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稻浪翻涌丰收曲,家风绵延代有人
金秋九月,东篱示范园的稻田里翻涌着金色的麦浪,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在秋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李渊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这片丰收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衬衫,袖口卷起,露出小臂上那几道熟悉的疤痕——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疤痕早已不再狰狞,反而像是刻在他身上的勋章,见证着他从兵王到新农人的蜕变。
“爸,收割机已经调试好了,明天就可以开始收割了。”李阳推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走过来,车上放着刚采摘的水稻样本。他穿着和李渊同款的衬衫,只是比父亲更显年轻挺拔。“我刚才测了一下,今年的水稻产量比去年高了10%,而且口感也更好,达到了优质米的标准。”
李渊接过水稻样本,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淡淡的稻香扑面而来。他笑着说:“好!太好了!这都是你和农业专家们一起研发的功劳。想当年,我们刚承包这片土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如今却变成了高产的稻田,真是不容易啊。”
苏瑶提着一个竹篮走过来,里面装着刚做好的米糕。她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连衣裙,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你们父子俩别光顾着说话,快尝尝我做的米糕。这是用今年的新米做的,看看味道怎么样。”
李渊和李阳接过米糕,咬了一口,甜而不腻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带着浓郁的稻香。李阳笑着说:“妈,您做的米糕越来越好吃了!比城里蛋糕店卖的还好吃。”
苏瑶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孩子,就会哄我开心。对了,悦悦呢?刚才还看见她在稻田里拍照,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
“我在这儿呢!”李悦拿着相机跑过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她穿着一件粉色的外套,扎着马尾辫,看起来活力十足。“妈,我刚才拍了好多稻田的照片,还拍了爸爸和哥哥的合影,等会儿我就发到网上,让大家都看看我们示范园的丰收景象。”
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李渊和苏瑶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女儿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自从李悦成为一名农业记者后,就经常在网上分享示范园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有机农业的魅力。
“对了,明天收割水稻,村里的王大爷他们要来帮忙。”苏瑶想起了一件事,对李渊说,“你等会儿去村里一趟,和他们说一下明天的具体安排,顺便把我们准备的礼物给他们带过去。”
李渊点了点头:“好。我现在就去。阳阳,你在家和你妈一起准备明天收割需要的工具,悦悦,你继续拍照,多记录一些丰收的瞬间。”
“好!”李阳和李悦齐声应道。
李渊骑着电动车,朝着村庄的方向驶去。一路上,他看到村民们都在忙着秋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自从东篱示范园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有机农业后,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来到王大爷家,王大爷正在院子里晒稻谷。看到李渊,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笑着迎了上来:“老李,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明天收割水稻的事?”
李渊点了点头:“是啊,王大爷。明天我们示范园要收割水稻,想请您和村里的乡亲们来帮忙。这是我们准备的一点心意,您收下。”他从电动车上拿下一个袋子,里面装着米糕和新米。
王大爷接过袋子,笑着说:“老李,你太客气了。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明天我们一定准时到。”
李渊笑着说:“那就多谢您了,王大爷。明天早上七点,我们在示范园门口集合,到时候我会安排具体的分工。”
从王大爷家出来,李渊又去了其他几户村民家,和他们一一交代了明天的安排。村民们都很乐意帮忙,纷纷表示明天一定会准时到。
回到示范园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苏瑶和李阳正在整理收割工具,李悦则在电脑前编辑照片。看到李渊回来,苏瑶问道:“怎么样?都安排好了吗?”
李渊点了点头:“都安排好了。村里的乡亲们都很乐意帮忙,明天一定会准时到。”
“那就好。”苏瑶松了口气,“明天的收割任务很重,有他们帮忙,我们就能轻松一些了。”
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清蒸鱼、炒青菜、红烧肉,还有苏瑶做的米糕。李悦一边吃,一边给大家讲述她今天在网上看到的评论:“今天我发的稻田照片,好多网友都评论说我们示范园的稻田太美了,还问我们的大米什么时候上市,他们都想买来尝尝。”
李渊笑着说:“等水稻收割完,加工成大米后,我们就会在网上销售。到时候,让更多的人都能吃到我们示范园的优质大米。”
李阳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和快递公司合作,提供包邮服务,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方便地购买到我们的大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