名气虽不如德字大,我父亲对于各种豆子工艺还是纯熟无比。”

“制面这一块,现在卖不到小型机械面条机,加上大队自有小麦也有限,我建议先做传统挂面,如果今年成功切入市场,明年再加大小麦种植面积,加大机械投入还不迟。”

“下半年,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加上我们还处于试探阶段,要发展副业,但是不能盲目的干,先采用摸石头过河的规则。所以,我建议今年对副业的要求不宜过高,到年底争取达到二十万产值。”、

刘正茂随口这么一说,特意强调不宜过高的产值,已经让罗迈和古大仲大吃一惊,去年全大队所有收获全部加起来才几万产值,现在刘正茂要在年底前,用几个月时间在副业上创造二十万产值,两位领导根本不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