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京城寻宝记 > 第6章 收获颇丰

京城寻宝记 第6章 收获颇丰

作者:多情神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0:07:20

在当下的古玩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算盘可能就是海南黄花梨算盘了。

这种材质的算盘历久不蠹不朽,算珠具备质地密实沉重、拨动手感好、不反弹等优良特性。解放后占据国内生产黄花梨算盘制作头把交椅是“广东省琼山县日用制品厂”(琼山位于海南岛,当时海南岛整个隶属于广东)及广东的“荷花”牌、“华南”牌算盘,其中“荷花”牌黄花梨算盘更是出口到东南亚和一些发达国家,也算是出口创汇的优势产品。实际上即便是这些久负盛名的算盘,也不尽然都是黄花梨的做得,有的算盘框是其它材料,只有算盘珠才是黄花梨。去年嘉德秋拍中,一具清代海南黄花梨十三档算盘,因边框留有“日升昌记”火烙印,被争抢出460万元天价。更魔幻的是细节博弈:某浙江商人豪掷千金,只因侧梁上一道深褐色裂璺——经碳十四检测,那是光绪年间柜员拨算时,银元碎屑卡入木纹引发的慢性溃烂,如今却成了验明正身的“财务dNA”。跨国资本更痴迷于材质玄学,苏富比曾为一具元代算盘举办专场光谱分析,证明其木纹中交错的“鬼脸”图案,实为明代海禁时期,南洋商船运木料遇台风渗入盐晶形成的“商业应激纹”。

让我感动无奈的是,老张傻乎乎地问道,“说了半天,到底什么是黄花梨?”

我心想给你说了半天,你连黄花梨是啥都不知道,我这不是对牛弹琴缘木求鱼嘛,笑着说道,“‘黄花梨’只是我们约定俗成的叫法,而不是植物学上的规范定义,它的学名应该叫做“降香黄檀”,属于豆科黄檀属落叶乔木。因为名气大,名字也五花八门,像什么降香檀、降香、花梨、花梨母、海南黄花梨等,在我国主要分布和生长在海南岛的白沙、东方、乐东、昌江、崖县等地,这也是广东制作黄花梨算盘的优势,紧靠材料生产地。再者就是广东人心灵手巧,制作的文玩极其精巧,像榄雕、象牙雕刻等文玩,都是中华文玩的璀璨明珠。话收回来,好工配好料,黄花梨不但名气大,而且的确具备独特的魅力和无可比拟的价值,清代有个文人曾称赞海南黄花梨‘金坚而玉润,鹤骨而龙筋’,不得不说,黄花梨真是鼎有名的名贵木材,堪称红木中的‘国宝’和‘大熊猫’。”

“掀开明中期江南文人的书斋帘,必撞见黄花梨木纹里藏着的半部科举史。木匠刨子推过紫黑芯材的刹那,蟹爪纹在烛火下活过来,细密鬼脸恰似殿试放榜时贡院墙上挤皱的名录。那些寒窗苦读换来的六品顶戴,总要找块比乌纱帽更扛得住岁月盘玩的木头来托着——黄铜活页咬合的官皮箱,隔板暗屉的夹层里锁着未递出的冰敬炭敬单,包浆越厚,越能镇住新贵们骨子里的穷酸气。”

看着老张听得津津有味,我给他上课的激情也被点燃,继续讲到,“海运未绝时,南洋商船底舱的黄花梨原木浸透咸腥,抵岸时木皮结着珊瑚状的盐晶。京城木作铺子掌灯验货,锯齿切进木髓的焦糖香里混着南蛮巫咒般的异域气,锯末飞溅处,升斗小民嗅见的是三两银子一钱的富贵病。”

“比如,清中期的盐商厅堂里,黄花梨太师椅扶手早被汗渍腌出琥珀光。扬州瘦马的手指头刚拂过卷草纹透雕,京官靴底刮下的皇城泥已落在门槛。这木头最妙在冬夏两副面孔——三伏天贴上去不起腻,数九天摸着不沁冰,恰似官场老手那张风雨不透的脸皮。”

“但是”,我补充道,“现在京城琉璃厂的鬼市上,赌木贩子拿钢针挑开贴皮家具的裂缝,露出里头塞的杂木充芯,破口大骂的买主后襟上还沾着昨夜当黄花梨琴桌的当票碎屑。人心不古啊,我们干这一行的,多数精力都是在跟假货作斗争,真正做到“与人斗其乐无穷”。”

老张连连点头称是,也拿起一把满是灰尘的算盘好奇地问道,“这是黄花梨的算盘吗?”

我笑道,“这可不是。咱们国家那时候生产的黄花梨算盘都是拿来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国内一般没有买的,就是有卖的老百姓也买不起啊。不过这些算盘木质也还不错,现在的算盘可没这样好的木头了,我看上商店里卖的好多都是塑料的了。这些算盘材质远不如黄花梨制作的算盘,但民俗方面的价值还是挺大的,算是代表了特定时期我们国家木器制造的水平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随后,老张亦步亦趋地陪着我扫荡了整个仓库,除了那些“文革瓷”,以及像算盘一样的民俗老玩意,也没有发现什么好东西,因为是仓库里的东西,上面陈年老土虽多却没有使用痕迹,自然比市场上流通的同类玩意更能卖出好价格。

好东西除了自身的价值,关键还要看品相,一般古玩或多或少都有点“先天瑕疵”,绝对完美的器物是不存在的,但很多时候“先天瑕疵”反而会增色不少,成为“孤品”“绝品”,像宋代官窑、汝窑、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简直美得冒泡。但人为的损害就不一样了,如果价值连城的器物人为破损严重,即便是很值钱的东西也会自降身价。

比如,当半截冲线刺穿乾隆珐琅彩的婴戏纹,北京潘家园的摊主们便默契地掏出计算器:裂纹每延伸一厘米,报价便自动抹去个零。曾经有一只估价八百万的雍正粉彩橄榄瓶,因底足米粒大小的剥釉,在2024年西泠秋拍流标三次后,最终以七十八万成交——恰是完整器价格的十分之一,如同被砍去九指的维纳斯。

古玩行的伤残定价体系比外科手术更严苛。嘉德拍卖图录用红色斜杠划掉的“冲线器”,往往藏着纳米级裂缝在釉层中织就的死亡地图:横向裂纹比纵向多折30%,若裂痕穿过人物开脸,整器便沦为“瓷片价”的待宰羔羊。最令人唏嘘的是“伤残伦理”。香港荷李活道某店铺里,带着民国锔钉的康熙五彩将军罐,金缮痕迹本可演绎“破碎美学”,却因藏家怀疑锔钉下掩盖着更大伤残,价格竟不及同类完整器的零头。在这种苛刻的市场环境下,唯有0.01%的伤残能逆天改命。某件底足崩缺的嘉靖五彩罐因缺口处暴露出“嘉靖二十三年御窑停工”时期的粗胎,反而拍出预估价的五倍,断面成了王朝财政危机的物证。不得不说,当晨光穿透防弹玻璃照在伤残瓷器上,投射出的阴影恰似拍卖师划掉的那串天文数字,提醒着藏家们——在完美主义横行的古董江湖,残缺美学的门票价格,往往昂贵到令人心碎。

起先关景莲提到的书籍,倒是没有多少,大部分也是什么《赤脚医生大全》《计划生育必读》之类的书,没什么市场价值。

到了最后,老张告诉我象征性给点钱就行,本来也就是废物利用,要不是我买,也会烂在仓库里。我却秉持着对公家的财物要坦坦荡荡不留人口实不给人添麻烦的理念,坚持让他逐一核算,“先小人后君子”,虽然价格不贵,但也算得上公平交易,绝对杜绝占公家便宜的嫌疑。

等忙完已经到下午了,老张邀请我去他家吃饭。那几年还不太兴下馆,我给他说这次就不麻烦嫂子包饺子了,我这次收获不小,还是我请他下馆子吃吧。掰扯来掰扯去,老张这个实在人还是听我的,由我请客去饭店吃。

说起来今天我和老张配合的真不错,聊得投机,脾气也一样,都是大大咧咧富有冒险精神的京城爷们儿,大部分时间都是忙着翻仓库找东西,但嘴里始终没闲着,了解到他自从转业后一直郁郁不得志,整天看仓库喝大茶,看上去清闲自在,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是个干事的人,这样四十来岁就养老也的确不是回事,就总想找点事干。”

在相熟的一个清真饭馆里,我点了几个特色菜,有红烧牛尾、葱爆羊肉、芫爆散丹、宫爆虾,我有心拉拢老张,所以点光捡着贵的点,老张连忙阻止我,“就兄弟两个,吃不了那么多,不能浪费,不能浪费,这些就够了。”

我平常也喝点小酒,但最多喝个一二两,这次我也没多喝酒,老张倒是个酒量大,半瓶西风下了肚却没有很多醉意,真是个有口福之人。

有时候,一杯酒就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何况是三杯呢。我和老张也是越聊越投机,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多,用现在时兴的话,是“三观”一致。我趁机就提出,他是驰骋于京城仓储界的专业人士,如果和我合作,一起把沉睡在仓库中的“宝贝”挖掘出来,既避免了浪费,也能发家致富,何乐而不为呢!老张也表示,京城不管是公的还是私的仓库,没有他不知道的,里面有什么东西,也知道的**不离十,如果这行真能赚钱,有他配合绝对是如虎添翼。

我听了也是很欢喜,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有这样一个人和我搭档,肯定能大发利市。

对于像这次收到的“文革瓷”、算盘之类的民俗类物件,我一般都是快流快转。

说真的,古玩行当里流转的从来不是物件,是命脉。手指尖摩挲着刚收的乾隆青花盘,釉面温润如新妇肌肤,可心里早开始掐算哪天该放它走——资金在暗处掐着脖子,三天不转手,账上利息就能把利润啃得只剩骨头渣。这行当早不是摆着茶盏谈风月的年代,如今市场比景德镇的窑火还躁,上周还抢手的道光通宝,这周可能就烂在库房当垫桌石。

老玩家总念叨\"识古不穷\",可眼下更要紧的是\"识市\"。手机屏幕闪烁的拍卖直播里,藏家们竞价的手速比外卖抢单还快,你在柜台多把玩一刻钟,国际金价可能就吞了那件鎏金器的溢价空间。柜台玻璃上倒映着同行在隔壁铺面交割的背影,他怀里那件残损的明式案几,半小时前还摆在你家库房——早半炷香出手,就能多吃三成利。

压货如同抱着定时炸弹睡觉,前年囤的民国月份牌,去年还能换辆帕拉梅拉,今年连电瓶车都换不起。更可怕的是新入行的愣头青,捧着件\"元青花\"当传家宝,殊不知早被做旧作坊的化学试剂腌入味,多捂一天就多蚀一天本。行里流传的验尸报告般的数据最扎心:周转率每提升10%,破产率直降27%。

真正的高手早把铺面当流水席,晨起开门迎的是过手财,暮色里送走的是明日粮。那些锁在保险柜里等升值的\"尖货\",多半成了给银行打工的质押物。这行如今比的是谁能在赝品潮涌来前抽身,在热钱退潮时上岸,古玩的包浆要养,生意的血管可不能淤。

所以第二天,我就找了几个喜欢这些东西的老主顾,先由他们挑选,这也是我的经营技巧,散户虽然要的少,但价格能卖的高一些,此外还可以增进与固定客户友谊,何乐而不为。这些老主顾对这些东西也是赞口不绝,其实到了九十年代,社会上早就泛起了一股怀旧风,一些手里有闲钱又有点情怀的人,四处搜罗老物件,所以我这次卖给他们的价钱还不错,基本上都是“一口价”。至于其他的东西,也懒得再四处找人散货了,找了个古玩街的隐形大佬,“一枪打”全都放给了他。

为了显示我招揽人才的诚意,在整个过程里,我都喊上了老张,也算是给他上一堂古玩专业课吧。老张这个人具有很强的求索精神,表面上也想挣钱,我看内心还是有一颗躁动的灵魂,喜欢新奇的事情,是一种男子汉具备的精神气质,是一种乐在其中的冒险**。在我看来,关景莲给我介绍的这个生意,挣钱是第二位,关键是挖掘到一个理想的拍档,这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最后算下来,我这次挣了接近一万块钱,本钱才花了不到两千块钱,虽然不是暴富,但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大不小的钱了,就大大方方塞给老张两千,老张推辞不要,认为这是我挣得辛苦钱,而他自己主要是个媒介作用,但我执意给他,他看我十分诚恳,再推脱也显得不场面,也很愉悦地接受了,正直是一回事,拿该得的钱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不爱钱,简直就“不是人”。我这个人的信条就是这样,有钱大家一起挣,天下的钱不会流向一个人,而是流向千千万万的人。挣了钱对周围的人大方点,没坏处,况且还是帮你挣钱的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