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 第三百四十三章 药材

江桃注意到药材包上有一个模糊的邮戳。

上面写着“云南xx”四个字,后头两个字看不清了。

“当年我为了找寻治疗的法子,我曾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郑德昌的眼神里有一丝丝怀念。

“才在云南找到了这个药汤,这个药材炮制之后可以放置很久,但是只有那特定的一个星期才有,我本来想第二年再去。”

他叹了一口气:“结果,蕙兰那件事弄得我也无心再操心这些。”

江桃突然明白了什么:“你是想再去云南一趟?”

郑德昌点点头:“这药材本来当时炮制的就不算多,小芳的病情如今越来越严重,我怕……”

第二天一大早,郑德昌带着自己的手稿去见了程副市长,回来之后他的表情异常复杂,既有忧虑又有兴奋。

“副市长怎么说??”

郑蕙兰上前迫不及待的问。

郑德昌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他给我看了这个。”

文件抬头印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传统医药“一栏中,“百味汤”被标记为“亟待寻回”。

程志国解释说,国家正在系统整理散落民间的传统秘方,而“百味汤”因其独特的神经调理功效,被专家组列为重点寻找对象。

“他说,如果我愿意献出配方,国家不仅会给予资金支持,还会派专家派专家协助研究,保护小芳这样的传承人。”

郑德昌的声音平稳,“他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江桃敏锐的察觉到了问题:“他是不是担心这个方子外泄啊??”

郑德昌点点头:“是的,他是这么跟我说的,我觉得也有一定道理,我认识很多民间的那种中医,不过现在日子都过得不是很好,如果能为他们争取到国家支持,那可真是一件好事啊。”

江桃正想说什么。

一旁正独自玩耍的小芳却突然蹲下抱住头:“妈妈,我的头好疼。”

郑蕙兰冲过去抱住女儿,只见小芳脸色惨白,冷汗直流:“味道……变成尖刺了……扎我的头……”

郑德昌迅速取出银针施救,但这次效果大不如前。小芳痛苦地蜷缩在母亲怀里,小小的身体不停颤抖。

“必须去云南了。”郑德昌收起银针,声音坚决,“明天就出发。”

当晚,美食城提前打烊,所有人聚在一起商讨对策。最终决定:郑德昌前往云南寻找瑶娘;顾有为继续完善封口机专利,并提前申请国际保护;江桃和林保罗负责应付媒体和商业竞争;郑蕙兰则带着小芳暂时搬去副市长安排的住所,确保安全。

夜深人静时,江桃看到郑蕙兰在给父亲收拾行李。她把那包所剩无几的药小心翼翼地包好,放进旅行袋的夹层,又塞进几件衣服。

“云南那边湿热,爸要记得不要中暑。”郑蕙兰轻声说,声音里满是担忧。

江桃走过去,轻轻抱住她:“蕙兰姐,别担心。郑师傅什么风浪没见过?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郑蕙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这是我这些年攒的钱,还有……爸爸年轻时给我的护身符。”她将布包塞进行李最深处,“希望它能保佑爸爸找到解药。”

第二天清晨,郑德昌背着行囊准备出发。小芳虽然还很虚弱,但坚持要送外公。她将自己画的一幅画塞进郑德昌手里——画上是三个小人手拉手,背景是美食城的招牌。

“外公早点回来,小芳会乖乖喝药。”孩子奶声奶气地说。

郑德昌蹲下身,将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小木牌挂在孙女脖子上:“这是外公亲手刻的平安牌,戴着它,头痛就会轻一点。”

顾有为叫来的出租车已等在门口。郑德昌最后环视了一圈美食城,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仿佛要将大家的样子刻进心里。

“都别送了。”他挥挥手,转身走向出租车,“等我回来。”

车子缓缓驶离,消失在晨雾中。江桃搂着郑蕙兰的肩膀,感到她在微微发抖。

“蕙兰姐,我们进去吧,外面凉。”

回到美食城,江桃发现顾有为正在柜台后研究一堆法律文件,林保罗则在打电话联系媒体朋友。小周已经重新调整了财务计划,马淑芬则一如既往地在厨房准备食材。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大家庭。

江桃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开始落实今天的计划。

次日。

江桃站在美食城门口,手里捏着一封刚刚收到的公函,纸张上鲜红的公章刺得眼睛发疼。

“关于责令八方美食城停止销售非传统饮品的通知”,落款是“京市饮食行业协会”,下面还附着八家老字号企业的联名签字。

“这帮老顽固!”林保罗一把扯下领结,气得脸颊发红,“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一套!”

江桃沉默地折起公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最麻烦的不是这个。”小周推了推眼镜,递过另一份文件,“供销社刚刚通知,下周起停止向我们供应鲜奶和白糖。”

江桃心头一紧。如果被断了供应……

“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张奋斗一拳砸在柜台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江老板,咱们得找他们理论去!”

江桃摇摇头,反而平静下来。

她展开公函又看了一遍,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你们看,联名的都是国营老字号,没有一家个体户。”

“因为个体户都巴不得学咱们呢!”林保罗撇嘴,“前门大街已经冒出两家山寨奶茶店了。”

江桃眼睛一亮:“这就是突破口!”

她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会。桌上摆着三样东西:协会公函、供销社通知和当天的《京市晚报》——头版正报道着“深化商业体制改革”的新闻。

“同志们,我们的奶茶没有错。”江桃指着报纸说,“改革开放就是要打破条条框框,允许新生事物发展。但硬碰硬不是办法,得用智慧。”

她迅速做出部署:首先,由文笔最好的林保罗起草一篇《传统与创新可以并存》的文章,找关系在晚报上发表;其次,邀请媒体记者来参观透明厨房,展示奶茶的真材实料;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公郑柏生的关系,约见商业局领导反映情况。

“那我们原料怎么办?”马淑芬忧心忡忡地问,“库存只够撑一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