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 > 第20章 朱权谋策:大宁危局待破

大宁都司的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在经历了此前一系列风波后,看似平静的大宁实则暗潮汹涌。朱权站在宁王府的城楼上,望着大宁的山川大地,眉头紧锁,内心忧虑重重。蒙古诸部虽暂时蛰伏,但鞑靼内部正经历权力更迭与部落整合,势力分散却不乏侵扰边境的小规模试探;瓦剌则在逐步壮大,对明朝边境的野心日益膨胀,两者与明朝的关系微妙且紧张,行动逻辑各有不同。

此时,王府长史匆匆赶来,神色凝重地向朱权汇报:“王爷,据密探回报,瓦剌部落近期频繁调动兵力,似有再次进犯大宁的迹象。而鞑靼那边,斡难河一带的几个大部落正在争夺草场,虽暂无明显异动,但也在密切关注着局势,恐有渔翁得利之心。”朱权听闻,眼神一凛,沉声道:“本王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你速去将几位得力幕僚请来,本王要与他们初步商议应对之策,最终还得听朝廷指示。”

不多时,几位幕僚齐聚王府议事厅。朱权坐在主位,目光扫视众人,开口道:“诸位,如今大宁面临着瓦剌进犯的危机,鞑靼又在一旁虎视眈眈,大家有何见解,尽管说来。但要清楚,一切决策都得在朝廷规制内,最终由朝廷定夺。”

幕僚李昭率先起身,拱手说道:“王爷,依属下之见,瓦剌此次来势汹汹,我们应立即加强城防。只是从各卫所抽调精壮士兵,得先行文至兵部,待兵部核准后,才能按指令抽调。将城墙上的守兵增至每五十步一人,务必将投石机、弩箭等守城器械检查完备,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在大宁周边的鹰嘴崖、黑风口等险要之地设伏,这需提前与周边卫所沟通协同,避免冲突。分别设下五百人的伏兵,伏兵需挑选擅长山地作战、熟悉地形的士兵,配备强弓硬弩和长刀。一旦瓦剌骑兵进犯,待其主力进入山谷,以烽火为号,与周边卫所配合,前后夹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过,这些部署都需快马上报朝廷,听候陛下旨意方能实施。并且,对于鞑靼的动向也不能掉以轻心,需安排三队斥候,每队十人,日夜轮流侦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回报。”

朱权微微点头,对李昭严谨的态度表示认可。这时,幕僚张泽起身,在得到朱权示意后说道:“王爷,李兄所言城防之策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仅仅被动防守。瓦剌骑兵机动性强,若我们一味据城而守,难免陷入被动。不如主动出击,派出一支精锐骑兵。但这支部队的组建,从各营挑选骑射精湛、悍不畏死的士兵,总数两千人,需遵循朝廷的兵制规定和兵部的调兵流程。每人配备两匹战马,以便交替骑行保持速度。绕道瓦剌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辎重。断了他们的补给,瓦剌大军自然不战自乱。只是此计关乎重大军事行动,必须即刻将详细的利弊分析和后勤补给计划上报朝廷,等待陛下定夺。同时,也得考虑鞑靼在我们出击时趁机发难,要提前与周边卫所协调,在边境布置防线,安排五千步兵,配备长枪、盾牌和少量火铳,以防鞑靼突袭。毕竟当下火铳数量有限、技术也有待完善,不能过度依赖。”

朱权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后说:“张泽所言也有可取之处。主动出击,可打乱瓦剌的部署,但这也存在风险。我们的精锐骑兵一旦离开大宁,城内的防御力量必然会有所削弱。若是瓦剌佯装进攻,实则另有图谋,我们就可能陷入困境。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在向朝廷请示时,务必将利弊分析清楚,连同应对鞑靼的预案、后勤保障计划以及与周边卫所的协同方案一并呈上。”

众人一时陷入沉默,各自思考着应对之策。许久,幕僚刘启缓缓起身,说道:“王爷,属下有一计。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故意示弱。在城墙上减少守兵数量,只留老弱残兵巡逻,让瓦剌以为我们防备松懈。同时,在城内的街巷、民居中设下重重埋伏,每处埋伏点安排百人,配备少量火铳、更多的弓弩和长枪。火铳可安排在关键节点,发挥其震慑与突袭作用。不过这些兵力调配,都要提前报备朝廷知晓。等他们攻城之时,先放他们一部分人进城,待其进入预设包围圈,以铜锣为号,关门打狗,将其一举歼灭。整个计划的实施细节,还需详细拟定后上报朝廷,等待批复。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时刻留意鞑靼的动静,防止他们趁乱袭击。可在城外高处设立了望塔,安排专人了望,一旦发现鞑靼有异动,立刻发出警报。同时,与周边卫所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信息互通。”

朱权眼睛一亮,对此计颇为赞赏:“此计甚妙。不过,要实施此计,关键在于把握时机。我们既要让瓦剌相信我们防备空虚,又要确保在他们进城后能够迅速合围。这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周密的部署,并且及时与朝廷沟通,得到许可后再行动。而且,这其中涉及城内百姓安危,必须谨慎行事,待朝廷批准后再行动。对于鞑靼,也要安排专门的人手紧盯,一旦有异动,立刻通过正规渠道上报朝廷,并与周边卫所共享信息。”

众人又围绕刘启的计策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从兵力部署到信号传递,从城内埋伏到城外策应,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期间,朱权多次强调,所有军事行动都要以朝廷指令为准,不可擅自行动,同时密切关注鞑靼动向,加强与周边卫所的协同。

讨论正激烈时,王府管家匆匆走进来,在朱权耳边低语了几句。朱权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对众人说道:“诸位稍作休息,本王去去就来。”

朱权跟着管家来到书房,心中疑惑丛生,不知此番又是何事。只见锦衣卫指挥使萧烬羽早已等候在此,见朱权进来,立刻行礼。萧烬羽神色恭敬,说道:“王爷,卑职刚收到可靠情报,朝中与瓦剌勾结的势力有所动作。此事干系重大,卑职已第一时间六百里加急将情报送往京城。按照规矩,陛下收到后,通政司会呈交相关信息,朝中众臣会进行商议,之后会有旨意下达。在旨意未到之前,卑职不敢有任何擅自行动。王爷若有任何疑问,待陛下指示明确,卑职定当详细告知。”

朱权神色凝重,问道:“可知他们具体的计划?”

萧烬羽摇头道:“目前还不清楚,但卑职正在全力调查。王爷,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防备。只是一切行动还需遵循朝廷规矩,等陛下指令。而且,卑职也会留意朝中与鞑靼可能存在的关联,以防他们勾结。”

朱权沉思片刻,说:“萧指挥使,辛苦你继续追查此事。一旦有确切消息,若陛下允许,立刻通知本王。大宁如今内忧外患,绝不能让这些乱臣贼子得逞。不过,务必牢记按朝廷指令行事。”

萧烬羽领命而去,朱权回到议事厅,将此事告知众人。众人听后,皆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与这些叛国之徒斗争到底,同时也明白一切要等待朝廷决策,且不能忽视鞑靼的潜在威胁。

朱权看着众人,坚定地说:“诸位,大宁的安危,关乎大明的边境稳定。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但行事一定要遵循朝廷规制,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够应对这复杂的局势,同时防范鞑靼。”

幕僚们再次陷入沉思,随后又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与周边卫所的联系,互通情报;在大宁城内开展反间谍行动,清除内奸等。朱权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与众人讨论分析,并要求将所有建议整理成详细文书,附上后勤保障、协同作战等相关内容,尽快上报朝廷,同时附上对鞑靼局势的分析。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终于制定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应对方案。朱权看着手中的方案,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大宁军民,抵御住瓦剌的进犯,粉碎朝中奸佞的阴谋,但前提是得到朝廷许可,同时密切防范鞑靼。

夜幕降临,大宁城内灯火通明。朱权独自一人站在王府的庭院中,望着天空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即将到来的战争,将是对大宁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但他毫不畏惧,他相信,只要大宁军民团结一致,在朝廷的统一指挥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与此同时,王府花园中,月色如水,花香阵阵。沈书瑶轻移莲步,来到花园中的亭子,只见王妃张氏已经坐在那里,神色间带着几分忧虑。

沈书瑶微微欠身,轻声说道:“王妃,这么晚了,您也在这儿。”

张氏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书瑶啊,大宁如今局势紧张,我实在难以安睡,便来这花园里静一静。你也在为王爷和大宁担忧吧。”

沈书瑶轻轻叹了口气,在张氏身旁坐下,说道:“是啊,王妃。王爷整日为大宁的安危操劳,瓦剌即将进犯,鞑靼又在一旁虎视眈眈,我怎能不担心。如今又得知朝中还有与瓦剌勾结的势力在暗中搞鬼,王爷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张氏微微颔首,目光望向远方,说道:“王爷肩负着保卫大宁、保卫大明的重任,我们虽为女流之辈,不能在战场上杀敌,但也该多为王爷分忧。就说上次朝中那些大臣妄图削弱王爷兵权,若不是萧指挥使收集证据,王爷还不知要面临多大的麻烦。”

沈书瑶点头道:“王妃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局势复杂,王爷既要应对外敌,又要防范内奸,真的是太难了。上次那些盗贼虽被抓住,可谁知背后还有这么大的阴谋,差点就危及大宁的水源。”

张氏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说道:“这些叛国之徒,实在可恶!王爷一心为了大宁百姓,他们却在背后搞鬼。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王府后院打理好,让王爷没有后顾之忧。前几日我已经吩咐掌管财务和人事的属官,按王爷平日里的喜好准备膳食,想着他忙完回来能舒心些。”

沈书瑶坚定地说:“王妃放心,我定会全力协助您。平日里我也会多留意王府上下的动静,以防有居心叵测之人混入。上次有个新来的杂役,行为鬼鬼祟祟,我便多留了个心眼,后来发现他果然有问题,及时告知王府负责安保的属官,已经将他妥善处置了。”

张氏轻轻拍了拍沈书瑶的手,说道:“有你在,我安心多了。我们一起督促王府各司属官,把王府的事务安排妥当,让王爷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抵御外敌的事务中。对了,明日府中要发放月俸,你去提醒下负责财务和人事的属官,务必仔细核对,莫要出了差错。”

沈书瑶目光中透露出担忧,又说道:“王妃,您说这次朝廷会如何决策呢?王爷和幕僚们制定了那么多应对之策,都在等朝廷的批复,万一朝廷的指令……上次和谈的事情就波折不断,这次真希望能顺利些。”

张氏轻轻摇了摇头,打断沈书瑶的话,说道:“朝廷自有朝廷的考量,我们要相信陛下的英明决策。王爷已经将利弊分析得很清楚,应对鞑靼的预案也一并呈上,想必朝廷会做出最恰当的决定。上次朝廷不也采纳了王爷的一些建议,最终化解了部分危机嘛。”

沈书瑶微微点头,说道:“希望一切顺利,大宁能平安度过这次危机。王爷也能少些操劳,早日恢复往日的安宁。”

两人又聊了许久,从王府的日常琐事,到如何安抚府中众人的情绪,事无巨细地讨论着。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

沈书瑶站起身,对张氏说道:“王妃,时间不早了,您早些休息吧。”

张氏也站起身,说道:“好,你也回去吧。记住,我们要携手督促属官,为王爷分忧,守护好大宁的后方。”

沈书瑶福了福身,与张氏告别后,缓缓向自己的住处走去。月光洒在她的身上,映出她坚定而又担忧的神情。回到住处后,沈书瑶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睡,她的心中,满是对朱权和大宁的牵挂。

不知过了多久,朱权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军营回到王府。他走进房间,看到沈书瑶还未入睡,眼中满是关切。

“书瑶,这么晚了还没睡?”朱权轻声问道。

沈书瑶起身,走到朱权身边,说道:“王爷,大宁局势如此紧张,我怎能睡得着。您也辛苦了,早些休息吧。”

朱权轻轻将沈书瑶拥入怀中,说道:“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放心吧,大宁一定会度过这次危机的。”

沈书瑶靠在朱权的怀里,微微点头,说道:“我相信王爷,也相信大宁的军民。只是,您一定要保重自己,千万不要太累了。”

朱权在沈书瑶的额头上轻轻一吻,说道:“我会的。你也早些休息,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

两人相拥片刻后,朱权松开沈书瑶,走到书桌前,又开始翻阅起军事布防图和各地送来的情报。沈书瑶看着朱权专注的背影,心中满是心疼,却也明白此刻朱权的责任重大,她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大宁能平安度过这场危机。

第二天清晨,朱权早早地起床,简单洗漱后,便来到了议事厅。幕僚们已经在此等候,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朱权看着众人,说:“诸位,大战在即,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等待朝廷指令,按照既定计划行事。本王相信,在朝廷的英明决策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同时防范鞑靼!”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王爷吩咐!”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进来,报告道:“王爷,前方探马来报,瓦剌大军已经距离大宁不足百里,正向大宁逼近!鞑靼那边也有小股部队向边境移动!”

朱权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站起身,大声道:“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按照既定计划准备,但没有朝廷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密切关注鞑靼动向,有情况随时通过正规渠道上报,并与周边卫所互通消息!”

随着朱权的命令下达,大宁城内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迅速奔赴各自的岗位,城墙上的守兵严阵以待,城外的伏兵也悄悄潜伏起来。一场大战,即将在大宁这片土地上爆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