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庶女郡主 > 第121章 该查查了

庶女郡主 第121章 该查查了

作者:安卿鱼喂我吃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10:53:45

同福票号走水的吆喝声穿透雪幕时,苏婉儿鬓边的红梅被震得轻颤。

她望着赵顼拧紧的眉峰,喉间突然泛起铁锈味——那火折子在李掌柜袖中蹭过的触感,此刻竟顺着记忆爬回指尖。

\"陛下且去看看同福票号。\"她按住赵顼欲召方公公的手,指腹在他掌心快速画了个\"稳\"字,\"臣妾想回翊坤宫查查旧账,或许能寻到粮铺的进货凭据。\"

赵顼的目光在她眼底转了两转,最终握了握她手背:\"方公公留两个小太监守着你。\"说罢拂袖而去,玄色狐裘带起的风卷走半片落梅。

苏婉儿望着他背影消失在垂花门外,转身对候在廊下的小梅招了招手。

小丫鬟立刻凑上来,耳坠上的珍珠还沾着融雪:\"郡主可是要查李掌柜的后手?\"

\"他烧账册烧得太利索。\"苏婉儿指尖抵着太阳穴,\"今早审他时,我见他袖中火折子刻着'丰裕'二字——丰裕是城郊废弃粮仓的旧名。\"她顿了顿,袖中系统面板突然亮起微光,\"方才在御花园,系统提示'危机未消',说明证据还在。\"

小梅眼睛倏地亮了:\"奴婢这就去查李掌柜旧宅!\"

\"旧宅定被刑部盯死了。\"苏婉儿扯下鬓间红梅别在小梅衣襟,\"你去内务府领套粗使宫女的衣裳,子时三刻在西角门等我。\"她摸出块羊脂玉佩塞进小梅手心,\"林侍卫长会带我们出城,他从前在苏府守过库房,认得废弃粮仓的暗门。\"

是夜,寒月如钩。

苏婉儿裹着小梅的灰布棉袍,跟着林侍卫长猫腰穿过西角门。

侍卫长腰间的大环刀在雪地里磕出细响,他回头冲两人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玄色披风扫过结霜的冬青枝。

城郊废弃粮仓的木门果然挂着新锁。

林侍卫长摸出半块铜钥匙——正是赵顼说的那块焦黑铜印,在月光下泛着暗红:\"李掌柜从前总说这是祖上传的护身符,原是粮仓暗锁的钥匙。\"

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时,苏婉儿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

系统技能\"洞察人心\"自动激活,她的五感突然变得异常敏锐:霉味里混着极淡的松烟墨香,墙根的积雪比别处薄三寸,最里侧的砖缝间有新鲜的土渣。

\"小梅,灯笼。\"她的声音压得极低。

小丫鬟立刻点亮油纸灯,暖黄光晕漫开的刹那,三人同时倒抽冷气——整面墙的砖都被重新砌过,新泥与旧墙的色差在灯影里像道狰狞的疤。

苏婉儿伸出食指轻叩第三块砖,\"咚\"的闷响里混着空洞的回响。

林侍卫长抽出腰间短刀插入砖缝,锈砖应声而落,露出个半尺见方的暗格。

暗格里的羊皮纸裹着蜡,边缘已经发脆。

苏婉儿指尖发颤地展开,残信上的字迹被蜡封得还算清晰:\"北境之约...二十万石...刘...\"后面的字被撕去,只余半枚朱印——正是兵部尚书刘大人常用的\"忠武\"私章。

\"这是...刘大人的笔迹?\"小梅的声音带着哭腔,\"可前日他还在朝上说西北军粮充足...\"

\"嘘。\"苏婉儿将残信塞进胸口,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智破迷局\"的提示,金光闪过,她的\"洞察人心\"技能升到二级。

此刻她能清晰听见自己的心跳,像擂在战鼓上:\"李掌柜不过是棋子,真正的后手在兵部。\"

林侍卫长突然按住刀柄。

远处传来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吆喝混着马蹄声由远及近。

他扯下披风裹住苏婉儿,对小梅使了个眼色:\"你先走,从东边河道绕回宫,把残信交给方公公。\"

\"郡主...\"小梅攥着残信后退两步,又折回来塞给苏婉儿个暖手炉,\"这是方才在厨房顺的,捂捂手,别冻着。\"

马蹄声更近了。

苏婉儿望着小梅消失在雪幕里,转头对林侍卫长道:\"走西边草垛,巡夜的衙役爱抄近道。\"

两人刚猫进半人高的草垛,就见七八个衙役举着火把从东边跑来,为首的提着铜锣猛敲:\"有贼!

粮仓有贼!\"

林侍卫长的手按在她后颈,掌心的温度透过棉袍渗进来:\"别怕,我腰牌是苏府的,大不了说我们是来寻旧物的。\"

苏婉儿望着火把在雪地上拖出的长影,突然想起赵顼说的\"万里山河\"。

她摸了摸胸口的残信,寒意从脚底窜上来——这把火烧的哪里是账册,分明是要烧断所有线索。

可他们没想到,有人会在寒夜里,替十万将士扒开积雪,把真相挖出来。

草垛外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林侍卫长扶她起身时,她的棉鞋已经湿透。

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三更天\"的唱词裹着雪粒钻进耳朵。

苏婉儿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忽然笑了:\"林大哥,麻烦你绕路去同福票号后巷。\"她摸出块碎银塞过去,\"买碗热粥,我要看看,这场火到底烧出了什么。\"

林侍卫长接过银子,目光扫过她发间沾着的草屑,突然说:\"郡主像极了当年在苏府井边捞玉佩的姑娘——那回您也是这样,明明冻得嘴唇发紫,眼睛里却烧着团火。\"

苏婉儿脚步微顿。

她望着雪地上深浅不一的脚印,想起方才暗格里的残信,想起西北寒夜里啃硬饼的士兵。

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她却觉得浑身发烫——原来所谓护山河,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寒夜里多走一段路,多扒一块砖,多捡半页纸。

而这些,她才刚刚开始。

归途中的雪越下越密,林侍卫长护着苏婉儿往宫城方向走,棉靴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闷响。

转过第三个街角时,前方突然亮起一串火把,七八个巡夜衙役举着铜锣拦在路中,为首的络腮胡攥着铁尺往前一步:\"站住!

方才城郊粮仓报了贼,你们两个深更半夜在外面晃什么?\"

苏婉儿的指尖在袖中蜷起,系统\"洞察人心\"技能自动运转,她敏锐捕捉到衙役腰间佩刀的铜环微微晃动——这是紧张时无意识的小动作。

林侍卫长却像早有准备般掀开披风前襟,露出腰间半块苏府玄铁腰牌:\"官差大人,咱们是苏府的护卫。\"他声线沉稳,指节叩了叩腰牌上\"靖\"字刻纹,\"我家老夫人昨儿丢了个会偷金钗的粗使丫头,主子命我带小丫头出来寻。\"

络腮胡眯眼凑近,火把映得腰牌上\"通判府\"三个字泛着冷光。

他又瞥向苏婉儿——灰布棉袍下摆沾着草屑,发间还挂着半片碎草叶,活脱脱个被主子差遣的小丫鬟。\"苏府的?\"他用铁尺挑起林侍卫长的披风,见里面别着苏府特有的银鹤纹暗扣,这才松了手,\"赶紧寻去,莫要耽误公事。\"

林侍卫长拱了拱手,护着苏婉儿绕过衙役时,苏婉儿听见他后槽牙咬得咯咯响——方才那铁尺挑披风的动作,分明是在检查是否藏了兵器。

直到转过巷口,她才发现自己后背的棉袍已被冷汗浸透,指尖掐着暖手炉的铜边,竟在表面压出个浅痕。

\"林大哥,辛苦你了。\"她声音发哑,望着林侍卫长眉梢结的冰碴,突然想起他方才说的苏府井边捞玉佩的旧事——那时她不过八岁,后母将她的翡翠玉佩丢进井里,是林侍卫长脱了外袍下井替她捞的。

此刻他哈出的白气在眼前散开,倒比当年更添了几分沉稳。

\"郡主说的哪里话。\"林侍卫长将她送到西角门,见守门禁军验了方公公给的腰牌,这才转身消失在雪幕里。

苏婉儿摸着胸口的残信往翊坤宫走,宫灯在雪地里投下暖黄光晕,却照不亮她心底的阴云——那半枚\"忠武\"印,分明是兵部尚书刘承安的私章,可刘大人上月还在朝上拍着胸脯说西北军粮足足备了三年。

赵顼正在御书房等她。

案上的鎏金兽首炉吐着龙涎香,他却连茶盏都没动,玄色常服的衣襟松着,露出颈间那串她亲手编的红绳。\"拿来。\"他伸手时,苏婉儿注意到他指节泛着青白,分明在案前等了许久。

残信展开的刹那,赵顼的瞳孔骤缩。

他捏着羊皮纸的指尖发颤,喉结动了动,最终只说了句:\"此事,不可轻举妄动。\"烛火突然被穿堂风扑灭,黑暗里苏婉儿看见他太阳穴突突跳动——这是他极怒时的征兆。

等小太监重新点起蜡烛,他已恢复了从容,只是指腹反复摩挲着\"忠武\"印,像要把那两个字刻进骨里。

次日卯时三刻,方公公捧着茶盏进御书房时,赵顼正站在窗前看雪。\"去盯着刘承安的府。\"他声音轻得像雪片,\"还有...玉昭郡主若要查什么,你暗中护着,别让她碰着刀刃。\"方公公垂眸应了,退下时袖中银钱袋发出细碎响动——这是给各门房的例钱,好让消息传得更快些。

夜幕降临时,苏婉儿跪在御书房的书案前。

案上堆着近十年的军粮调配记录,她翻到第七年的册子时,指尖突然顿住——那年西北大旱,军粮本应走潼关官道,可记录里却写着\"改道泾水支流\"。

她又翻到第三年,同样的情况:\"因暴雨冲毁官道,改走南山小径\"。

\"不对。\"她轻声呢喃,系统\"过目不忘\"技能自动调取记忆——潼关官道是用青石板铺的,十年里只在第五年夏末下过三日暴雨,其余年份根本不可能冲毁。

她抽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在纸上画出边关粮道图:所有\"改道\"的路线,竟都绕开了巡按御史的固定巡查点。

窗外的月光突然被云遮住,苏婉儿后颈泛起凉意。

她想起暗格里的残信,想起刘承安在朝上泛红的脸——原来不是军粮充足,是有人早把粮道变成了筛子,连巡查的眼都被蒙住了。

\"郡主?\"小梅端着参汤进来,见她正盯着地图出神,\"可要传晚膳?\"

苏婉儿合上最后一本账册,指尖在\"泾水支流\"四个字上重重一按。

她望着窗外渐起的北风,突然笑了——赵顼说不可轻举妄动,可有些网,总得有人先去扯断线头。

\"去御书房。\"她扯过斗篷披在肩上,\"我要同陛下说,边关的粮道,该查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