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 > 第21章 大宁风云:危局与筹谋

大宁的天空被厚重的阴霾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不安的气息。朱权站在王府的庭院中,望着那铅灰色的苍穹,心中的忧虑愈发浓重。瓦剌大军步步紧逼,距离大宁已不足百里,鞑靼的小股部队也在边境徘徊,而朝中与瓦剌勾结的势力仍在暗处蠢蠢欲动。

“王爷,该用早膳了。”沈书瑶的声音从身后轻柔地传来,打断了朱权的思绪。他转过身,看着沈书瑶那满是关切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书瑶,局势愈发紧张,我实在没什么胃口。”朱权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沈书瑶走上前,轻轻挽住朱权的手臂,柔声道:“王爷,您肩负着大宁的重任,更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多少吃一点,才有力气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朱权看着沈书瑶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有你在身边,总是能让我安心许多。”

两人来到膳厅,桌上摆满了朱权平日里爱吃的菜肴,可他的心思仍被战事占据,手中的筷子机械地动着,食不知味。这时,沈书瑶夹起一块朱权最爱吃的糖醋排骨,递到他嘴边,轻声说:“王爷,尝尝这个,厨房新做的,味道可好了。” 朱权看着沈书瑶温柔的模样,不好拒绝,张嘴吃下,嘴角勉强扯出一抹微笑:“嗯,是不错。”

用餐时,朱权的眉头始终紧锁,视线时不时飘向远处,显然还在思索应对之策。沈书瑶见状,心里满是心疼,她眼珠子一转,突然说道:“王爷,我给您讲个笑话吧。从前有个秀才去赶考,考前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他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说,墙上种白菜,这不是白费劲嘛,你这次怕是考不上。秀才一听,心灰意冷,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奇怪问他咋回事,秀才说了缘由,老板乐了,说我也会解梦,你想啊,墙上种白菜,那不就是高中(种)嘛,你肯定能考上!秀才一听,觉得有理,精神大振去考试,结果真中了。”

朱权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嘴角忍不住上扬,“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书瑶,你这笑话倒是有趣,把我这愁绪都驱散不少。”沈书瑶见朱权笑了,也跟着开心起来:“王爷能笑一笑,我就满足啦,您心情好点,胃口也能好,多吃点,才有力气应对接下来的事。”在沈书瑶的劝说下,朱权又多吃了几口饭菜。

“王爷,您是不是在担心朝廷的批复?”沈书瑶轻声问道。

朱权放下筷子,神色凝重地说:“是啊,我们虽已制定了诸多应对之策,可一切都要等朝廷的指令。如今时间紧迫,真不知朝廷会如何决策。我已按照朝廷规定的文书格式,详细陈述了大宁的局势和我们拟定的策略,交由王府长史审核后,快马送往通政司,再由通政司呈递给礼部、兵部等相关部门商议,最终由陛下定夺,这流程繁琐,真不知要等多久。”

沈书瑶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王爷,您将利弊分析得如此透彻,应对鞑靼的预案也详尽周全,陛下定会明察。只是那些与瓦剌勾结的势力,说不定会在朝中搅乱局势,影响陛下的判断。”

朱权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冷哼一声:“若不是他们从中作梗,大宁也不会陷入如今这般困境。等此事了结,定要将这些叛国之徒一网打尽。”

用完早膳,朱权前往议事厅,沈书瑶则留在王府,继续操持后院事务。她虽不能直接参与军事决策,但深知自己的责任同样重大,必须确保王府内部的安稳,让朱权没有后顾之忧。

此时,王府的一名管事匆匆走来,神色恭敬,在距离沈书瑶几步之遥时站定,拱手说道:“沈侧妃娘娘,府中采买的物资已经运抵,还有下月的用度安排,需要您过目定夺。”沈书瑶点头应下,对朱权说道:“王爷,您去忙正事吧,府里有我。”朱权握了握她的手,便转身前往议事厅。

议事厅内,幕僚们早已等候多时。朱权刚一落座,便开门见山地说:“诸位,瓦剌大军即将兵临城下,鞑靼也在一旁虎视眈眈,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在朝廷批复未到之前,各卫所务必加强戒备,不得有丝毫懈怠。”

幕僚李昭起身说道:“王爷放心,各卫所都已按照您的指令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只是,我们还需尽快确定应对不同情况的详细策略,一旦朝廷批复下达,便能迅速行动。目前士兵们依照操典,每日进行骑射、阵法的训练,已初见成效,但还需持续加强。武器方面,已与军器局沟通,加急打造和维护各类兵器,确保数量和质量。”

朱权微微点头:“李昭所言极是。张泽,你再说说主动出击的计划,若朝廷批准此计,我们该如何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张泽清了清嗓子,说道:“王爷,若要主动出击,我们需提前与周边卫所协调好行动时间和路线,确保补给线的畅通。同时,挑选的精锐骑兵务必进行严格训练,熟悉瓦剌的作战风格和地形。只是……此计风险颇高,还需王爷谨慎考虑。目前我们已安排专人绘制瓦剌军队可能途经区域的详细地图,方便行军部署。”

朱权沉思片刻,说:“风险确实存在,但一味被动防守也不是办法。我们要在保证大宁城防的前提下,寻找战机。刘启,你那诱敌之计若要实施,还需做哪些准备?”

刘启上前一步,恭敬地说:“王爷,若要实施诱敌之计,城内的埋伏点需进一步优化,确保能够迅速合围瓦剌军队。同时,要安排可靠之人混入瓦剌军中,传递虚假情报,让他们更加相信我们防备松懈。只是此事需与朝廷沟通,得到许可后,还需谨慎行事,以免危及城内百姓。目前负责传递虚假情报的人员已在培训,熟悉瓦剌的语言和习俗。”

众人又围绕着各种应对策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兵力部署到后勤保障,从情报传递到应急措施,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朱权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就在这时,王府管家匆匆走进议事厅,在朱权耳边低语了几句。朱权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对众人说道:“诸位稍作休息,本王去去就来。”

朱权跟着管家来到书房,只见萧烬羽早已等候在此。萧烬羽见朱权进来,立刻行礼道:“王爷,卑职有紧急情报汇报。”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封用火漆严密封印的密信,双手呈上,继续说道,“这封密信是通过锦衣卫专属的情报传递线路,由京城加急送来。途中经过了三个驿站的交接,每个驿站的负责人都签字确认,确保了情报传递的安全和时效。”

朱权神色凝重地接过密信,拆开查看,脸色愈发阴沉:“这些乱臣贼子,竟敢如此大胆!萧指挥使,你可有应对之策?”

萧烬羽沉思片刻,说道:“王爷,卑职建议立刻加强王府和城内的安保措施。卑职已快马向刑部、都察院发去文书,请求协同办案,并与大宁都司联系,调派[具体卫所名称]的兵力。不过,调动兵力需要都司行文确认,再由兵部备案,流程繁琐,还请王爷知晓。卑职会先安排锦衣卫暗中调查可疑人员,一旦有叛乱迹象,即刻控制,同时安排专人在城内辟谣,稳定百姓情绪。另外,此事相关的详细情报和应对方案,卑职也已加急上报朝廷相关部门,力求获取更多支持与配合。”

朱权微微点头:“好,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将这些叛国之徒揪出来,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有任何进展,随时向本王汇报。”

萧烬羽领命而去,朱权回到议事厅,将此事告知众人。众人听后,皆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与这些叛国之徒斗争到底。

朱权看着众人,坚定地说:“诸位,大宁如今内忧外患,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在应对外敌的同时,也要防范内奸。从现在起,王府和城内要加强戒备,不得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

就在大宁城内紧张备战之时,沈书瑶在王府后院也忙碌着。她召集了王府的丫鬟和仆人们,严肃地说:“如今大宁局势紧张,王府的安危至关重要。大家务必提高警惕,若发现有可疑人员闯入,立刻上报。”

丫鬟小翠怯生生地问道:“侧妃,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王爷呢?”

沈书瑶微笑着说:“你们平日里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王爷最大的支持。另外,我打算在王府内设立一个临时医馆,一旦有士兵受伤,我们便能及时救治。”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沈书瑶的安排。沈书瑶又亲自检查了王府的仓库,确保粮食、药品等物资储备充足。

午后,沈书瑶来到花园中,想要稍作休息。她坐在亭子里,望着满园的花草,心中却依旧牵挂着朱权和大宁的安危。

“瑶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书瑶转身一看,竟是萧烬羽。

“阿羽,你怎么来了?”沈书瑶又惊又喜地问道。

萧烬羽微笑着说:“我刚刚处理完一些事务,便想着来看看你。如今大宁局势紧张,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沈书瑶微微点头:“我会的。倒是你,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肩负着重大责任,也要多加小心。”

两人回忆起儿时的美好时光,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萧烬羽很快便恢复了严肃的神情:“瑶瑶,此次前来,我还有一事相告。王爷如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仅要应对外敌,还要防范内奸。你要多在他身边支持他,若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通知我。”

沈书瑶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我会尽我所能帮助王爷。阿羽,你也要保重自己。”

萧烬羽深深地看了沈书瑶一眼,转身离去。沈书瑶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在这动荡的局势下,每个人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回到王府后,沈书瑶开始着手准备设立临时医馆的事宜。她亲自挑选了几间宽敞明亮的房间,安排丫鬟们打扫整理。同时,她还将自己平日里收集的珍贵药材和医书整理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傍晚时分,朱权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王府。沈书瑶看到他,立刻迎上前去:“王爷,您回来了。今日议事可还顺利?”

朱权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局势愈发复杂,朝中那些乱臣贼子还在暗中捣乱。不过,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稳住局面。”

沈书瑶心疼地说:“王爷,您辛苦了。我已在王府内设立了临时医馆,一旦有士兵受伤,便能及时救治。”

朱权看着沈书瑶,眼中满是感激:“书瑶,多亏有你。有你在,我便能安心许多。”

两人用过晚膳后,朱权又来到书房,继续研究军事布防图和各地送来的情报。沈书瑶则在王府内巡视,检查各项安保措施是否到位。

夜深了,大宁城内一片寂静。沈书瑶完成巡视后,正准备回房休息,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心中一紧,直觉告诉她可能出了什么事。

只见一名丫鬟神色慌张地跑来,气喘吁吁地说:“沈侧妃娘娘,不好了!王妃她……她晕倒了!”

沈书瑶心中一惊,立刻跟着丫鬟来到张氏的房间。只见张氏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昏迷不醒。沈书瑶急忙上前,为张氏把脉。

“王妃这是积劳成疾,再加上近日忧心忡忡,气血亏虚导致的昏迷 。”沈书瑶皱着眉头说,“快,去把我房中的人参和上等药材拿来,再准备热水,我要为王妃煎药。”

丫鬟们匆忙按照沈书瑶的吩咐去做。沈书瑶守在张氏床边,心中焦急万分。她深知张氏平日里为王府和大宁的事务操碎了心,如今在这关键时刻病倒,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多时,丫鬟们拿来了药材和热水。沈书瑶亲自煎药,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了差错。在等待药煎好的过程中,沈书瑶一直紧紧握着张氏的手,轻声呼唤着她。

“王妃,你一定要快点好起来,王爷和大宁都离不开你。”沈书瑶喃喃自语道。

终于,药煎好了。沈书瑶小心翼翼地将药喂给张氏,看着张氏缓缓咽下,她心中默默祈祷着。

与此同时,朱权在书房中也听到了消息。他放下手中的情报,立刻起身前往张氏的房间。

“书瑶,王妃她怎么样了?”朱权走进房间,焦急地问道。

沈书瑶抬起头,看到朱权,眼中满是忧虑:“王爷,王妃积劳成疾,如今昏迷不醒。我已经喂她服下了药,希望能快点好起来。”

朱权走到床边,看着张氏苍白的面容,心中一阵心疼:“都怪我,没有照顾好王妃。这些日子她为了王府和大宁的事务,忙前忙后,我却忽略了她的身体。”

沈书瑶安慰道:“王爷,您也别太自责了。王妃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守在她身边,等她醒来。”

朱权点了点头,坐在床边,紧紧握住张氏的另一只手。

然而,就在两人守在张氏床边时,王府管家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地说:“王爷,王妃,大事不好!瓦剌大军突然拔营,向大宁城快速逼近!”

朱权和沈书瑶听后,脸色大变。朱权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按照既定计划准备,不得慌乱!”

沈书瑶也站起身,说道:“王爷,您放心去指挥战事吧。王妃这里有我,我会照顾好她的。您一定要保重自己,带领大宁军民击退瓦剌大军。”

朱权深深地看了沈书瑶一眼,又看了看昏迷不醒的张氏,心中五味杂陈:“好,书瑶,辛苦你了。一定要想尽办法让王妃尽快醒来。”

朱权说完,转身快步走出房间,前往议事厅。沈书瑶则重新坐回张氏床边,继续守望着她,同时在心中默默为朱权和大宁的战事祈祷。

沈书瑶守在张氏床边,一边留意着她的病情变化,一边思考着如何协助朱权稳定王府和大宁的局势。她深知,此刻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照顾好张氏,还要在后方为朱权提供支持。她虽不能直接参与军政事务,但她想到可以借关心士兵生活之名,委婉地向朱权的亲信幕僚提及一些自己对稳定军心的看法,再由幕僚转达给朱权。

“王妃,你快醒来吧,大家都需要你。”沈书瑶轻轻抚摸着张氏的额头,眼中满是期待。

不知过了多久,张氏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沈书瑶立刻察觉到了这个细微的变化,她惊喜地凑近张氏,轻声呼唤道:“王妃,你醒了吗?”

张氏缓缓睁开眼睛,看着沈书瑶,虚弱地说:“书瑶,我这是怎么了?”

沈书瑶松了一口气,微笑着说:“王妃,您积劳成疾,晕倒了。现在已经没事了,您好好休息。”

张氏想要起身,却被沈书瑶拦住:“王妃,您身体还很虚弱,千万不要乱动。”

张氏摇了摇头,焦急地说:“不行,我得起来。如今大宁局势危急,王爷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要去帮他。”

沈书瑶劝说道:“王妃,您现在的身体最重要。王爷已经去指挥战事了,我们在这里为他祈祷,等您身体好了,再去帮他也不迟。”

张氏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书瑶,辛苦你了。如今大宁危在旦夕,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帮助王爷度过这个难关。”

沈书瑶坚定地说:“王妃放心,我会的。您安心养病,王府和大宁的事务,我会和王爷一起处理好的。”

与此同时,朱权在议事厅内与幕僚们商讨着应对瓦剌大军的策略。

“王爷,瓦剌大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策。”幕僚李昭焦急地说。

朱权神色凝重地说:“按照原定计划,加强城防,同时密切关注瓦剌的动向。刘启,诱敌之计准备得如何了?”

刘启上前一步,说道:“王爷,诱敌之计已经准备就绪,就等您下令。只是此计风险较大,还需谨慎行事。”

朱权沉思片刻,说:“如今局势危急,我们也只能冒险一试。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做好准备,务必把握好时机。”

众人领命而去,朱权则继续盯着军事布防图,心中盘算着每一个细节。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大宁的安危,也关系到整个明朝边境的稳定,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