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荒原谍影 > 第246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荒原谍影 第246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作者:落花风雨更伤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2:39:16

梅怡坐了一天的车,只在锦州站吃了一个面包,她确实也饿了。

觉得郑敏炒的菜特别的香甜可口,尤其是在自己同志的家里,不用装,不用演,不用刻意的掩饰自己。

一颦一笑都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她已经好久没有享受这样的氛围了。现在的生活全部都是在演戏。

两杯酒下肚后。梅怡的脸特别红,她看着王海刚简单朴素的家,悄悄的对身边的肖兰说:。

“兰姐,咱们处长三十多岁才结婚成家,咱们给处长送点礼吧。明天早上,咱俩去西单百货商场给王处长买几块床单、暖瓶什么的”。

肖兰看了一眼王海刚,说:

“行,梅怡,我正好有这个想法。不过千万不能让处长知道,要不她又该批评咱俩了”。

郑敏见梅怡和肖兰低着头,悄悄的在说话,便给梅怡和肖兰碗里夹了一只油红的大螃蟹。说:

“梅怡,肖兰,你们看这螃蟹多么的肥美,我们天津有句老话叫借钱吃螃蟹,不算不会过。

这几天正是吃螃蟹的季节。我就咬了咬牙,买回几只来给你们尝尝鲜”。

梅怡从小在西安长大,虽然家里的条件很好,但她真还没吃过螃蟹。

看着张牙舞爪的螃蟹,她不知从哪儿下手。

郑敏是天津滨海县人,从小在海边长大。

剥弄螃蟹就像剥弄鸡蛋一样的娴熟。

她见梅怡看着螃蟹,一脸的窘相,便温和的笑了笑。从梅怡的碗里,把螃蟹拿了过来,三弄两弄,就把螃蟹蟹黄和蟹肉剥落在了梅怡的碗里。然后笑着对梅怡说道:

“梅怡,我听你们处长说,你是陕西西安人,怪不得长得这么漂亮,听说你出来工作两年多了,一直没有回过家,家里的父母都还好吧”?

梅怡听郑敏问起她的父母神情一下子黯淡了下来。

王海刚见状,埋怨的看了妻子一眼,扭过头来对梅怡说:

“对了,梅怡。忘了告你了,咱们十六处通过上级领导部门,给西安市革委会打去电话,把你的实际情况向西安市革委会的领导反映了一下,西安市革委会的领导很同情、理解。再加上你父亲的问题不是太大,西安市革委会领导已经责令当地的造反组织停止对你父亲的纠斗,你的父亲叫梅爱民吧。现在梅爱民同志虽然没有完全恢复工作,但他现在已经完全解放自由了,很快就会出来工作”!

梅怡听了王海刚的话,眼里闪着动人的泪光。高兴的说道:

“谢谢组织对我父亲的关心和爱护,这下彻底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了”。

说到这儿,梅怡突然想起刚才王海刚家里的写字台上,见到的那几本右派的档案资料。

她想了想,鼓起勇气来,和给她夹菜的郑敏问道:

“嫂子,我刚才给你家收拾写字台时,发现写字台上放着几张右派的档案资料,嫂子,你在你们昌平分局是不是负责对这些右派的侦查,审查工作”?

郑敏放下手中的筷子,看着梅怡说:

“梅怡,你是说那些右派吗?是这样的,我们昌平分局劳改大队关押着一些证据不足的右派,由我负责进行补充侦查。这些右派是北京市各大院校的高级知识分子,由于他们在一些公共场合发表过右倾言论,运动开始后,这些知识分子被北京市各造反组织以右倾言论罪打倒,关押!几年过去了,政府对这些右派抓的不是太紧,定性不是太高,当年对他们定性右倾言论的证据又不是太足。

这些右派在劳改期间表现的都很好,因此分局革委会决定,对这些被关押的右派进行重新审理,证据不足的予以释放。我以前在昌平分局搞过预审工作,因此分局就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

我现在的工作,就是重新侦查,甄别,审查这些被关押的右派。有证据的移交法院,没有证据的释放。

梅怡听了郑敏的话,心情很激动,握住郑敏的手说:

“嫂子,这些右派是不是有个叫杨奋斗的人。

郑敏看了梅怡一眼说:

“是的,梅怡,这个叫杨奋斗的知识分子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你认识杨教授吗”?

梅怡点了点头,说:

“嫂子,我不认识杨教授,我认识杨教授的儿子。杨教授的儿子叫杨军,是我在北大荒插队的知青战友。我的意思是想让嫂子帮助一下杨教授”。

王海刚端着酒杯正准备要和大陈碰杯,听了梅怡的话后,放下手中的酒杯,诧异的看了一眼梅怡,说:

“梅怡,你是说杨奋斗是杨军的父亲?如果真要是这样,看来这个忙,我们要帮一下”。

郑敏也是颇感惊讶的看着王海刚,问道:

“这个叫杨奋斗的北师大教授你也认识吗?杨教授和你们十六处有关系吗”?

王海刚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郑敏说:

“杨教授我倒是不认识,他的儿子叫杨军,梅怡这次去北大荒执行任务,经常向我说起这个叫杨军的知青。在北大荒插队期间,他无意中帮了梅怡不少忙。因此我们十六处希望你能站在公正,公平的角度上帮助一下杨军。其实你我心里都很清楚,像杨奋斗这样埋头做学问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被打成右派,戴上右倾言论的帽子。这里面有多大的水分。说白了,这些在运动中敢说真话的知识分子。有很多人背的处分是不公平的”!

王海刚留了个心眼,他没有把杨军和梅怡恋爱的事告诉郑敏。

他只是希望郑敏能公正的处理这件事。

郑敏听了王海刚的话,温和的冲梅怡笑了笑说:

“梅怡,我不管你和杨军是什么关系,这个忙能帮,嫂子一定帮你。我是个读书人,也佩服杨教授的学术和做人,之前我接受局里交给我的任务后。去昌平劳改大队提审过杨奋斗,对杨奋斗的案子有了个大致的了解。杨教授是个做学问的人。他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是明清史。造反组织关押批斗杨教授的理由是。

杨教授在北师大的一节课上。给学生们讲过:

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也出现过几位中兴帝王,像仁宣之治的明仁族和明宣宗。弘冶中兴的明孝宗朱佑樘。这三位有为的帝王,殚精竭虑,清廉治国。

让即将走向腐朽没落的大明王朝中兴了起来。他们三位是历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他们贵为君王,也有让人称道的一面。

造反组织抓住杨教授讲这堂课的内容说,杨教授是在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

尤其是杨教授在这堂课上讲到明孝宗朱佑樘时,说朱佑樘在治理国家上兢兢业业,发奋图强,守业有成。在个人的生活上,反对奢华,崇尚节俭。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没有三宫六院,一生只娶一位皇后,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人格魅力的一代君王。如果杨教授只讲明史,只讲仁宣之治。只讲弘治中兴

北师大的造反组织就没有理由对杨教授批斗、关押,甚至要判刑。

现在北师大造反组织拿杨教授讲的这堂课大做文章。对杨教授进行批斗。无非就是北师大造反组织对杨教授讲的课,断章取义,歪曲事实。说杨教授是在为封建帝王涂脂抹粉。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当年听这堂课的学生都已毕业,被分配到全国各地。找到当年的那些学生取证,工作量很大,局里又不给我加派人手,我一个人很难做到。

就是找到当年的那些学生们又能怎样呢?涉及十年运动。谁又敢出来作证?

这件事我想了很久,也请教了我们局的几个老预审员。

他们告诉我,只要能找到杨教授讲这堂课的教案,有当年的教案在,也能证明杨教授是在讲历史,并没有为谁歌功颂德!

找到当年的教案,杨教授的是非就会有结果,我相信杨教授只是个作学问的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偏见,他只是在讲历史,况且杨教授还是一位有着20多年党龄的**党员。我相信他作的教案是干净的,只要能找到杨教授讲这堂课的教案,其他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昨天,我我又去了趟昌平劳改大队。在劳改大队的预审室里,杨教授告诉我,他有一种习惯,喜欢把自己写的文稿,还有给学生们讲课的教案和讲义都保存下来,只是这些文稿和教案都不在身边放着。

因为他现在住的北师大的家属楼是50年代建的筒子楼,面积比较小,有一部分文稿和教案都被他寄放到了老家乡下。他恳请我去他老家,把他的文稿和教案取回来,证明他的清白。临走的时候,杨教授还把他老家的地址告诉了我。可我确实没时间,局里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一个人来完成。我又没有三头六臂。

梅怡,你刚才也看到了,十几个人的档案资料,都需要我一个人来补充侦查,我确实是忙不过来。看着杨教授期盼的目光,我不忍心拒绝他,我答应了杨教授,我这两天正为这件事发愁呢”。

说完,郑敏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梅怡看了看王海刚,又看了看郑敏,说:

“嫂子,你要是忙不过来,我给你去趟杨教授的老家吧?我这次回北京,除了把我近一年来的工作向处里的领导汇报一下,也没有其他重要的事。本来我打算回趟西安。看望一下我的父母。后来我听王处长说,我的父母现在平反了,他们现在都安全了。我这次就不准备回家了。我去趟杨教授的老家,把杨教授的教案给取回来,嫂子,你看行不行”?

王海刚听了梅怡的话,关心的问道:“

“你去?你不准备在北京休息几天吗”?

美怡冲王海刚点了点头,说:

“处长,你也知道,我不只是在帮杨教授的忙。我是在帮杨军的忙”。

话说到这儿,梅怡扭过头来对郑敏说:

“嫂子,我也不再和你隐瞒了,我和杨军曾经是一对恋人。可是为了工作,我硬是把这段美好的爱情给搅碎了。杨军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对我不理解。我在感情上有负于杨军。我想帮杨军的这个忙,来减轻我的痛苦,弥补我对杨军的愧疚”。

王海刚接着梅怡的话来,向郑敏补充道:

“梅怡和杨教授的儿子杨军确实是一对恋人,梅怡为了能更好的完成组织上交给她的任务,她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为了不引起特务的怀疑,牺牲了个人的情感,违心的和杨军选择了分手。这件事,我们十六处的几个处长都知道。要不你就让梅怡去吧。省得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当我们十六处,帮你们昌平公安分局的一个忙,也了却梅怡的一个心愿”。

听了王海刚和梅怡的话。郑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惊讶。

她笑着对梅怡说:

“梅怡,你就是不说,我也能猜出来你和杨军恋爱过。我从你脸上的表情能看出来,这可不行啊。你是个侦察员,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好了,梅怡你去吧,明天你休息一天,后天就出发,去帮嫂子这个忙,也帮杨教授的这个忙,最重要的是帮助杨军!吃完饭后,嫂子把杨教授家的地址拿给你。我听杨教授和我说。杨教授的老家是张家口尚义县一个叫杏元沟的小山村,很好找。杨教授的老家还有老父亲和老母亲健在。你去把情况向两位老人说明白,他们就会把杨教授当年讲课的教案给你拿出来,让你带走!你走时再去趟昌平分局,我给你写一封证明信!

梅怡听了郑敏的话,调皮的站起来,像模像样的向王海刚和郑敏敬了个礼说:

“郑敏同志,保证完成任务”。

逗的屋里的几个人都大笑了起来。

在王海刚家吃完饭,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梅怡和肖兰要留下来,帮郑敏刷洗碗筷,郑敏说什么也不让。让梅怡赶紧回单位宿舍休息,明天还要去张家口。

梅怡和肖兰也没有再坚持。告别王海刚和郑敏后。三个人说说笑笑的从王海刚家走了出来。

和肖兰分手后,梅怡一个人溜溜达达的拐上了东长安大街。

八月份的北京,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

刚刚送走了七月的闷热,冬日的寒冷还行走在路上。

初秋的北京灯火阑珊,秋风习习。游人如织。

虽然十年运动还没有完全结束,风暴还在不停的摇晃着这个古老的都市,但挡不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喧闹了一天的城市,夜晚渐渐的静谧了下来。

长安大街的白炽灯和刚刚安装上的霓虹灯交相辉映。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现代文明!东西长安大街的汽车多。南北巷道里的人流多。人们都在为这个繁荣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忙碌着,奔走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