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意已定,目标直指静寂海深处那令人闻之色变的“归墟之眼”。基石厅秘密基地内的气氛,并未因计划的明确而稍有缓和,反而如同拉满的弓弦,绷紧到了极致。所有人都清楚,这绝非一次寻常的远征,而是一场深入虎穴、九死一生的豪赌。对手是潜藏于宇宙禁忌之地的古老邪恶,环境是连最先进科技也难以窥其全貌的绝境,而他们唯一的倚仗,是纪怜淮那刚刚觉醒、尚未完全掌控的“混沌心印”,以及整个团队视死如归的决心。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基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状态。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每一项准备工作都关乎存亡。
王越泽带领的技术团队成为了最繁忙的核心。他需要将一艘原本用于深空探索的“星梭”级高速侦察舰——“逐影号”,在极短时间内改装成能够应对静寂海极端环境的特殊舰船。这不仅仅是加装更厚的护甲和更强的引擎那么简单。静寂海内部时空结构混乱,常规导航完全失效,必须依赖纪怜淮的心印感应进行“灵能导航”。王越泽需要设计一套极其精密的接口系统,能将纪怜淮模糊的灵觉感知转化为舰船可以理解的航向指令,同时还要确保系统不会对她的精神造成过载负担。此外,针对归墟之眼可能存在的毁灭性能量风暴和未知力场,他必须为“逐影号”加装多重复合能量护盾,以及一套理论上能短暂扭曲局部空间、实现“相位偏移”以规避致命打击的应急系统——这套系统极不稳定,风险极高,被王越泽私下称为“最后的赌博”。
“老纪,你试试这个感应头盔的贴合度。”王越泽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将一个布满细微传感器、流线型的银色头盔递给纪怜淮,“它会捕捉你眉心印记的能量波动和你的脑波活动,我会把信号放大滤波后,输入导航核心。你需要集中精神,在脑海里‘想象’航向,就像……就像用手电筒在浓雾里照路一样。”
纪怜淮接过头盔,触感冰凉。她依言戴上,闭上双眼,尝试将心神沉入那片混沌的感知之海。眉心的印记微微发热,脑海中浮现出静寂海那片扭曲的光影和归墟之眼方向传来的、如同黑洞般令人心悸的吸力。她努力将这种“感觉”聚焦,试图引导出一个方向。控制台上的导航屏幕,光标开始剧烈跳动,划出杂乱无章的轨迹,但偶尔会短暂地指向某个特定象限。
“有反应!但信号还很嘈杂,干扰太大。”王越泽紧盯着数据流,双手飞快地调整着参数,“你需要更‘清晰’地观想,过滤掉那些背景噪音。想象那里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灯塔。”
纪怜淮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将归墟之眼想象成灯塔?那无疑是世界上最黑暗、最危险的灯塔。但她明白王越泽的意思,需要将那种模糊的危机感具象化。她回想起玄尘子关于“寂灭之心”的描述,那是一片混沌归元之地,或许会有一丝不同于周围绝对混乱的、奇异的“秩序”点。她尝试着将意念投向那个可能存在的“点”。
渐渐地,屏幕上的光标跳动幅度变小了,虽然依旧不稳定,但指向那个特定象限的趋势明显增强了。
“好!有进步!保持住这种感觉!”王越泽兴奋地记录下数据,“接下来我们要测试抗干扰能力和持续时长。老郁,你来模拟一下可能遇到的精神冲击和能量乱流。”
郁尧点点头,走到一旁的特制能量发射器前,调整输出功率,模拟出不同强度和频率的能量波纹,定向干扰纪怜淮的感应区域。纪怜淮的眉头立刻蹙起,脑海中的“航向”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浓雾变成了沙暴。她不得不凝聚更多的心神去维持那份感应,额头渐渐渗出汗珠。
“怜淮,撑得住吗?”郁尧时刻关注着她的状态,随时准备停止测试。
“可以……继续……”纪怜淮的声音带着一丝紧绷。她知道,真正的静寂海环境只会比这更恶劣百倍,现在任何一点软弱都可能葬送整个团队。
玄尘子则在一旁静坐,时而与纪怜淮交流心印感悟,时而在特制的符纸上刻画着古老的阵纹。这些阵纹并非用于攻击,而是“安神”、“定魂”、“辟邪”,旨在为纪怜淮在深入险境时提供一层额外的防护,稳定她的心神,抵御可能存在的精神侵蚀。他还精心炼制了几枚香气清冽的丹丸,嘱托纪怜淮在心神耗损过大时含服。
“纪小友,心印之力,源于心,发于意。切记,不可强求,不可执拗。心如明镜,映照万物而不为所动;意如流水,随形就势而不失其性。遇强则守,遇乱则静,方能在混沌中寻得一线清明。”玄尘子谆谆告诫,话语中蕴含着深奥的至理。
西园寺导演和他的团队则忙着对所有的记录设备进行最后的检查和加固。他们不仅要记录这次史诗般的远征,更肩负着在极端环境下保持与基地(如果可能的话)通讯的重任。阿杰反复测试着抗干扰长距离通讯模块,脸色凝重:“导演,进入静寂海深处,常规通讯大概率会完全中断。我们只能依赖预先设定的、极其耗能的量子纠缠信号器发送最简短的状态码,而且机会可能只有一两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