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浮生重启录 > 第10章 祁山云暗

浮生重启录 第10章 祁山云暗

作者:信手闲书聊东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2:51:18

建兴六年春。

祁山的云雾果然终年不散。

我站在汉中城楼,望着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在雾中若隐若现,羽扇所指之处,正是前世马谡失街亭的隘口。

手中的舆图被冷汗浸透,“街亭”二字旁,法正的朱砂骷髅头格外刺眼。

“陛下,”姜维的虎头湛金枪在雾中划出银弧,“末将已按您的吩咐,在列柳城布下伏兵。”

我望着这个面容冷峻的将军,想起三年前在成都城头,他接下法正遗策时的热血。

此刻他的铠甲上绣着的“汉”字旗,边角已染上祁山的泥尘。

更鼓声穿透雾霭,诸葛亮的帅帐中传来《出师表》的诵读声。

我摸着案头的副本,“亲贤臣远小人”六字下,三颗朱砂点旁多了个小小的“禅”字——那是他近日才添的,我的小名。

玉珏在袖中发凉,忽然想起章武三年白帝城,他在遗诏上改“决”为“议”时的泪光。

“报——”探马冲破雾障,“张合大军已过陇坻!”

我望着舆图上快速移动的蓝旗,指尖划过街亭,忽然对姜维说:“去告诉王平,按丞相部署坚守,切勿分兵。”

姜维怔住,显然没想到,我会直接干预军事部署——前世的我,连街亭是何地都不知。

帅帐中,诸葛亮正在与马谡争论。

“参军若分兵据南山,”我忽然开口,打断马谡的侃侃而谈,“则水源必断。”

帐中诸将皆惊,马谡的脸更是红得像祁山的枫叶。

诸葛亮的羽扇顿在半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也有更深的忧虑。

“陛下明鉴。”王平跪地叩首,手中的令箭还带着成都的温度,“末将愿领五千精兵,死守街亭隘口。”

我望着这个日后会成为镇北大将军的老将,想起前世他在街亭的力挽狂澜,忽然将手中的“承业”剑解下:“此剑赐你,如朕亲临。”

马谡的瞳孔骤缩,手中的《孙子兵法》“啪嗒”落地。

诸葛亮的目光在剑鞘上停留片刻,终究只是轻叹:“陛下厚爱,王平定当死战。”

我知道,他仍存着培养马谡的心,却不知,这一世的街亭,因我的干预,或许能改写结局。

祁山的雾突然变浓,像极了五丈原的夜。

我站在城楼,看着姜维的伏兵在列柳城燃起烽火,忽然想起建兴三年南征归来,诸葛亮在丞相府对我说的话:“陛下若欲掌权,须先懂‘舍’与‘得’。”

此刻我舍去对马谡的情面,得到的,会是街亭的坚守吗?

更漏声敲碎子时,探马再次来报:“街亭失守!王平将军退往西县!”

我手中的舆图应声落地,看见诸葛亮的羽扇重重拍在案上,第一次露出慌乱:“张合怎会绕后?”

我望着他,忽然想起法正遗策中的“虚虚实实”,原来张合的主力,从来不在正面。

“相父,”我按住他发颤的手,“速令魏延断后,姜维接应王平,赵云的疑兵可从斜谷撤出。”

诸葛亮怔住,眼中有难以置信——这些部署,本该是他的专长,却从十四岁的君主口中说出。

“陛下......”他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释然,“亮终究是老了。”

祁山的雾在黎明前散去,露出满地狼藉。

我望着败退的蜀军,看见王平扶着伤兵走来,“承业”剑还在腰间,却已染满血迹。

“陛下,”他跪地请罪,“末将未能守住街亭......”

“不怪你,”我扶起他,“是孤高估了马谡。”

诸葛亮的帅帐中,马谡已被绑在辕门。

我望着这个曾在丞相府高谈阔论的参军,忽然想起前世他被斩时,诸葛亮的泪水。

“相父,”我轻声说,“斩马谡以明军法,是必须之事。”

诸葛亮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恢复冷肃:“拖出去,斩!”

马谡的头颅滚落在地时,祁山的云突然暗了下来。

我望着诸葛亮,看见他转身时,袖口的八阵图纹样被血染红,像极了五丈原的殒星。

“陛下可知,”他忽然低语,“亮斩马谡,非仅为军法,更为堵益州派之口。”

我怔住,忽然明白,这看似公正的处决,背后是复杂的权力平衡。

李严的密使正在汉中探查,益州派等着看荆州派的笑话,而诸葛亮,只能用马谡的血,来稳固北伐的根基。

“相父,”我握住他的手,“孤懂。”

退军的号角响起时,赵云的疑兵已安全撤回。

我望着这位长坂坡的英雄,如今鬓角已染霜色,却仍像当年那样,将败军之资分给百姓。

“子龙将军,”我递上蜀锦披风,“当年长坂坡的恩情,孤从未忘记。”

赵云跪地叩首,银枪在地上划出火星:“陛下言重了,末将唯愿陛下中兴汉室。”

祁山的云,终究还是暗了下来。

我站在返程的马车上,望着诸葛亮的羽扇垂在膝头,忽然想起建兴五年他第一次北伐前,在《出师表》中写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原来这涕零,不是为刘禅,而是为蜀汉的未来,为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

深夜,我在汉中行辕批阅败军奏报,忽然听见黄皓在帐外低语:“巧儿说,丞相府的桑田遭了虫灾,可他仍要将粮饷优先供给北伐。”

我放下狼毫,望着案头的《六韬》,在“龙韬·王翼”篇写下:“相父之苦,孤何能忘?”

更漏声在山谷间回荡,远处传来胡笳曲,像极了前世洛阳的凄凉。

我摸着玉珏上的微光,忽然明白,这一世的街亭,虽未守住,却让我真正走进了军旅,走进了诸葛亮的内心——他不是神,是个凡人,会犯错,会疲惫,却仍要为蜀汉燃尽最后一丝心血。

祁山的云雾,终将散去。

而我,在这云暗天低的时刻,终于握住了那根最关键的线——不是权力的线,而是理解的线。

原来这金銮殿上的提线木偶,从来不是被操纵的傀儡,而是与提线者共舞的舞者,在命运的舞台上,演绎着属于蜀汉的悲壮舞曲。

暮色漫过祁山时,我望着诸葛亮的帅帐,灯火依旧通明。

他的羽扇,还在舆图上划动,像极了当年在丞相府批改军报的模样。

而我知道,这盏灯,会一直亮下去,直到五丈原的秋风,将它吹灭——但至少,在它熄灭前,我能陪他一起,在这暗云中,寻找那一丝破云而出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