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荒原谍影 > 第245章 处长王海刚终于有家了

荒原谍影 第245章 处长王海刚终于有家了

作者:落花风雨更伤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2:39:16

梅怡是在下午五点。在北京南站下的车。

出于职业的习惯,下车后梅怡警惕的扫视了一下左右。

然后装着系鞋带,又向身后观察了一下。确定后面没有人在跟踪他。

这才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向车站的出站口走去。

梅怡决定回北京后,昨晚已经用自己携带的微型发报机。

给十六处的处长王海刚发去一封电报。告诉王海刚,她明天要回北京。有重要的工作向处领导请示汇报。

王海刚接到电报后,用广播电台9:10播出的密码,通知梅怡可以回北京当面汇报。

梅怡出站后,远远的发现肖兰站在人群中,向出站口张望。

梅怡知道这是王海刚派肖兰来接她,她又蹲下身子系了下鞋带。确定后面没有可疑的人后。

这才快步向肖兰走去。

机警的肖兰也在出站的人群中发现了梅怡。

她快速的观察了一下,梅怡身后没有可疑的情况。放心大胆的向梅怡喊道:

“梅怡,这儿呢”!

梅怡紧走几步过去,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梅怡和肖兰也有一年多的时间没见面了。

梅怡发现肖兰的变化不是太大。还是以前的老样子。齐耳短发。一双大眼格外的炯炯有神。

身材苗条,稍稍有点儿发福。

肖兰今天为了见她方便,没有穿警服。一身北京女工常穿的劳动布制服显得特别朴素自然。

她和梅怡并肩走出了北京南站广场。向东拐进一条幽深的胡同。

在胡同的拐角处,停放着一辆北京海淀牌照的吉普车。

肖兰和梅怡同时向身后看了一下。然后会心的笑了笑,俩人一左一右拉开车门上了车。

吉普车是肖兰驾驶的。她对北京的街道很熟,开着车没有走主要街道,在胡同里转来转去。七拐八绕。就到了公安部大院的西大门。

肖兰拿出工作证。让在门口站岗的卫兵看了一眼,然后把车稳稳的开进了公安部的大院。

文化大革命进行到1971年,已经不像刚开始的那阵子,红旗招展,彩旗飘飘。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部委机关,工厂,弄堂,口号声此起彼伏,铺天盖地。

偌大的北京市很难找到一片清静的地方。

几年过去了,文化大革命已初见成效。该倒的倒了,该靠边的靠边儿站了。

北京市十几万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把城市青年的激情和希望,带到了广大的农村。同时,把城市青年们的懵懂和浮躁也带到了农村去。

喧嚣的城市一下子平静了许多。北京市也和其他城市一样。除了个别的机关单位还在运动着。大多数的单位都安静了下来。

公安部大院也安静了许多。一些部门也在慢慢的恢复工作。

下班的时间已经到了。王海刚还在处长办公室里等着梅怡。

昨晚梅怡来电,说有重要的工作,想回北京当面向十六处的领导汇报。

王海刚觉得,北大荒的侦破工作已到了收网的关键时刻。有必要向梅怡重新布置一下当前的工作。

于是当晚就给梅怡回了电。让梅怡回一趟北京。

外面响起了不紧不慢的敲门声,王海刚估计是肖兰把梅怡给接回来了。

他走过去,把门打开。外面果然是肖兰和梅怡。

王海刚和梅怡也是一年多的时间没见面了。他发现梅怡的变化也不是很大。

还是那样漂亮,妩媚,迷人,一双美丽的大眼在炯炯有神的注视着他。

唯一变化的是。由于时间的侵蚀和工作压力的加大。梅怡略显得有些沧桑。

王海刚让梅怡和肖兰进屋

肖兰站在门口对王海刚说:

“处长,我就不进去了,你和梅怡先谈工作。我回家准备一下晚饭。你和梅怡去我家吃饭吧。就算我给梅怡接风。

王海刚犹豫了一下,说:

“肖兰,算了,去我家吃饭吧。我结婚后,你们还没有去我家吃过饭呢。今天晚上就去我家吃饭。你去我家告诉你嫂子一下。让他准备准备,你嫂子做饭不行。正好,你去帮一下你嫂子,我和梅怡一个小时以后就回去”。

肖兰冲王海刚顽皮的笑了笑说:

“处长,是该你请客了,你这婚也结了,还没正式请我们吃过饭呢。

王海刚笑了笑,腼腆的说:

“该请。该请!今天先小范围的请一下。对了,肖兰,别忘了把你家的部级劳模请上”。

肖兰答应了一声,扭头对梅怡说:

“梅怡,一会儿去王处长家,我和嫂子先给你们做饭去”。

说完,肖兰冲梅怡和王海刚笑了笑。转身带上门走了。

王海刚把梅怡让进办公室后。给梅怡倒了一杯水。放在梅怡对面的桌子上说:

“梅怡,效率还蛮高的嘛!哈尔滨到北京3000多里路。就这么十几多个小时赶回来了!是有什么重要的情况反应!还是有什么重要的想法”!

梅怡知道王海刚是公安部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尤其是和侦破工作沾上边的事。他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他搞定。

梅怡和王海刚的工作作风不一样。

梅怡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深思熟虑,稳中求进,一步一个脚印。但她还是欣赏王海刚的凌厉风行。

梅怡冲王海刚笑了笑,没有接王海刚的话往下说,而是话锋一转,说道:

“王处长,你结婚了!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嫂子是谁?我认识吗?处长同志,你可隐藏的真深啊”。

王海刚腼腆的冲梅怡笑了笑说:

“今年五一劳动节结的婚。你嫂子和咱们在一个系统工作。她在昌平公安分局工作,是咱们总务科老郑的堂妹,人挺好的。

你一会儿去我家吃饭就知道了。对了,梅怡,你坐了一天的车,是不是累了?要不咱们明天再谈工作?你先回宿舍休息一会儿。洗个热水澡,半个小时以后。我喊你去吃饭”。

梅怡坐了一天的车,确实累了。她也想洗个澡,休息一下。

一会儿还要去见王海刚的新婚妻子,坐了一天的车,她也觉得自己有点儿埋汰。想了想,对王海刚说:

“处长,我明天向处里汇报工作,我确实也累了。反正也不是太急的事”。

王海刚笑着点了点头说:

“梅怡,你先去休息一会儿,半个小时后我去叫你。对了,梅怡,你的宿舍还是四楼最里面向阳的那间。每个星期六,我都要让大楼里的保洁阿姨给你打扫一遍。晒晒褥子什么的,这是你房间的钥匙”!

说着,王海刚从抽屉里找出一把钥匙,递给梅怡。

梅怡辞别王海刚后,来到自己的宿舍。

打开宿舍门后,发现自己的宿舍还和一年前一样。干净整洁。房屋收拾的一尘不染。

隐隐约约的飘散着一股淡淡的香味。

写字桌上的花瓶里,还是那朵纸做的玫瑰花,和上次回来一样。像真花一样娇艳!

让谁都无法相信,这间温馨洁净的单身女宿舍,已经一年多没人居住了。

唯一惊奇的发现,叠的像豆腐块似的被子上,整整齐齐放着一套女式公安制服。

是一套裙装,天蓝色的短袖上衣,天蓝色的短裙。无沿的女警帽上端端正正缀着鲜红的国徽。

梅怡知道这是今年新发的服装,她还没有穿过。

梅怡爱惜的把这套属于她的女警服抱在怀里,贴在脸上。

她打心眼里感谢王海刚的细心和温暖。

王海刚的新家,是在离公安大楼不远的一栋筒子楼里。是公安部的家属楼。

梅怡和王海刚说说笑笑的向王海刚的新家走去。

正是吃晚饭的时候。楼道里飘散着一股饭菜的香甜。

梅怡这是第一次见到王海刚的新婚妻子郑敏,还有肖兰的丈夫,部级劳模大陈。

“郑敏长得端庄大方,温静秀丽。像邻家的大姐一样,让人觉得特别的温暖。

她穿着一身没有缀领章的公安制服,腰中系着条白色的围裙。正和肖兰在厨房里张罗晚饭。

肖兰的丈夫大陈是公安部七处的一名干部,第一次来王海刚家吃饭。显得有点拘谨。

见王海刚和梅怡从外面走了进来。郑敏和肖兰都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估计是做饭的时候,肖兰给郑敏介绍过梅怡。

还没等王海刚开口介绍,郑敏就亲热的握住了梅怡的手说:

“悔怡,我们公安部的孤胆女英雄!我常听王海刚说起你。果然长得漂亮。我们公安系统像你这样俊的女侦察员还真不多见。

梅怡被郑敏夸奖的很不好意思。她难为情的看了一眼身边的王海刚。

王海刚明白梅怡的意思,他指着郑敏向梅怡介绍道:

“你嫂子郑敏,也是干公安的,你以后就叫嫂子吧”。

梅怡听了王海刚的介绍,高兴的对郑敏说:

“嫂子,您好,我叫梅怡,在外面执行任务,刚刚回来。

郑敏满脸的憨厚朴实,说:

“知道,知道,海刚常和我说起你,说你是他在香山培训基地最得意的学生。梅怡,你找个地方随便坐。厨房里还有个菜,马上就好”。

说完,郑敏对着王海刚又说:

“海刚,你来厨房搭把手。红烧鸡块,我总是把握不住火候”。王海刚笑了笑,对梅怡和大陈说:

“你们俩随便坐,我去厨房看看去”。

王海刚的新房是公安部五十年代建的筒子楼。

整座楼住的都是公安部的干部职工,面积不是太大,但使用面积不小。简单明快。一个卧室,一个厨房外。剩下的大房间都做了客厅。能看出来,郑敏和王海刚成家时很拮据。偌大的客厅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只是零零散散摆的几把木头椅子。

客厅的正中央摆着一张吃饭用的圆桌。

靠阳台的一侧,摆着一张一头层的写字台。

写字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报纸、文件和一些书籍,看上去很凌乱。

看来郑敏和王海刚一样。都是那种把生活和工作混为一谈的人。

客厅里只剩下梅怡和大陈两个人。

大陈不是那种太能说话的人。两人聊了几句就没话了。

大陈在捣鼓王海刚从部队带回来的军用望远镜。

梅怡帮郑敏整理她家的写字台上杂乱的书籍和文件。

不大一会儿。书籍就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了。

整理最后一封文件时。梅怡无意中看了一眼。见文件的第一页用红笔醒目的写着:

“昌平劳改大队关于在押右派分子的档案资料”。

梅怡出于好奇心,拿在手里看了起来。

看第一第二个的档案资料时梅怡没在意。当看到第三封档案时,梅怡的心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杨奋斗,男,48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右倾问题,现在昌平劳改大队改造。

梅怡匆匆的又看了一遍。她紧张到了极点。

杨奋斗就是杨军的父亲。在27连时,梅怡不止一次听杨军谈起过他的父亲和母亲。

杨军每次谈起他的父亲和母亲时。刚毅的脸颊上,就掩饰不住痛苦和悲伤。

王海刚家里为什么会放着杨军父亲的档案资料呢?

梅怡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资料上盖的是昌平公安局的印章。

梅怡这才明白了,郑敏在昌平公安分局上班。杨奋斗的档案资料应该是郑敏从单位拿回来的。

郑敏把右派的档案资料拿回家,是准备要干什么?

梅怡陷入了沉思。她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明白。心情复杂的把手中的几份档案,重新装回到牛皮纸的档案袋里。

刚把档案袋放好。看见王海刚,肖兰端着刚炒好的菜,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东北烹制菜以炖为主,大锅,大灶,大盘,大碗,梅怡在北大荒支边三年,吃了三年的东北炖菜。

她习惯了北大荒人的豪爽和大气。

北京人烹制菜以炒为主。精致而典雅。

品菜如品诗。每道菜,都像诗一样的精美,不大的圆桌上摆放着六道不同色彩不同风味的菜肴。

看的梅怡直咂舌头。

红烧鸡块,油菜炒胡萝卜丝,干煸豆角,宫保鸡丁,青椒炒肉片。

最后一道菜,郑敏端上来六只煮的红彤彤的大螃蟹。

王海刚招呼梅怡,肖兰,大陈坐好后。从厨房里拿出两瓶衡水老白干来。放在桌子上说:

“今天这顿饭,是我和郑敏同志结婚以后。第一次在家中请客吃饭,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为梅怡同志接风。

第二层意思是告诉我的两个徒弟。他的老师王海刚同志告别了单身的生活,在北京有家了。欢迎你们来家做客”。

郑敏笑着看了一眼王海刚,说:

“王处、肖兰和梅怡是你的同志,是你的战友。不就是来你家吃顿饭吗?有必要那么严肃认真,还整上祝酒吃了,肖兰,梅怡别听你们处长的。王海刚当了几年的处长,干什么都要有种意识感,别听他的”。

说完,郑敏给梅怡和肖兰,大陈各夹了一筷子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