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268章 贪狼白龙建新军,应看翻手覆云雨

对于府军,毕竟,主要的职责,仅仅只是镇守道郡,真正要是对外的话,就算有可能会用到他们,但次数也不会多。

而且,也不会作为主力,而是作为辅助。

故而,对于府军,王羽并没有安排什么强将,定好了各道的行军将军之后,给他们安排几个天级武将即可。

如同之前的大苍一样,那些一线的强将,要么就是在四镇边军之中,要么就是在禁军之内。

各道府军,根本就找不出一个神级猛将。一旦出了这样的人物,都会被中央朝廷调动到其他地方。

曾经的大苍是如此,今日的大汉同样是如此。

中央禁卫军、三大边军、五大野战主力军团,再加上八道府军。

除此之外,再加上东夷的夷协军、关东军,此时的大汉,一旦完成接下来的兵力整编计划,整个大汉的主要兵团的兵马数量将会高达一百六十万。

除此之外,仍有总兵力数量高达两万五千的五部黑骑,蒙恬的五千黄金火骑兵,岳飞的三千背嵬军。

至于七百陷阵,八百先登,以及张合的一千大戟士,虽然人数上相比前几支精锐营相对不如,但也确实是实打实的精锐营。

当然,除了这一支精锐营之外,大汉还有一支精锐营,那就是典韦所领导的虎卫军。

而一千的虎卫军,而且,还是作为纯步兵的虎卫军,已经无法满足大汉现有的情况了。

虎卫军除了是天子护卫军之外,平常还担任着护卫皇宫的作用。虽然说,中央禁卫军也有辅助护卫宫城的职责,但是,主要还是依靠虎卫军。

之前的邺城皇宫,毕竟是临时修建的,在规模上并不大。相比帝都天京之内的皇宫,连人家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故而,一千人的规模,已经满足不了现有的护卫皇宫的作用了。

虽然说皇宫之内,担任护卫职责的还有章邯的影密卫,以及东方不败和曹正淳二人掌管的葵花卫。

不过,影密卫不暴露于人前,而是一支隐藏在暗中的部队,至于葵花卫,他们主要是负责皇宫之内的内宫。至于外宫,还是得依靠虎卫军。

故而,王羽决定对于虎卫军扩军,将其从原有的一千人扩充到三千人。

除此之外,再增设两营,两营骑兵,一营由宇文成都统领,贪狼营,重甲骑兵,预计两千人的编制。

另一营,由赵云统领,白龙营,轻骑兵,预计三千人的编制。

虎卫军、贪狼营、白龙营,皆为天子亲军。

王羽之所以准备将赵云从中行山防线之中调回来,将宇文成都从苏定方那里调回来,而改调其他的将领代替他们,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以他们二人为中心,组建两支新的精锐骑兵营。

相对步兵来说,王羽还是更加擅长指挥骑兵一些。

而且,像是在河南之战中,王羽要亲自出战的话,基本都是带领骑兵冲锋陷阵。

以至于,在和皇甫古渊的决战之中,王羽身后所跟随的都是飞羽军团的骑兵,并不是作为天子亲卫的虎卫军。

故而,组建新的天子亲军,是有一定的必要的。

河南之战的最后一战,倒也并非是王羽非要自己亲自冲锋陷阵不可,而是除了他亲自上的话,还有谁能够指挥的了李元霸?

当时,他们是要直接冲刺皇甫古渊的中军指挥部,冲起来的目标是绝对明确的。如果王羽不自己上的话,还有谁能够让李元霸指哪打哪?

没有王羽的话,指不定李元霸冲到哪里去了。

而如果没有李元霸的话,他们那个时候哪有那么容易冲到皇甫古渊的中军大帐?没有李元霸将敌军的高手都吸引过去的话,后羿还能够射杀皇甫古渊吗?

至于组建新的天子亲军,宇文成都和赵云当然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了。

虎卫军的扩军计划,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从各军之中粼选精锐即可。大汉这么多兵马,从中选出两千人,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的质量问题。

贪狼营、白龙营这两营兵马,那就需要从黑骑和黄金火骑兵之中抽掉一部分,再从飞羽军团之中抽调其中的一小部分精锐,来进行组建了。

至于从黑骑和黄金火骑兵之中抽掉的这部分兵马而产生的空缺,那就需要从这两支精锐兵马的预备役以及这一次的俘虏之中抽取补充了。

中苍的冠军营,虽然和当初已经被覆灭的那支真正的冠军营没法相比,并没有达到精锐营的标准,但是,这只兵马基础的人员素质确实达标了。

所差的,仅仅只剩下配套的硬件以及训练和实际的战斗经验了。

配套的硬件这方面,中苍主要是无法配齐战马。

类似冠军营和黑骑这样的精锐,不仅是士兵优中取优,战马同样是要优中取优。

燕北三大马场之一的燕云马场就是专门给黑骑供应战马,而在河南道,原本的大苍朝廷也有这么一个专门给冠军营供应战马的马场,每年的投入不计其数。

可是,第一次天京之战之后,不只是这个马场,皇甫明昭朝廷所有的马场,那自然都是被当时的各方势力给平分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皇甫古渊虽然想要重新组建冠军营,但却无法调集起足够的战马。

毕竟,皇甫古渊想要重新组建冠军营,这可不是一个小数量,一骑三马的基本配置,那可是将近三万匹的最精良的战马。

就算是当时的皇甫古渊,已经得到了四大皇商之一的南宫家的全力支持,可是,南宫家也不可能一下子给他们变出这么多战马,那也需要花时间慢慢的从外面进货的。而且,这个时间还不可能短。

要是真让王羽也重新组建一支冠军营的话,这么多的最优良的战马,他也不肯一下子拿的出来。

但是,如果是两千人的贪狼营的话,那王羽就可以拿的出来了。

当然,再加上一支白龙营,其实王羽在战马上的压力也不小。

但凡骑兵精锐营,不管是重骑兵精锐营,还是轻骑兵精锐营,都不会在战马之上给他们拖后腿,绝对都是从战马之中选择最精良的那部分。

想要保证一支精锐营的战斗力,任何一个方面的因素都不能忽略,更不要说对于骑兵来说最重要的战马了。

相比作为重骑兵的贪狼营,事实上,反是作为轻骑兵的白龙营,想要真正的达到的标准更加困难。

重骑兵,作为一只正面攻坚克难的骑兵,他最大的要求其实还是硬件措施,不只是包括战马,还包括甲胄。重骑兵,甲胄在他们战力的组成之中的影响因素相当之高。

可作为轻骑兵的白龙营就不同了,他们反而是在软件措施的要求更高,奔袭袭扰战术,乃至是骑射的本领……,才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故而,为了这支兵马尽快成型,只能够从黑骑之中进行抽调。甚至,黄金火骑兵都不够资格,黄金火骑兵远程攻击手段依靠的是短矛,而并非是骑射的本事。

想要找到这么多骑射本领合格的骑兵,怎么也不可能绕开黑骑的!

中原人到底也不可能在这方面和北狄相比,除了如黑骑这种从预备役时期就开始经年累月的训练,要不然的话,普通的骑兵,又能找出多少骑射本领合格的?

如今,大汉居河南、河北、河东、盛澜、青北之富,两百万兵马,足以支撑的起养兵的消耗。

大汉这边,河南之战才刚刚结束没有多长的时间,甚至,像迁都这样的大事,都还在进程之中,而没有彻底完成。

可是,大招兵的消息,却已经下发到了各道之内。

各道官员与各军将领调任这一件事情,那确实可以慢慢的来,一步一步的来。

可是,有关征兵之事,时间上就需要紧凑一些了。毕竟,士兵可不仅仅只是招进来就行的,真正让他们形成一支能打仗的军队,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大汉光明正大的进行大征军,也很是吸引了赵宋与大炎他们的注意力。

“王应看国士之风,人远在北狄,便可操纵天下!”

“只不过,毕竟鞭长莫及,这人选一事,还需慎重!”

在内阁收到王应看和王贽他们的传书的时候,说实话,就算是姚广孝也吃惊不已。

如今的内阁,虽然有赵安陵、蒯亮、管仲、张宾、姚广孝五名内阁大学士,或许不久之后,就会出现第六名了。

不过,事实上,五名内阁大学士之中,真正操心的也就只有赵安陵与管仲二人,同样作为六部尚书之一的蒯亮也就只选半个,剩下的几人,也就只是象征性的上下班打个卡,露个面。

故而,内阁这里,完全是两极分化,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就算是朝会,事实上,也不是天天都要上朝的,如果没有急事的话,也就平均五天上上一次朝。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安陵、蒯亮、管仲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大战过后各道那些积压的事务以及迁都的事情,就连张宾,也被赶着去河北了,唯有姚广孝,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

白天上班的时候喝喝茶,下班回家之后念念经,可谓是毫不惬意。

只不过,王应看让人传来的一道文书,打破了姚广孝这里的平静。

王应看让人递上来的文书,内容虽然不多,但事情不算小。

姚广孝心中一瞬间,就将王应看的计划推演了一个遍。

外交之能,姚广孝确实是比不过王应看。不管是之前与皇甫古渊成盟促成双强之局,又或者是如今在北狄之中搅弄风雨,王应看在这方面的才能都彰显的淋漓尽致。

至少,大汉能够发展到至今,王应看功不可没。管仲是双强战略的提出者,可王应看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实施者。

双强战略的实行,让曾经的中苍一力独对赵匡胤、东苍、轩辕黄三家,故而,大汉才能够一统北地,拿下河东、山阴,向北封锁中行山脉,向西甚至灭亡了四小王朝其中两个。

如此一来,这才积累出了灭亡中苍,发动这一场征南之战的国力。

故而,作为其中重要人物的王应看,这功劳自然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在出谋划策之上,王应看就永远没办法和姚广孝比了。

王应看虽然给了姚广孝一个惊喜,可是,在姚广孝看来,王应看的谋划之中,还是有很多疏漏之处的。

故而,在看到这道文书的第一时间,姚广孝心中就已经重新推演过了一次。同一时间,他更是让人叫来了赵安陵和管仲,甚至是王羽他们。

“若论合纵连横,应看当是无人可出其右,儒门七杰,果真名不虚传!”

“不过,陛下,大汉之敌,是赵宋,亦是大武!”赵安陵老成持重道。

王应看远在北狄,他所带来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帮他们制衡赵宋,如果发展好的话,说不定还可以成为一般用来对付赵宋的尖刀。

然而,赵安陵却透过赵宋看到了之后的大武。

现阶段,赵宋和大武那里,确实是没什么联系。但是,之后就不一定,毕竟此一时彼一时。

就像曾经的大汉和金帐王庭也没什么联系,但当双方有了共同利益的时候,自然也就在之后有了联系,而且是密切的联系。

如今的大武和赵宋,也同样是一个道理。

大汉在征南之战之后,已经彻底可以让大武正视了。如果说,之前的大汉,对于大武只是潜在的威胁,但现在就是实打实的了。

之前只不过是一个潜在威胁的时候,大武尚且要扶持四小王朝之中剩下的两个以及和中苍展开密切的联系。在征南之战中,甚至还拉了大炎一把。

更不要说现如今了!

只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大武与赵宋直接就会一步步的加强联系了。赵宋对于大武,必将会取代之前中苍的重要。

王应看的计划,确实有可能成为之后对付赵宋的利器,甚至现阶段就能够很大程度上干扰到赵宋。

然而,那个地方却同样是夹缝中求生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