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岁月沉香传家久,示范园里续华章
当东篱示范园的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时,李渊已经站在了园区的观景台上。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这是苏瑶去年为他缝制的,领口熨烫得笔挺,只是袖口处因为常年劳作,磨出了淡淡的毛边。他的目光越过成片的智能大棚,落在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户身上——那些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都成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人”,这是他和苏瑶当年建示范园时,从未敢奢望的景象。
“在想什么呢?”苏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端着一碗温热的豆浆,身上穿着和李渊同款的浅灰色中山装,只是裙摆更长些,更显温婉。“阳阳和悦悦都在楼下等着呢,今天可是示范园成立十周年的好日子,不能迟到。”
李渊接过豆浆,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他转头看向苏瑶,她的眼角已经有了明显的细纹,鬓角也掺了几缕银丝,可那双眼睛依旧明亮,像极了他们初遇时,在部队家属院的槐树下,她抬头看他的模样。“在想十年前,我们刚承包这片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到处都是野草和垃圾。我当时还担心,能不能种出菜来。”
苏瑶笑了笑,伸手拂去他肩头的一片落叶:“你当时可没说过担心。我记得你拍着胸脯说,‘苏瑶你放心,在部队我能守好边疆,在这里我就能种好地’。”
两人相视而笑,十年的岁月仿佛在这一刻浓缩成了一幅画——画里有他们在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有农残风波时的并肩作战,有暴雨冲毁大棚时的彻夜抢修,也有丰收时节的欢声笑语。这些记忆像一颗颗珍珠,被岁月的丝线串起,成了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爸,妈,你们快下来吧!好多老战友和合作商都到了!”李阳的声音从楼下传来,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自从他从农业大学毕业回到示范园后,就成了李渊的得力助手,不仅负责技术研发,还接手了示范园的市场运营,把有机蔬菜和大米卖到了全国各地。
李悦也跟着喊道:“爸,妈,王爷爷和张奶奶他们也来了,还带了自己做的年糕呢!”她穿着一条粉色的连衣裙,头发挽成了精致的发髻,脖子上戴着一条珍珠项链,那是李渊去年送给她的十八岁生日礼物。如今的她,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农业记者,经常在国家级媒体上发表文章,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
李渊和苏瑶并肩走下楼,客厅里已经坐满了人。老战友们穿着军装,胸前挂着军功章,看到李渊,纷纷站起来敬礼;合作商们穿着西装,手里拿着合同,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周边的农户们则穿着朴素的衣服,手里提着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眼神里满是感激。
“老李,十年了,你可真行!把一个荒滩变成了全国闻名的示范园,我们这些老战友都为你骄傲!”曾经的部队连长拍着李渊的肩膀,激动地说。
李渊握住连长的手,眼中满是感慨:“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苏瑶,是孩子们,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示范园的今天。”
苏瑶笑着补充道:“是啊。当年我们遇到资金困难,是老战友们凑钱帮我们;遇到技术难题,是农业专家们免费指导;遇到市场质疑,是消费者们的信任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勇气。”
说话间,李阳推着一个巨大的蛋糕走了进来,蛋糕上用奶油写着“东篱示范园十周年快乐”,周围还装饰着用巧克力做的蔬菜和水果模型。“爸,妈,这是我和悦悦一起为示范园准备的生日礼物。祝我们的示范园,越来越好!”
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歌,歌声在客厅里回荡,充满了温暖和喜悦。李悦拿起相机,不停地拍照,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她要把这些照片整理成相册,作为示范园十周年的纪念,也作为送给父母的礼物。
中午,李渊在示范园的食堂摆了几十桌酒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餐桌上的菜肴全是示范园自己种植和养殖的,清炒时蔬、红烧排骨、清蒸鱼、番茄炒蛋,简单的菜式却透着新鲜的美味。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着示范园的过去和未来,气氛热烈而温馨。
一位合作商站起来,举起酒杯:“李总,苏总,我敬你们一杯!感谢你们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有机产品。我相信,在你们的带领下,东篱示范园一定会越来越辉煌!”
李渊也站起来,举起酒杯:“谢谢大家的支持!十年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把示范园做得更大更强,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让更多的消费者吃上放心的有机食品。”
大家纷纷举杯,共同庆祝示范园的十周年生日。酒过三巡,老战友们拉着李渊,唱起了部队的军歌。歌声嘹亮,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部队的岁月。苏瑶坐在一旁,看着李渊意气风发的样子,眼中满是温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