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 第172章 独独没有她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第172章 独独没有她

作者:神婆阿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0:54:12

颜如玉这种祸害,到哪里都招女人。

除了樱娘,还有各家的小寡妇,老婶子,未嫁的小姑娘,一得空就往县衙里面挤。

山里的村里的女子,也没听说过绣衣使者的恶名,只觉得他长得跟说书人常说的神仙一样好看,能文能武,还是个英雄样的人物,简直就是长在她们心窝窝里的男人。

前几日被困在山中的落魄一扫而光,这些女子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连夜赶着绣个荷包香袋,鞋子腰带一类的,悄悄托桑落塞到颜如玉的厢房里。

桑落看着这些绣品,想着自己曾经用结绳法,在一块帕子上“绣”了一朵密密麻麻的玉苁蓉,不由就觉得好笑。

绣品着实有些多。桑落干脆拿了一只木盆来装,再抱着盆子进了东厢房。

“都是给你的。”

看着桑落进进出出,就是不肯离他近一些,颜如玉满心恼火,眉头一挑,似乎对这些绣品很有兴趣:“拿过来我看看,正好缺一个荷包。”

桑落深深地看他一眼,将那一盆子都端了过去。

颜如玉长臂一捞抓住了她。盆子被掀翻在地,满地花花绿绿,很有些花落满园的意味。

桑落羊入虎口。

某人负气地用力捏着她的耳垂:“那个樱娘是你叫来的?”

每日来三次,次次都是搬个凳子坐在床榻边,一副要投桃报李的眼神望着他,恨不得伏小做低的伺候起来。

“总要有个人端茶倒水,扶着你如厕。”

颜如玉盯着她看了许久,墨色的眸底闪过一抹光:“本使当真需要有人端茶递水,扶着如厕。这些事,一只手就够了。就让那个小乌鱼来吧。”

桑落狐疑地瞥了他一眼,不知道他在打什么算盘:“这种事,也要人家愿意才行。”

“他会愿意的。”颜如玉低头吻她,还未碰到唇,就被拍门声给打断。

“颜大人,颜大人,”周县令在门外喊道,“太医局遣太医和典药来了。”

几个太医听说颜如玉受了伤,躬身候在门外想要请个脉。

隔着门板,传来颜如玉的冷笑声:“雨停了送伞,吃饱了送粮。太医局当真是及时。”

为首的太医汗涔涔地垂头回话:“颜大人有所不知,受灾人数在户部,户部报到太医局,因所需药品数量较大,报了太医令再分到熟药所,归拢集齐之后,我等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

“这么说,倒是本使的错了。”颜如玉慢条斯理地说着,指尖缠绕着一条青绿色的腰带。

门外太医们擦擦额头的汗,垂首站着:“听闻颜大人受伤,可否容下官为大人诊脉?”

院中一片寂静。

来来去去的衙役和百姓,就看着这几个一身官袍的太医垂首罚站。

太医们候了好一阵,也没听见颜如玉的回话,不由地抬起头看向那块门板。

周县令是陪站着,看这情形,觉得颜如玉定然是怒了。别说颜大人,周县令自己也很生气。

堂堂芮国的太医局熟药所,竟然不如一个民间的大夫组织得快。什么药品数量大。不会灵活一些,先派几个大夫带些药来顶着吗?

汲县要没有桑大夫只身前来,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

一群太医,还不如一个江湖上的女大夫,说出去着实丢人啊。

但面子还要给。周县令还算厚道,想着颜大人不肯说话,就打个圆场:“诸位大人,颜大人因救灾民而身负重伤,已得到妥善诊治,如今正在静卧养伤,不如下官陪你们四处看看,也好跟朝廷有个交代。”

这是给台阶了,太医们立刻顺坡下驴。跟着周县令在汲县县城里转了一圈。

汲县已经恢复秩序,百姓们自发地打扫着街道,衙役们推着车子,来来回回。

“如今,汲县县衙是紧急救治之处,桑大夫、万大夫还有本县的黄大夫等人都在此处看顾。救治过的伤员,分到各家百姓家中,夏大夫等人每日挨家挨户查看,李大夫带着药童们抓药、熬药。衙役们负责运送伤员、搬动尸体等等。”

等等,桑大夫?

太医们抓住了关键的字眼。

“是那个女大夫?”

“正是。”

周县令这才想起来,好像好一阵没看见桑落了:“快去寻桑大夫。”

衙役四处张望了一阵:“刚才还在啊。怎么不见了。”

东厢房内。

桑落披散着头发,衣带又被某人压得死死的。整个人被迫靠在床榻上。

她有些想不通。颜如玉每次中毒也好,受伤也罢,怎么就能像没事人一样灵活翻身,扯衣带也就罢了,现在还添了一个叼木珠发簪的喜好。

有手不用,非要用嘴。

这么叼着,当真是狗。

“你是在装病吧?”她蹙着眉,压低了嗓音。

颜如玉看她炸毛,心情好得很,将咬下来的发簪扔在一旁。

他一手撑着头,笑着看她,手指穿入她的青丝之间,轻轻缠绕着。

长发披散的她,顿时少了棱角和尖刺,平常冰凉的眼眸,此刻也似是含着春水一般。

是他梦过千百回的模样。

喉结悄然滚动:“你若再带着那些女人的东西来,本使决不轻饶。”

指尖拂开她脸上的发丝,最后轻轻点住她的唇,他眸色翻涌,还未俯身吻上,桑落一张口就咬住他的指节。

毫不留情。

舌尖不经意的扫过。温温的,润润的。

那一点点的疼痛,反而成了催情的药。

颜如玉毫不退缩地压住那柔软的温润,哑着嗓音在她耳边吹气:“想不到,桑大夫竟喜欢这种野路子啊......”

又麻又痒,那热气直往耳朵里钻。

桑落终是忍不住,松开牙齿躲闪起来,嘴里却不肯认输:“颜如玉,你下次再随便拔我的簪子,我也决不轻饶!”

毫无威慑力。

颜如玉好整以暇地看她:“桑大夫准备用鞭子,还是蜡烛?”

桑落顿时一噎,正想开口,门又被敲响了。

太医们又回来了,在门外扬声说道:

“颜大人,听说您的腿伤是那个桑大夫治的。那个桑大夫擅看男病,对接骨一窍不通,下官正是骨科,不若容下官为您诊治,以免留下病根。”

这声音不小。县衙里的人都听见了。

那个绿衣女大夫居然是看男病的?

人们面面相觑。

万大夫正在替人缝合,一听太医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顿时就明白了。

这帮子蠹虫跑了这么远,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如今汲县里井然有序,他们什么功劳都没有,总要挑出一个错处来,才显出他们来这里的价值。

桑大夫的出身,就是最大的错处。自然成了他们攻讦的目标。

万大夫是军医出身。军队里才不分什么出身、什么门科,能治伤救命的大夫,就是好大夫。

他看不下去了,正要往前说话。

又听见一个太医在那里帮腔:“正是。颜大人,那桑大夫一介女流,不过是学了几个偏方罢了。您腿骨伤了,若不好好复位,极易造成瘸拐。”

当官的都知道,没有哪个朝廷,会用一个瘸子当臣子。

万大夫也犹豫了。军队行医,以存活为主,自然不会去顾及是否美观,是否还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若真落下病根,前途尽毁。

门板纹丝不动。

桑落想要起身去开门,却被颜如玉压下。

他揉了揉她的唇,笑盈盈地看着她,朗声说道:“桑大夫的医术,本使信得过。”

门外太医不依不饶,毕竟治好了颜如玉,回京也能给太妃交差,于是继续苦口婆心地劝着:“颜大人!前途岂能儿戏?若有万一——”

“若有万一,倒也简单,”颜如玉的嗓音渐渐不悦,“敲断另一条腿,不就又整齐了?”

挣扎着要起身的桑落,顿时动作一滞,仰起头看他。若是旁人说这话,她分毫不信。可颜如玉不一样,他真的会做这样的事。

留意到她的注视,颜如玉嘴角勾起慵懒弧度,悄声说道:“本使若瘸了,桑大夫岂不是要愧疚一世?”

桑落眨了眨眼,将唇印在他的唇上。

手臂勾住他的脖子,生涩地吮咬起来。

见他失了神,桑落心中得逞地一笑,悄悄抽出衣带,再翻身压在他身上,发丝倾泻而下。

药香弥漫。

颜如玉哪里顶得住?

呼吸渐渐粗重,防备彻底瓦解,喉结在她灼灼注视下滚动:“原来桑大夫喜欢这个姿势......”

桑落俯下身,似有似无地擦过他的唇边,将木珠发簪握在手中,趁着男人意乱情迷,利索地翻身下了床榻。

独留下男人在床榻上懊恼。

她飞快地盘起了发髻,再将满地的荷包绣品收回盆中。整理好衣裳,端起一副漠然的面孔,拉开房门。

“桑、桑大夫?”周县令惊了。她怎么在屋子里?孤男寡女的,又紧闭房门,岂不是名声尽毁?

站在一旁的太医们没想到这么小的姑娘,竟然就是传说中用一剂单方扳倒闵阳和张医正的桑大夫。

刚才还在说她坏话,谁能想到她就在屋里?

这下倒有些尴尬了。

周县令看看屋内,又看看桑落,她仪容端方,满脸写着生人勿近,完全不像是跟颜大人有那种关系的。

“桑大夫,您在里面——”外面一直候着的樱娘,今日梳了堕马髻,不敢穿红戴绿,只簪了一朵小白花。

要想俏,一身孝。

“我专治男病。你说我在里面做什么?”桑落很坦然,还带着很多很多坏心思,“让你熬的三鞭汤熬好了,就给颜大人送去吧。”

三鞭汤,男病,颜大人。

这几个词组在一起,就是一个天大的秘密。

是天塌了的秘密。

太医们突然想到了太妃。

听当值的医正们私底下闲聊,说太妃最近总是莫名地发火,这里不舒服,那里难受。

难道跟颜如玉需要喝三鞭汤有关?

桑落指了指屋子:“几位太医还不进去诊治吗?这次落下病根,可别再推到我头上了。”

太医带着询问的眼神进了屋,颜如玉挑挑眉并未否认。

“诸位太医既然来了,就一齐看看,本使这腿骨接得究竟如何。缝得又如何,药用得又可对?”

几人围着看了又看,接骨、缝合还有上药,都比太医局做得好,挑不出半点错来。

有意晾着这几个太医在屋内罚站。颜如玉斜靠在床榻上,让知树送来卷宗看了一阵。

该给圣人和太妃写奏折了,汇报灾情,陈述救灾情况。该减税的减税,该杀头的杀头,该调查的调查,该封赏的要封赏。

眼前这几人姗姗来迟,路途中磨磨蹭蹭,显然是等着最后尘埃落定了,来镀一层金,有了救灾的功劳,提拔起来也容易许多。

这是官场惯用的伎俩。

他当然清楚这几人背后的牵连,过了好久,对着几人奚落讥讽了一番,才道:“既然汲县与诸位无关,不如今日就动身回京吧。”

说罢,也不等几人愿意不愿意,直接让知树找了两名绣使来,“护送”几人上路了。

又过了几日。

朝廷果然来了旨意。

“奉天承运圣人诏曰——“传旨内官尖着嗓音唱旨,

“九峰山骤发山洪,致卫辉诸地田庐损毁,百姓罹难。着免受灾百姓赋税三年。

绣衣指挥使颜如玉舍身救民,使黎庶得安,赐玉带一条,赏黄金百两。

“汲县县令周明德恪尽职守,赈济灾民,乃我芮国百官之表率,即擢升卫辉府府尹,辖治八县,望卿再展治绩,以慰苍生。”

“原卫辉府府尹赵文昭,身居要职尸位素餐,中饱私囊,着令绣衣直使彻查,以儆效尤。”

这圣旨着实有点长。内官顿了顿,舔舔嘴唇,继续读着:

“幸有杏林义士不辞艰险,救死扶伤,使病者得医、饥者得食。此等义举,实乃天下医者之表率!

擢升军医万春年等七位大夫为太医局太医。封夏景程为太医院医士,李小川为熟药所典药,即赴任毋辞。赏汲县鹤年堂黄守中黄金五十两,赐‘杏林仁手’牌匾,钦此。”

圣旨读完了。

众人叩拜谢恩后,面面相觑。

没有任何欣喜雀跃。

谁都清楚,这么长的圣旨里,所有人都提及了,唯独漏掉了一个最重要的人。

周县令,现在是府尹了,他委婉地问道:“内官大人,不知是否漏读了一个人?”

内官舔舔干裂的嘴巴,将圣旨上的人名再仔细核对了一遍:“没有,咱家怎么会弄错?”

不对啊,周府尹觉得一定是哪里出了岔子。

他明明在奏折里最先写了桑大夫。

怎么这奖赏就独独漏了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