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497章 黑海波谲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第497章 黑海波谲

作者:轩辕靖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15:19:02

黑海北岸,切尔松尼斯港。

大唐先遣队的日子并不好过。尽管有君士坦丁堡的正式文书,但当地罗马驻军指挥官,一位名叫利奥的将军,态度始终冷淡而疏离,在港口设施共享、物资补给等方面诸多掣肘。城内希腊裔居民看他们的眼神,也混杂着好奇、警惕与难以掩饰的优越感。更麻烦的是,来自北方草原的可萨骑兵,开始频繁出现在港口外围,他们的斥候马蹄声,常在深夜打破寂静,如同无形的威慑。

“利奥将军又在抱怨我们的人‘不守规矩’,擅闯了他们的军械库外围。”周淮安将一份文书递给赵文渊,眉头紧锁,“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了。分明是他们刻意缩小了我们的活动范围。”

赵文渊接过文书,看都没看便放在一旁,目光依旧落在面前一幅简陋的港口及周边地图上:“意料之中。利奥将军,还有城里的元老会,不过是借此表达不满罢了。陛下和魏王殿下将我们派来,不是来与他们置气的。”

他指向地图上港口以北的一片丘陵:“关键在这里。可萨人的动向,比罗马人的冷脸更值得警惕。据我们派往草原的探子回报,可萨汗国内部对大唐在此立足意见不一。有主张贸易的,也有认为我们威胁了他们在黑海北岸利益的。必须尽快摸清他们的真实意图,最好能建立直接联系,哪怕是有限的贸易往来,也能分化他们。”

“还有那些诺曼人,”周淮安补充道,“他们的长船神出鬼没,虽是商人,但劫掠成性。我们的哨船已经和他们的小股船队有过几次照面,彼此都还算克制。但他们看我们战舰的眼神,可不像是在看朋友。”

赵文渊点了点头:“诺曼人重利。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贸易,暂时稳住他们。让他们知道,与我们合作,比与我们为敌,能获得更多来自东方的珍宝。”

他们面临的,是一个远比西域更加复杂的多方博弈场。罗马人的猜忌,草原游牧的威胁,北欧海盗的觊觎……大唐在黑海的第一个脚印,踏入了充满暗流与礁石的浅滩。

与此同时,远在龟兹的魏王李意,收到了赵文渊关于切尔松尼斯困境的详细报告。他并不意外,西方文明的排外性与复杂性,他早有预估。

“告诉赵文渊和周淮安,稳住阵脚是第一要务。对罗马官方,保持表面上的尊重与合作,必要的小额‘赠礼’可以支出,换取实际便利。对可萨人,可尝试接触其部落中倾向贸易的首领,许以丝绸、茶叶之利。对诺曼人,同样以商利诱之,但需警惕其反复。”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让玛丽公主的商队,设法从君士坦丁堡招募几名熟悉黑海局势、且愿意为大唐效力的希腊或亚美尼亚裔的学者或退役军官,送往切尔松尼斯作为顾问。我们需要更了解这片土地的眼睛和舌头。”

就在李意处理黑海事务时,另一份来自岭南的密报,也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太子李琮在暂缓大规模西进后,并未完全放弃对印度洋的野心,他派出了数支小型的、伪装成商船的侦察船队,尝试穿越马六甲海峡,收集天竺乃至更西的波斯湾情报。最新的回报提到,天竺沿岸王国林立,商贸繁荣,但军备似乎相对松懈,且对来自东方的强大势力缺乏警惕……

这份情报,让李意心中一动。天竺的富庶,他早有耳闻。若能打通海上商路,将大唐的货物直接运往天竺,其利润将远超西域陆路。而且,从海上对天竺施加影响,或许能从另一个方向,牵制大食乃至……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对手?

他沉思片刻,提笔给太子李琮写了一封密信,信中并未直接指手画脚,而是以分享西域见闻的方式,“偶然”提及天竺地理位置之重要,以及其作为贸易市场和潜在盟友的价值,并“顺便”询问了一下岭南水师侦察天竺的进展。这是一次含蓄的提醒与鼓励。

岭南,广州。

太子李琮接到魏王李意的密信,仔细阅读后,会心一笑。他这位弟弟,果然眼光长远。天竺的诱惑,他何尝不知?只是此前被后勤和风险所困。

“看来,意弟也看好天竺啊。”他对心腹幕僚道,“张岱那边,对棕榈港周边的清理已近完成,航路基本畅通。或许……是时候考虑下一步了。”

他再次召见张岱,商议西进天竺的可能性。

“殿下,”张岱经过此前征战,对远海航行更有信心,但也更加谨慎,“前往天竺,航程数月,需建立中途补给点。马六甲海峡以西,情况不明,虽据侦察船回报,沿岸有小国可供停靠,但其态度、水文、乃至可能存在的海盗,皆需详查。末将以为,可先派遣一支中型舰队,携带厚礼,正式访问天竺东部沿岸的几个主要王国,如注辇国、潘地亚国,建立官方联系,摸清情况,再图后续。”

“步步为营,正合孤意。”太子李琮批准了张岱的计划,“此次不为征战,而为通商与交友。舰队规模不必过大,但需彰显我大唐气度与实力。所需货物、礼品,由市舶司全力筹措。”

一支由五艘“海龙级”战舰和十艘“海鲨级”快船组成的“友好通商使团”,在张岱的副将,一位经验丰富的胡商后代、通晓数种南洋语言的将领冯安国率领下,缓缓驶离广州,向着西方那片充满传说与财富的土地进发。大唐的海洋之梦,再次扬帆起航。

东洲,唐城。

“星纹钢”带来的隐忧,很快变成了现实的威胁。一伙人数超过五百、装备明显优于普通土着的武装力量,突袭了位于“金山营”外围的一个小型矿点。他们战术明确,行动迅猛,击溃了留守的百余名唐军和土着辅助兵,劫掠了一批尚未运走的“星纹钢”矿石和几名唐人工匠后,迅速消失在密林深处。

“是‘血爪部落’!”韩猛查看过战场痕迹后,断定道,“他们是‘林中之鹰’联盟瓦解后,逃入西部群山中最强大的一支残部。看这手法,比以前更狡猾,也更强了。他们肯定得到了外部支持,或者……找到了新的武器来源。”

刘仁轨面色阴沉。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星纹钢”的存在,果然引来了恶狼。

“传令!‘金山营’及所有矿点,进入最高戒备!巡逻范围扩大一倍!命令格物院,加快‘星纹钢’兵甲的列装速度,优先装备韩猛的精锐!”他沉声道,“另外,悬赏征集一切关于‘血爪部落’藏身之处和其背后支持者的信息!我要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

东洲的平静被彻底打破。一场围绕珍贵资源的攻防战,在广袤而危险的丛林深处,悄然展开。唐城面临的,不再仅仅是内部的融合问题,更有来自外部势力利用土着残余力量发起的、旨在夺取先进技术的隐秘战争。

长安,李琰同时收到了三方面的消息。

黑海立足维艰,多方博弈;天竺通商使团派出,海权西进;东洲资源遭觊觎,隐患显现。

他提笔批复,言简意赅:

“黑海之事,赵、周措置得当,魏王援引顾问之策甚善。稳扎稳打,以商破局。”

“天竺通商,太子之决断也。望其善加把握,以夷制夷。”

“东洲刘仁轨,遇袭不乱,应对得法。资源之重,关乎国运,务必确保万全。可酌情增兵。”

帝国的边疆,在荣耀与危机中不断拓展。李琰知道,越是向前,水就越深,风浪就越大。但他和他的帝国,已无路可退,唯有乘风破浪,方能抵达那无人曾及的彼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