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综影视进入影视世界 > 第37章 选拔人才

综影视进入影视世界 第37章 选拔人才

作者:桑泽sangze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02 07:47:04

越妃轻启朱唇,柔声问道:“陛下,这是因何事烦忧?”文帝微微皱眉,面露愁容,叹道:“子晟为了救那程家四娘子,身上是伤上加伤。可这子臻,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唉,这一个两个的,没一个能让人省省心。”

越妃轻轻摇头,温言劝慰:“陛下可别这么说,子臻平日里还是很让人省心的。除了那次跑去北境之外,他哪件事没听陛下的话?您催他成婚,他刚行过冠礼便主动请旨赐婚了。陛下,您说子臻还不算听话吗?”

文帝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提高了音量道:“说到这个朕就生气。满朝上下,那么多好人家的女娘,就算是子晟看上的那个程四娘子,不过是身份低了些,这都不是大事。可他倒好,偏偏要娶那个何昭君。”

越妃浅浅一笑,不紧不慢地说:“臣妾倒觉得何昭君挺好的,子臻眼光不错呢。”

文帝一脸不悦,反驳道:“好?好在哪里?她可是肖世子的世子妃,说起来已经是二嫁之妇,如何能配得上子臻?”

越妃轻轻瞥了文帝一眼,解释道:“子臻自己喜欢呀,陛下您又能如何?况且,子臻喜欢她可不是没有缘由的。臣妾听子端说,何昭君亲手杀了肖世子。”

文帝瞪大了眼睛,惊讶道:“什么?当真?这是真的还是假的?那子臻知道这件事吗?他还敢娶她?”

越妃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子臻是亲眼所见。而且还是子臻担心这件事传出去有损何昭君的名声,与何家人商量之后,才没有将此事上报的。像这样有胆魄的女娘,才担得起霍氏宗妇的身份呀。都城里那些整日只知道争风吃醋的小女娘,可入不了子臻的眼。”

文帝微微颔首,思忖片刻道:“这么说来,这何昭君倒还真有几分本事,是朕小瞧她了。”

越妃接着说:“出身名门,敢爱敢恨,这样的女子难道不比那程四娘子强?”

文帝轻轻一笑,道:“嗯,确实不错。也难怪子臻会喜欢她。看来子臻不喜欢那些柔柔弱弱的,反倒钟情于有血性的女子。”

越妃见文帝面色缓和,便趁机说道:“陛下,如今子臻的婚事定下来了,子晟的事想必也不远了。您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己的儿子吧,子端至今还是孤身一人呢。”

文帝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道:“说起子端,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才好。朕能有什么办法?满朝大臣家的女儿,都被他一己之力得罪了个遍,现在哪家还敢把女儿嫁给他。”

正说着,曹常侍匆匆进来,躬身禀报道:“陛下,永辰王殿下回来了。”

文帝眼睛一亮,略带嗔怒地说:“回来了?这臭小子,跑哪儿去了?半天不见人影。”

曹常侍恭敬地回道:“殿下是和何娘子一同回来的,二人是骑着马一道回来的。”

文帝微微一怔,随后释然道:“原来是陪着新妇去了,他倒是说一声啊,害得朕白白担心一场。”

这日,暖阳正好,霍不言携着何昭君一同前往宫中赴宴。一路上,何昭君神色间难掩紧张之色,霍不言微微握紧了她的手,轻声安抚:“你无需紧张,待会儿我先送你去永乐宫。我得去陛下那儿一趟,越妃娘娘听闻你的事,一直想见见你。但你不必害怕,我自幼在永乐宫长大,是越妃娘娘将我抚养长大的,你就把这次见面当作是见未来的君姑便好。”

何昭君微微颔首,美目流转间透着一丝不安,轻声问道:“那越妃娘娘平日里喜欢些什么呢?我也好有个准备。”

霍不言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温柔,轻声说道:“越妃娘娘喜好音律,我知道这并非你的专长,所以我都已经替你备好了。前些日子,我四处搜罗了一些音律方面的孤本古籍,待会儿你将其呈给娘娘就行。”

何昭君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抬眸看向身旁的霍不言,此刻,这位在世人眼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杀神”,正用如此温柔体贴的目光看着自己。她不禁心想,这说出去怕是谁都不会相信。

霍不言见她久久未语,关切地唤道:“予安,你怎么了,可是还有什么担忧?”

何昭君微微咬唇,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轻声说道:“子臻,你对我实在是太好了。”

霍不言轻轻摸了摸她的头,柔声道:“你是我的新妇,我不对你好又对谁好呢?如今霍家只剩下我一人,长辈之中也仅余我姑母,只是她一直都在别院养病,改日我再带你去拜见她。”

何昭君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不是还有凌不疑吗?他不也是霍家的人?”

霍不言眸光微黯,只是轻声说道:“他终究姓凌,不姓霍。”

何昭君见他神色有异,便也不再多问,只是轻轻靠在了他的肩头。

在富丽堂皇的永乐宫中,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棂洒在地上,越妃端坐于主位,目光温和地看着站在身前的何昭君,缓缓开口道:“你的事,我都已有所耳闻。子臻这孩子,我自小看着长大,对你也是真心相待,只希望你莫要辜负了他的深情。”

何昭君微微欠身,神情庄重而坚定地说道:“承蒙殿下厚爱,臣女定当铭记于心,绝不负殿下所托。”

越妃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神色,说道:“如此便好。过些时日,你便进宫到这永乐宫来,好好学习一下宫规礼仪吧。”

何昭君心中虽有疑惑,但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轻声问道:“娘娘吩咐,臣女岂敢不从。只是臣女心中实在不解,为何要让臣女进宫呢?”

越妃看着何昭君,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笑着说道:“你倒是个胆大且率直的。这是子臻特意求到本宫这里来的,他心疼你,怕你在家中受了委屈,又怕那些官家小女娘们欺负了你。他有时又不在你身边,放心不下,便恳请本宫让你以学习规矩的名义留在我这儿,就在宫里待嫁。子臻向来心思细腻,他是生怕你受了委屈却又不愿同他诉说啊。”

何昭君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微微泛红,轻声说道:“臣女明白了,日后若有打扰娘娘之处,还望娘娘多多包涵。”

越妃拿起案几上的乐谱,嘴角微微上扬,说道:“这乐谱本宫甚是喜欢,想来是子臻那小子替你精心准备的吧。”

何昭君微微颔首,略带歉意地说道:“此次来得仓促,臣女实在不知娘娘的喜好,未能亲自准备礼物,还望娘娘恕罪。待下次,臣女定当用心准备,以表心意。”

越妃轻轻摆了摆手,语气温和地说道:“无妨,你们既已结为夫妻,便是一体。不管这礼物是谁准备的,都代表着你们二人的心意。”

那日,霍不言前往永乐宫,准备接何昭君一同去参加宫中的宴席。二人携手行至宴席门口时,恰好瞧见五公主领着一群官家小女娘,正有意为难程少商。霍不言剑眉微蹙,本欲上前解围,就在这时,凌不疑及时出现,他便停下脚步,决定先静观其变。

只见凌不疑神色冷峻,径直走向程少商,而后牵起她的手,将她带到自己身旁坐下。霍不言见状,嘴角微微上扬,亦有样学样,轻轻拉住何昭君的手,带着她在自己身边落座。

此时,五皇子与程少商交谈起来。程少商柳眉轻挑,带着几分不满说道:“为何你们只问我,却不去问问何昭君呢?”

五皇子闻言,无奈地笑了笑,摊开双手说道:“问这些话都是多余的。谁不知道何娘子如今是子臻的未婚妻,谁敢故意针对她呀,那不是嫌自己命长吗?我可还不想找揍呢。”

何昭君冷不丁被五皇子点名,微微一怔,美目闪过一丝诧异。她从未听霍不言提起过这些,正有些不知所措时,霍不言轻轻将手覆在她的手上,温柔地捏了捏,传递着无声的安慰。二人之间的亲昵举动,尽显恩爱之意。

三皇子在一旁看在眼里,开口说道:“何娘子既是子臻名正言顺的未婚妻,与他同坐一处,也不算失礼。”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就在这时,文帝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来,身后还跟着程止夫妇以及万将军。凌不疑见状,主动上前,行了大礼,向文帝请求赐婚。桑舜华与程止向来疼爱程少商,目光中满是关切。而凌不疑神色诚恳,一番真情表白情真意切,最终,在文帝的应允下,这门婚事也算是定了下来。

金銮殿内,气氛凝重。三皇子神色严肃,向前一步,朗声道:“父皇,如今证据确凿,楼太傅长期打压寒门学子,多名寒门才俊更是因此无辜丧命,实在罪无可恕。”

太子本在一旁默不作声,如鹌鹑般缩着身子,听到这话,不禁拧紧了眉心,面露不忍之色,拱手道:“父皇,此事的确令人痛心疾首。可太傅毕竟曾为儿臣开蒙授课,有传道授业之恩……还望父皇能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三皇子冷笑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反驳道:“皇兄,楼太傅在朝堂之上,一贯以打压寒门为能事,甚至不惜痛下杀手。那些寒门学子的性命,难道还抵不过他为你讲过的几堂课吗?况且,他拿朝廷俸禄,履行职责,没人亏欠他的。”

“这……”太子眉头拧成了麻花,脸上露出苦涩的神情,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霍不言向前迈出一步,目光坚定,声如洪钟:“太子殿下,居庙堂之高,当思百姓之苦。殿下可知道,天下万民,如同草芥,比上位者更加脆弱。这些寒门学子,不过是有些才华,便惨遭杀身之祸。寻常百姓所求不多,不过是安稳度日;寒门子弟寒窗苦读数十载,一心只为报效国家。可他们的人生,却如此轻易地被碾碎。太子殿下,即便楼太傅曾有开蒙之恩,可他假仁假义,实乃伪君子、刽子手,绝不能轻饶。臣以为,楼太傅已不堪再居朝堂之位。”

凌不疑也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子臻所言极是,楼太傅之恶行,已不配再留在朝中。”

一时间,大殿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太傅之位,位高权重,身为三公之一,若轻易处置,朝堂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文帝眉头紧皱,似在权衡利弊,许久的沉默后,他捏了捏额头,缓缓开口:“罢了,罢免楼经太傅之职,令其即刻回原籍,闭门思过。膝下数子,流放边关。其余子侄……”

话未说完,便见霍不言从案后起身,走到殿中,跪地叩首。文帝微微一怔,面露疑惑:“你这是为何?”

霍不言抬起头,神情恳切:“臣斗胆为楼家二房求情。陛下,楼太傅不仅打压寒门学子,也利用权势打压自家子侄。楼家二房的楼犇,才华横溢,若不是臣举荐,恐怕一生都难以出头。还望陛下开恩,宽赦楼家二房。”

三皇子也在一旁附和道:“父皇,楼犇确有大才,不应因楼太傅的恶行而被牵连,埋没了他的才华。”

文帝微微点头,问道:“楼犇如今还在并州任职?”

霍不言答道:“正是。”

文帝思索片刻,道:“既如此,便依你们所言。让他好好干,别辜负了你为他求的情。”

霍不言接着说道:“陛下,楼家根基在都城,当初举荐他去并州,是为了让他避开楼太傅的打压,能毫无顾虑地施展才华。如今楼太傅已被处置,楼犇在并州政绩斐然,臣以为,是时候让他回到都城了。”

文帝略作思忖,颔首道:“也罢,让他回来吧。上次听你说他有能力进入尚书台,这样,他回来后若能通过尚书台的考教,便让他在尚书台任职。”

霍不言连忙叩谢:“臣代楼犇谢陛下恩典。”

文帝挥了挥手,道:“都退下吧。”

霍不言却并未起身,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相求。”

文帝微微皱眉,问道:“还有事?什么事?”

霍不言挺直脊背,朗声道:“这第二件事,便是臣要为天下寒门请愿。经楼太傅一案,臣深切感受到了寒门子弟的无奈与艰辛。自古以来,生于皇室天家者,无需像民间士子那般寒窗苦读十载。多少寒门有才之士,被埋没于乡野之间。因此,臣恳请陛下,能给他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三皇子也敛眉附和:“是啊,父皇。士族世代为官,寒门子弟却只能世代耕作。若想入仕,简直难如登天。”

文帝目光炯炯,试探着问道:“那你可有什么选拔人才的良策?”

霍不言胸有成竹,说道:“臣确有一法。”

文帝大手一挥,道:“说来听听。”

霍不言侃侃而谈:“如今,寒门子弟若想入仕,只能通过‘举孝廉’之法。而臣以为,可以在郡县之中‘设立文试’。如此一来,若想为官,只需通过文试,取得优异名次者,即可赴任。士子们可以怀碟自荐,不论贫富,不论出身,唯才是举,能者居之,既可以让人才得到重用,又不失公平公正。”

文帝目光深邃,似在思索:“想当初,朕力排众议,破格提拔颜忠、程始这两位寒门出身的子弟为官时,那些大臣们可是极力反对,恨不得指着朕的脊梁骨骂。如今以文试之法,凭自身真才实学,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看他们还能说些什么。”

三皇子在一旁提醒道:“举孝廉之法,本就存在弊端,家境殷实者便有贿赂官员的可能。这文试,也难免会有官员徇私舞弊的情况。”

霍不言早有准备,从容答道:“自然,臣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臣建议采用糊名之法,将参试之人的姓名遮住。如此一来,官员阅卷时便无法分辨考生身份,可有效避免徇私舞弊。”

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道:“甚好,此事便让尚书台拟写诏令,尽快推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